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杭州市九年级思品·社会中考适应性试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邓小平理论
【答案】A
8.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向全世界提出________倡议,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
A. 全球发展B. 全球安全C. 全球文明 D. 全球交流
答案二:打造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城市治理中的具体运用。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美好。
(3)可从坚定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等角度作答。
示例: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做文明使者,展中国自信,需要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有底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③了解政协这一行政机关的工作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B
18. 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榜样引领行动,用身边的“最美人物”引领市民追求真善美,营造城市文明新风尚,孕育了“最美群像”,形成了“最美精神”。这种精神( )
(2)可从合理利用网络、亲子沟通、学会学习、情绪调节、学会依法办事等角度,任选两个作答。
答案示例:
①合理控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正确处理休闲与学习的关系。②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可以尝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④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调节情绪。
20.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喜迎亚运盛会,体验城市品质”探究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杭州市四区县中考适应性训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区县中考适应性训练数学试卷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12 B.C. D.2.已知a+b=3,a﹣b=5,则a2﹣b2=()A.3 B.8 C.15 D.QUOTE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6环,方差分别是S甲2=0.45,S乙2=0.50,S丙2=0.55,S丁2=0.60,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4.已知矩形的面积为5,则如图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能大致呈现矩形相邻边长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9 C.8 D.76.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cm,其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是150°的扇形,则圆锥的母线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8cm7.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菱形,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8.如图,一个几何体由5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下列关于这个几何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视图的面积为4 B.左视图的面积为3C.俯视图的面积为4 D.搭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09.如图,A在O的正北方向,B在O的正东方向,且A、B到点O的距离相等.甲从A出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朝正东方向行驶,乙从B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1小时后,位于点O处的观察员发现甲、乙两人之间的夹角为45°,即∠COD=45°,此时甲、乙两人相距()A.80千米B.50千米C.100千米D.100千米10.已知y=x(x+5﹣a)+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当x的取值范围在1≤x≤4时,y在x=1时取得最大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10 B.a=4 C.a≥9 D.a≥10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某市常住人口约为5245000人,数字524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如图,已知A、B、C是⊙O上的三个点,∠ACB=110°,则∠AOB=.13.某校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泰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2﹣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在边AC上,线段DB绕点D顺时针旋转,端点B恰巧落在边AB上的点E处.如果=y, =x.那么y与x满足的关系式是:y=(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0)、B(3,0)、C(0,5),点D在第一象限内,且∠ADB=60°.(1)AB=;(2)线段CD的长的最小值为.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是方程2x2+4x﹣1=0的根.18.在学习圆与正多边形时,李晓露、马家骏两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画圆内接正三角形的方法:①如图,作直径AD;②作半径OD的垂直平分线,交⊙O于B,C两点;③联结AB、AC、BC,那么△ABC为所求的三角形.(1)请你按照两位同学设计的画法,画出△ABC.(2)请你判断两位同学的作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给出△ABC是正三角形的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9.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F∥CE,BE∥DF,AF交BE于G点,交DF于F点,CE交DF于H点、交BE于E点.(1)请写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除外);(2)求证:△EBC≌△FDA.20.从数﹣2,﹣1,1,2,4中任取两个,其和的绝对值为k(k是自然数)的概率记作P k.(如:P3是任取两个数,其和的绝对值为3的概率)(1)求k的所有取值;(2)求P3;(3)能否找到概率P i,P j,P m,P n(i<j<m<n ),使得P i+P j+P m+P n=0.7若能找到,请举例说明;若不能找到,请说明理由.21.在奉贤创建文明城区的活动中,有两段长度相等的彩色道砖铺设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施工.如图是反映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y(米)与施工时间x(时)之间关系的部分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乙队在2≤x≤6的时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甲队施工速度不变,乙队在开挖6小时后,施工速度增加到12米/时,结果两队同时完成了任务.求甲队从开始施工到完工所铺设的彩色道砖的长度为多少米?22.如图,菱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折叠菱形纸片,将B、D两点重合在对角线BD上的同一点P 处,折痕分别为EF、GH.重合点P在对角线BD上移动,设折痕EF的长为m.