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铝及铝合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后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后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 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后练习(含答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 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后练习(含答案)v>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 3 从矿物到根底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a、b、c、d 为短周期元素。

a 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反响,a 的简单离子与 cd- 含有相同的电子数,b 原子与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 B. 原子半径:b>a>c>d C. 工业上可以电解熔融的 a 的氧化物来制得 a 的单质 D. cd- 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2. 以下金属中,通常采用热复原法冶炼的是( )A.NaB.AlC.FeD.Ag 3.以下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化学方程式与工业生产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海水提溴时用 SO2 吸收 Br2 蒸气:SO2+Br2+2H2O=H2SO4+2HBr B. 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C(s)+H2O 高温 CO(g)+H2(g) C. 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镁:2MgO( 熔融 ) 通电2Mg+O2↑ D.燃煤时参加 CaCO3 脱硫:2CaCO3+2SO2+O2 高温 2CaSO4+2CO2 4.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l2O3 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aHCO3 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制备纯碱 C. 铝具有良好导热性,可用作贮运浓硝酸 D. FeCl3 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那么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响情况可能分别是( )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6.以下转化过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Al(OH)3→Al2O3B. Al2O3→Al(OH)3 C. Al→AlCl3D.Al→NaAlO2 7.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以下溶液中,充分反响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3 mol·L-1 盐酸B. 4 mol·L-1 HNO3 溶液C.8 mol·L-1NaOH 溶液D.18 mol·L-1 H2SO4 溶液 8.有些物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 A. 四氧化响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响,以下物质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三铁 B. 碳酸氢钠 C. 铝D. 氢氧化铝 9.以下各组中的两物质反响时,反响条件〔温度、反响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 Na 和O2B. Al2(SO4)3 溶液和Ba(OH)2 溶液 C. Na2O2 和CO2D. Ca(HCO3)2 溶液和 NaOH 溶液10.将固体X 投入过量的Y 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那么X 和Y 分别可能是〔〕 A. 钠和氯化铝溶液 B. 铝和烧碱溶液 C. 氢氧化钠和氯化铁 D. 锌和稀硫酸 11.实验室中,要使AlCl3 溶液中的 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的试剂是( ) A. NaOH 溶液 B. 氨水 C. 盐酸 D. Ba(OH) 2 溶液 12.将钠、镁、铝各0.4mol 分别放入100 mL 2 mol·L-1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6∶3∶2B. 2∶1∶1C. 3∶1∶1D. 1∶1∶1 13.铁、铝各1mol 组成的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后,再参加3mol Na2O2 固体使之充分反响,最终产物是〔〕A. Fe〔OH〕2、Al〔OH〕3、NaCl B. Fe〔OH〕2、Al 〔OH〕3、NaAlO2、NaCl C. Fe〔OH〕3、NaAlO2、NaCl D. Fe 〔OH〕3、Al〔OH〕3、NaAlO2、NaCl 14.“胃舒平〞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两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A.Na2O2B.Al2O3C.NaHCO3D.Al(OH)3 15.300mL 1mol•L-1 的氯化铝溶液中参加一定体积的2mol•L-1的NaOH 溶液,最终产生 7.8g 沉淀,那么参加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可能为〔〕① 90mL②150mL ③200mL④550mLA.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 16. 某卤块样品的主要成分为 MgCl2、FeCl3、FeCl2 ,一实验小组以该样品为原料。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课时铝及铝合金课时作业苏教必修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课时铝及铝合金课时作业苏教必修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加试)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1.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A.大量使用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合金B.目前已制得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制得合金已达几千种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合金是铝合金D.废弃铝制包装既浪费金属材料又造成环境污染解析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合金是钢。

答案C2.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巩固耐用,其中原因是( ) A.铝制品外表涂有一层油,可以保护铝不受腐蚀B.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响C.铝制品外表有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D.铝虽然很活泼,但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反响解析铝化学性质很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响形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内部铝继续反响,从而使铝制炊具巩固耐用。

答案C3.以下关于铝表达中不正确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B.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复原性C.铝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不着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响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电子,表现复原性,活泼性较强,A、B正确;常温下在空气中加热铝时,铝外表形成Al2O3可以阻碍O2与内部铝继续反响,所以用酒精灯点不着,C正确。

