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1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铁路运输的优势 ——与公共马车的比较 ——与公共马车的比较
1.旅行费用低廉 1.旅行费用低廉 2.旅行速度加快 2.旅行速度加快 3.运载能力提高 3.运载能力提高 4.旅行距离增大 4.旅行距离增大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托马斯 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 、 1841年 7月 5日, 托马斯 库克活动的特点 年 月 日 托马斯·库克活动的特点 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莱斯特――洛赫伯勒的团体活动 ――洛赫伯勒 莱斯特――洛赫伯勒的团体活动 人数: 人数:570 时间: 时间:当日往返的一日游 距离:往返全程24英里 距离:往返全程 英里 目的: 目的:禁酒大会 背景材料:托马斯· 背景材料:托马斯·库克生平 英国禁酒运动
中国奴隶制社会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大旅行家。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大旅行家。 3000年前周穆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 3000年前周穆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 之一,他从当时的洛阳出发, 之一,他从当时的洛阳出发,向西穿过河西 走廊,到达新疆等地巡游。 走廊,到达新疆等地巡游。 尚书·禹贡篇 最早记载了全国水道交通网。 禹贡篇》 《尚书 禹贡篇》最早记载了全国水道交通网。 陆路交通也有相当发展, 陆路交通也有相当发展,西周至春秋战国时 期,已有邮传制度的建立。 已有邮传制度的建立。 商代商人的足迹“ 商代商人的足迹“东北到勃海沿岸乃至朝鲜 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西南达到了今日皖 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 鄂乃至四川, 鄂乃至四川,西北达到了今日陕甘宁绥乃至 远及新疆……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 远及新疆 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 界”。 春秋战国时代,商务旅行更趋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商务旅行更趋发展,许多商 人到处周游,进行贸易交往。 人到处周游,进行贸易交往。

第二章:《旅游学原理》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6页文档资料

第二章:《旅游学原理》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6页文档资料
第二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 展,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认识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 基本的规律。
• 重点:中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类型;工业革命对近 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对近代旅游业的贡 献;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帝王巡游
公务旅行:郑和下西洋
宗教旅行:唐僧西天取经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 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交通发展相 对中国早期封建社会而言较落后,所 以旅行活动数量较少。
• 西欧宗教朝圣活动 、温泉旅行
国家
古埃及 古罗马
古希腊 波斯帝国 阿拉伯帝国
著名旅游景点
金字塔 卢克索神庙
大竞技 场
•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 会化大众旅游。
• 喷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用——标志现 代旅游的产生。
1254—1324
·
姓名
哥伦布 达·伽玛 麦哲伦
大航海时代
国家
时间
成就
意大利
1492年第一次出 航,共四次
发现新大陆
葡萄牙
1498年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英国
1519—1522
绕地一周,证明 地圆说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 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 接的关系;
• 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 • 农业经济的影响:农业劳动的季节性特点
古代驿站与车马:
驿站:亦称“置邮”,是 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 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 的处所。
2、我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类型
• 文人漫游 湖与元气运, 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 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 乌宿芦花里。 少妇棹轻舟, 歌声人流水。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生活的一种必要方式。

旅游业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让人们享受生活,提高身心健康。

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吧。

1. 古代的旅游文化旅游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的旅游主要是为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古代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成为了著名的贸易和旅游路线。

而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则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和艺术旅游景点。

2. 文艺复兴时期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旅游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向欧洲各地旅游,探索各种音乐,文学,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精髓。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这些城市,吸引了无数旅客。

3.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旅游业也得以跨越到国际层面。

随着海洋运输和铁路的发展,旅游变得更加容易和经济实惠。

人们可以沿着蒸汽船航线游览欧洲的海岸线,也可以在火车上游览大陆的内陆城市。

4. 二战后时期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影响,人们渴望放松心情和享受生活。

世界各国纷纷重建旅游业,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旅游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

5. 21世纪的旅游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全世界的旅游信息,利用智能手机和电子地图导航等工具更加轻松地游览全球各地。

各国政府也纷纷开放门户,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全球旅游业在最近几年又取得了巨大的增长,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综上所述,旅游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演变。

从古代的文化交流,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探索,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交流,旅游业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势头必将持续。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目标: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对近代旅游的贡献;科学技术发展对旅游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1、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条件恶劣。

2、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原始饲养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并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的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生产结构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二)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特点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导致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