请你分别判断以下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1)若∠ABC=60°,六边形AEFCHG的周长是4+2m;(2)若∠ABC=90°,六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3;(3)若∠ABC=120°,六边形AEFCHG的面积关于折痕的长m的函数关系式是:S AEFCHG=﹣m2+m+(0);(4)若∠ABC的大小为2α(其中α是锐角),六边形AEFCHG的周长是4+4sinα.23.已知抛物线y=x2+kx+k﹣1.(1)当k=3时,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2)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抛物线过x轴上一定点;(3)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x A,0),B(x B,0)两点,且满足:x A<x B<0,S△ABC=6,①求抛物线的表达式;②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浙江省杭州市四区县中考适应性训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12 B.C. D.【考点】无理数.【分析】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出无理数有哪些即可.【解答】解:12是有理数,因为=,它是无限循环小数,所以是有理数;因为=2,所以;因为=2.23606…,2.2360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综上,可得是无理数.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和有理数的特征和区别,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2.已知a+b=3,a﹣b=5,则a2﹣b2=()A.3 B.8 C.15 D.QUOTE【考点】平方差公式.【分析】直接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a2﹣b2=(a+b)(a﹣b),而a+b=3,a﹣b=5,∴a2﹣b2=3×5=1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a2﹣b2=(a+b)(a﹣b),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6环,方差分别是S甲2=0.45,S乙2=0.50,S丙2=0.55,S丁2=0.60,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方差.【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因为S甲2=0.45,S乙2=0.50,S丙2=0.55,S丁2=0.60,所以s甲2<s乙2<s丙2<s丁2,由此可得成绩最稳定的为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2+(x2﹣)2+…+(x 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4.已知矩形的面积为5,则如图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能大致呈现矩形相邻边长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得出xy=5,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再根据x、y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得到x、y应大于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矩形的面积为5,矩形相邻的两边长分别是y与x,∴y=(x>0,y>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实际意义确定其所在的象限.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9 C.8 D.7【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n﹣2)•180°=140°•n,解得n=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熟记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cm,其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是150°的扇形,则圆锥的母线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8cm【考点】圆锥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弧长公式得到2π•5=,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根据题意得2π•5=,解得R=12.即圆锥的母线长为12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7.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菱形,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作图—复杂作图.【分析】根据作图的痕迹以及菱形的判定方法解答.【解答】解:由作图痕迹可知,四边形ABCD的边AD=BC=CD=AB,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根据作图痕迹得到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都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一个几何体由5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下列关于这个几何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视图的面积为4 B.左视图的面积为3C.俯视图的面积为4 D.搭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0【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A、主视图面积为4,故A正确;B、左视图面积为3,故B正确;C、俯视图面积为4,故C正确;D、搭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1,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9.如图,A在O的正北方向,B在O的正东方向,且A、B到点O的距离相等.甲从A出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朝正东方向行驶,乙从B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1小时后,位于点O处的观察员发现甲、乙两人之间的夹角为45°,即∠COD=45°,此时甲、乙两人相距()A.80千米B.50千米C.100千米D.100千米【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COD≌△B′OC(SAS),则B′C=DC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BD=40km,AC=60km,将△OBD顺时针旋转270°,则BO与AO重合,在△COD和△B′OC中∵,∴△COD≌△B′OC(SAS),则B′C=DC=40+60=100(km),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COD≌△B′OC是解题关键.10.已知y=x(x+5﹣a)+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当x的取值范围在1≤x≤4时,y在x=1时取得最大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10 B.a=4 C.a≥9 D.a≥10【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由于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不能确定,故应分对称轴不在[1,4]和对称轴在[1,4]内两种情况进行解答.【解答】解:第一种情况:当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不在1≤x≤4内时,此时,对称轴一定在1≤x≤4的右边,函数方能在这个区域取得最大值,x=>4,即a>13,第二种情况:当对称轴在1≤x≤4内时,对称轴一定是在区间1≤x≤4的中点的右边,因为如果在中点的左边的话,就是在x=4的地方取得最大值,即:x=≥,即a≥10(此处若x取2.5的话,函数就在1和4的地方都取得最大值).综合上所述a≥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确定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的关系,难度较大.