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国家

拉丁美洲国家概述拉丁美洲是指位于美洲大陆南部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南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一部分国家。
拉丁美洲地区以其多样性的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以及壮丽的安地斯山脉。
拉丁美洲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等古代文明的兴起。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一段殖民时期,直到19世纪初开始独立运动。
如今,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完全摆脱了殖民统治,成为国际社会的独立主权国家。
地理与气候拉丁美洲地理多样,包括丘陵、平原、高山和沿海地区。
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占据了大部分巴西境内。
安第斯山脉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山脉,横跨了多个国家,如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
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也非常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
例如,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热带雨林地区年均降雨量较高,而阿根廷和智利等国家的南部地区则属于温带气候区域。
文化与人口拉丁美洲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在拉丁美洲国家,人们可以欣赏到世界知名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如巴西的桑巴、古巴的莫伊托舞和阿根廷的探戈舞。
拉丁美洲国家的食物也有独特的特色,如墨西哥的玉米饼塔科斯和巴西的烤肉炭烤。
拉丁美洲国家的人口众多,其中包括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
在这个地区,主要的人口族裔包括印第安人、欧洲后裔、非洲后裔和亚洲后裔。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拉丁美洲国家的主要语言,同时还有各种原住民语言和当地方言。
经济与发展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
一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是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重要国家,拥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而一些小国家如贝里斯、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则经济相对较弱。
拉丁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采矿和制造业。
例如,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阿根廷和乌拉圭则以牛肉出口而闻名。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0万平方公里。
人口37 200万人(2000年)。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富。
铁、锰、钴、铬、铝、银、铜、铅、锌、锡、锑、钒、铋、铌、石油、硝石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古巴、墨西哥等国都有大铁矿。
许多国家盛产石油,其中以委内瑞拉储量最大。
智利、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等国为拉丁美洲的主要产铜国,铜产量约占世界的20%,智利的粗铜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此外,古巴的镍矿和钴矿,玻利维亚的锡矿和锑矿,墨西哥的硫磺和白银,产量都名列世界前茅。
全洲森林覆盖率达44%,森林蓄积量788亿立方米,遥居世界各洲之冠,并盛产红木、檀香木、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贵重木材。
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
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拉丁美洲市场整体战略分析: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拉美国家大体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是经济相对较富裕的6国(巴哈马、委内瑞拉、巴西、哥斯达黎加等)第2层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6国(如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拉圭等)第3层次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如海地、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等)虽然美国依然是中国消费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但近年来,拉丁美洲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其市场总值约为印度和俄罗斯两大出口市场总和的两倍。
拉丁美洲概况

• 6、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能够成为大牧场 放牧业典型原因(条件):
• (1)自然条件:
• ①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 天然草场之一;
• 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 营提供了可能;
• 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 (2)社会条件:
• 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 工后外运;
• (一)巴西
• 1、自然地理特征
• (1)地处热带: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中部偏东,绝大 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 最大的国家。
• (2)国土面积大: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是拉 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位。
• (3)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北部为 亚马孙平原,占了全国面积的1/3,属于热带雨林 气候。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属于 热带草原气候。
图巴西的纬度位置和地形
图巴西的人口分布
2、人口和城市
• (1)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 巴西人口达到1.7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广大的北、中、西部地区人口很 少,东部沿海占人口的90%,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 人口稠密。这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较早, 人口集中。
• ②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 ③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位巴西高原中部,
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分开的典型城市之 一)。
3、经济地理特征-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 (1)工业:
• ①巴西工业发展迅速,现代工业发达,工业体系 完整,是南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②巴西煤、 铁、锰等资源丰富,在丰富的资源的基础上,③ 巴西发展了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 核电、通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也已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④重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主要 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 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 电,巴西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 电站。
