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1-2地球的面纱练习.ppt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1节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共42张PPT)

氙稀灯有称气作体“性人质造很小稳太定阳”, 在医学上还可以作为麻醉剂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 氦出气不在同原颜子色反的应光堆中可做冷 却剂
氖光氦体气技气之、术是一氪密气度、最氙小气的可气用于激
在电焊金属时用氩气 隔绝空气作保护气
氩气、氮气填充的灯 泡经久耐用
作霓虹灯
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3) 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
拉瓦希最早用天平进行实验研究
C:空气成分的继续探索
稀有气体的发现
在前人发现氮气的基础上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不 允许的误差”——0,0064g/L。
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在瑞利的启发下
1894年 氩
1895年 氦
1898年 氪 、氙、氖 1910年 氡
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实验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 改善燃料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
2、工业上对三废进行处理排放 3、开发新能源 4、大力植树造林 5、制定相关法规,加强监管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 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 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 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 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 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 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 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 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630年左右,范·海尔孟发明了气体 ( gas )这个名词。
[英]J.R.柏廷顿(著)、胡作玄(译):《化学简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第76页。
2017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1-2地球的面纱练习.ppt

= 1.6605×10-27千克
所以: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482×10-26千克
1.6605×10-27千克
=27
第14页,共27页。
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6
27
2.657×10-26 千克
=
1.993×10-26 千克 Nhomakorabea×
1
12
4.482×10-26 千克 两种原子的质量越大,相对
第17页,共27页。
例2:计算下列物质的式量:① Fe3O4; ②C2H5OH; ③(NH4)2SO4
Fe3O4 的式量= ×3+ ×4=232 C2H5OH 的式量= ×2+ ×5
×1+ ×1=46 (NH4)2SO4 的式量=( + ×4) ×2+
×1+ ×4=132
第18页,共27页。
练习:
综合练习
3、下列关于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B. 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C. 由硫和氧气组成 D. 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C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
持不变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第11页,共27页。
原子质量很小:
1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7kg 1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 kg 1个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 kg
第12页,共27页。
C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6
2.657×10-26 千克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45张PPT)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①把元素符号按正价前,负价后进行排列: 如: P O ②在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5 -2 如: P O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③如能约分,将元素符号上方的化合价按绝对值进行约分化 简。 ④把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8时48分21.11.920:48November 9, 2021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难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化合物。
知识点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人体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钙元素。
知识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量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 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 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 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 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 影响。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比方说,我 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 再往下看时会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 大,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运动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 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 空中,必须要有外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 的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共25张PPT)

肥皂水 (1)检查州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 加热煮沸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3)活性炭能除去州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
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过滤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
C
)
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
2 . 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 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
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
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
工业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自例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
的义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河水污染的 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 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例2,为美化城市,各地政府都加大投入,改造市容环境, 采取的措施有:( )
(A)治理河道,修建污水处理厂;(B)将水泥厂、化肥厂搬 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监测; (C)开发清洁能 源,减少劣煤的燃烧;(D)植树造林,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2∶1 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3)活性炭能除去州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
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过滤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
C
)
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
2 . 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 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
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
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
工业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自例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
的义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河水污染的 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 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例2,为美化城市,各地政府都加大投入,改造市容环境, 采取的措施有:( )
(A)治理河道,修建污水处理厂;(B)将水泥厂、化肥厂搬 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监测; (C)开发清洁能 源,减少劣煤的燃烧;(D)植树造林,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2∶1 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1)

自学指导
认真自学P.39- 40 “一、自然界中的 C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的产生和消耗途径是什么? (完成P.39的表2-2)
2、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的 生存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3、可采取哪些措施减缓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
化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
紫色石蕊溶液
现象:溶液由紫色变
为红色
现象:无现象
现象:溶液由紫色变
为红色
结论: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水
碳酸
CO2 + H2O === H2CO3
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试液试管至沸腾
现象:液体由红色变为紫色
结论:碳酸是一种易分解的物质,加热容易分解成水和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化学性质: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 加热 水+二氧化碳
向一支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的试管中 吹入二氧化碳。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和水
气体
不同点
O2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O2不易溶于水 液态氧、固态氧均匀 为淡蓝色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2能溶于水(增大压强 还会溶解得更多)
CO2液体固体均为无色,固 体又叫干冰,易升华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说明:酸性物质(稀盐酸CO、2 稀醋酸等)能使紫C色O2石蕊试液变红。
醋酸
紫色石蕊溶液
干燥石蕊纸花
⒉密度比空气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节 自然界的水3 课件.ppt

