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部编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一个创造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阶段。
二年级的同学们,思维充满了活力,并且不会被成人社会中的条条款款束缚,因此他们的想象力充满了无限可能。
《彩色的梦》不论美梦或是噩梦都是来自于生活,却在梦中杂乱拼接,变得奇形怪状,变得离奇古怪。
学完课文后的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出了还在水面上的房子,能上天入海的飞行器,火箭房子,长翅膀的房子,虫子开口说话,花儿长出了眼睛,蝴蝶超人,兔子超人,人竟然从蛋里生出来,画的虽然幼稚可笑,但谁敢说未来不会出现。
人们想象着要想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所以制造出来飞机。
同学们虚构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大胆想象,却又能通过对现实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将细节编织的合情合理,虚幻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开拓思路,展现了人类内心对美好的向往,人类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人类对生活浪漫和优美的表达和愿望。
但这一切深根于现实的真实。
如此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精神世界将会无比强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生字。
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还将选择以及结合体验式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等教法,以及感知体验法、合作探究法、互动演示法、比较分析法等学法,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因为只有多样才能做到有效。
四、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四大步骤:情景体验,复习生字→扫除障碍,展示梦境→交流探究,学习课文→讲练结合,自由发挥→评价展示。
(一)复习生字→扫除障碍。
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减少困难。
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通用9篇)

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通用9篇)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想象力,产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运用想象力,大胆的描绘梦境。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学领航1、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梦吗?是怎样的梦?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讲一讲?小朋友们的梦真奇妙,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别人的梦,这是一个《彩色的梦》。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2、明确学习目标。
二、复习旧知1、摘苹果游戏老师栽种了一颗苹果树,现在苹果已经成熟了,又大又红!同学们,你们愿意帮着老师把苹果摘下来吗?出示生字:彩、梦、森、苹、拉、结、般、精、灵(1)开火车读生字,摘苹果。
(你喜欢哪一个,就摘哪一个)(2)齐读生字。
2、为了感谢大家帮我摘苹果,我准备了一些气球送给大家,大家快来领取气球吧!出示词语:盒子聊天草坪葱郁烟囱一般精灵叮咛请一位小老师来帮我发一下气球。
(领读词语)三、初读课文听课文录音,思考:1、课文一共有几小节?2、请用“—”画出课文中出现表示颜色的词语。
四、赏析“梦境”1、赏析第1小节齐读第1小节,思考:为什么说这么梦是彩色的?2、赏析第2、3小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小节,思考:彩色铅笔画出了什么梦?(1)赏析第2小节① 请生朗读第2小节。
② 出示句子:蓝——得——透——明!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学习破折号的使用方法及其表示声音延长的含义)男女生PK读一读。
《彩色的梦》教案(7篇)

《彩色的梦》教案(7篇)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教案篇一一、课文简析。
本文采纳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小朋友绘画时天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熟悉、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透亮:物质透过光线的性质或状况,形容能透过光的。
葱郁:形容树木青翠繁盛。
烟囱: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的通风管道。
雪松:常绿大乔木,叶子针形,绿色、蓝绿色或银灰色,球果卵形,树冠圆锥形,初生的叶子有白粉,像雪,是闻名的欣赏树种。
精灵:一种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所消失的生物,精灵漂亮无比,居住在森林的最深处。
梦境:梦中经受的情境。
也用于比方虚构的奇妙境地。
吩咐:嘱咐,告诫。
五、近义词。
吩咐——嘱咐、葱郁——青翠。
六、反义词。
葱郁——枯黄、硬——软、长——短。
七、多音字。
结:[ jié ]打结、结网。
[ jiē ]牢固、(开花)结果空:[ kōng ]真空、空军。
[ kòng ]空白、空地。
八、段落大意。
第1小节,写了我的梦是彩色的、各种各样的,能在白纸上跳蹦。
第2小节,写了“我”画草坪、野花和天空的颜色。
第3小节,写“我”画了森林里的雪松、小鸟、小屋、太阳。
第4小节,写了“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九、练习。
1、给以下词语注音: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
2、想一想,填一填。
三石为()、三日为()、三口为()一个人,二人()、三人()、人山人海。
一棵树,双木()、三木()、绿树成荫。
3、课内阅读。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我有一大把()有的(),有的(),有的()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谈天,一翻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了;大朵的野花,()了;大片的天空,()了;蓝——得——透——明!(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仿照课文第2小节,写一写。
(3)双手拂过的地方,流淌的溪水,()了;大朵的云儿,()了;4、课外阅读。
(完整版)《彩色的梦》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识记“聊、郁、囱、叮、咛”5个字,会写“梦”。
2.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感知儿童诗的魅力,拓展想象,勇于表达。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孩子之前背过的童谣《云飞机》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云变成了飞机,在天空中悠闲地飞来飞去。
你们猜一猜,谁是他的乘客?生:雨点儿。
师:如果遇到电闪雷鸣,雨点儿会怎么办?生:落下来?师:就像带着降落伞一样。
出示《云飞机》。
师:瞧,孩子们,说着说着,我们就写成一首小诗了。
多么有趣啊!一起来读一读。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著名儿童诗人高洪波先生也写了很多儿童诗,他用一把彩色的铅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彩色的梦。
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梦”1.观察字形。
出示“梦”字,梦这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要想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师:什么结构?生:上下结构。
师:小眼睛真会观察。
(注意“林”左小右宽,在横中线上面;“夕”在横中线下面,整个梦字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
上面一个林写在横中线上面,下面一个夕写在横中线下面,3.学生练写。
请你在课文纸上练写两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4.点评、修改。
有的同学写的大小匀称,非常好看,有的同学林写的有点大了。
三、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要求:(1)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请用笔标出来。
2.检查诗歌朗读。
请四个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师:他们读的怎么样?你的小耳朵真会听。
你还听出来什么?强调“结”读音,读一声。
这四个同学读的很流利,掌声送给他们。
四、读诗歌,想画面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
