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物质的比热
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规律 1.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质的__质__量____和__初__温____相同; (2)转换法:通过_加__热___时__间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的热量__相__同____;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 度,吸收的热量__不__同____。
专题技能训练
13.【中考·荆州】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 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 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技能训练
A
B
C
D
专题技能训练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 经 历 了 ________min , 在 第 2 min 时 , 它 的 状 态 是 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由图可知,乙、丙熔点 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丙开始熔化的时间 比乙晚,所以丙的质量较大。 【答案】乙、丙;丙
专题技能训练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 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_试__管__中__的__水__达__到__沸__点__后__不__能__继__续__吸__热____。
4.与比热容有关的热量计算:Q=__c_m_Δ__t __,式中Δt表示温 度的变化量。 吸热公式:Q吸=cm(t2-t1),放热公式:Q放=cm(t1-t2), t2表示末温,t1表示初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4 物质的比热 第二课时 (课件)

新知讲解
【活动探究】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1.取两只同样 100毫升的烧杯,分别装
入质量 50克的水和砂石,测出水和砂石
的温度。
2.如图 4-34 所示,用两个相同的酒精
灯分别给两只烧杯加热。每隔 2分钟测
一次水和砂石的温度,共测 2次。
图 4-34 加热质量相同 的水和砂石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吸收相同的热 量,从图4-35可以看到水的比热比食用油的 高,故吸收相同温度的同时,水释放热量的 速度也很快,所以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较多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2. 试解释为什么在盛夏炎日之下,河滩上的砂石 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 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 沙子慢。
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
新知讲解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比热是不同
的。例如,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比热的实质 (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
比热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 (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
比热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 食用油的比热比水要小得多。若用煤气灶分别对质 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当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 的热量后,哪种物质的温度升高得较多?
板书设计
焦耳(J)
物体吸收或放 出热的多少
单 位
定义 热量 多少
(Q)
与质量有关
与温度变化量有关
与物质种类有关 (比热)
热传递:高温物体 传热 低温物体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P142 3~4
《比热容》课件

三、比热容的计算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 意思是: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那么,(1)2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应多少?
4.2×103J×2= 8.4×103J
(2)2千克的水,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30℃, 水吸收多少热量?
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30℃-20℃=10℃时;
一、比热容: 1、意义: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本领。不同物质,
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2、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单位:焦/(千克 ·℃) 符号: J/(kg ·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查P38“比热容表”,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4.2×103J/(Kg.℃) 2、物理意义: 1kg的水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4.2×103J 3、热水的比热容比冷水的大的,对吗?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二、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1、知道水的比热容和冰的比热容;会解释物理意义; 2、知道水的比热容是所有物质中最大的,
会用这一特点分析有关的实例; 三、初步知道并记住吸、放热公式
吸热:Q吸=cm(t-t0) 放热:Q放=cm(t0-t);
想想议议:
1、将同一壶水烧开和烧温,哪种情况用的时间长? 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 有关
例: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主要是是因为 水具有( D )
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 D、较大的比热容
例1:沙漠地区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说 明那个地方早晚的温差变化特别大。你能分析这是什么 原因吗?(对比思考,沿海地区则是“冬暖夏凉”)
4-4 查比热容

比热容的获取方法:▪常温定比热容表•假设不随温度变化▪平均比热容表•一个温度区间内平均值▪经验公式•多项式复杂、精确简单、粗糙d()dVuc f TT==0d()dphc f TT==温度的函数方法1:查常温定比热容表(附表1)范例:请计算每千克氮气,从500℃定容加热到1000℃所需要的热量。
()()10005000.742500371/V Vq ckJ kg=⨯-=⨯=方法2:查平均比热容表(附表3、4)tq t tc c t ptp t p C0C00C0m,0d ︒︒︒=-=⎰tq t tc c t VtV t V C0C00C0m,0d ︒︒︒=-=⎰tc q tp t p⋅=︒︒C0m,C0即:2211210C 0C,m 2,m 10C0C t t t p ppt t t p p q q q c t c t ︒︒︒︒=-=⋅-⋅因此有:0℃t 1t 221t tq 2C0t q ︒1C0t q ︒()100010005005000010005000000-10005000.82110000.769500436.5/V V VV Vq q qc ckJ kg==⨯-⨯=⨯-⨯=℃℃℃℃℃℃℃℃℃℃方法3:经验公式计算(附表2)3322100Ta T a T a a c p +++=()2300123V g c a R a T a T a T=-+++22112300123d ()d T T p p T T q c T a a T a T a T T==+++⎰⎰223344312021212121()()()()234a a a a T T T T T T T T =-+-+-+-定容则a 0替换为(a 0-R g )查比热容()()()22334431202121212122334412212121()()()()2345.6085 2.8847 1.025101.03160.2968()-()()-()234435/V g a a aq a R T T T T T T T T E E E T T T T T T T T kJ kg =--+-+-+----=---+--≈查比热容11比热容的获取方法:▪常温定比热容表▪平均比热容表▪经验公式()371/Vq kJ kg=()436.5/Vq kJ kg=()435/Vq kJ kg=。
实验探究四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2013·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2014·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第4讲:比热容(纯答案)

