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4.2千克和克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克与千克|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克与千克|冀教版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结合具体事物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
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教学评价设计之一是课堂观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尽量让更多学生有发言机会。
2.对学生课堂上的练习及时进行反馈。
3.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反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1、拿出教师买的香蕉,组织学生猜一猜这些香蕉有多重,花了多少钱。
2、老师告诉你们,每斤香蕉3元,老师一共花了12元,谁能算出这些香蕉有多重?组织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说的好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3、组织交流学生认识的各种秤,(同学们说的都对,那谁知道平常人们都用什么工具来称物体的重量呢?)提示学生: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秤。
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指出每个小组老师给准备的秤叫盘秤。
学生活动:1、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充分发言。
可能回答的是几斤,因为实际生活当中人们通常都以“斤”做质量单位。
2、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除法计算,还可以是加法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千克和克(二)_冀教版

量 ,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千克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8/8
斤的钱数,教师要给予表扬。
3.交流学生认识的各种称,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见识的机会。
1/8
师:同学们说的对,这个西瓜是 6斤,那谁知道平常人们都用什么工具称 西瓜有多重?
生:用秤来称。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称呢?
生1:台秤 生2:电子秤。 生3:我还见过杆秤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台秤、杆秤、电子秤都是人们常用的称物品 有多重的工具。其它的你还认识吗? 生:我认识泵秤,经常用来称一袋。 二、探究新知识 1.认识千克。 (1)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称上称,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最后教师 介绍千克是国际统一使用的一个质量单位。同时让学生了解 1千克= 2斤。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台称来秤来称一称这个 西瓜。 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原来指着 “O”现在指着 3。 生:台秤的指针指着 3说明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如: 生1:是 3斤吧! 生2:不对!刚才老师说这个西瓜是 6斤。 生3:是 3千克。 如果学生说出 3千克,教师肯定并介绍,如果说不出,教师直接说明。 师:台秤上指针指着 3,说明这个西瓜重 3千克。老师告诉你们,前面我们用的 是斤,是我们人民以前使用的质量单位,今天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所以要 求使用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千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质量单位。 老师板书:千克 指明这个西瓜重 6斤,又重 3千克。
之一。法国大革命后, 由法国科学院制定。 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
位 -- 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
1000
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 -- 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克与千克|冀教版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学具盒(10个2分硬币,黄豆、曲别针若干个),盘秤、天平,200克的牛奶,1千克左右的大米、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面条,1袋1千克的盐,2袋500克的盐等实物。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起问初探孩子们,你们到过超市买东西吗?(到过)瞧!妈妈正带着小明和妹妹在超市买东西呢!(课件播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洗衣液5千克。
生2:饼干1包110克。
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师: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经常要称一称物品有多重。
而物品有多重,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想知道物品的质量是多少时就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
你还知道生活中表示物体有多重,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公斤、斤、两)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公斤、斤、两。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二、承问续探1、认识克(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作用。
请组长拿出篮子中的小馒头、菊花茶和海苔,大家仔细观察这三样物品,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有多重的信息吗?它们都是用什么作单位?师:请孩子们把这几样物品拿到手中依次掂一掂,谁来说说有什么感受?(这些物体都比较轻,它们都是用克作单位)师:对,这些物品都很轻。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首先咱们来认识克。
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板书:克(g )(1)掂一掂(出示一枚2分的硬币):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取出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下它有多重,你们有什么感觉?(生:很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克和千克|冀教版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同时又是以后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
二、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直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单位教学的“起始课”,同时又是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
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却缺乏对这些单位的具体感知,大部分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观察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由此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设理计念:1、根据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有轻重之分,同时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开课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习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了解。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践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
四、教学设计课题:克和千克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新冀教版二下数学 《认识千克和克》教案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称呢?
生1:台秤。
生2:电子秤。
生3:我还见过杆秤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台秤、杆秤、电子秤都是人们常用的称物品有多重的工具。你还认识其他称有多重的工具吗?
学生可能说出称体重的称,称大件东西的地称等。
二、认识千克和克
1、认识千克。
(1)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称上称,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指针指着3,然后讨论“6斤的西瓜用这个称称的结果是3?师生对话,得出:西瓜中3千克。。
在一直西瓜重6斤的背景下,通过实际称产生冲突,进而认识千克,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台称来秤来称一称这个西瓜。
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原来指着“0”,现在指着3。
师:这个西瓜是6斤,而台秤的指针指着3,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如:
生1:这个称不准。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称没问题。
生2:这个称的单位不是“斤”。
师:太聪明了!这个称的单位是千克,你能说出这个西瓜是多少千克吗?