拉丁美洲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国家 古 中美部 智 委内 巴 秘 墨 阿 巴 分国家 利 瑞拉 西 鲁 西 根 哥 廷 主要 蔗 香蕉 铜 原油 咖 鱼 原 农 矿 经济 糖 咖啡 硝 啡 粉 油 产 支柱 品 铜 石 产品 占本 86 / 54 62% 15 11 62 40 国经 % % % % % % 济的 22 比重 %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是 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系,因此, 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 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60º w
一、位置与范围
墨西哥 北部 中美洲 西印度群岛 范 围 南部: 南美洲 位置
0º
纬度:55 º S-32 º N 大部分为热带
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A.从纬度位置看: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 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 丰富;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 含有大量的水汽;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 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 用明显。
(2)资源:铁锰资源丰富, 能源缺少煤、石油,水 能丰富,90%来自水电
热带雨林 草原畜牧业
(3)工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3.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原因:
(1)海上交通便利
(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 里,开发较早
(3)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4)经济较发达
拉丁美洲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
2/3为巴西高原
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 4、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 (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 (3)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的电力 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拉丁美洲的位置
23.5 N
o
★经纬度位置
30º N ~ 55º S 热带为主 少部分在温带
0o
23.5oS
40º W ~ 110º W 南美40ºW ~ 80ºW
120oW
80oW
4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东临大西洋 ★ 海陆位置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二)现代工业发展较快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已跃居世界重要 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通信、电子、信息等已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
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 飞机、造船
◆
工业分布
东南沿海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分析巴西东南部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 靠近伊泰普水电站,能源充足。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 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 有“美洲大陆桥梁”之 称。巴拿马运河位于中 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 千米,运河全长81. 3千 米,可通航5—10万吨级 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 14500 多千
现代工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 可可和矿产铜、石油
拉丁 美洲

北部西印度群岛散布在加勒比 海中,古巴是其中最大的岛国;
南端岛屿较多,其中最大的是 火地岛,与南美洲隔麦哲伦海峡。
⑵ 为三部分: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 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③东部 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
{⑶太圭平亚洋那沿高岸原多、火亚山马地逊震平:原 (界塔位碰世最哥于撞界 大 尼南 挤最 ) 亚极 压大 、 高洲 处) 拉 原板、普}块巴拉与西塔美高平洲原原板(、块世巴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 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 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 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⑶ 、独有的动物: 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由于殖民统治长达300多年,这些国家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会制度、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当地的印第安语逐渐被取代。现在该 地区除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海地通用法语外,其余国家几乎均采用西班牙语作 为国语。
6.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 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 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 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8.高山气候
⑶地形影响显著:
二、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⑴分为三部分: ②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③东部 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
4、交通位置:
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 克海峡是南大洋的海上通道
巴拿马运河位于790W—800W, 90N---100N之间;沟通太平洋与 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世界地理第8课拉丁美洲

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
人 口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
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首都布宜诺
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工业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 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 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 气 较狭窄 候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气候温和,高 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 侧北风地区干燥少雨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河 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 流 于尼罗河
