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国家和语言
整理国家国籍+语言+首都

america ['merik] n. 美国;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洲)American ['merikn] n. 美国人adj. 美国的Washington . ['witn] 华盛顿(美国首都)Australia ['streilj] n. 澳大利亚,澳洲australian [:'streiljn]adj. 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人的n. 澳大利亚人Canberra ['knbr] n. 堪培拉(澳大利亚的首都)Brazil [br'zil] n. 巴西(拉丁美洲国家)Brazilian [brazilian] n. 巴西人adj. 巴西的;巴西人的Brasilia [br'zili] n. 巴西利亚(巴西首都)Canada ['knd] n. 加拿大(北美洲国家)Canadian [k'nedn] n. 加拿大人adj. 加拿大(人)的Ottawa ['tw] n. 渥太华(加拿大首都)China ['tan] n. 中国adj. 中国的;中国制造的Chinese [,tai'ni:z] n. 中文,汉语;中国人adj. 中国的,中国人的;中国话的Beijing ['bei'di] n. 北京(等于Peking或Pekin)Egypt [idpt] n. 埃及(非洲国家)Egyptian ['dp()n] n. 埃及人;古代埃及语adj. 埃及的;埃及人的Kairo凯罗Britain(the UK)['brt()n] n. 英国;不列颠British ['brt] n. 英国人adj. 英国的;英国人的;大不列颠的England ['iɡlnd] n. 英格兰;英国English ['ɡl] n. 英语;英国人;英文;英格兰人adj. 英国人的;英国的;英文的vt. 把…译成英语London ['lndn] n. 伦敦France [frɑns] n. 法国;法郎士(姓氏)French [fren(t)] n. 法国人;法语adj. 法国的;法语的;法国人的Frenchman ['frentmn] n. 法国人Paris ['pris] n. 巴黎(法国首都);[希神]帕里斯(特洛伊王子)Germany ['d:mni] n. 德国German ['d:mn] adj. 德国的;德语的,德国人的n. 德语;德国人Berlin [b:'lin] n. 柏林Greece [ɡri:s] n. 希腊(欧州南部国家)greek [ɡri:k] n. 希腊人;希腊语adj. 希腊的;希腊人的,希腊语的athen n. 雅典(希腊首都)India ['nd] n. 印度(南亚国家)Indian ['ndn] n. 印度人;印第安人;印第安语adj. 印度的;印第安人的;印第安语的New Delhi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Ireland ['ailand] n. 爱尔兰Irish ['airi] n. 爱尔兰人;爱尔兰语;爱尔兰adj. 爱尔兰的;爱尔兰人的Irishman ['airimn] n. 爱尔兰人Dublin ['dblin] n. 都柏林(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Italy ['tl] n. 意大利(欧洲南部国家)Italian ['tljn] n. 意大利人;意大利语adj. 意大利的;意大利文化的;意大利语的Rome [rum] n. 罗马(意大利首都)Japan [d'pn] n. 日本(东亚国家名)Japanese [dp'ni:z] n. 日本人;日语adj. 日本(人)的;日语的Tokyo ['tukju; -kiu; 't:kj:] n. 东京(日本首都)Netherlands ['neelndz] n. 荷兰(形容词Netherlandish);地区名Dutch [dt] n. 荷兰人;荷兰语adj. 荷兰的;荷兰人的;荷兰语的adv. 费用平摊地;各自付账地Dutchman ['dtmn] n. 荷兰人;荷兰船Amsterdam [,mst'dm] n. 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东部城市)New Zealand n. 新西兰New Zealander新西兰人Wellington ['weltn] n. 惠灵顿(新西兰首都)Portugal ['p:tjuɡl] n. 葡萄牙(欧洲西南部国家)Portuguese [,ptj'giz; -t-] n. 葡萄牙语;葡萄牙人adj. 葡萄牙的;葡萄牙人的;葡萄牙语的Russia ['r] n. 俄罗斯Russian ['r()n] n. 俄语;俄国人adj. 俄国的;俄语的Moscow ['msk] n.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Spain [spein] n. 西班牙Spanish ['spn] n. 西班牙语;西班牙人adj. 西班牙的;西班牙人的;西班牙语的Spaniard ['spnjd] n. 西班牙人Madrid [m'drid; mɑ:'eri:e] n. 马德里(西班牙首都)Switzerland ['switslnd] n. 瑞士(欧洲国家)Swiss [sws] n. 瑞士人;瑞士腔调adj. 瑞士的;瑞士人的;瑞士风格的Bern [b:n] n. 伯尔尼(瑞士首都,等于Berne)Sweden ['swi:dn] n. 瑞典(欧洲国家)Swedish ['swi:d] n. 瑞典语;瑞典人adj. 瑞典的;瑞典语的;瑞典人的Stockholm ['stkhum; 'st:k,h:lm] n. 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Mexico ['meksk] n. 墨西哥Mexican ['mekskn] n. 墨西哥人;墨西哥语adj. 墨西哥的;墨西哥人的Mexiko 墨西哥城Korea [k'r] n. 韩国;朝鲜Korean [k'rin] n. 韩国人;韩国语;朝鲜人;朝鲜语adj. 韩国人的;韩国语的;朝鲜人的;朝鲜语的Seoul [sul; 'sj:ul] n. 汉城,首尔(韩国首都)Korea [k'r] n. 韩国;朝鲜North Korean北朝鲜,朝鲜人,朝鲜(人)的Korean [k'rin] n. 韩国人;韩国语;朝鲜人;朝鲜语adj. 韩国人的;韩国语的;朝鲜人的;朝鲜语的Pyongyang ['pjjɑ:] n. 平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Thailand ['tailnd; -lnd] n. 泰国(东南亚国家名)Thai [ta] n. 泰国人;泰国语adj. 泰国的;泰国人的Bangkok [bkk] n. 曼谷(泰国首都)Vietnam [,vjet'nm] n. 越南(南亚国家)Vietnamese [,vjetn'mi:z] n. 越南人;越南语adj. 越南的;越南人的Hanoi [h'ni] n. 河内(越南首都)Poland ['pulnd] n. 波兰(欧洲国家)巧记“国籍”词汇1. 词尾为-ese,并且单复数同形。
国家语言代码对照表