2.知道了水的组成及性质吗?
(1)水的组成
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
①.接通直流电源,看见两管子中都出现气泡, 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②.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 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
③.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 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 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 氢气
流水、地下水、土壤 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在全球形成一个完整 的水系统
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 转化的?请用图示来说明,并描述自 然界中的这种转化.
海洋水、陆地水和 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 和运动,通过不断蒸发、 蒸腾、输送、凝结、降 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地 球上的水循环有三种形 式:
2。将肥皂水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和 含少量氯化钙的水(硬水)中
分别加入肥皂水
蒸馏水
含氯化钙 的蒸馏水
二、水的净化
• 现象观察
蒸馏水中产生泡沫多;硬水中形成较多白 色垢状物。(此方法简单鉴别。)
二、水的净化
•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有的看上去 澄清透明的水,其实含有杂质。
• 这种水作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科研用水都是不利的。
• 下面我们来学习净化水的一些方法。
二、水的净化
• 过滤含有泥沙的水
加入少量明矾
转入
含泥沙的水
泥沙沉降
过滤装置 动画演示
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
它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出来。
二、水的净化
•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 过滤、吸附、消毒、杀菌等;
蒸馏、离子交换器可以将硬水软化。 小制作: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课件

你认为是真是假,为什么?
小资料: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2、操作要点有哪些?
气密性好,汞足量,冷却到室温
实验原理:同温同压下,密闭容器中,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V吸入的液体=V空气中氧气
你认为有哪些物质可以 通过化学反应将空气中 的氧气消耗掉?
点燃
2Mg +镁O在2空气2中M燃g烧O 固体 3Mg + 铁N在2点氧燃气M中g燃3 N烧2 固体
你认为上述的什么物质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为什么?
(3)将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 燃
(4)将燃烧匙迅速插入集气 瓶
中,塞紧
导管
(5)待燃烧完毕后,冷却, 烧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橡皮(塞6)集将气橡瓶皮燃管烧放匙入烧酒杯精中灯,
打开弹簧夹。
思考
1 如果集气瓶内水位小于到1/5 体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集气瓶内水位大于到1/5
2
体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反思
3 瓶内水位为什么只上升到一定高度?
C + O碳2在点空燃气中C燃O烧2 气体 S + 硫O2在点空燃气中S燃O2烧气 体
4P +磷5在O2空点气燃中2P燃2O烧5 固体
实验原理:同温同压下,密闭容器中,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V吸入的液体=V空气中氧气
4P + 5O2点燃((12))2P检用2O查弹5装簧置 夹的 夹气 住密 橡性 皮管
严森
瑞利 卡文迪许
道恩
舍勒
拉姆齐 普利斯特里
雷利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稀有气 体
0.94%
小资料: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2、操作要点有哪些?
气密性好,汞足量,冷却到室温
实验原理:同温同压下,密闭容器中,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V吸入的液体=V空气中氧气
你认为有哪些物质可以 通过化学反应将空气中 的氧气消耗掉?
点燃
2Mg +镁O在2空气2中M燃g烧O 固体 3Mg + 铁N在2点氧燃气M中g燃3 N烧2 固体
你认为上述的什么物质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为什么?
(3)将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 燃
(4)将燃烧匙迅速插入集气 瓶
中,塞紧
导管
(5)待燃烧完毕后,冷却, 烧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橡皮(塞6)集将气橡瓶皮燃管烧放匙入烧酒杯精中灯,
打开弹簧夹。
思考
1 如果集气瓶内水位小于到1/5 体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集气瓶内水位大于到1/5
2
体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反思
3 瓶内水位为什么只上升到一定高度?
C + O碳2在点空燃气中C燃O烧2 气体 S + 硫O2在点空燃气中S燃O2烧气 体
4P +磷5在O2空点气燃中2P燃2O烧5 固体
实验原理:同温同压下,密闭容器中,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V吸入的液体=V空气中氧气
4P + 5O2点燃((12))2P检用2O查弹5装簧置 夹的 夹气 住密 橡性 皮管
严森
瑞利 卡文迪许
道恩
舍勒
拉姆齐 普利斯特里
雷利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稀有气 体
0.94%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1)