2、纺织技术、冶金、建筑、运输等行业出现并发展,导致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3、产品交换、生产技术交换,导致商业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因此也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结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人类最初的自愿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休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一)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而言,古罗马帝国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1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旅行社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 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形成。 1924年春,组织第一批国内旅游团。杭州、海宁 观潮 1925年春,组织20余人参加的赴日本的“观樱” 旅行团 1927年春,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旅行部”从银行独立,改称“中 国旅行社”,下设7部1处。——中国人自己设立 最早、规模最大的第一家旅行社
一次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海大旅行。
三、我国的古代旅行
• 帝王巡游(秦始皇、隋炀帝)
• 官宦旅游(张骞) • 国际贸易旅游(郑和) • 宗教旅游(玄奘) • 文化旅游(李白、司马迁、徐霞客等)
• 庶民节令旅游(春节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 节踏青、端午节竞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 高等形式)
四、古代旅行的特点
求知求学旅行
阿拉伯帝国时期,求知求学旅行盛行。穆罕默德曾教导信徒:“学问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苏莱曼曾到印度、中国等地经商,著有《苏莱曼游记》,是最早记载
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马苏第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 巴图特在外游行长达38年之久,约在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亚洲非洲旅行记》,记载了中国的城市、商埠、物产和风情。 意大利马可· 波罗曾在中国任职(元朝)长达17年(1275—1292), 1292年离开中国,经苏门答腊、印度,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著有 《马可· 波罗游记》。书中以中国为重点,记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 等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促销
利用外资在庐山、北戴河、莫干山、
鸡公山等地建设避暑区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杭州举办相 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4. 劳动者带薪假期的增加 5. 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 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一)“外事接待阶段” (1949——
1978)
1、基本特点:
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 旅游业还是事业,不是产业。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主要大事: (1)1986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和创汇
收入被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1986—1990)。
二、中国现代旅游
(2)1991年,正式明确将旅 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
(3)1995年5月1日起,我国 实行每周“双休日”。
二、中国现代旅游
3、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 面发展阶段(1997-):
对开辟新航路的旅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
1、我国封建社会主要 的旅行活动
– 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 行、帝王巡游。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A、古代文人漫游 • 谢灵运 • 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 李白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B、公务旅行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作业
主要大事: (1)1999年5月1日,全国实行三个旅游
“黄金周” ,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 展。
二、中国现代旅游
(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公 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马超龙雀——中国旅游的徽标
中国现代旅游
(1)来历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踏燕
徐霞客
\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学》教案主讲老师:李瑞2005年11月8日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人类的旅行及具有现代性质的旅游活动从什么时间开始,是不是自有人类之日起就自然存在,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及其性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落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是在其常驻地的惯常范围内活动,既是有整个部落或部族的迁移,主要是受到了自然灾害或战争杀戮等因素的影响,多属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旅游和旅行并不是自有人类之日起便自然存在。

二、人类最早旅行活动——商人们开创的旅行之路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进步,导致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和农业分工第二次: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社会分工导致了交换的产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商人们扩大交易距离,最初的有目的旅行不是休闲和度假,而是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一步分工,社会经济比原始社会更进一步发展。

为了巩固统治,在奴隶制国家内建设了道路系统和驿站系统,为旅行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方以古罗马帝国为代表:旅行的基础条件:在其强盛时期,疆域广大,道路网络系统完善,官设和私人旅店在官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旅行人的种类:政府公务人员、商人、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宗教信徒。

旅行的目的:外出差旅或传递公文、负货贩运、到宗教圣地朝拜、游览度假。

中国奴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与西方奴隶社会的发展大体相同,也是以商人商贸旅行为主,如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有对齐国国都临淄这样的描述:“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联袂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其他还有活跃在各诸侯国之间“讲纵横之术的政客”的旅行、贵族的享乐旅行等。

总之,人们自愿和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迅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外出旅行的主要人员构成是进行商业贸易的商人们,旅行的目的是经济利益。

同时伴随有少量的享乐度假活动,主要人员是奴隶主贵族和富商们。

第一篇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篇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 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 活动。 Mass tourism
旅游学概论
联合国指定1967年为国际旅游年。 “旅游是人类活动中基本的合乎需要的一项
活动,应受到所有人和所有政府的赞誉和鼓 励。” 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发表《马尼拉宣言》旅 游是人类的社会基本需要之一 世界旅游日为9月27日 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旅游学概论
詹姆士·瓦特是英国近代著 名的科学家、改良蒸汽机 的发明者,他生于1736年 1月19日。瓦特总结了前 人的经验,经过反复改革 和试验,花了十年的精力, 终于发明了新型蒸汽机。 新型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
旅游学概论
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 路运输的出现,铁路运输的优点:
6、战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 展,激发了人们旅游的热情 • 受教育程度越高,求知欲望越强 • 信息即使发展增加了人们了解世界的渠道
• 异地、异质文化魅力的增加 7、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活动更安全、
舒适
三、现代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1、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表现为:
– 全世界旅游人数保持快速增长 – 旅游已变成人们经常性的活动
旅游学概论
4、旅游活动时间上的季节性
– 从接待国和地区看:依靠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 客的,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形 成了重大影响
– 从客源形成国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带薪假期 集中在7、8、9月,因此,每年大多数旅游 者也集中在此时间
–1936年,法国率先实行
旅游学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