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教师支持材料1
《纸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

03
纸的种类与用途
常见纸的种类及特点
01
02
03
04
宣纸
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适用于 书法、绘画。
牛皮纸
坚韧耐破,承受拉力强,常用 于包装、信封等。
打印纸
表面光滑,吸墨性适中,用于 打印、复印文件。
瓦楞纸
具有较强的缓冲防震性能,用 于制作纸箱、保护内装物品。
不同纸张的用途举例
文化用纸
书写、绘画、打印等。
业、主动寻求帮助等。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建议
鼓励孩子探索
鼓励孩子在家中寻找不同种类的纸,观 察它们的特性和用途,增强对纸的认知
。
废纸回收再利用
引导孩子进行废纸回收和再利用的实 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
能力。
参与课堂讨论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孩子分享关于 纸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家庭与学校的 互动合作。
包装用纸
食品包装、礼品包装、快递包 裹等。
工业用纸
制造纸箱、纸盒、纸杯等。
生活用纸
餐巾纸、卫生纸、湿巾等。
纸张性能评价与选用
白度
纸张的白色程度,以百分比表 示,白度越高纸张越白。
吸墨性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影响 打印效果和书写流畅度。
定量
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以g/m² 表示,定量越大纸张越厚。
平滑度
压榨
通过压榨设备将湿纸幅中的水分进一步挤出,提高 纸张干度。
干燥
将压榨后的纸张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使 其达到所需干度。
整饰
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处理,如压光、施胶、涂布等 ,以提高纸张质量和性能。
主要造纸设备及其功能
破碎机
01 用于将原料破碎成小块,以便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

教案一:纸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纸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纸的由来和用途;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堂介绍纸的由来;2)导入情境让学生导出纸的用途;3)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体验纸的用途和造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纸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纸的由来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张样品,纸张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纸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纸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有哪些用纸制作的物品。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纸的由来及制作过程。
2.介绍纸的用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围绕纸的用途,分组展开小组讨论,导出纸的用途,并选择代表发言。
2.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写在黑板上。
四、拓展训练(20分钟)1.教师在桌上摆放各种纸张样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用途。
2.学生依次发言,猜测纸张的用途,并向同学解释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后,教师介绍纸张的用途,并提供正确的答案。
五、活动延伸(10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动手制作纸张。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纸张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汇总纸的用途和制作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纸张、保护环境?【板书设计】纸的故事纸的由来及制作过程纸的用途-日常生活用纸-文具用纸-纸上娱乐-纸艺制作【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纸的由来和主要用途,并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纸张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纸张和保护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大班科学教案纸的故事

大班科学教案纸的故事在大班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们一个关于纸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纸存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勤奋学生。
小明非常喜欢读书,但他总是遇到一个问题:书写材料不够。
当时,人们用动物皮、竹简等材料写字,但这些材料很珍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
小明非常苦恼,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廉价和易得的书写材料。
有一天,小明听说南方有一位智者,他拥有许多珍贵的知识。
于是,小明决定前往南方拜访这位智者,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书写材料的解决方案。
小明花费了数日时间,终于来到了智者居住的山洞。
智者听完小明的困扰后,眉头微皱,思考了片刻,然后给了小明一个任务。
智者告诉小明:“我了解你的困境,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伟大的发明,解决了你述说的书写材料不够的问题。
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完成一个任务。
你需要去森林里找到一颗特殊的树,采集树皮回来给我。
”小明答应了智者的要求,兴奋地踏上了寻找这颗特殊树的征程。
他历经千辛万苦,在森林里找到了这颗树。
小明小心翼翼地采集了树皮,然后回到了智者的山洞。
智者接过了小明采集来的树皮,然后开始使用一种古老的方法将树皮处理成纸张。
当智者将纸张交给小明时,告诉他:“这就是你需要的书写材料,它被称为纸。
”小明拿起纸,仔细观察。
纸是一种白色的、柔软的、薄片状的材料。
他感到极度惊讶,因为这张纸看起来如此平凡,但却可以用来写字,取代了以前珍贵的书写材料。
回到家里,小明兴奋地拿起一支毛笔,将自己的思绪和知识写在纸上。
他发现纸非常适合书写,毛笔在纸上滑动起来非常顺畅,字迹也非常清楚。
从那一刻起,纸就成为小明的灵感之源和知识记录的载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人们发现纸具有许多优点,它轻便、便宜、易于制作和携带。
纸的出现,也给了人们更多学习、交流和记录知识的机会。
纸也成为艺术的载体。
人们开始使用纸张创作字画、书法和折纸等艺术品。
纸张的多样化也诞生了各种用途,如纸巾、纸杯以及包装材料等。
大班语言纸的故事教案