3、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 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 潮湿?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 1 % 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 • 4 % ——5 %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 6 %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 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温室效应的弊端
•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海水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
怎样减缓温室效应
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 2.二氧化碳下列用途,只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 是 (C)
• A.灭火 B.制化肥 C .制干冰 D.温室肥料 • 3.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C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测定两种气体的密度 • C.将气体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 1.二氧化碳和水一样,也有三种状态,如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是 气 态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中装的是 液 态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和 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 固 态二氧化碳,此状 态的二氧化碳又叫 干冰 。主要是因为它在 温度高于–78℃时,可直接变成 气 态,此时 要 吸收 周围环境的热量,因此常用作 制冷剂 。
二、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H2O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还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5H2O 5个水分子
4 、表示分子的原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 、表示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 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1、已知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H:1 S:32 O:16 则H2SO4:(1)由_____ 3 种元素组成 2:1:4 (2)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7 个原子 (3)一个H2SO4分子中含有_____ (4) 式量为___________ 98
2、中小学生喜欢的涂改液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它能挥 发出有害气体,吸入后引起中毒,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 CH2Cl2,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 、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 C 、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D 、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分子的一种化合物
综合练习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A.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 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不可构成物质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分子 B. 氧元素 C. 氧原子 D. 两个氧原子 (A)
综合练习
3、下列关于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练习:
1、计算下列物质的式量:① Fe2O3; ②NH4NO3; ③(NH4)2CO3
Fe2O3 的式量=56 × 2+16 × 3=160 NH4NO3 的式量=14 × 1+1 × 4+ 14 × 1+16 × 3=80 (NH4)2CO3 的式量=(14+1 × 4) × 2+ 12 × 1+16 × 3=96
1
=
Hale Waihona Puke 16 27== =
2.657×10-26 千克 4.482×10-26 千克
两种原子的质量越大,相 1 12 对原子质量也就越大! 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 大,原子的质量也就越大!
一个氧原子的原子质量
一个铝原子的原子质量
=
16 27
结论: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
原子质量之比!
一、相对原子质量的查阅方法
2N2
综合练习
9、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 主要有害气体.下面关于甲醛组成和结构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B) A. 甲醛是由碳和水两种物质组成 B. 甲醛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一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 元素组成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概念
由化学式可知,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 子、酒精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给这些氧原子 一个统称,总称为元素。 元素: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5、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含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微粒
①宏观概念; ①微观概念; 区别 ②使用时只讲种类, ②使用时既讲种类又 不讲个数。 讲个数。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①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应用范围 宏观组成。如:水 微观构成。如:一个 及实例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素组成。
原子质量很小: 1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7kg 1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 kg 1个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 kg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与它相比所得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2.657×10-26 千克 1.993×10-26 1 千克 × 12
7、在横线上填写“组成”或“构成”,注意这 两个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1) 镁是由镁元素_______ 组成 。金属镁是由大量的镁原 子直接_____ 构成 。
(2) 氢气是由氢元素_______ 组成 。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 构成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______ 子_____ 构成 。
(3)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_____ 组成 。水由大量的水分 子______ 构成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 。 ______
A. 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B. 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C. 由硫和氧气组成 D. 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 持不变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7、将下列现象与相关的分子观点连线: 橡皮筋拉长 •
5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 混合后体积<150毫升 •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 学性质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樟脑丸会不翼而飞
•
不管是浓碘水还是稀碘 水都能使淀粉变蓝 •
•分子间间隙变大
综合练习
8、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空格: 名称 2个磷原子 5个水分子 2P 5H2O 化学符号 2个氮气分子
地球的面纱练习
⑴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H2O 一个水分子 nCO2 n个二氧化碳分子 2H2O 两个水分子 8H2SO4 8个硫酸分子
⑵金属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如 铜由铜原子构成; 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He 一个氦原子 2He 两个氦原子 nCu n个铜原子
= 16 =16
O
原子的质量 (m) 是真实质量,有单位 克或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Ar)
是比值,没单位
已知1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千克,一个作为相 对原子质量基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 计算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12
例2:计算下列物质的式量:① Fe3O4; ②C2H5OH; ③(NH4)2SO4
Fe3O4 的式量=56 × 3+16 × 4=232 C2H5OH 的式量=12 × 2+1 × 5+ 16 × 1+1 × 1=46 (NH4)2SO4 的式量=(14+1 × 4) × 2+ 32 × 1+16 × 4=132
综合练习
5、O2表示氧气,还可表示:①氧元素
②1 个氧分子 ③2个氧元素 ④氧气由氧元素组 成 ⑤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⑥2个 氧原子 (A)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 ①④⑥
6、下列符号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的
是 A.2H
B.H2O
C.nH2O
( B) D.2He
综合练习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②都处于不断运动中 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①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粒 的一种微粒。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裂成原子
道尔顿 提出原子学说
------------------------------------------------------------------------------------------------------------------
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符号的意义
一、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N
氮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一个氮原子
5个氮原子
5N
3、金属或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 还表示该元素所组成的单质
氖元素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Ne
氖气
一个氖原子
二、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1 、表示一种物质 水 2 、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
1.6605×10-27千克
所以: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482×10-26千克 1.6605×10-27千克
=27
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 千克 1.993×10-26 千克 × 12 4.482×10-26 千克 1.993×10-26 千克 ×
元素 符号
相对 原子 质量
H
1
C
N
O Na S
Cl Fe
12 14 16
23 32 35.5 56
二、式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
例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氧气O2 的式量= 16×2=32 水H2O 的式量= 1×2+16×1=18
二氧化碳CO2的式量= 12+16×2=44
H2
分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O
O2
分
分裂
原
重新组合
子
子
新 分 子
聚集成
新 物 质
4、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⑵、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二氧化碳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原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联 系 子 分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