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某市常住人口约为5245000人,数字524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5.245×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524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245×106.故答案为:5.245×106.【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如图,已知A、B、C是⊙O上的三个点,∠ACB=110°,则∠AOB=140°.【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B的度数,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B.【解答】解:如图,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CB+∠ADB=180°,又∠ACB=110°,∴∠ADB=70°,∠AOB=2∠ADB=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3.某校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泰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2﹣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k≥.【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由于已知方程有实数根,则△≥0,由此可以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就可以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知△=(2k+1)2+4(2﹣k2)=4k+9≥0,∴k≥.【点评】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5.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在边AC上,线段DB绕点D顺时针旋转,端点B恰巧落在边AB上的点E处.如果=y, =x.那么y与x满足的关系式是:y=(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作DF⊥AB于F,证明DF∥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EF=FB,整理得到答案.【解答】解:作DF⊥AB于F,又∠ABC=90°,∴DF∥BC,∴==x,∵DE=DB,DF⊥AB,∴EF=FB,∴=,∴y=,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0)、B(3,0)、C(0,5),点D在第一象限内,且∠ADB=60°.(1)AB=2;(2)线段CD的长的最小值为2﹣2.【考点】切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1)用线段OB减去0A的长度;(2)求出半径和PC的长度,判出点D只有在CP上时CD最短,CD=CP﹣DP求解.【解答】解:(1)AB=OB﹣OA=3﹣=2.故答案为:2.(2)如图,设圆心为P,连结PA、PB、PC,PE⊥AB于E,∵A(,0)、B(3,0),∴E(2,0)又∠ADB=60°,∴∠APB=120°(圆心角所对的角等于圆周角的二倍),∴PE=1,PA=2PE=2,∴P (2,1),∵C(0,5),∴PC==2,又∵PD=PA=2,∴只有点D在线段PC上时,CD最短(点D在别的位置时构成△CDP)∴CD最小值为: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及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出点D只有在CP上时CD最短.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是方程2x2+4x﹣1=0的根.【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先将括号内的部分通分,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因式分解后约分即可,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原式===m2+2m.∵m是方程2x2+4x﹣1=0的根,∴2m2+4m﹣1=0.∴,∴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在代入求值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18.在学习圆与正多边形时,李晓露、马家骏两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画圆内接正三角形的方法:①如图,作直径AD;②作半径OD的垂直平分线,交⊙O于B,C两点;③联结AB、AC、BC,那么△ABC为所求的三角形.(1)请你按照两位同学设计的画法,画出△ABC.(2)请你判断两位同学的作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给出△ABC是正三角形的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复杂作图;正多边形和圆.【分析】(1)作OD的垂直平分线得到弦BC,从而得到△ABC;(2)连结CO,BC交AD于D,如图,由于BC垂直平分OD,易得OE=OC,在Rt△OEC中,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可求出∠OCE=30°,则∠COE=60°,再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则AB=A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D=∠CAD=∠COE=30°,即∠BAC=60°,于是可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解答】解:(1)如图;(2)两位同学的方法正确.连结CO,BC交AD于D,如图,∵BC垂直平分OD,∴OE=OD,即OE=OC,在Rt△OEC中,∵sin∠OCE==,∴∠OCE=30°,∴∠COE=60°,∵AD⊥BC,∴=, =,∴AB=AC,∠BAD=∠CAD=∠COE=30°,∴∠BAC=60°,∴△ABC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19.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F∥CE,BE∥DF,AF交BE于G点,交DF于F点,CE交DF于H点、交BE于E点.(1)请写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除外);(2)求证:△EBC≌△FDA.【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即可.【解答】(1)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F∥CE,BE∥DF,∴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分别为:□APCN,□BQDM,□GFHE;(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F∥CE,BE∥DF,∴四边形BQDM和四边形APCN是平行四边形,∴∠EBC=∠ADF,∠FAD=∠ECB,在△EBC和△FDA中,∴△EBC≌△FDA(AS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0.从数﹣2,﹣1,1,2,4中任取两个,其和的绝对值为k(k是自然数)的概率记作P k.(如:P3是任取两个数,其和的绝对值为3的概率)(1)求k的所有取值;(2)求P3;(3)能否找到概率P i,P j,P m,P n(i<j<m<n ),使得P i+P j+P m+P n=0.7?若能找到,请举例说明;若不能找到,请说明理由.【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存在型.【分析】(1)从五个数中任取两个,得出所有的可能,求出两数之和的绝对值,即可确定出k的值;(2)找出任取两个数,其和的绝对值为3的情况数,求出所求的概率即可;(3)能找到,举一个例子即可.【解答】解:(1)从数﹣2,﹣1,1,2,4中任取两个,所有情况有10种,分别为:(﹣2,﹣1);(﹣2,1);(﹣2,2);(﹣2,4);(﹣1,1);(﹣1,2);(﹣1,4);(1,2);(1,4);(2,4),其和的绝对值为0,1,2,3,5,6,则k=0,1,2,3,5,6;(2)和的绝对值为3的情况有3种,则P3=;(3)能找到概率P i,P j,P m,P n,使得P i+P j+P m+P n=0.7,例如:P0=,P1=,P2=,P3=,P5=,P6=,使得P1+P2+P3+P5=0.7(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在奉贤创建文明城区的活动中,有两段长度相等的彩色道砖铺设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施工.