大班语言纸的故事教案
以下是一份大班语言《纸的故事》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纸的历史和制作过程,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纸的制作过程。
3. 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如卫生纸、报纸、彩纸等)。
2. 纸的制作过程图片或视频。
3. 纸的历史资料或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出示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纸是怎么来的吗?
3. 讲述纸的历史:介绍纸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纸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用途。
4. 观察纸的制作过程: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纸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是由木材等原材料经过加工而成的。
5. 游戏:让幼儿扮演造纸工人,模拟纸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纸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6. 讨论: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纸。
7.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纸,如使用两面纸、利用废纸制作手工等。
四、活动评价
1. 幼儿是否能够了解纸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2. 幼儿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纸的制作过程。
3. 幼儿是否能够意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纸。
中班有关纸的有趣故事教案

中班有关纸的有趣故事教案一、故事背景。
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班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纸的故事,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纸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故事内容。
1. 纸的起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中国人叫蔡伦,他发明了造纸术。
蔡伦是一位宫廷官员,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种用植物纤维和鱼网做成的布料,这种布料非常坚韧,他就想到了用植物纤维制作纸张。
经过多次尝试,蔡伦终于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张纸。
从那时起,纸就成为了人们书写、绘画和包装的重要材料。
2. 纸的种类。
纸有很多种类,有白纸、彩纸、包装纸、手工纸等等。
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比如白纸可以用来书写和绘画,彩纸可以用来折纸飞机和剪纸,包装纸可以用来包装礼物,手工纸可以用来做手工制品。
纸的种类丰富多样,每一种纸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3. 纸的制作过程。
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首先,需要将植物纤维浸泡在水中,然后经过搅拌和过滤,最后将纤维压平晾干,就制成了纸张。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非常复杂。
但是,通过这些工序,我们才能得到晶莹剔透的纸张。
4. 纸的应用。
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用纸来书写、绘画、包装、折纸飞机、剪纸、做手工制品等等。
纸还可以用来制作书籍、报纸、杂志、纸巾、卫生纸等。
纸的应用非常多样,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了解纸的种类和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纸张,比如白纸、彩纸、包装纸、手工纸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纸的特点和用途。
然后,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纸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活动一,制作纸张。
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说课稿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说课稿范文第一、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大意。
《纸的故事》的大意就是介绍了纸的发展过程,表现了民族自豪感。
首先,在第一课时中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并没有把课文分开来让学生理解,而是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读课文两遍,至少使学生对课文能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住课文的大意,我结合课后练习3按纸发明的过程给图画编号这个练习,让学生明确纸的发展过程。
其次,在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纸的发展过程,我按照用品、原料、特点的思路设计了纸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两份表格。
这样纸发展过程的各个要点就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存储。
第二、备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备。
第一,根据学生能力情况,分层设定要求,有差别地对待学生。
在第一课时根据学生对于纸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预定为“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
b、和课文差不多。
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三类情况,这样在读课文时针对这三种情况就有三种不同的要求: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
这样有了层次的教学,在一定层度上将会提高整堂课的效率。
在第二课时,争当讲解员这个环节中,我针对班内学生的情况初步定下了三种层次:1、根据课文句子段落来说的。
2、大部分根据课文,适当增加自己的语言,比如说加上自己对祖先的赞叹。
3、能较多地补充课外的内容或按自己的语言来说的。
这些都是希望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备课,设计教案。
在我初次备课的时候,我一门心思想得是我如何把这堂课上下来,我要做哪几步,经过马老师和周老师的启发指点,我开始转变我备课的思考方向,我们班的学生比较喜欢角*扮演的这种类型,做做小老师、当当小法官等等,而这篇《纸的故事》正好可以让学生来当当讲解员,那我就围绕这一点备了第二课时。
为了让学生有阶梯,我把课文分成“纸发明前”和“纸的发明”两块让学生来学习,来讲解。
大班主题《纸的故事》