答案D4.在工业上,铝常用于冶炼难熔金属,这一用途主要是由于铝( ) A.具有强复原性,反响中放出大量热B.高温时在空气中能燃烧C.具有良好导热性D.反响后生成熔点更高氧化铝答案A5.以下关于铝用途中主要表达其物理性质是( )①家用铝锅②盛浓硝酸容器③制导线④焊接钢轨⑤包装铝箔⑥炼钢脱氧剂⑦铝合金用作飞机制造业材料⑧做热交换器A.①②③④ B.③④⑥⑦⑧C.①③⑤⑦⑧D.①②③④⑥⑦答案C6.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是( )A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高,储量丰富B .铝容易形成致密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C .铝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响D .铝冶炼技术根本成熟,可以大量生产解析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可与盐酸、NaOH 溶液等发生反响,C 项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本专题是继“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之后的又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专题,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又可拓宽我们的视野,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学科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和造福人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专题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是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首先简单介绍了由铝土矿制备铝的简单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进而研究了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是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从原理上介绍了炼铁和炼铜,系统研究了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三单元是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介绍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另外,从方法、技能方面来看,本专题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间转化关系的应用。

专题重点:Al、Al2O3、Al(OH)3的重要化学性质;Fe、Cu的重要性质;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专题难点:Al2O3、Al(OH)3的两性;Fe、Cu的生产原理;Fe、Fe2+、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现象分析,总结归纳,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2.注意知识的对比、归纳、迁移。

Na、Al、Fe、Cu都是金属元素,都具有金属的共性,但不同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组成、结构、性质、应用方面又有很大差异,学习中要注意加强对比、归纳,认识它们的异同和其中存在的规律,强化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

3.重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和新科技。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或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更多地了解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标解读常见题型真题链接1.了解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了解工业选择题、推断题2018年江苏、T16、4分上获得铝的方法;了解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铝和铝合金的性质,知道铝在生选择题、计算题2012年安徽理综、T13、6分产中的应用;了解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第1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课件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第1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课件苏教版必修1
第十六页,共22页。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填写下列表格:
所用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及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根据Al、Fe的熔点,解释合理; (2)根据铝能与强碱反应,而Fe不能。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证明。
第十七页,共22页。
【答案】 (1)合理 (2)取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气体产生 2Al+2NaOH +2H2O===2NaAlO2+3H2↑
【答案】 A
第二十页,共22页。
5.铝热反应常被用来制取某些金属,也可用于焊接铁轨。
(1)将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液态铁用来
焊接铁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用铝与二氧化锰(MnO2)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锰。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22页。
[题组·冲关] 题组1 铝与酸、碱的反应 1.(2016·汕头高一检测)小明家收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 好。其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16380184】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答案】 B
第十五页,共22页。
3.(2016·南京高一检测)已知Al、Fe2O3、Al2O3、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表所示: 【导学号:16380185】
物质 Al Fe2O3 Al2O3 Fe 熔点/℃ 660 1 462 2 054 1 535 沸点/℃ 2 467 - 2 980 2 750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 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铝合金,你认 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3.铝及铝合金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3.铝及铝合金

现象
初步结论
铝箔熔化但 不滴落
同上!!
铝表面有致密的 氧化膜
4Al+3O2=2Al2O3
为什么呢??
铝与非氧化性酸
• Al片打磨后浸入6mol/L的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离子方程式 2Al+6H+=2Al3++3H2↑
铝与氧化性酸
• Al片打磨后分别浸入浓硝酸、浓硫酸、观察现象。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3 2 8 3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 结论:Al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强还原性
【学生活动】
观察对象
现象
初步结论
锈迹斑斑,锈蚀严重, 铁门铁窗 表皮脱落,裸露出来的
内层铁也被腐蚀了 表面平整光滑,无生锈 铝制门窗
腐蚀现象
铁在空气中 生锈腐蚀
铝热剂
铝热反应的用途 焊接铁轨、冶炼金属
铝热反应用 于焊接钢轨
铝热反应用于“定向爆破”,主要是利用 铝热反应熔断钢筋 使楼房定向倒塌.
【小结】
铝化学性质活泼,反应中均作还原剂。
1、与非金属反应 4Al+3O2=2Al2O3 2、常温下,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放出氢气。
2Al+6HCl =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4、铝和盐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铝能把排在它 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2Al+3CuSO4 =3Cu+Al2(SO4)3 2Al+3Cu2+=3Cu+2Al3+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2课时铝的性质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word版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2课时铝的性质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word版