如图是反映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y(米)与施工时间x(时)之间关系的部分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乙队在2≤x≤6的时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甲队施工速度不变,乙队在开挖6小时后,施工速度增加到12米/时,结果两队同时完成了任务.求甲队从开始施工到完工所铺设的彩色道砖的长度为多少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2)先求出甲队的速度,然后设甲队从开始到完工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为z米,再根据6小时后两队的施工时间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乙队在2≤x≤6的时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图可知,函数图象过点(2,30),(6,50),∴,解得,∴y=5x+20;(2)由图可知,甲队速度是:60÷6=10(米/时),设甲队从开始到完工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为z米,依题意,得=,解得z=110,答:甲队从开始到完工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为11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难点在于(2)根据6小时后的施工时间相等列出方程.22.如图,菱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折叠菱形纸片,将B、D两点重合在对角线BD上的同一点P 处,折痕分别为EF、GH.重合点P在对角线BD上移动,设折痕EF的长为m.请你分别判断以下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1)若∠ABC=60°,六边形AEFCHG的周长是4+2m;(2)若∠ABC=90°,六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3;(3)若∠ABC=120°,六边形AEFCHG的面积关于折痕的长m的函数关系式是:S AEFCHG=﹣m2+m+(0);(4)若∠ABC的大小为2α(其中α是锐角),六边形AEFCHG的周长是4+4sin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BEF和△DGH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BEPF和四边形DGPH是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知EF+GH=AC,再根据三角函数和菱的性质即可求解;(4)根据题意可知EF+GH=AC,再根据三角函数和菱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错;若∠ABC=60°,由题意可知△BEF和△DGH是等边三角形,∴EF+AE+AG+GH+CH+CF=BE+AE+AG+GD+DH+CH=2+2+2=6.∴六边形AEFCHG的周长为 6,六边形AEFCHG的周长为6是定值,与折痕EF的长m无关;(2)对;若∠ABC=90°,S AEFCHG最大值=;(3)对;S AEFCHG=S△BCD+S AEPG=+=(0<m>2);(4)对;若∠ABC的大小为2α,由题意可知EF+GH=AC,则六边形AEFCHG的周长可表示为2×2+2×sinα×2=4+4sinα.【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本题关键是得到EF+GH=AC,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23.已知抛物线y=x2+kx+k﹣1.(1)当k=3时,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2)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抛物线过x轴上一定点;(3)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x A,0),B(x B,0)两点,且满足:x A<x B<0,S△ABC=6,①求抛物线的表达式;②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k=3代入y=x2+kx+k﹣1,得到y=x2+3x+2,令y=0,得x2+3x+2=0,再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2)令x2+kx+k﹣1=0,解方程求得两根有一常数,问题得证;(3)①由x A<x B<0,得1﹣k<0,分两种情况:Ⅰ)若﹣1<1﹣k,则k<2,求得1<k<2,表示出AB、OC,代入S△ABC=6解答求k;Ⅱ)若1﹣k<﹣1,则k>2,表示出AB、OC,代入S△ABC=6解答求k;②由y=x2+5x+4求出A、B、C三点的坐标,进一步求得AB、AC,由△CAD∽△ABC,求出CD,得出OD,进而求出点D的坐标.【解答】(1)解:∵y=x2+kx+k﹣1,∴当k=3时,y=x2+3x+2,令y=0,得x2+3x+2=0,解得x1=﹣1,x2=﹣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2,0);(2)证明:∵y=x2+kx+k﹣1,∴当y=0时,x2+kx+k﹣1=0,解得x1=﹣1,x2=1﹣k,∴无论k取任何实数,抛物线过x轴上一定点(﹣1,0);(3)解:①∵x A<x B<0,∴1﹣k<0,即k>1.分两种情况:Ⅰ)若﹣1<1﹣k,则k<2,∴1<k<2,这时x A=﹣1,x B=1﹣k,∴AB=x B﹣x A=1﹣k﹣(﹣1)=2﹣k,且OC=k﹣1,∴S△ABC=(2﹣k)(k﹣1)=6,整理,得k2﹣3k+14=0,∵b2﹣4ac=(﹣3)2﹣4×14<0,∴此方程无实数解,即﹣1<1﹣k不成立;Ⅱ)若1﹣k<﹣1,则k>2,∴这时x A=1﹣k,x B=﹣1,∴AB=x B﹣x A=﹣1﹣(1﹣k)=k﹣2,且OC=k﹣1,∴S△ABC=(k﹣2)(k﹣1)=6,整理,得(k﹣5)(k+2)=0,∴k1=5,k2=﹣2(不合题意,舍去),∴所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5x+4;②如图,存在一点D,使得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y=x2+5x+4,∴A(﹣4,0),B(﹣1,0),C(0,4),∴AB=3,OC=4,AC=4,∵∠CAO=∠OCA=45°,∴只有△CAD∽△ABC,∴=,∴CD==,∴OD=CD﹣OC=﹣4=,∴D点坐标为(0,﹣).【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的求法,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求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渗透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杭州市中考:《社会与法治》2023年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中考精品文档杭州市中考《社会·法治》:2023年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目录判断题……………01页选择题……………01页非选择题…………11页参考答案…………17页杭州市中考:《社会·法治》2023年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
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 ) 2.“勿以恶小而为之”,这警示我们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 ) 3.“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 ) 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 ) 5.夏季高温来袭,空调销量增加,这主要是政府科学宏观调控的结果。
(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杭杭前往某遗址公园(如图),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神韵。
完成下面小题。