国家语言代码对照表语言学参考学习用书国家/地区简体中文(中国) 繁体中文(香港) 英语(美国) 英语(全球) 英语(澳大利亚) 英语(芬兰) 英语(丹麦) 英语(以色列) 英语(南非) 英语(挪威) 英语(新西兰) 英语(菲律宾) 英语(马来西亚) 韩文(韩国) 荷兰语(荷兰) 葡萄牙语(葡萄牙) 法语(法国) 法语(瑞士) 法语(加拿大) 西班牙语(西班牙) 西班牙语(美国) 西班牙语(哥伦比亚) 德语(德国) 德语(瑞士) 意大利语(意大利) 挪威语(挪威) 土耳其语(土耳其) 斯洛文尼亚语瑞典语(瑞典) 语言代码zh-cn zh-hk en-us en-ww en-au en-fi en-dk en-il en-za en-no en-nz en-ph en-my ko-kr nl-nl pt-pt fr-fr fr-ch fr-ca es-es es-us es-co de-de de-ch it-it no-no tr-tr sl-sl sv-se 国家/地区繁体中文(台湾地区) 英语(香港) 英语(英国) 英语(加拿大) 英语(爱尔兰) 芬兰语(芬兰) 丹麦语(丹麦) 希伯来语(以色列) 英语(印度) 英语(新加坡) 英语(印度尼西亚) 英语(泰国) 英语(阿拉伯) 日语(日本) 荷兰语(比利时) 葡萄牙语(巴西) 法语(卢森堡) 法语(比利时) 西班牙语(拉丁美洲) 西班牙语(阿根廷) 西班牙语(墨西哥) 西班牙语(波多黎各) 德语(奥地利) 俄语(俄罗斯) 希腊语(希腊) 匈牙利语(匈牙利) 捷克语(捷克共和国) 波兰语(波兰) 西班牙语(智利)语言代码 zh-tw en-hk en-gb en-ca en-ie fi-fi da-dk he-il en-in en-sg en-id en-th en-xa ja-jp nl-be pt-br fr-lu fr-be es-la es-ar es-mx es-pr de-at ru-ru el-gr hu-hu cs-cz pl-pl es-cl。
拉丁美洲 伊比利亚美洲 西语美洲 的异同

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美洲西语美洲的异同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美洲和西班牙语美洲的异同Latinoamérica 拉丁美洲Iberoamérica 伊比利亚美洲Hispanoamérica 西班牙语美洲定义美洲,以罗曼语为官方或主要语言。
因罗曼语衍生使用西语和葡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由于拉丁语,故名。
于西葡本土都位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故名。
西、葡、法克丘亚语、阿伊玛拉语、纳瓦特尔语、玛雅语系诸语言、瓜拉尼语、意、英、德、威尔士语、荷兰语西、葡、加泰罗尼亚语西语美洲。
名称来源于拉丁语中的Hispania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现代西语写为Espa?a,拉丁语国名仍为Hispania 西语言包括 1. ibero美洲 1.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2.在美国,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含伯利兹、圭亚那、称牙买加、巴巴多斯和苏里南等不盛行罗曼语族语言2. 扩展说法:含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的国家。
3. 在巴西,将附近的西班牙语国家称作拉丁美洲。
加拿大魁北克(法) 1.一般不含说西语的伯利兹和美国南部诸国 2.不含使用法语的海地、法属圭亚那、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等拉美国家和地区,也不含使用其他非拉丁语族语言(如英语、荷兰语)的拉美国家和地区(如圭亚那、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因其原宗主国法国、英国、荷兰等不在伊比利亚半岛。
美洲的西葡语国家美洲西葡语国家+西葡安(不含伯利兹) 1.西语美洲,正式场合Hispania 2.西班牙,诗歌中Hispania 3. 伊比利亚半岛,非正式场合Hispania(安道尔和葡萄牙也在此半岛)不包括狭义范围美洲的西葡语国家广义范围美洲的西葡法语国家(不含加)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西班牙语:A mérica Latina或Lat inoamérica;葡萄牙语: América Latina;法语:Amérique latine),通常指称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Romance)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拉美地区简介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拉丁美洲的概念含义:•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的由来:由“美洲”和“拉丁的”组成,而“美洲这一名词的提出又经历了三个阶段:1,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以为到达亚洲的印度,将其称为”las Indias”;2,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Américo Vespucio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曾航行至此并在叙述自己航海经历的信中写到: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
”“新大陆”的概念首次问世,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其它大洲的新陆地。
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但名称尚未确定;3,德国地理学家Martín Waldseemüller在地图上根据那位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将这块陆地命名为“America”(亚美利加),欧洲人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词随流传于世。
而“拉丁美洲”这一名词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时由法国人正式提出的。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在国际组织和机构中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
60-70年代原英属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和圭亚那先后脱离英国独立,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关注,遂国际组织和机构更名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表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别于拉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
◆国家:•一共有33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巴哈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
14.拉丁美洲