生:3千克。
(2)教师介绍“千克”和为什么测量工具用千克,并让学生根据西瓜重6斤和3千克,了解千克和斤的关系。
把新旧知识再融在一起,体会学习新知识的意义。
师:这个名称的单位是“千克”,一般叫质量单位。台秤上指针指着3,说明这个西瓜重3千克。老师告诉你们,前面我们说的6斤,是我用以前使用的质量单位,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还可以习惯使用。但是,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所以有测量工具都要求使用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千克就是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质量单位。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024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千克和克第2课时认识克和千克课件冀教版

2.填一填。
5 千克= (5000)克
2000 g= ( 2 ) kg
6 kg= (6000) g
1 千克-400 克= ( 600 )克
300 克+ ( 700 )克=1 千克
夯实基础
1.说出下面的水果有多重。
2 kg
300 g
1000 g
2.称出1千克水果糖。 提示:自己动手称一称,估一估,数一数。
3.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750 ( 克 ) 35 (千克 ) 2 (千克 ) 150( 克你能把里面用错的单位改正过来吗? (有错误的把正确的单位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没有错误的直接在后面的 括号里画“√”)
我今年8 岁了,体重25 克(千克)。早上我吃了两个60 千克( 克 ) 的鸡蛋,喝了一袋250 克( )的牛奶。中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 大约800 千克( 克 )的米饭。晚上我吃了1 个重100 千克( 克 )的馒头。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 认识克和千克
1 课堂探究点
1.认识克和千克 2.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1 认识克和千克
1 生活中,我们常用台秤和电子秤来测量物体有多重,用千克和克 作质量单位。
探究点2 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称一称。 (1)1袋食盐有多重?
(1)2袋食盐有多重? 1千克=1000克或1kg =1000 g
(4)称出1千克鸡蛋。 先估计一下, 大约有多少个。
1个鸡蛋约重70克,1千克鸡蛋大约有14个。
(3)1个鸡蛋重多少克? 先掂一掂,感觉一下。
1.填一填。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 克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千克和克教案(冀教)

《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
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一年级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多媒体课件、天平、梨、苹果、玻璃弹球、文具、台秤、食盐、苹果、鸡蛋、花生米、5分的硬币等。
(一)用天平比较轻重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西瓜和气球哪个轻,哪个重啊?学生争抢回答:西瓜重,气球轻。
师:今天我们在比轻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常见物品的质量。
2、探索新知。
(1)掂一掂,感受物体轻重。
出示面包和饮料。
师:它们两个哪一个轻,哪一个重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学生讨论交流比较方法。
指名汇报:放在手里掂一掂。
师:那我们的感觉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用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
(2)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
A.教师出示一台天平,向学生介绍天平的结构特点,然后把饮料、面包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引导学生发现面包比饮料轻。
B.比较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
师:苹果和梨哪个轻,哪个重?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那我们谁说得对呢?怎样判断呢?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测量工具一一天平来帮忙。
师生共同动手操作,观察天平是平衡的,从而得出结论:苹果和梨同样重。
3.测量1个鸭梨有多重。
师:1个鸭梨有多重呢?用天平和玻璃球怎样称出来呢?学生讨论并交流。
202X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4.2 认识千克和克课件

的重量。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生活中,我们常用台秤和电子秤来测量物体有 多重,用千克和克作质量单位。
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 可以用g表示。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西瓜重3千克
苹果重200克
典题精讲
称一称 1)一袋食盐有多重?
包装上写着 500克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看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9:08:08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千克和克(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2.掌握用秤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千克=1000克,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难点: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2袋盐(每袋盐重500克),200克苹果,一个两台分别标有克和千克单位的台秤教师当天买一个3千克的西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拿出自己早上买的西瓜,让学生猜质量和花的钱。
师:今天早上老师买了一个西瓜,(把瓜举起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西瓜有多重?老师花了多少钱?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让学生充分发言。
然后,告诉学生西瓜的单位和花的钱数。
2.指出西瓜的单价和总价,让学生再算,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算法的机会。
师:老师把每斤西瓜多少钱和一共花了多少钱都告诉你们了,这回能算出这个西瓜有多重了吗?生:6斤。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连加,先算10斤多少钱,再算出5斤加1斤的钱数,教师要给予表扬。
3.交流学生认识的各种称,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见识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的对,这个西瓜是6斤,那谁知道平常人们都用什么工具称西瓜有多重?生:用秤来称。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称呢?生1:台秤生2:电子秤。
生3:我还见过杆秤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台秤、杆秤、电子秤都是人们常用的称物品有多重的工具。
其它的你还认识吗?生:我认识泵秤,经常用来称一袋。
……二、探究新知识1.认识千克。
(1)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称上称,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最后教师介绍千克是国际统一使用的一个质量单位。
同时让学生了解1千克=2斤。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台称来秤来称一称这个西瓜。
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生:指针原来指着“O”现在指着3。
生:台秤的指针指着3说明了什么?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
如:生1:是3斤吧!生2:不对!刚才老师说这个西瓜是6斤。
生3:是3千克。
如果学生说出3千克,教师肯定并介绍,如果说不出,教师直接说明。
师:台秤上指针指着3,说明这个西瓜重3千克。
老师告诉你们,前面我们用的是斤,是我们人民以前使用的质量单位,今天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所以要求使用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