7.杭杭通过电子地图查阅该遗址公园时观察到:随着比例尺变大()①地图显示的范围变大②地图显示的范围缩小③查阅到的内容更详细④查阅到的内容更简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杭杭到达游客中心,准备去地下一层参观,图中离他直线距离最近的安全梯位于他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图1为“马赛人的游牧路线”示意图,图2为非洲热带草原风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图2)9.沿看图1中马赛人的游牧路线,可能看到()A.冰雪广布的“世界屋脊”B.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D.气势磅礴的动物迁徙10.影响图2中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低D.季风气候“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中学心校初三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考试(一诊)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中学心校初三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考试(一诊)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2.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无关的一项是()..“.民俗风物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B.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D.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A.陨落(rǔn)扶掖(yè)秕谷(bǐ)心无旁骛(wù)B.亵渎(dú)拮据(jù)恣睢(suī)恪尽职守(kè)C.愕然(è)煞白(shà)辗转(zhǎn) 涕泗横流(sì)D.忐忑(tǎn)谀词(yú)抽噎(yè)一抔黄土(pōu)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所表述的人生际遇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2019-2020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6分)1.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牛奶变酸奶B .用水果榨成果汁C.葡萄酿制葡萄酒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变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水果榨成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制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滴加液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气体验满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量筒使用方法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分析;D、从气体验满方法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A正确;B、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要铺一层细沙或水,故C错误;D、气体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深入集气瓶内,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3.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焚烧会产生空气污染,而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联系生活进行分析和选择.解答:解: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垃圾是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符合.故选C.点评: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通过活性炭净水器,以降低水的硬度B.N aCl和NaNO2有咸味,都可用作食物的调味品C.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以提高馒头的口感和除去酸味D.用炭火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杯水以防止人中毒考点:硬水与软水;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盐的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调味品;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馒头;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解答:解:A、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B、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调味品,故错误;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馒头,故正确;D、用炭火取暖时,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做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活性炭的作用、亚硝酸钠的特性、一氧化碳的特性、小苏打的特点等知识,难度不大.5.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微粒①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 正确;B、微粒②和④的质子数分别为9、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微粒③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故C正确;D、微粒④有12个质量,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及解题中应用的能力,难度较小.6.(2分)(xx•随州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8 20 2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10 8 13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5:4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X的质量为6gD.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是2: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计算得出反应后待测的质量,分析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变化量可得出物质X、Y为反应物,Z、Q为生成物.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反应后待测的质量=(8+20+2+5)g﹣(10+8+13)g=4g;物质Z、Q反应后质量增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物质X、Y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反应可表示为X+Y→Z+Q;A、因为不知各物质的计量数,则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可知:物质X、Z为反应物,Y、Q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不正确;C、根据反应后待测的质量=(8+20+2+5)g﹣(10+8+13)g=4g,故说法不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是(8g﹣4g):(20g﹣10g)=2:5,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反应类型的特点:分解反应,“一变多”的反应;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多变一”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7.(2分)(xx•随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C 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B.