比热容答案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物质的比热容①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②比热容单位:焦/ (千克·摄氏度),符号:J/(kg·℃)③比热容的公式:Q吸=cm(t1-t0)Q放=cm(t0-t1)3、对比热容的正确理解①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由实验可知,同种物质比热容是一定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②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③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④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4、学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从物质的比热容表可知:①物质不变,比热容不变;物质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
②水的比热容最大;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大(水银例外)。
③泥、砂石、金属的比热容较小。
5、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1)不考虑经济成本,谈一谈暖气用水好,还是用油好?用水的效果比用油的效果要好一些,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油大。
(2)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
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开。
这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较小,使得温度变化很快。
(3)昆明,又名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
昆明的周边,现在滇池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63.2千米,最大水深10.4米,平均水深4.4米。
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质

序号名称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2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344-14-24-34-4表5-22 铀铝合金的热物性(P673)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热物性表5-24 硼不锈钢0Cr18Ni15B2Ti4的热物性(P675~676)表5-18 变形镁合金的热物性(P671)表5-26 银铟镉合金(Agln15Cd5)的热物性(P677)表5-27 某些有色金属合金的熔点 (P677)表5-28 某些有色金属合金的比热 (P678)表5-29 某些有色金属合金的密度和导热系数 (P679~683)表5-19 镍及镍合金的热物性(P671)表5-20 铀钼合金的热物性(P672)表5-21 铀铬合金的热物性(P672)表5-13 铜和铜合金材料的热物性(P666)表5-14 防锈铝合金的热物性(P667)表5-15 硬铝的热物性(P668)表5-16 锻铝的热物性(P669)表5-17 钛及钛合金的热物性(P670)表5-25 镐锡合金的热物性(P676)表5-23 锌基耐磨合金的热物性(P675)表4-457 煤气和天然气的动力粘度表4-445 褐煤的热物性耐蚀合金的热物性耐热钢的热物性高温合金的热物性碳素工具钢的热物性钢及有色金属热导率轴承钢的热物性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热物性硬质合金的热物性钢的热物性汇总(3)钢的热物性汇总(4)钢的热物性目录土壤的热物性燃料热物性目录表4-444 石煤的热物性普通低合金钢的热物性不锈耐酸钢的热物性合金结构钢的热物性弹簧钢的热物性钢的线胀系数钢的导热系数有色金属热物性目录钢的热物性汇总(1)钢的热物性汇总(2)钢与铸铁的平均比热容钢及有色金属的热扩散率常用钢铁材料的物理参数表4-446 煤的热物性合金钢的平均比热容碳素钢的平均比热容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5铁和铁合金的辐射率目录5-15-25-35-45-55-666-16-2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6-216-226-236-246-256-266-27表6-73 火硬性耐火混凝土(磷酸铝质耐火混凝土)热物性表6-72 珍珠岩耐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耐火材料热物性目录宏达样本耕升样本日本部分耐火材料样本表6-83 石英纤维的热物性表6-84 石英纤维在常压下的导热系数表6-85 石英纤维在真空中的导热系数λ(千卡 米·时·℃)部分耐火材料热物性汇总濮耐样本鲁阳样本大连派立固公司的耐火材料样本表6-78 硅藻土耐火保温板的导热系数表6-79 泡沫硅藻土耐火保温砖的导热系数表6-80 硅藻土生熟料粉的导热系数表6-81 硅藻土石棉粉(鸡毛灰)的导热系数表6-82 硅酸铝纤维的导热系数λ(千卡 米·时·℃)表6-77 硅藻土耐火保温砖的热物性表6-69 常用耐火砖的热物性耐火纤维毯的物理性质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物理性质粘土质隔热耐火砖的物理性质表6-70 各种硅砖的导热系数表6-71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的热物性表6-76 耐火泥的导热系数表6-75 轻质耐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表6-74 气硬性耐火混凝土(水玻璃铝质耐火混凝土)的热物性表4-459 煤气和天然气的普朗特数表4-460 天然气之四的导热系数表4-456 煤气和天然气的导热系数表4-458 煤气和天然气的运动粘度表4-450 四种焦炭的导热系数表4-451 四种焦炭的顶压比热表4-455 煤气和天然气的定压比热表4-454 四种天然气的成分表4-453 各种煤气的成分表4-452 液体燃料的热物性铁合金的反射率和吸收系数铁的总法向辐射率铁的热辐射率铁在20℃时的光谱辐射率铁的反射率和吸收系数铁的半球辐射率表4-447 三种煤的比热表4-448 褐煤的导热系数表4-449 四种煤的导热系数6-286-296-30 7德国高斯勒热陶瓷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样本武钢四号炉合同附件耐火材料性能各种建筑材料的热辐射率上海宝九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样本来源《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工程常用物质的热物理性质手册》《工程常用物质的热物理性质手册》《工程常用物质的热物理性质手册》《工程常用物质的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工业炉设计手册》《工业炉设计手册》《工业炉设计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工业炉设计手册》GB/T3995-2006GB/T3994-2005《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样本样本样本样本样本样本样本样本样本《常用热物理性质手册》。
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复合硅酸盐FHP-V涂料
700
硅酸铝(干法制造)
400
硅酸铝(湿法制造)
800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各种物质的比热(25℃) Cal/(g℃) Kcal/(kg℃)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氢气
松节油
无定形碳
铜
水
硫酸
石墨银石蜡硬橡胶来自玻璃锡酒精
二硫化碳
水泥
汞
甘油
空气
硫
铂
乙醚
岩盐
炉渣
铅
煤油
砖石
镍
金
冰
陶瓷
钢
锌
软木塞
混凝土
生铁
铝
橄榄油
大理石
铁
铬
蓖麻油
干泥沙
摄氏温度(℃)
千焦耳/千克(kJ/kg)
千卡/千克(kcal/kg)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各种气体和蒸汽的定容定压比热Cal/(g℃) Kcal/(kg℃)
物质
温度
定压比热(Cp)
定容比热(Cv)
氢
16
氦
18
氨
20
水蒸汽
100-300
酒精蒸汽
黄铜
各种物质的密度
物质
比重
物质
比重
物质
比重
气体(0℃和标准大气压下,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能从温度 较高的汽车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 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为什么暖 气里流的是 热水而不是 其他物质?
因为水的比热大,温度降低时能 放出更多的热量,使房间升温。
课堂小结
热量的含义: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 1.热量的符号:Q 2.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 符号:J
的温度,需要加热较长时间的是 水 , 吸收热量较多的是 水 。
大量实验表明:相等质量的不同物 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不同。 即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是 不同的。 科学上用比热容(简称比热)来表示物 质的这种特性。
