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南海局势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中国与菲律宾南海对峙是当前焦点。
日前,中国从黄岩岛撤回两艘执法船,显示出克制姿态,但菲律宾非但不领情,反而向黄岩岛海域增派舰船,菲将领也发表强硬讲话。
菲律宾还试图在国际上寻求支持,执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
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中国与该海域其他邻国也有类似中菲之间的领海和岛屿纠纷。
因此,中国如何应对当前与菲争端,对解决未来的南海争端有重要标本意义和示范效应。
在当前中菲黄岩岛争端中,中国的底线在哪里?这首先取决于对争端性质的认定。
学者们早已指出,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和管辖权,依据的是最先发现、最先占有与最先管辖的历史性权利原则,且得到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认可,因而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
包括菲律宾等国在内,在1997年之前也未提出异议。
既然这些岛屿是得到国际公认的中国领土,那么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就是一个国家带有“维权”性质的正当执法,其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都天然具有合法性。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上世纪70年代,中国海军在十分弱小时就敢于用武力维护在南海诸岛权益。
遵循同样的逻辑,当前中国在黄岩岛的维权行动理直气壮,绝不惧怕外界说三道四。
相比之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领土诉求明显底气不足。
目前,菲对南海诸岛提出领土要求的唯一“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
早有学者指出,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并未规定其可以据此索取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
从法律效力看,海洋法公约也明显弱于历史性权利原则和时际法原则。
菲律宾明白自己底气不足,因而在南海争端中有意将水搅浑,混淆“权利”与“权力”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简单地将中国维护正当权利的正义举动,与强者必霸的“权力政治”相混同,并借此制造“中国威胁论”。
菲外长公开宣称“中国是很多国家的威胁”,试图拉拢其他国家联手制华,乃至“挟洋自重”,目的就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最终混水摸鱼,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据为己有。
南海开发与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0 7 0 8 4 3 14 )
作者简介:于文金 (9 8 , , 16 一) 男 山东淄博 市人 , 副教授 , 士 , 博
有 良好 的生油和储 油岩 系, 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 湾或北海 油 田。 南海扼 海上要 冲——马 六甲海峡 , 南海航线是我 国 能源的海上生命 线, 具有不可替代 的战略 地位。发展 深海 油气的勘探 和 开发技 术 , 开发我 国的 南海深水石 油资 源,
维护海域主权 已经刻 不容缓 。优先进行南海石油 开发 是破 解我 国石油 能源 困局、 实现 我 国经 济可持续发展 的 必选
于文金 , 邹欣庆 ,朱大奎 ,张永战
( 南京 大学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0 9 ) 10 3 摘要 :2 世 纪是海 洋经 济时代 。随着我 国经济的发展 , 源问题 日益 突 出。2 0 1 能 0 5年石 油进 口量达到 了 1 2 0 2 8
万 t对外依存度达到 3 %。由于我 国陆上石油资源 日益枯竭 , , 4 海上石 油开发就成 为能 源的战略重 点。南海 陆架具
世界石油 大会 预期 中国在 2 0 ,0 0 2 1 0 5 2 1 ,05年将 分别进 口0 7 1 1 3 t . , 和 . 亿 原油 , 自给率则将逐步滑 而
落到 7 . %,4 3 0 8 6 . %和 5 . %( 1 , 9 4 图 )对外依赖性则迅
速提升 (0 5 2 0 年达到 3 %) 中国石 油的生命线 将逐步 6 ,
如果 中国未来 1 5年经济增长 我国能源面临 的新课题 。由于我 国陆上石油 资源 日益 经济体 。专家普遍认为 ,
度增长 。但 同期 国 内原 油 的产 量增 长 速度 难 以超过
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

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近年来,能源安全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其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国际能源环境中,中国如何确保其能源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能源环境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能源储备日益枯竭,新兴能源如清洁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
同时,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性增加,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
此外,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一定挑战。
例如,海上航线和中东油气资源的安全性威胁,以及南海和东海争议等问题,都给中国的能源进口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国际能源环境下的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能源安全措施。