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C.M 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N 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依据三种能与酸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解答;B、依据氢氧化钡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C、依据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以及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情况分析解答;D、依据物质间的两两反应现象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CuO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故说法错误;B、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氨气,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氨气,与硝酸铵生成氨气,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故该方法错误;C、M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呈蓝色,所以观察可知硫酸铜;将硫酸铜分别滴入M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够与硫酸铜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可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再将NaOH溶液分别滴入MgSO4溶液、H2SO4溶液中MgSO4溶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故可鉴别出MgSO4溶液,剩余的溶液即为H2SO4溶液,故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由于碳酸钠能够与Ca(OH)2溶液、BaCl2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可以鉴别出碳酸钠和盐酸,而后先向其他的两种溶液滴入少量盐酸,再滴入碳酸钠,氯化钡中先有气泡后沉淀,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再滴加碳酸钠后没有气泡放出(没有盐酸),故不加任何试剂可鉴别;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8.(2分)(xx•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根据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B、根据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进行解答;C、根据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进行解答;D、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值不断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等于7进行解答.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B、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而不是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 错误;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值不断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等于7,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9.(6分)(xx•随州模拟)从C、H、O、N、S、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书写化学用语:①3个钠离子3Na+;②2个铵根离子2NH4+;③一种有机酸CH3COOH;④小苏打NaHCO3.(2)书写化学方程式:①中和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②鉴定二氧化碳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写出其化学式即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NH4+.③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其化学式为:.(2)①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①3Na+;②2NH4+;③CH3COOH;④NaHCO3;(2)①2NaOH+H2SO4=Na2SO4+2H2O;②CO2+Ca(OH)2=CaCO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4分)(xx•随州模拟)尚市桃花节时,肖红同学和家人在野炊的过程中遇到下面一些问题,请你帮忙处理.(1)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由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如果你准备去野炊,你选择A材料制成的餐具呢?(填字母序号)A.金属B.陶瓷C.无所谓(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C;(填字母序号)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氧气或与氧气充分接触.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2)所给食品中缺少维生素;(3)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燃烧不充分,进入的空气(氧气)少造成的;解答:解:(1)金属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又具有不易破碎的性质,所以适合野炊餐具用金属;(2)馒头中含有淀粉即糖类,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水,唯独缺少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则增凉拌黄瓜;(3)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有两个: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进入的空气少,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了,燃烧会不充分;故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故答案为:(1)A;(2)糖类、C;(3)要有充足的氧气或与氧气充分接触点评:野炊餐具最好用金属制的,导热性好并且不易破碎;加热时一般用外焰加热;要均衡膳食;燃烧时要使可燃物燃烧充分.11.(2分)(xx•随州模拟)厉山中心学校的聪聪同学为了比较铁、铜和未知金属X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04=FeS04+Cu.(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X(未知金属用X表示).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1)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2)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X.故答案为:(1)Fe+CuS04=FeS04+Cu;(2)Fe>Cu>X.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3分)(xx•随州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40g=140g.