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的本质 框题跟踪检测(十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2、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3、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阶级和阶级斗争②路线、方针、政策③公式定理④生产关系⑤法律A、①④B、③C、①③④D、①③⑤4、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5、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6、(02全国)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8、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

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A、意识依赖于物质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框题跟踪检测九意识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框题跟踪检测九意识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框题跟踪检测(九)意识的本质知识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1.看起来,图1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2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

其实这是同一张图片,图1旋转180°就取得了图2。

原先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如此一个壮大的假设。

这说明(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③意识是人脑的性能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觉的选择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因为在咱们的生存环境中始终有一个庞大的来自上方的光源——太阳,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如此一个壮大的且难以克服的假设,可见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①②正确;材料没有表现意识和人脑的关系,也没有表现意识的自觉性,③④排除。

知识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性能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

从哲学上看(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性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进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熟悉在扩展、加深解析:选A “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说明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即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性能,答案为A;B、C、D都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

3.研究发觉,“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沛的科学依据。

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剂作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 通过材料能够看出人的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说明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故①②适合题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有了人脑不必然成心识,③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故此题答案选A。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框题跟踪检测十意识的作用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框题跟踪检测十意识的作用新人教版

框题跟踪检测(十)意识的作用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2015年两会期间,国内某著名网站曾对“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网上调查网下电话调查热点话题得票率% 排序热点话题得票率% 排序社会保障52.4 1 环境问题37.6 1收入分配38.1 2 食品安全33.9 2医疗改革22.1 3 物价问题32.5 3注:网上调查的对象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网下电话调查的对象则主要是城市居民。

从哲学角度看,上表所示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 )①人类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目的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④人类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选择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C 题干中对于“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属于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②错误,③正确。

网上调查的对象以中青年为主,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农业户籍人口;网下电话调查的对象则主要是城市居民,说明人类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选择性,不是目的性,①错误,④正确。

本题选C。

2.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彻彻底底的了解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梦想,并依托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梦想得到实现,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彰显。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并依托自身才华让梦想得到实现,这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答案为C;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①错误;不同性质的意识作用不同,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③错误。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为贯彻《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2015·成都考前热身)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今天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

倘若将来能应用于医疗,那么器官移植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因为只要在患者身上取一些干细胞培养成为打印原料,就可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器官进行移植。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是改造活动的基础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世界C.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就能正确改造客观世界2.(2015·东城期末)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3.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些事物(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D.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4.(2015·淮安5月信息卷)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

这是因为(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5.(2015·郑州三模)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

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事物的性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6.(2015·福州质检)“家和万事兴”历来是春节晚会的主题。

2015年春晚,在沿用过去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运用最先进的媒体技术直播晚会全过程,实现场外观众与演员的直通互动。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什么重要意义?(2)公有制的企业实行股份制后,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2,“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错误的;而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转轨改制”。

许多人觉得以前一些熟悉的国有企业、商店和集体企业不见了,相反,在大街两旁的广告牌和股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

对此,有些人不免心中产生疑惑,认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萎缩了,其主体地位动摇了。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指标单位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4.5 41.9 39.2 37.9 3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3.4 52.6 49.1 47.7. 46.2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

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

60%~50%之间是温饱。

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5,有人认为,储蓄存款是各种投资方式中最好的一种,因为它没有风险。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6,现在,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利率较低,加上征收利息税,这对个人投资的影响增强,人们不只是在存款和购物上进行选择,而更多地寻找“钱生钱”的途径。

请问: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7,银行多发行国债,既能减少银行存款利息又能加快资金周转,搞活经济。

高中政治 第2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2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

4第2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

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

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②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客观性③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3.“稳中求进”是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总基调。

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稳中求进”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B. 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辩证统一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4.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如果想摆脱某些思绪,最好回忆一件久远的事情;想停止某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想想其他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许久之前,或者文化差异大、空间距离远的事。

这进一步佐证了 ( )A.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回忆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C.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忘却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5.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

该做法 ( )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承认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新兴的职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种途径。

但有专家告诫:职场新人在涉入一个新的职业之前,应该对该职业做足够的了解,不能光凭一时兴趣便贸然闯入,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状况和性格特点谨慎选择。