大班主题《纸的故事》一、主题来源在一次艺术活动中,孩子正在用撕纸进行创意美术,突然一位孩子发出疑问,“纸,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纸的种类很多呢?”老师回应,“纸是由我们身边的树木制作成木浆最后加工而成的。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材料都是植物纤维,如:木材、竹子、稻草、树皮、芦苇等。
纸的种类多,用途广泛,常用于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
现在世界上纸的品种以千万计,它的生产对于人类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老师结合孩子的疑问开展了“纸”这一主题。
二、思维目标1.知识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纸的由来和种类;通过各种各样的纸,知道纸的不同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树木,学会探索纸的制作,学习纸的各类实验、制作纸的作品、做到有环保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与同伴一起认识纸的发明,充分感受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自豪感,从小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发明感兴趣。
4.态度目标: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知道爱护资源,爱惜纸张,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三、五大领域目标:健康:1.乐意和他人分享自己平时的节约用纸小妙招。
2.了解我们生活中很多纸制品是可以二次利用的。
3.做到对浪费纸张说不,能有较好的环保意识。
社会: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探索纸的不同种类和用途,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纸及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积极探索、发现生活中纸的多样性及特征。
语言:1.大胆与同伴讲纸的历史。
2.倾听的过程及由来,如:从什么时候发明?怎么制作的过程?3.能够了解纸的用途。
科学:1.萌发对造纸术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2.了解古法造纸的大概过程。
3.知道小小的纸张有大大的作用。
艺术:1.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绘画、用废旧物制作等美术作品2.提供相关的美术材料,引导幼儿感受他们的特性,发展幼儿收集可用于制作的材料。
3.手脑并用,使手部的小肌肉群更为灵活与协调。
四、课题目标:科学《造纸术》1.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造纸的制作过程3.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初步造纸。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纸的故事》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纸的故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远古时代还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即“甲骨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又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
从此,纸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等地。
2.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发明的经过。
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讲用竹片做成的书。
第3、4、5自然段讲写在丝绸上的书。
第6、7自然段讲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
第8自然段赞叹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与“发现”。
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成果的交流
• 各小组推派一名代表,交流学习的初步成果; • 播放演示文稿时,要边讲解边介绍。 品展示及互评
• 把同学们制作的作品拿来搞一个展出。 • 在作品展出时,同学二人一组对同学们的作品 进行相互评。 (评价要保持尊重、客观的态度) • 展评完以后把作品整理好,同时把教室卫生搞 好。 • 最后写出评价报告。 详见活动交流展示评价量规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纸的历史,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及未来的发展。
• 过程 与方法
1、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并进行观察记录、访谈记录。 3、提高变废为宝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 约用纸的习惯。 2、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
支持资源
• http://202.109.114.198/paperknow/xingneng10.htm • /gb/technology/printing/evolve/evl127. html • /programs/view/nY8b2RNy5a0/isRe nhe=1 • /v_show/id_XMTUyMDY2NzA0.html /programs/view/xWuElv584zQ/
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1、生活中都有哪些纸? 2、纸是谁发明的? 3、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 4、纸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演变? 5、造纸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
• 自由结合成小组。建议每六人一组,并 在小组内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 为自己小组命名。
从以下问题开始研究
• a、探究纸的历史(你知道古时候的人把字写在什么上面吗?纸是谁 发明的,纸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 b、纸的种类和用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纸的种类有哪些?) • c、我们每天的用纸量 (调查班上的同学,看看每天要用多少纸? 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家庭用纸情况怎样?对节约用纸的认识及有 没有浪费纸张的现象?) • d、纸与环境 (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造纸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纸与森林有什么关系?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 e、纸文化知识(纸有哪些文化?有关纸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 f、废纸的妙用(怎样变废纸为“宝”?纸能成为哪些艺术作品?)
结束语
• 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有什么和以往不同的 感受吗? • 这样的学习,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 你对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吗? • 你对纸的未来有什么新的 认识。 • 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END
魏 姣 汉中市405学校
目录
• • • • • • 开始学习 准备活动计划 组织小组进行活动 展示学习成果 总结成果 结束语
单元概述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相传它是东汉时期的 宦官蔡伦发明的,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 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与我们的日常 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纸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制造成 新闻纸、书写纸、印刷纸、绘画制图用纸、包装纸、技术 用纸、生活卫生用纸、加工纸、纸板等多种材料的纸。但 造纸工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产生的废水、废气、废 渣、毒性物及噪声等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与污染。本 单元活动通过研究 “纸”的历史、制作、与环境的关系等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 节约用纸的习惯,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 祝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取得丰 硕的成果!
演示文稿的评价要求
• 能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围绕主题、准确的搜集资料, 并完整地注明资料出处。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 能从自己对纸的认识角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研 究、分析和整理。 • 演示文稿包含对纸的起源、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等内 容。 • 演示文稿中有自己的见解,思路清晰。 详见演示文稿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