首先,中国在国内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政府设定了清洁能源发展的目标,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研发,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举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进口压力,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机会参与全球清洁能源市场。
其次,中国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组织和论坛,与国际上的能源大国加强合作,在能源供应、储备和技术上进行交流与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能源外交,积极推动国际间的能源互联互通,通过建设能源通道和跨国能源项目来增加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措施,中国还在国内外开展了能源安全的多元化策略。
在国内,中国鼓励能源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投资和合作,以获得更多可靠的能源供应。
同时,中国在境外建设了一些油气管道和LNG接收站,增加了能源进口的渠道和稳定性。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核能和清洁煤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然而,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安全的代价依然较高。
清洁能源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在转型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
其次,能源合作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试析我国南海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海南为战略基地

积 的三分之二 。 海南 因其独特 的地理位置 , 在我 国南海
能源安 全领域 具有举 足轻重 的战略地位 。 笔 者认 为 , 我 国今后 除 了继 续坚持 “ 搁置争议 , 共 同开发 ” 的既定基
略 地位 , 它是 我 国能源 安全 的战略 前 沿。为切 实保 障 南海 能源安 全 , 我 国在 坚持 “ 搁 置 争议 , 共 同开发 ” 基 本政 策
的 同时 , 应 当充分发 挥 海南在 能 源安全 领域 的战略 价 值 、 采取 能源安 全新 战略 。 总体 来说 , 我 国可采 取的 南海 能
超过 4 5个 .而我 国军 队进驻的 岛礁 只有 7个 。截 至 2 0 1 2年 , 越南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文莱 、 印尼 已在 南海
供军事安全保障。 海南地处南海 的北端 , 是我 国重要的 能源运输通道 , “ 海南 岛北隔琼州海峡 ,背靠祖 国大陆
国家大肆侵 占我 国南沙群岛 岛礁 ,不断强调对南沙群 岛的主权地位 , 并开始在南海疯狂钻井取油 。 在 我国南 沙群 岛中 , 越南 、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 占和进驻 的岛礁
本政策 以外 , 还应充分重视 和发挥 海南的战略价值 、 采 取能源 安全新 战略 , 将海南 打造成 为我 国南海能 源 的
丰富油气资源 的南海势必成为我 国广达 2 0 0多万平方公 里的辽阔海域 ,首当其 冲成为我 国南海能源 开发 的战 略前沿 。众所 周知 , 南海蕴藏着十分丰 富的油气 资源 ,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 , 南海石油储量高达 4 1 8 亿吨, 天然 气储量 7 . 5万多亿 立方米 。还有丰 富的海底可燃 冰储 量, 因而南海 享有 “ 第二波斯 湾” 的美誉 。 由于 目前我 国
国家深海安全案例分析

国家深海安全案例分析首先,海洋资源开发是国家深海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家通过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深海矿产资源等,可以提供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
例如,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深海区域进行天然气的开发,增强了能源储备和供应能力,提高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
在深海矿产资源方面,国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和开发行动,例如中国在印度洋中部进行的锰结核矿资源勘探和开发,提高了国家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通过开发这些深海资源,国家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能加强对深海领域的控制和影响力,从而增强深海安全。
其次,海洋领土争端也是影响国家深海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着一些海洋领土争端,例如南海、东海、黄海等地区的岛屿和海域争议。
这些争端涉及到深海领域的划界和资源争夺问题,对国家深海安全构成了威胁。
例如,中国与邻国之间在南海的领土争端,存在着海洋资源争夺和利益冲突。
为维护深海安全,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外交和安全措施,与有关国家进行对话和协商,维护国家在深海领域的权益和利益。
另外,海洋环境保护也是影响国家深海安全的重要因素。
深海环境是国家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深海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深海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为了保护深海环境,国家需要加强对深海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深海环境。
只有保护好深海环境,才能确保国家深海安全。
综上所述,国家深海安全案例分析可以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领土争端、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进行。
通过合理开发深海资源、处理好海洋领土争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等措施,国家能够提升深海安全水平,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保障深海安全的重要途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深海安全的目标。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