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他们是谁?(1)听读第一小节,了解“他们”是谁?读的真流利,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文具”吗?再具体一点。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过程与⽅法:感受梦的⾊彩情感,运⽤⾃由、夸张的表现⼿法,⼤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的丰富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回忆和想象,完成⼀副梦境的画作。
难点:梦的⾊彩情感体验及画⾯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三、课前准备 梦境的图⽚、课件、学⽣⽤绘画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梦境。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到了⼀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到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朋友的课桌,⽽⽼师的讲台竟是⼀道七⾊的彩虹。
太阳和⽉亮为我们照明,⼩动物们争着来听课,⼩朋友们挥舞着画笔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你们觉得⽼师的梦怎么样? ⽣:神奇、甜美。
师: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
引出课题《多彩的梦》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梦境 (1)学⽣畅谈⾃⼰的梦。
⽣讲述梦境。
教师⿎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引导学⽣说出梦的多彩。
“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朋友都听的⼊迷了”等语⾔⿎励表扬学⽣。
让学⽣把梦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给予适当的奖励。
(2)师:看来同学们都做过梦,你知道⼈为什么会做梦吗?⽣回答。
师⼩结:梦是⼈的⼀种正常的⼼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位⾮常了不起的艺术⼤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画家达利,他做了⼀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画⾯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活⼀样吗? ⽣答:不⼀样, 师⼩结梦的特点:梦中的事⼉可以是⽣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从来没见过的。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docx.

《彩色的梦》教案《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通过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梦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做过梦吗?你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梦的诗歌《彩色的梦》。
2. 初读诗歌•教师播放诗歌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如“彩、梦、森、灵”等。
•教师让学生再读诗歌,思考:诗人用彩色铅笔画出了哪些美丽的梦境?3. 精读诗歌•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每组读一节。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每一节的梦境,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诗人对色彩的运用。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诗人对梦境的想象。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押韵的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重复出现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4. 品读诗歌•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精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含及反思

8 彩色的梦教学内容:《彩色的梦》是一篇童谣,写的是小朋友用五彩的画笔,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奇妙。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新字。
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4、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力,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新字。
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
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完成以下要求:(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实在不认识的请圈出来。
(3)找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班,每个小班读一个小节,看看哪个小班读得最好。
彩色的梦-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彩色的梦-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的形成和颜色组成。
2.掌握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彩虹的方法。
3.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彩虹的形成和颜色组成。
2.形容词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彩虹的感性认识与抽象概念建立之间的转化。
2.如何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彩虹。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彩色的梦》。
以彩虹为主题,通过播放视频、讲述及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掌握彩虹的形成和颜色组成,并学习描述用语。
2.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模拟出“彩虹”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感性认识到彩虹的形成和颜色构成。
2.问答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次问一些反复的、具有引导性质的问题,帮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相互交流分析、探讨问题,以增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教学流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分钟导入准备课件,播放彩虹视频,呈现彩虹情景,并与学生分享彩虹相关的经历和感受。
观看视频,听取老师的讲解及分享,了解彩虹的基本形成和颜色组成的知识。
10分钟体验模拟“彩虹”情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探究,感性认识到彩虹的形成和颜色组成。
学生热情、积极参与,自觉探究、认识。
10分钟讲解通过黑板、课件等,向学生重点讲解彩虹的节点、颜色组成等信息,并教授形容彩虹用语。
学生认真听讲,带着一定的问题,参与课程中的探究和讨论。
10分钟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成小组,讨论描述彩虹的词语表达,在小组内自行练习。
学生运用表达能力,参与小组讨论和练习。
10分钟汇报小组汇报每个小组的练习、总结、交流、互相点评和建议,修改提高学习。
学生听取小组汇报,互相交流意见和建议,反思并总结。
5分钟总结通过活动、教师引导和探究的方式,对彩虹的形成和颜色组成、形容词的语法规则等进行全面总结,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彩色的梦》是第四册语文第8课,所处的第四单元学习主题是“童心”。
这是一首美丽的诗歌,讲的是“我”有一大把彩色的铅笔,“我”用它们编织了一大把彩色的梦。
梦里有大块绿色的草坪、大朵红色的野花、大片蓝色的天空,还有葱郁的森林里的雪松、唱歌的小鸟、美丽的小屋和又大又红的太阳……多么美丽的梦境,多么奇妙的想象。
这是一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的诗歌,生动有趣,并且语言优美,所以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所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丰富的想象,启发学生仿编诗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
本篇课文安排了精美的图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用彩色铅笔编织的梦也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作者用铅笔画出的彩色的梦。
3.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作者用铅笔画出的彩色的梦。
难点
1.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书题
1、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么?都是什么样的梦呢?