(2)阿塔卡马 拉普拉塔 巴西 (3)伊泰普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安第斯山 西 海洋 (5)巴西暖流 【解题回顾】 此题首先要确认南回归线穿越的大陆有哪几个?其次,我们要再从各 大陆的地形结构上分析。第三步,我们应再现南美洲自然地理景观, 并完成题中的问题。实际上,直接根据各大陆的地形结构也能推测 出属南美洲。另外,对于第(1)问,无论是哪一大陆,其答案都是一 样的,因为各大陆在这一地区都分布有沙漠,其成因是相同的。
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农业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 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还需进口
经济
工业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 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出口铁
矿石。
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
热内卢
能力·思维·方法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测试(二)
1、拉丁美洲原有居民是 印第安 人,现在 混血种 人占一半以 上。大多数国家通用 西班牙 语,巴西通用 葡萄牙 语。 2、拉丁美洲大的城市有墨西哥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 巴西的工业中心 圣保罗 、 里约热内卢 。 3、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 初级 产品,作为本国 的经济支柱,例如古巴 蔗糖 的,中美一些国家的 香蕉 、 咖啡 ,智利的 铜 和 硝石 ,委内瑞拉的 石油 。 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亚马孙 河,长度 为 6400 千米,居世界第 二 位。 5、世界上最大水电站是 巴西 和 巴拉圭 合作 建立的 伊泰普 水 电站。目前遭受严重破坏的森林是 热带雨林 。拉丁美洲 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玉米 。 6、巴西的首都是 巴西利亚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钢铁 、 造船 、 汽车 、 飞机制造 。
拉丁美洲的河流
•巴拿马运河
•亚马孙河--世界上 流域面积广、水量 最大的河流,长度 仅次于尼罗河
•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 •伊泰普水电站
拉丁美洲的自然资源
七、自然资源
石油产区--墨西哥 和委内瑞拉近海地 区
金属矿产---墨西哥 高原、巴西高原、 安第斯山区 •银(墨西哥)铁 (巴西)铜(智利 和秘鲁)
1、巴西的人种构成状况如何? 人种构成复杂,有白种人、黑 种人、黑白混血人种、黄种人 2、通用语言是什么? 葡萄牙语 3、多数居民信奉什么宗教? 天主教
※热带雨林的危机
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现代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通信、电子、信息等 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巴西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 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巴西农产品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 位居世界前列的有大豆、可可、玉米。咖啡、蔗糖、大豆、橘汁是大 宗出口商品。小麦还需要进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识记]1.大西洋、太平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2.加利福尼亚半岛、西印度群岛、古巴岛、火地岛;3.墨西哥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东马德雷山脉、西马德雷山脉、南马德雷山脉、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阿塔卡马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4.亚马孙河、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5.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智利(圣地亚哥)、厄瓜多尔(基多)、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拉圭、古巴;[识图要求]1.100°W穿过墨西哥高原;60°W纵贯南美大陆中部;40°W穿过南美大陆东部;2.赤道穿过基多、亚马孙河一线;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东南端;40°S穿过智利、阿根廷;火地岛位于55°S、70°W附近。
3.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由10°N——50°S、80°W——40°W围成的经纬网中。
巴西大部分位于由赤道——30°S、70°W——40°W围成的经纬网内。
一、范围和国家:(一)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1.北部:包括三个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西印度群岛。
2.南部:是南美洲。
(二)国家:拉丁美洲有33个国家。
其中,巴西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智利是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4270千米,东西宽90——400千米);本区纬度最北且大部分位于高原上的国家是墨西哥;面积较大、纬度最南的国家是阿根廷;玻利维亚是本区最大的内陆国;还有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也是面积较大的国家。
这些国家也都是拉丁美洲人口较多的国家。
)主要国家: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
二、位置:(一)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二)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处于低纬度地带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由10°N——50°S、80°W——40°W围成的经纬网中。
三、地形:(一)岛屿:拉丁美洲北部和南端都有许多岛屿。
1.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西印度群岛在墨西哥湾、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环绕加勒比海分布,西印度群岛由1200多个岛屿组成,分属十多个国家,其中古巴岛为最大岛,其次为海地岛和牙买加岛)。
2.南部:岛屿也较多,其中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是麦哲伦海峡;火地岛与南极大陆之间是德雷克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评价:正因为火地岛南北面都是海峡,所以在交通上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是我国等一些国家的探险队、科考队通向南极洲考察的“中转站”,长途航行在这里充分准备之后,再冲过咆哮的德雷克海峡就可以到达南极洲了。
※麦哲伦海峡: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长592千米,宽3.2——3.3千米,是世界最曲折的海峡;一直是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必经之路,航运十分繁忙。
但由于挖通了巴拿马运河之后,有了一条近路,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距离,使得这里的航运量有所缓减。
(二)大陆地形:西边地势高,东边较低,平原和高原交错间分布。
1.北部:是墨西哥高原。
高原两侧各有一个山脉,东侧为东马德雷山脉,西侧为西马德雷山脉,南部为南马德雷山脉。
墨西哥高原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多火山和地震。
2.南美大陆:西部:安第斯山:长度:南北长9000km,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
成因: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地形单元: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山间有盆地、高原;特点:该地多火山和地震——原因:处于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是:①.奥里诺科平原;(奥里诺科河冲积而成)②.圭亚那高原;③.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积560万平方千米,亚马孙河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300米以下,主要位于巴西境内。