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
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
构建南海全新能源战略 加快油气资源开发

的 1 7 千 吨油 当量 。截 至 2 0 年 ,越南 已从 南 512 08 沙共 开 采 了逾 1 吨石 油 、15 亿 .万亿 米 然 气 ,获 天 利 20 5 多亿 美元 I 2 ] 。 我 国南 海 石 油 资 源 被 周 边 国 家 开 采 ,其 中越
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大量的南海油气资源 ,开发步伐 南 居 首 ,成 为 南 海 争 端 中最 大 的 既 得 利 益 者 。 也从 近海 大 陆架 向深海 持续 推进 。 21 0 0年 ,越 南 国家 油气 集 团计 划 开 采 油气 已超 过
三 大石油公司之力, 南海合作开发, 在 并努力推 动两岸 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关键词 : 南海 ; 油气资源; 周边 国家; 油气开采 ; 中国南海油气开发战略 中 图分类 号 : 9 .;P 4 . 2 ) 文献 标识 码 : D9 35 744(6 A DO : 037  ̄i n10 — 6 3 0 20 . 5 I 1.72 .s. 9 82 . 1. 0 s 0 2 70
作者简介 :吴崇伯 (9 2 ,男,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亚太地区财政金融及东盟国家经济 。 16一) 收稿 日期 :2 1 年6 0日 0 2 月2
一
3 — 2
・
创新政 策 与管理 ・
2 0 吨油 当量 ,其 中超 过 7 0 吨 来 自南 海 海 0 0万 0万 域 。越 南 由原 来 的贫油 国一跃 成 为石油 出 口国 ,石 油 已成 为 越南 出 口最 多 的产 品 之一 ,在 GDP中所 占比重超 过 3 %【 以前 ,稻 米是 越 南 国 民经济 第 0 3 】 。
全球科技经济嘹望
2 年7 第2卷 第7 0 月 1 2 7 期
构建南海全新能源战略 加快 油气 资源开发
论中国的南海政策

lt b朋 。毗 to acoNcIUslon肠atC七ina川1加a s a,e叮 肠.gwa y 恤
介,。Iv恤gS Ou伍 C创恤as ead臼P u忆 物.比 C川n a s ea脚UciOo f伪 加.彬U.“月
to 皿 lu扭inna眨姐al 加妞n污‘ ad aptdi幻r e比ntslt latio n a.d unceasing lyt o
因此 , 认 真研究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对于早日解决南海问题,乃至台 湾问题以及研究中美关系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南海诸岛地图详见附录二
一、南海在 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海 权 ” 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海洋是地球上除陆地资源外的最重要的
资源,这样就引申出海洋权利(从ari沙t)的概念,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
pa v e t七ew a yforn比幻1村I,gsou山 C址na旋ap均blems团noo山l y .
Key,ord s: 肠朋伍 C七加.5比 歇.disp朋tie s 翻u比 C址皿
序言
南海 亦 称 南中国海 (SouthChina 女a),指的是在中国东南方向,位于北纬 23.27‘至南纬 3 ’ 、东经 9O10‘至 12O10’ 之间的广大海域。就广义范 围而言,其北部由中国的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 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所组成;东部是菲律宾的吕宋岛、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南部 是马来西亚的沙巴与沙捞越州、文莱、印度尼西亚的纳土纳群岛和新加坡:西 部则从新加坡延伸到西马来西亚的东海岸,经过遏罗湾、泰国和柬埔寨,沿着
南海 周边国家都对南沙群 岛及其周 围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在 南海 的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
源日益枯竭, 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 !"""A&""". 。第三纪 南海航线 沉积有海相、 陆相及海陆交互相, 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 南海扼海上要冲 ,马六甲海峡, 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 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 发 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 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 优先 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关 键 词:南海;石油;海洋开发;能源安全 文献标识码: C 中图分类号: B)’#<!!
’
’<’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中国石油的生产状况 中国是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人均石油、 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D 、 )<&D ,石油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 &D 。如表 ’ 所示,近三年我国原油产量: !""& 年 ) ) )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 !<’D , 我国石油产量增 ’#+""E’" :, !"") 年 ’<*(E’" :, !""( 年 ’<%’E’" :, 长缓慢。而海洋油气的产量增长率则逐年上升,年平均递 增 F 以 ’++( 年 为 基 础 年 计 算 G 远高于陆上油气产量的增长。!" 年前我国海洋油气仅为 +E’"): 油气当量, 到 !""( ’*<’%&D, ) 年已超过 )"""E’" : 油气当量,海洋油气占全国油气产量的比重 ’++" 年仅占 ’<"(D , !""( 年上升到 !!<’!D (表 ’) 。 我国陆上含油气盆地中主力油田大部分已有 &" 多年的开采历史, 多数油田原油采出程