这启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 (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C.按客观规律办事 D.树立正确的意识7.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搭载新型CCD立体相机,成功获取月球原始影像数据。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每课转动检测四探讨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每课转动检测四探讨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 此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迅速进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调整进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说明事物是运动转变进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进展的进程,②③适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表现,故此题答案选C。
5.“时刻去哪儿了?可否找到它,带着此刻的经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刻,或许就在内心,确实是一个渐渐知道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刻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芳香,等待着知道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情形。”这启发咱们( )
6.某村在爱惜本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一般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博物馆”和闻名的旅行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本地经济的进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缘故在于( )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爱惜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7.在小说《狼图腾》中,狼会吃牧民的羊,也会捕杀野兔、黄鼠、旱獭、黄羊“草原四害”,爱惜了草原,支撑了草原民族的生存和进展。因此,有的游牧民族尊重狼,产生了对狼的图腾崇拜。这种“崇拜”实质上是( )
A.敬畏狼与人类长期和谐共处的规律
B.尊重狼、草原和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C.尊重人们无法改造和战胜自然的实际
A.科技进展不断改变着事物的固有属性
B.科技进步提高意识活动的主动制造性
C.科技进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D.科技进展使电脑具有制造物质的功能
解析:选C 此题考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知识。3D打印是打印技术的一场革命,标志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选C。事物的固有属性是客观的,故A说法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熟悉世界,故B不符合题意;人们能够改变具体的物质形态,制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制造物质本身,故D说法错误。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单元综合检测(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单元综合检测(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1.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

( )点拨:F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点拨:F 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否认规律是客观的,是唯心主义的体现;认为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则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3.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 )点拨:F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影响而不是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4.人们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 )点拨:F 人们虚构的世界是主观的,现实世界是客观的,虚构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能动的反映,而不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5.意识具有主观性,内容有可能不真实。

( )点拨:T6.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 )点拨:F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7.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

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了(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性②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物质决定意识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物质和意识是可以分离的,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以①②都错误。

③④正确,故选D。

8.(2017·金华十校9月模拟)出现漫画中的结局,可能是( )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C.以为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D.以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解析:选B 漫画主要说明了没有尊重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题跟踪检测(十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
1.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选D 真理是客观的,尽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管人们的地位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

不能简单地认为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A项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错误。

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解析:选C 注意本题设问的要求是“合理性”。

庄子的核心含义是判断价值不能仅以某个个体的主观角度作为评价标准,这实际上间接提出了“什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这个问题,C项体现了题意。

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庄子并没有提出实践是检验标准,只是提到不能用认识检验,B排除;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为官从政,学点经济学,有好处;滥用经济学,很危险。

我们要坚决防止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

将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党内政治生活( )
A.说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是对真理使用范围的调整
C.超出了真理的适用范围
D.从根本上推翻了原有真理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真理的基本特征。

将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党内政治生活,显然是将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的错误做法,答案为C;A与题目中心不符;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D错误。

4.“我很忙。

”——听到这句话时,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朋友心想这哥们儿事业有成;妻子马上觉得自己家务的担子重了;而女朋友却流泪了:这是不是一个分手的信号呢?这包含的哲理是( )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与主体自身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听到“我很忙”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与认识主体不同有关,③④正确;这说的是一种认识,不是真理的问题,故排除①;②未体现。

本题选D。

知识点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解析:选C 之所以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过去占有的真理,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就可能不再是真理,因此要求人们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故选C项。

A、B、D三项本身观点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6.近几年,面对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

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术界产生不同的观点,说明认识的对象是复杂
多变的,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结构、立场、思维方式等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故③④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认识的无限性和认识的反作用,①②排除;本题选C。

7.我国对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持续健康”,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这说明(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③真理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真理在不断被推翻中实现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我国对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持续健康”,体现了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体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①②正确。

③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在超越自身中发展,④说法错误,排除。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月,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学生在作答时要紧扣知识范围,从实践的特点、真理的有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角度组织答案。

设问要求是分析观点的合理性,组织答案时只分析其正确性即可。

答案:(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在创业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在创业中错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总结。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创业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