2、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的梦,说的很好,跟大家不同的是有个朋友用彩色铅笔画出了自己的梦,大家想知道都画了些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诗歌《彩色的梦》。
3、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彩”“梦”两个字。
(1)找生分别评议“彩”“梦”的书写格式
“彩”的读音(平舌)、结构、部首“彡”,“彡”的字“杉”
记字方法:采+彡=彩、组词、换偏旁“菜”。
“梦”的读音(后鼻音)、结构、部首“夕”
记字方法:
夕阳落在林下面(教师讲,学生猜)、组词、造句。
“彩”和“梦”中有一笔画变化是相同的,大家有没有发现。
两个“木”为什么都变成点呢?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笔画在交朋友的时候,也要互相谦让,因为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也要向他们学习,互相谦让。
大家都认识“彩”和“梦”这两个字,你们会写吗?我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彩”。
其他同学在课本上写。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的课题,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在引导发现中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当“木”字作为偏旁或另一个字的部件时,最后一笔“捺”常常会变成“点”,以教学一组字推及到一类字,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渗透。
】
二、初读课文
同学们想知道彩色的梦里都有什么吗?
1.听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
2.文章读的美不美,好听吗?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生字要借助拼音或找老师同学帮助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
美丽的梦,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1.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课文有几个小节?
找学生回答。
2.学习第一小节
(1)哪位同学先来朗读第一小节?
教师指导朗读。
(彩色的、聊天、跳蹦要读的重。
)
老师范读
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2)师:“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
找学生回答:(彩色的铅笔)
彩色铅笔到底画了些什么呢?我们到第二小节去看看。
3.学习第二小节
(1)找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这段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学生交流回答。
(2)师:这段中出现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找学生回答
师:蓝——得——透——明,这中间是什么号?
师引导学生得出:“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3)师指导朗读。
(表示颜色的词语要读的重些,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要读的
慢些。
)
(4)师生配合朗读。
(5)全班齐读。
下面还有一句话和“蓝——得——透——明”一样的句式,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4.学习第三小节
(1)教师指导朗读,(本小节画面转变,语气适当急速,更加明快,破折号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要读慢点,重点。
)
(2)师: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找学生读。
3男女生比赛朗读。
师:“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哪些事物呢?请同学们朗读第四小节。
5.学习第四小节。
(1)“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哪些事物呢?谁来回答?
(2)师:“我”的彩色梦境中有......(师引导读)
(3)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4)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读,重读“香、风、叮咛”读出心中的依恋。
),教师范读。
师引导:“精灵”和“叮咛”是什么意思?
(5)谁再来读一读?
6.分四小组朗读全文。
同学们课文读的非常棒,我想课文中的生字词大家也一定会读了,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四、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会读的字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师:找学生朗读。
全班朗读。
刚才我们领略了儿童诗中的童真童趣,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下面我们写一写这
首小诗中的生字。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字的结构。
五、指导书写。
结:“士”不能写成“土”右部“口”较扁。
般:左右等宽,“舟”中横右不出头。
精:“青”横画间距均匀,第三横长。
师:这个“精”字可以换哪些偏旁呢?(请、清、情、晴、蜻...)
师:同学们写字大小要均匀,不偏格不涂抹,字迹工整。
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更上一层楼。
六、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今天晚上也能做个好梦。
七板书设计:
8 彩色的梦
彩色的铅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