而自给率则将逐步滑落到 $""’ 年、 $"%" 年、 $"%’ 年将分别进口 "&! 亿、 % 亿和 %&) 亿吨原油, 对外依赖型则迅速提升 ($""’ 年达到 )+# ) , 中国石油的生命线将逐 !"&*#、 +(&)#和 ’,&(#,
[(] 步脆弱, 这极大地威胁着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远战略 。
&期
于文金等: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
探开发, !" 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迄今已取得一些重要突破 和重大成果, 形成了年产几千万吨级的油气当量生产能力。 中国四大海均有石油, 目前, 最大 的海上油田位于渤海, 渤海油田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之一, 目前共有 #$ 座油、 气田, 位居中国前 $ 位的海上油田均在渤海。 %""& 年渤海海域油气产量突破 #"""’#"&(), 渤海油 田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我国在东海中界限线中方一侧打出了油。 但是, 由于和日本的海上争端, 大规模的石油勘测和开发近期还难以展开。 我国海洋油气产量以南 海和渤海为主。%""* 年, 我国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产量 &"""’#"&+, 约占进口量 &",- 按进 我国原油进口的程度将会有所缓解。 口 #’#"!+ 原油计算. 。随着海洋油气产量的增长, 与成熟的渤海油田相比, 南海油田的开发将更具潜力。下文将对南海石油的储量、 地理 位置、 开发条件进行阐述。南海在中国石油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未来的海上石油战略 中是重点开发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海洋统计年鉴整理 (%,,"/$""’ ) ,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海洋出版社
’+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 卷
探明可采石油地质储量为 #%&’%"*, 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约为 +%%%%&’%"()。 !"##$%&’%"(), 经初步估计, 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 #)% 亿吨 ,)%% 亿吨之间, 约占我国总资源量 有 “第二个波斯湾” 之称。 的 ’ - ), 现在越南、 马来西亚、 印尼、 菲律宾等环南海国家都已经开始开采南海油田。以越南为 例, 从 ’..’ 年以来, 越南的海上石油开采量急剧上升, 到 #%%) 年达到 ’..’ 年是 ).#&’%+*, 了 ’/)%&’%+*; 创汇 )#0#$ 亿美元 (#%%# 年越南全年出口总 #%%# 年越南出口石油 ’/%%&’%+*, 额为 ’$!0) 亿美元, 石油出口占 #%1 ) ; 创汇 )+ 亿美元, 占 #%%) 年越南出口石油 ’"%%&’%+*, 当年越南出口总金额的 #"1 。可见南海石油的开发已成为越南的支柱产业和外汇的主要来 源。在世界石油资源紧张、 油价大幅攀升的今天, 可以预见, 南海将是 #’ 世纪世界围绕石油 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
%$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 卷
[$] 度高达 !"# , 进一步扩大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 。相对来说, 海上油气资源则是一块待开垦
的处女地, 争取在海域油气勘探上有新突破是破解我国石油困局的一把钥匙, 海洋石油的开 发潜力巨大。可见, 中国石油困局的破解希望在海洋。
[)] 表 % 中国油气产量 (%,,"/$""’ )
线 %("""-., 沿海岛屿的总面积有 * 万 -.$ 面积在 ’"".$ 以上的岛屿就有 +’+% 个[+] 。我国 沿海自北向南有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等 ( 个闭海或半闭海, 总面积 (!) 万 -.$。其中, 我国 内水和领海约 )! 万 -.$; 专属经济区面积约 ),&’( 万 -.$, 居世界第 $$ 位; 可得到的大陆架 以绝对面积计算居世界第 %( 位。 我国海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都比较优越。就现有的技 术得到的认识, 在我国海域有 )" 多个沉积盆地, 面积近 !" 万 -.$, 据有关科学家预测具有 丰富的油气资源量。在上个世纪 +" 年代, 我国就开始了对大陆架上的油气资源进行自营勘
第 ’( 卷第 ) 期 ! " " # 年 ’! 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 #&’(")*$ +,-%(&+
>;1< ’( ,?;< ) @6=< ,! " " #
文章编号: ’""),+)*+ (!""# ) "),""’’,"#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于文金, 朱大奎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马六甲海峡于印度洋、大西洋相 南海地处亚太经济中心地带,西经世界海上咽喉—— 通, 东出台湾海峡与日本海及东太平洋世界经济中心相沟通, 是连接世界两大经济中心—— — 北大西洋经济中心和亚太经济中心的 “世界地理枢纽” 。南中国海是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 间的 “国际通道咽喉” , 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马六甲海峡, 而且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在国际航 运上, 每天约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 艘装运各种战略物资的船舶穿梭其间。 南海航线是我国 能源的海上生命线, 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年份
原油产量 (%"()
海洋原油产量 (%"()
占全国 比重 (# )
天然气产量 (%"*.))
海洋天然气 产量 %"*.))
占全国 比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