第 2 课时铝的性质[ 基础牢固 ]1.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办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融化,发现融化的铝其实不滴落。

以下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选项是()A.铝箔在空气中不易燃烧B.用酸办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熔点高D.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分析:选 B。

铝是开朗金属,在空气中可以很快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又因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故铝融化但不滴落。

2.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牢牢包裹在试管外壁( 以以下图 ) ,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晌拿出,而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涨。

依据实验现象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开朗的金属C.铝与氧气的反应放出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杂物分析:选 D。

红墨水柱右端上涨说明反应放热;铝是一种较开朗的金属,简单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

硝酸汞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液态汞,汞与铝联合成合金,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薄膜的保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白毛”。

3. 等质量的镁铝合金分别与以下 4 种过分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2 mol · L-124H SO溶液B. 18 mol · L-1 H 2SO4溶液C. 6 mol · L-1KOH溶液D. 3 mol · L-1NaCl 溶液分析:选 A。

镁、铝与稀 H SO均可反应放出H ;在 KOH溶液中只有铝与 KOH反应放出242H2;镁与浓 H2 SO4反应不生成 H2, Al 在浓 H2SO4中钝化; Mg、 Al 与 NaCl 溶液不反应。

4. 将 9 g 铝粉跟必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杂形成铝热剂。

发生铝热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 g ,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① Fe O 和 MnO ② MnO和 V O③ Cr O 和 V O2322252325④ Fe3O4和 FeO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分析:选 C。

高中化学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

高中化学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

铝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设置情境】(ppt2)(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

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ppt5)【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比铁活泼,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铝和铁制品的使用情况。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 铝及铝合金[学习目标定位] 1.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会分析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知道铝能与非金属、酸、碱反应。

2.认识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相似与不同。

3.了解铝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 铝是银白色的金属,密度较小,有较强的韧性和延展性,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2.化学性质(1)铝与O 2反应①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Al +3O 2===2Al 2O 3。

但生活中许多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这是因为常温下铝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能阻止氧气等与铝进一步反应,因而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②如果将铝丝加强热后插入到纯氧中会观察到铝丝剧烈燃烧,并产生耀眼的白光,最后得到白色块状固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 +3O 2=====点燃2Al 2O 3。

(2)铝与酸、碱的反应①将两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浓硫酸,观察铝片能否溶解?有无气体产生?答案 铝片不溶解,无气体产生。

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 盐酸和5 mL NaOH 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用手小心触摸试管外壁有热感(反应放热);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试管口部,发生的现象是产生爆鸣声。

由此可说明反应过程中有H 2产生。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者均生成氢气。

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b .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6H +===2Al 3++3H 2↑。

(3)铝热反应如下图所示,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

使四周都有四层。

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加试)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D.废弃铝制包装既浪费金属材料又造成环境污染解析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答案 C2.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A.铝制品表面涂有一层油,可以保护铝不受腐蚀B.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D.铝虽然很活泼,但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反应解析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内部的铝继续反应,从而使铝制炊具坚固耐用。

答案 C3.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铝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不着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活泼性较强,A、B正确;常温下在空气中加热铝时,铝表面形成的Al2O3可以阻碍O2与内部的铝继续反应,所以用酒精灯点不着,C正确。

4.在工业上,铝常用于冶炼难熔金属,这一用途主要是由于铝( )A .具有强还原性,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B .高温时在空气中能燃烧C .具有良好导热性D .反应后生成熔点更高的氧化铝答案 A5.下列关于铝的用途中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①家用铝锅 ②盛浓硝酸的容器 ③制导线 ④焊接钢轨 ⑤包装铝箔 ⑥炼钢的脱氧剂 ⑦铝合金用作飞机制造业材料 ⑧做热交换器A .①②③④ B.③④⑥⑦⑧C .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⑥⑦答案 C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B .铝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C .铝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D .铝的冶炼技术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产解析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可与盐酸、NaOH 溶液等发生反应,C 项错误。