)④.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面积500万平方千米,地形起伏和缓,海拔600——900米,为古老的熔岩高原)⑤.拉普拉塔平原;(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冲积而成,潘帕斯草原即分布于此)⑥.巴塔哥尼亚高原。
海拔100——1000米,位于阿根廷境内。
四、气候与自然带:(一).湿热为主的气候:本区气候特点——湿热为主。
——原因: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气候湿热,这里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沛,干旱气候区域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面积也非常狭小。
(二).气候类型:本区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其次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及高山气候;本区没有亚寒带大陆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原因:南美洲没有深入高纬的大陆。
1. 热带雨林气候:要求熟记特点。
(1)地带性分布:①.南北纬10°之间,本区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②成因: A.主要原因: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洋流:沿岸有南赤道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C.地形:平原呈东西走向,面向大西洋敞开,北面有圭亚那高原,南面有巴西高原,也呈东西走向,且高度不大,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深入内陆,带来大量水汽;西侧背靠安第斯山,深入内陆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受山地抬升作用,可增加山地东坡的降水量,使该地终年降水丰富。
(2)非地带性分布:①巴西东南部——原因:该地背靠巴西高原,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②中美地峡东部——原因:该地背靠墨西哥高原,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哥伦比亚西海岸——原因:赤道逆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巴西高原、墨西哥高原、中美西部、古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墨西哥北部、秘鲁西海岸、智利西海岸。
安第斯山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延续到赤道附近的原因: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4.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美洲30°——40°大陆西岸(智利西海岸)。
5.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南美洲东南部(阿根廷东部、乌拉圭、巴西西南、巴拉圭大部)。
6.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美洲40°——60°大陆西岸(智利西海岸)。
7.温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阿根廷境内。
8.温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阿根廷西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①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具体表现:(1)安第斯山:①.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使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被束缚在大陆西岸;②.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如:A.亚马孙平原地区因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直达安第斯山麓,受山地抬升作用,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B.安第斯山南段西侧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③.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1000米海拔以下气温较高,气候炎热,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1000——2000米气候温暖,生长着草地与林木;2000——3000米气候清凉,高山森林分布;3000——4000米气候寒冷,只有一些低矮的高山草地;海拔在5000米以上,气候严寒,常年被冰雪覆盖,属冰原气候。
(2)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及墨西哥高原: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气候闷热,巴西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由于地势高,则气候较温和。
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都建在高原上就与上述原因有关。
(3)中美洲东部、巴西高原东南:分别处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四)自然带: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2.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阿塔卡马沙漠(智利境内)——该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受安第斯山阻挡,无法向东伸展;秘鲁寒流在沿岸经过加强了其向北伸展。
3.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阿根廷境内)。
五、河湖:(一)亚马孙河:1.源于安第斯山中段,流经秘鲁、巴西,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2.亚马孙河处于低纬度地区(2°N——20°S之间),流经赤道地区;3.概况:长度6400多千米,居世界第二;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它的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27900万千瓦;年径流量16000亿立方米。
4.世界之最:亚马孙河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亚马孙河水量最大的原因:①.降水: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最大,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③.地形:西侧安第斯山、北部圭亚那高原、南部巴西高原有上千条大小支流汇入。
5.水文特征:①.水量丰富;②.流量季节变化小;③.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
6.意义:(1)航运条件优越:航运里程长(全水系通航里程长达3——6万千米,世界上最长);水量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枯水期也有足够的深度;干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河段无瀑布险滩;无冰冻期,可四季通航。
(2)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大部分分布在秘鲁境内安第斯山区河段;支流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进入平原的接触带上,多急流或瀑布。
试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生物和矿产资源丰富: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
如淡水鱼、海牛、淡水豚、鳄、水蛇等水生动物;茂密的热带雨林,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已开采的有石油、铁、锰、锡、铝土矿等。
(二)湖、瀑布:1.的的喀喀湖: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处。
2.安赫尔瀑布:落差979米,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位于委内瑞拉境内的丘隆河上。
3.瓜伊拉瀑布:平均流量13000m³/s,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4.伊瓜苏瀑布:最宽达4000米,是世界最宽的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处。
(三)巴拿马运河:1.位置:地处巴拿马地峡最窄处,为世界第八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