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答案为:=;(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甲;(3)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40g=140g,故答案为:140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3分)(xx•随州模拟)如图中,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F 为单质,B为氧化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G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由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物质G的化学式为HCl;(2)D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C是碳酸钙;C和氧化物B能够相互转化,可知B是二氧化碳;A是单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是氧气或碳;由“D和E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且D能够转化为C﹣碳酸钙,因此D是氢氧化钙,E是硫酸铜;G能够和C ﹣碳酸钙反应,因此G是酸,如盐酸;F能够和G﹣盐酸、E﹣硫酸铜反应,且和C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因此F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铁,或碱,如氢氧化钠,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C是碳酸钙;C和氧化物B能够相互转化,可知B 是二氧化碳;A是单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是氧气或碳;由“D和E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且D能够转化为C﹣碳酸钙,因此D是氢氧化钙,E是硫酸铜;G能够和C﹣碳酸钙反应,因此G是酸,如盐酸;F能够和G﹣盐酸、E﹣硫酸铜反应,且和C 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因此F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铁,或碱,如氢氧化钠,因此:(1)物质G的化学式为HCl;(2)D和E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3)A→B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2;故答案为:(1)HCl;(2)复分解反应;(3)C+O2CO2(只要反应物中有O2或C,生成物有CO2即可)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六、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14.(4分)(xx•随州模拟)请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C(填字母序号);将装置D中④(填序号)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量气装置;氧气的制取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解答;(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实验注意事项来回答.解答:解:(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这种仪器分别是:试管;(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选用反应物为固液型不需加热型,故选择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加热固体型的发生装置A,将装置D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故答案为:(1)试管;(2)CaCO3+2HCl=CaCl2+H2O+CO2↑;(3)C;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要求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扎实基础,灵活运用.15.(6分)(xx•随州模拟)环潭中心学校九(8)的章强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溶液中有氯化钙和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至过量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向烧杯中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直到不再溶解,过滤得氯化钙溶液.【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可能过量的反应物.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作出猜想】猜想③根据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恰好反应、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实验探究】Ⅰ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Ⅱ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反思与拓展】(1)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但注意不能引进其它的金属离子;(2)根据实验的结论进行发生反思;解答:解:【作出猜想】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实验探究】Ⅰ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Ⅱ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实验如下:【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至过量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拓展与应用】除去溶液中的盐酸可用适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我国,“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可。
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
”志愿者的行为A.是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B.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C.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D.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答案】B【解析】“志愿者”是自愿去做的,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是道德义务,所以A错误。
志愿者的行为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所以选择B选项。
这一行为能增长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注入学习动力。
提高自己实践创新能力。
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明确社会责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成为“四有”新人。
所以C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亲近社会的表现。
2.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A.参加义务植树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中,ACD属于社会公益活动,B是学校的活动,不是社会的活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3.郭明义,在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
郭明义的事迹说明()①“我为人人”是以“人人为我”为前提的②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应当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③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④义务献血纯属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先是“我为人人,”再是“人人为我”,所以①错误;义务献血属于公益活动,值得在社会上提倡,所以④错误。
