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作业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合作探究】演示一声波能够传递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教师点拨】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在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由仿生学的角度打开技术创新之门.【跟进训练】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C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知识点二声与能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合作探究】演示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1.当播放音乐时,火焰的运动情况怎样?答:火焰会摇动.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实验二: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1.木棍戳水面的能量传给了哪个物体?答:传给了树叶.2. 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答:水波.3.超声波在本课中都有哪些应用?答:声波传递信息方面:蝙蝠回声定位、“ B 超”等;声波传递能量方面:超声波除去结石、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教师点拨】1.在理解声波传递能量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水波来类比.2.在分析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时,应着重抓住“动”这一关键词.【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C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发现游码在标尺上2g处,始终无法调平天平,于是,她在左盘内放了1g 沙子,终于通过平衡螺母把天平调平衡了,开始称量物体时,她在右盘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并将游码移到4g处,天平刚好再次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49g B.48g C.45g D.47g2.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
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1s 可跑40m ;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5km 。
这三者的速度大小是: A .旗鱼最快; B .猎豹最快; C .褐海燕最快; D .三者一样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旗鱼的速度v 1=108×103m/3600s =30m/s ;猎豹的速度v 2=s 2/ t 2 ="40m" /1s =40m/s ; 褐海燕的速度v 3=s 3/ t 3 ="5000m" /60s =83.3m/s .故选:C .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2.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将( )A .一直向右运动B .一直向左运动C .晃动D .静止不动【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喇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向外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是一种疏密相间的空气,疏部和密部使烛焰的晃动方向不同,所以会引起蜡烛的左右晃动。
考点:声音和能量的关系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答案】AD。
【解析】A中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是正确的;D中超声波具有能量也是正确的;B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其速度为0,故B不对;C中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 也不对。
考点:声现象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具体应用,与现实生活最为密切,体现了物理知识学习来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的价值理念。
二、课标要求: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等关于声音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声音在一些科技前沿技术的运用更是比较陌生。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巨大力量。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道理。
六、教学策略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设计一些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声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应用,加深学生对声的利用的理解,掌握声波的基本特性和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作业1. 阅读课本第XX章第X节内容,理解声波的概念、声的传播原理以及声的特性。
2. 搜集日常生活中声的利用实例,如超声波的应用、噪声控制等,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作业1. 自主进行“声音的传播”小实验,通过不同介质(如水、空气等)的对比实验,理解声的传播条件和特点。
2. 利用生活中物品自制“土电话”,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声波传导的认识。
(三)知识运用作业1. 完成《声的利用》课堂笔记整理,总结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原理。
2. 编写一篇短文,以“声的利用”为主题,结合生活实例,阐述声波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及未来应用前景。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同时,积极思考并记录疑问,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确保安全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3. 知识运用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笔记整理的基础上,短文内容要真实、具体、有条理,体现对声的利用的理解和思考。
4. 所有作业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网上搜索答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预习疑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难点,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2. 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操作记录,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和短文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疑问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
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操作记录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和短文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究。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声的利用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声波、声音传播及声音应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1)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课题声的利用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
了解现代技术中利用声的应用.3。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利用声的实例.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重难点重点1。
声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在人类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2。
认识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能传递能量,了解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的应用。
难点回声定位原理的理解;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设备。
学生:一端扎有橡皮膜另一端开口的可乐瓶、蜡烛、火柴.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如图2—3-1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给小男孩诊断疾病。
图2—3—1师:医生通过听诊器给小男孩诊断疾病,其实是通过听内脏器官发出的声音进行诊断的,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对声的利用。
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声具体都有哪些应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声的利用》.情景教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点1:声与信息【自主讨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倒车雷达、声呐、B超.师:人们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这是仿生学。
人类只有不断地学习,包括向动植物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学点2:声与能量【视频展示】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
师:树叶随着水波起伏运动,说明了水波具有什么特点?生:水波使树叶运动,说明水波能传递能量.师:水波具有能量,那么声波是否也能传递能量呢?【演示实验】如图2—3-2所示,把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正对着烛焰,观察烛焰是否晃动.图2-3-2从常见的水波能传递能量引入声波能传递能量,既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也加强了类比法的训练。
演示实验加学生实验既起示范引导作用,又一:探究新知师:烛焰晃动吗?这说明了什么?生: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学设计:第3节声的利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声音的利用,如回声定位、超声波探伤等。
2.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问题设计:
a.声音在科技、生活和通信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b.你知道哪些利用声音的发明和创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学设计:第3节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
2.学会使用科学仪器(如音叉、共鸣箱、频率计等)进行声音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教学活动:教师结合课本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示例,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以及声音的三大特性。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3.阅读课本相关章节,结合网络资料,了解声音在科技、生活和通信等方面的应用,选择一个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4.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a.声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声音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生1]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生2]广场的声控喷泉.[生3]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生4]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生5]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伤仪.[生6]利用“声纳”探测黑匣子.[生7]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等.[生8]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二、进行新课(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三)声在军事上的应用1.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纳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四)声在生活中的应用1.超声波加湿器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2.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在医疗上的应用2.声在工业上的应用3.声在军事上的应用4.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四、布置作业1.小结本章的内容.2.学过声现象这一章知识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3.查阅资料或访问网站,了解声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五、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第三节声的利用》课后练习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我们学过速度、压强、机械效率、功率等许多物理知识,下面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B.压强是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C.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D.机械效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多少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压强是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故B正确;C、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机械效率是描述物体所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故D错误.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机械效率;功率的概念.2.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骑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答案】B。
【解析】A中行车时,行上的人与车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故相对于车上的人而言,车是静止的,正确;B中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并没有滑动,故它们之间的摩擦不是滑动摩擦,而是静摩擦,A不对;C中车轮不动时,车很快就停下来,是由于车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正确;D中骑车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也是正确的。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A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C.1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D.洗澡水的温度约6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台灯的功率一般为几十瓦,电流0.2A左右,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108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1个鸡蛋的质量约50g,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洗澡水的温度大是40℃,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电流大小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点评:此题的难点在于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物理量的估测,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声的利用
(总分:30分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面事例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②声呐捕鱼;
③超声波碎石;
④B超探病;
⑤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2.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
D. B超诊疗
3.以下实例中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与悬崖的距离
D.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4.(多选)下列不属于利用声获得信息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可发现松螺栓
B.雷达可以探测敌机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
D.外科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5.(6分)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
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选填“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回声”、“超声波”)大量的物理知识。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6.(6分)近几年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波测位仪(如图所示),请问:
(1)超声波测位仪是利用超声波 ______ 的性质来工作的;
(2)若海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要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7.(6分)某一汽车停在在离山崖255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若当时温度是15摄氏度,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参考答案
1.B
2.C
3. A
4.BD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超声波
6.(1)频率高和穿透力强(2)需要经过10s才能接收到信号。
解:(1)超声波测位仪是利用超声波频率高和穿透力强的性质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7500m=1.5×104m,
由v=s
s
可得,测位仪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声信号所用时间:
t=s
s =1.5×10
4s
1500s/s
=10s。
7. 先根据速度公式v=s
s
算出鸣笛声传到山崖的时间,就会算出鸣笛后能听到回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