答案 C7.把铝粉和Fe 3O 4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分成两等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 .3∶8B .8∶3 C.3∶4 D.4∶3解析 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后,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8Al +3Fe 3O 4=====高温9Fe +4Al 2O 3,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只有Fe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Fe +2HCl===FeCl 2+H 2↑,即关系式为8Al ~9Fe ~9H 2;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发生反应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则8Al ~12H 2,则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为9∶12=3∶4。

8.W g 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在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 g 。

则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 )A .30%B .50%C .70%D .90%解析 ⎭⎪⎬⎪⎫Al Fe ――→NaOH 溶液过滤Fe ――→△Fe 2O 3。

由于合金的质量等于Fe 2O 3的质量,且Fe 完全转化至Fe 2O 3中,故原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必然等于Fe 2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则合金中Al 的含量为w (Al)=3M r (O )M r (Fe 2O 3)×100%=3×16160×100%=30%。

答案 A9.下列有关铝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镁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B .铝可以用于制造电线C .铝可以用于冶炼难熔金属钒、铬、锰等D .可以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盐酸、浓硫酸解析 铝镁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高温,可用于制造飞机,A 项正确;铝是电的良导体,可用作电线,B 项正确;利用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C 项正确;在常温下铝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铝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这层膜却能和盐酸反应,故不能盛装盐酸,D 项错误。

答案 D10.Mg 、Al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 。

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Mg 、Al 共0.2 molB .参加反应的HCl 为0.4 molC .Mg 、Al 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 电子D .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 2解析 反应的实质为Mg +2H +===Mg 2++H 2↑,2Al +6H +===2Al 3++3H 2↑,n (H 2)= 4.48 L 22.4 L/mol=0.2 mol ,则参加反应的n (H +)=0.4 mol ,故B 项正确。

若换成稀硫酸,同样产生0.2 molH2,故D项正确。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由2H+―→H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2=0.4 mol,故C项正确。

0.2 mol Mg提供0.4 mol电子,0.2 mol Al则提供0.6 mol电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4 mol、小于0.6 mol,A项不正确。

答案 A11.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SO2-4、CO2-3、K+B.Na+、Ba2+、Ca2+、HCO-3C.Mg2+、NO-3、K+、Cl-D.K+、Cl-、Na+、SO2-4解析铝既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则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含H+,也可能含OH-。

分别加入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是指各组离子应与H+和OH-都能共存。

A项中,NH+4与OH-生成NH3·H2O,CO2-3与H+生成CO2;B项中,HCO-3与H+、OH-都能发生反应;C项中,Mg2+与OH-不能共存,并且NO-3与H +共存时形成HNO3,与铝粉反应不产生H2;D项中,各离子与H+和OH-都不发生反应,符合要求。

答案 D12.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是( )A.Fe—Al合金 B.Na—Al合金C.Mg—Fe合金 D.Mg—Al合金解析由题意知,C项的合金不宜采用题给方法制取,原因是镁的沸点(1 090 ℃)比铁的熔点(1 535 ℃)低,当温度升高到大于1 090 ℃而小于1 535 ℃时,镁已经变成气体逸散,而铁还没有熔化,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13.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比较:(1)还原剂均为Al,1 mol 铝失去电子均为3 mol,与酸反应产物为________,与碱溶液产物为________或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产生相同量的H2,所需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则两份铝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产生H2的体积比为________(相同状况下)。

答案(1)Al3+AlO-2[Al(OH)4]-(2)1∶1(3)3∶1(4)1∶31∶314.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 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易拉罐的材质是铝,本题应从铝、CO2与NaOH的反应入手分析,结合气体压强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CO2-3+H2O 2Al+2OH-+2H2O===2AlO-2+3H2↑15.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

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又已知Al、Fe2O3、Al2O3、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表所示:沸点/℃ 2 467 - 2 980 2 750(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较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填写下列表格:所用试剂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 本题是有关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综合应用的类型题,因为铁的熔点低于铝的沸点,所以铝热反应熔融物是铁铝合金。

根据铝能与碱发生反应来鉴别Al 。

答案 (1)合理 (2)取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气体产生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16.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