气候类型?
(二)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
阔) 热带雨林 1.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热带草原 2.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 3.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亚热带湿润 4. 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 5.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温带海洋性 6.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温带大陆性 7.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Ø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古 巴、智利等33个国家.
项目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 运河 所属 国家 地理 位置 沟通 海洋 可不必绕道 的航线 缩短的航程 (千米)
南、北美 太平洋 巴拿马 洲交界处 大西洋 埃及 亚、非两 大西洋 州交界处 印度洋
麦哲伦
14500
海峡航线
非洲 好望角 10000
A.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①水系:
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树枝状水系
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 )树 枝状(长江、亚马孙河)
②水文:
水量大、无结冰期、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 该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为什么?)
③为什么水量丰富
信风带
[思考]热带沙漠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有何特点 ?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布在50S-300S 特点: 之间的太平洋沿岸,大 致呈南北延伸狭长带状。 背风坡
原因: 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秘鲁寒流 (信风带)—狭;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长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拉丁语系分类

拉丁语系分类拉丁语系是指源自古拉丁语的一系列现代语言,主要分布在罗马帝国的疆域内以及其后的殖民地。
这些语言在拉丁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欧洲、北非和美洲等地区。
现今,拉丁语系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和罗马尼亚语等多种主要语言。
本文将对拉丁语系进行分类,并对各个子类进行简要介绍。
分类根据历史和地理因素,可以将拉丁语系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子类:1. 羅曼語支(Romance languages)羅曼語支是拉丁语系中最大的一个分支,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和羅馬尼亞語等多种主要欧洲语言。
这些语言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外来影响,如日耳曼语族、凯尔特语族和阿拉伯语等。
羅曼語支中的各个语言在词汇、发音和语法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保留了拉丁语的基本特征。
2. 墨西哥-瓜地馬拉語支(Mexican-Guatemalan languages)墨西哥-瓜地馬拉語支是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纳瓦特尔语、克丘亚语和玛雅语等多种印第安语言。
这些语言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受到了西班牙语的影响,并逐渐与西班牙语融合形成了现代的墨西哥-瓜地馬拉語。
墨西哥-瓜地馬拉語在词汇、发音和语法上都保留了一定的印第安特色,与羅曼語支中的欧洲语言有明显区别。
3. 其他分支除了羅曼語支和墨西哥-瓜地馬拉語支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的分支:3.1 卡里布語(Caribbean languages)卡里布語是指加勒比海地区使用的一系列克里奥尔语和方言。
这些语言起源于非洲奴隶贸易时期,是非洲语言、欧洲语言和印第安语言的混合体。
卡里布語在词汇、发音和语法上都有独特的特点,与其他拉丁语系的语言存在较大区别。
3.2 埃斯佩拉诺(Esperanto)埃斯佩拉诺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国际辅助语言,于19世纪末由波兰医生齐格蒙特·弗洛伊德(Ludwik Lejzer Zamenhof)发明。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杜11-02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一、位置与范围1、范围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
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火地岛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ºW-115 ºW之间,纬度看:55ºS-32 ºN之间。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地形1、南北多岛屿,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2、地势西高东低;3、海岸线较平直.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
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盛产甘蔗。
其次为海地岛。
海地岛西部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
据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
现以旅游业为主。
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和众多的珊瑚礁组成。
1492年,哥伦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度附近的岛屿。
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了真正的印度。
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位于低纬,属热带气候。
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
拉丁美洲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
2/3为巴西高原
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 4、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 (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 (3)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的电力 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拉丁美洲的位置
23.5 N
o
★经纬度位置
30º N ~ 55º S 热带为主 少部分在温带
0o
23.5oS
40º W ~ 110º W 南美40ºW ~ 80ºW
120oW
80oW
4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东临大西洋 ★ 海陆位置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二)现代工业发展较快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已跃居世界重要 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通信、电子、信息等已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
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 飞机、造船
◆
工业分布
东南沿海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分析巴西东南部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 靠近伊泰普水电站,能源充足。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 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 有“美洲大陆桥梁”之 称。巴拿马运河位于中 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 千米,运河全长81. 3千 米,可通航5—10万吨级 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 14500 多千
现代工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 可可和矿产铜、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