比热容(简称比热)的涵义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 度,如果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的,那 么这种物质的比热较大;如果吸收的热量 较少的,那么这种物质的比热较小。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探究 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两种不同的物质(如水和砂石),它们 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设计:需要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方案1: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使它们升高相 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吸收热量的 多少。 方案2: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时间 (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活动步骤
1.取两只同样100毫升的烧杯,加入
质量50克的水和砂石,测出水和砂
石的初始温度。
2.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分钟测一次水和
砂石的温度,共测两次。 思考:为什么必须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进行 加热,并在相同时间内观测呢? 为了使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实验结果: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时间(即 吸收相同的热量),砂石升高的温度多。 推论:要使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
吸收热量 2.3X103焦 思考: *1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4.6X104焦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 *1500瓦的热水器工作1分钟放出热量 因素有关?5 9X10 焦
1.烧开水时,烧开一壶水和烧开
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哪个多?
2. 把一壶水烧到60℃和烧到 90℃,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水的质量越大,升高温度越多,吸 收的热量也越多。
例如: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大。
水是一种比热较大的物质,所以水在吸收较 多热量后升温少,在放出较多热量后降温也少。 简而言之,即水在吸(放)热后温度变化较小。
思考与讨论 1.食用油的比热比水要小得多。若用煤气灶 分别对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当水 和食用油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哪种物质 的温度升高得较多? 食用油的温度升高较多。 2.试解释为什么在盛夏炎日之下,河滩上的 砂石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 因为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大,在吸 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较少而砂石升 温较多。
课堂练习
1.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是物质的特 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2.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 丝的比热大些? 答:比热一样大。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哪 个升高的温度大? 答:沙土升高的温度多。 4.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 内陆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大,在 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容 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结论 • 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 大小和升高温度的多少有关。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 吸收的热量越多。 • 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 的热量越多。
例题: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 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发现里面没 有热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为什么? (2)小明从饮水机取水时发现有温水也有凉 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为什么? 解:(1)应该烧半壶水。因为升高温度相同 时,质量越小吸收的热量越少,烧开水所用 的时间越短。 (2)应该取温水。因为质量一定时,水温升 高的越少则吸收的热量越少,烧开水所用的 时间越短。
热量的含义: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
1.热量的符号:Q
2.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
符号:J 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 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KJ。 1千焦==1000焦
关于热量的一些数值 *1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 4.2焦 *1克0℃的冰融化成水吸收热量 3.4X102焦 *1克100℃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
5.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 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 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 而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库 区里的水的比热大, 夏天不容易升温,冬 天也不容易降温,温 度变化小。
6.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
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这些 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 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 以早晚温差较大。
第四节 物? 让一杯冷水变成热水需要吸收热量。 反之,让一杯热水变成冷水需要 放出热量。
思考:当把盛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到盛 有冷水的大烧杯中时,两杯水的温度 会有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大量实验表明: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 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高温物体传 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 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
• 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大小和升高 温度的多少有关。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质 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课堂小结
•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密度相似,也是物质 的一种特性,可以用物质的比热容来鉴别物 质的种类。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多少无关。 • 比热大的物质(如水),在质量和升高的温 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换言之,比热大 的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温度 升高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