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3

试卷代号:13959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 分)说明:本资料为2020春期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答题时间为 2020年5月18日开始,2020年6月21日截止。
答: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的本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认清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部内容之中十三五规划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党的十八大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特别是在当下,全球化浪潮日益澎湃,新科技革命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是否掌握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把握一个国家灵魂的关键。
应该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批判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其历史地位及其理论内涵,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的作用,资本主义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雇佣劳动制度,剩余价值规律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及科学技术对剩余价值生产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分析科学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020 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

2020 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2020 春期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参考答案: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是一种常态,而这也是工人罢工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劳动时间是资本家和工人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一个生产纺纱的工厂. 资本家购买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力. 工人到资本家的工厂进行劳动。
纺纱工人利用纺纱机器等其他生产工具加工棉花. 最后生产出纱产品,包括纱线. 布料等。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也是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而劳动产品也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与此同时,这个生产纱产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增殖的过程,即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纺纱工人的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商品实际使用本身的过程,就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是价值增殖的过程。
假定一个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需要6 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 也就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劳动力的工资。
但是,由于工人把劳动力卖给了资本家,劳动也隶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就可以要求工人工作8 个小时. 那么,多出来的2 个小时所创造的价值就归资本家所有。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纺纱工人6 个小时的劳动看做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2个小时的劳动看做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这就说明,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生产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出其工资的部分。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商品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并不全归工人所有,而是由资本家占有。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形成了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实现对工人的剥削。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刺激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产生的,即通过延长劳动日的长度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即通过技术进步、机械化等手段来缩短每单位商品的生产时间,从而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生产剩余价值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资本家则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生产。
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值。
其次,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资本积累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扩大生产,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才能持续增值,同时资本家也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最后,生产剩余价值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不平等现象。
生产剩余价值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均等需求。
总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也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2)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分)答案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百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问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答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专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属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都服从于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
剩余价值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正是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世界市场代替地区市场,大工业代替小作坊,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确立了资本对劳动的全面统治。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2)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2)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论述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 分)说明:资料为2020 春期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2020 年5 月18 日 0 时至2020 年6 月21 日24 时。
参考答案: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家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由于那个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成长为一支自觉的政治力量,难以与资产阶级相抗衡,所以资本家能够凭借经济关系的强制力和国家法律的支持来延长工作日。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通过绝对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
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谈一谈对消费剩余价值是资本消费方式的绝对规律和消费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阐述题]在资本消费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消费剩余价值是资本消费方式的绝对规律和消费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 分)说明: 本资料为 2023 春期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开本科《马克思根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答题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8 日开场, 2023 年 6月 21 日截止。
答:长期以来, 人们都认为, 工人在劳动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局部价值叫剩余价值。
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消费的唯一目的,马克思说:消费剩余价值或赚钱, 是这个消费方式的绝对规律。
如今有人认为, 剩余价值不是资本的特殊的经济范畴, 而是商品经济范畴。
剩余价值作为经济范畴,是资本消费关系的理论表现,它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预付可变资本价值局部的余额,是没有支付过代价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唯一泉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
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都是以剩余价值为其生存根底的。
马克思指出: “对别人无酬劳动的吸收、占有,是资本消费过程的直接目的”。
消费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消费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雇佣劳动方式在工业中快速实现的原因在于,工业容易从时间与空间上进展逻辑化组合。
畜牧业具有类似工业的技术特性,因此顺利过渡到资本消费方式,而种植业那么因为农作物生长对季节与土地的高度依赖性,其家庭消费组织形式未被"资本雇佣劳动"方式所替代。
马克思的经典阐述显然注意到了两个农业部门的差异,指出畜牧业是农业资本的先导,种植业消费组织将逐步由家庭农场过渡到资本农场。
历史书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场景: 1929 年,美国正处在大萧条时期,牛奶产能严重过剩,但农场主们为了不让牛奶价格下跌,便把牛奶倒在河里,以此来消化库存。
时隔将近一个世纪,在 2023 年新冠疫情下,“倒牛奶” 现象再度发生。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以后,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这一特殊形式,从而剩余价值规律也就表现为垄断利润规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形式,表现为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垄断利润规律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决定垄断资本主义命运的力量。
所以说说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的表现。
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从而存活并成熟起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成熟,它继续调整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
当危机日益表现出世界性的特征,并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战争危机,就必将导致政治危机。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剥削
被剥削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 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 式。” ------马克思
商品生产过程
棉花(100元) 纱锭(20元)
预 付 资 本 价 值 具 体 劳 动
创造使用价值
(120元) 劳 动 过 程
不变资本 (C)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V)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划分不同资本的意义
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 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 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唯一源泉 二、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劳动
创造新价值 劳动力价值 (30元)
抽 象 劳 动 (60元)
(总计270元)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价 值 增 殖 过 程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过 程
( 300元)
资本的不同部分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 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所起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分为: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绝对规律
前言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 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 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 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 值。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 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 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 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 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追求剩余价值是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 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