千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质量单位。
老师板书:千克指明这个西瓜重6斤,又重3千克。
师:同学们想一想,千克和斤有什么关系呢?生1:1千克等于2斤。
生2:2斤等于1千克。
(2)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秤的表盘,在交流发现了什么的过程中,认识千克的字母表示,丰富关于台称的知识。
师:对!现在大家再仔细观察台称的表盘,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上面有从1到10的数字。
生2:像针一样上面有许多小格。
生3:上面还有两个字母“kg”。
……师:这两个字母表示千克,读作……教师在千克下面板书"kg"。
师:根据上面的数字和小格,你能想到什么?生1:这个台称最多能称x千克。
生2:不是整千克的时候,就看两个数字中间的小格。
2.认识克。
(1)教师拿出以克为单位的台称,让学生比较与千克为单位的台称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克及字母表示g,最后测量苹果的质量,学会读数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用这个台秤来称一个苹果有多重。
教师把苹果放入标有kg单位的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指针还不到“1”。
生2:指针在0和1中间。
师:指针还不到1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这个苹果不到1千克。
师:对!这个苹果确实不到1千克,现在我们换一个台秤来称一称。
教师拿出标有“g”单位的台秤。
师:同学们看这个台秤和刚才的台秤有什么区别?生1:这个台秤上的数很大是100、200……生2:一个标有单位g,一个标有单位kg。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g也是一个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表示克。
说明这个台秤是以克为单位。
教师完成板书:千克克kg g(2)师生进行测量。
把苹果放在以g为单位的台秤上,让学生说出苹果有多重和怎样知道的。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苹果放在以克为单位的台秤上,我们看一看这个苹果重多少克?教师把苹果放在标有g的单位的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现在知道这个苹果有多重了吗?生:200克师: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生1:指针指着200,就是200克生2:把要称的物品放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指向几就是有多重。
3.教师提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测量较重物品时用千克做单位,测量较轻物品时用克作单位。
师:刚才我们通过这两种台秤认识了千克和克。
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做前段时间,在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生可能会说:●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
●称不到1千克的物品用克作单位。
●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三、巩固新知1.出示一袋500克包装袋的盐,让学生看一看,然后放在台称上称一称。
师:我们知道了克和千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盐)这袋盐有多重呢?你是怎样知道的?生:500克,因为商品包装袋上有标签标着呢。
师:那我们现在称一称,来验证一下标签上写的对不对。
教师演示称量一袋盐的质量,称量结果正好和包装袋标的一样。
师:谁来掂一掂,感觉一个它的质量?让同学们轮流掂。
2.拿出两袋食盐,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克?再在天平上称一称,使学生直观了解1000克=1千克师:那么两袋食盐有多重呢?生:1000克,因为一袋是500克,两袋就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分别放在两种台称上,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别操作,学生观察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当两袋盐放在标有g的单位的秤盘上,指针指向1000,放在kg单位的秤盘上指针指向1。
师:同样是两袋盐放在不同的秤上称一个是1千克,一个是1000克,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1000克等于1千克师:对!1千克等1000克教师完成板书:1千克=1000克1kg=1000g四、达标反馈1.提出:一个苹果是200克,几个这样的苹果重1千克?让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称的一个苹果是200克,那么,几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5个。
因为1个是200克,5个就是200+200+200+200+200=1000(克),所以5个苹果是1千克。
2.提出:一个西瓜3千克是多少克?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一个西瓜重3千克,那么这个西瓜多少克呢?说说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生:西瓜重3000克。
因为1千克等于1000克,3千克就是3个1000克,也就是3000克师:一个西瓜和多少苹果同样重呢?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看书,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找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练一练第1题图,这些物品有多重呢?和你同桌说一说。
师:好,谁来说一说每种物品各有多重?生1:我觉的香蕉的质量是2千克,因为称香蕉所用的秤的前段时间是kg,指针指向“2”,所以它的质量是2千克。
生2:苹果的质量是1000克。
生3:礼物的质量是450。
生4:草莓质量是300克。
3.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主填写再说一说填的理由。
师:看练一练第2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4.出示课件填空2千克=()克5000克=()千克7千克=()克8000克=()千克师:同学们括号里应填什么呢?想一想。
请同学们写在本子上。
学生完成后,交流。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克和克,了解了我们常用台秤和电子称来测量物体有多重,用千克和克作质量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布置作业一、填空。
1. 4千克= ( )克7000克= ( )千克6000克= ( )千克3千克= ( )克2. 填写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3()一袋洗衣粉重1()一支牙膏重100()一只公鸡重2()一个小朋友重23()淘气的书包约重3()二、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___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 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爸爸的体重约70_______ 四个苹果约重500_____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X”)。
1. 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2. 1根跳绳长5千克。
()3. 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4. 妈妈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克。
()四、把下面的重量按要求排列1. 4克400千克4004千克4000克()>()>()>()2. 3090千克3900克9030克()<()<()五、解决问题。
1. 水果店运来葡萄和桔子,葡萄有9千克,桔子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葡萄和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2.食堂第一天运来3200千克煤,第二天运来2400千克煤,计划这些煤烧7个月,平均每个月用煤多少千克?◆板书设计千克克kg g1千克=1000克1kg=1000g◆教学资料包千克的由来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
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
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千克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