正确答案选C【考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4.材料一:2013年3月3日,常州市中学生义工联盟成立,标志着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爱心家园”。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真题(含答案)九年级期末试卷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真题(含答案)九年级期末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遵循的一种________规范。
A. 意识B. 情感C. 认知D. 行为2.契约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______时期。
A. 古代 B. 文艺复兴 C. 近代 D. 现代3.道德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规定的一种行为______标准。
A. 表演B. 说服C. 裁决D. 规范4.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互相制约,形成了______。
A. 感情 B. 幽默 C. 规律 D. 心理5.哲学是一门________的学科。
A. 实证 B. 精神 C. 人文D. 社会第二部分问答题1.简述什么是法治?答: 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方式,它要求国家和政府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行使权力。
2.举例说明道德的社会功能。
答: 道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德规范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例如,尊重他人,不偷不抢,保持诚信,这些道德规范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
其次,道德规范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互助、信任等都是基于道德规范的。
再次,道德规范还可以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个性,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3.什么是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答: 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拥有的不同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平等对待。
其次,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思想和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互鉴,促进和谐的人类社会。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南京理工大学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获得。
A.王泽山卢丽安B.俞书宏侯云德C.俞书宏卢丽安D.王泽山侯云德2.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大会于2017年8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70 B.80 C.90 D.1003.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建省办经济特区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A.深圳 30 B.海南 30 C.深圳 40 D.海南 40 4.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在下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时间轴上,按标号顺序填入内容正确的是A.20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化化本世纪末B.202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世纪末C.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D.200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世纪中叶5.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将十八以来的建设成就、祖国的壮美河山、人民的幸福生活完美呈现,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上映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这说明①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②好的作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④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杭州市九年级思品·社会中考适应性试卷(二)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码。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其中第1—15题每小题1分,第16—3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右图Ⅰ省是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一个省,它是A.山西省 B.四川省C.青海省 D.甘肃省2.右图有关Ⅱ省描述正确的有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②适宜种植水稻③房屋建筑很注重通风,防雨④基本上没有水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以下关于Ⅰ、Ⅱ两省区域特征对比说法正确的是A.Ⅰ省比Ⅱ省更有技术优势B.Ⅰ省比Ⅱ省拥有更丰富的人才资源C.Ⅱ省比Ⅰ省经济更发达D. Ⅱ省的土地比Ⅰ省更辽阔4.在下列遗址中,最有可能发现稻谷遗迹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5.马可·波罗是历史上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中国的人,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所介绍的这个被孔子思想浸润的富裕国家,激起了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对东方的强烈向往。
第一个从海上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6.“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幅对联称颂的民族英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林则徐D.邓世昌7.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口号之一,要实现绿色奥运必须实施A.可持续发展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D.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8.1958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曾出现了违背经济规律的重大失误,它们是①“大跃进“运动②文化大革命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话说明在市场经济Ⅰ第1—3题图下,发展经济A.必须手拉手 B.必须靠市场调节经济C.必须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调节经济D.离不开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10.二战后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一直为世人瞩目。
从右图情境中折射出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A.冷战局面结束B.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C.出现了缓和的趋向朝韩携手参加奥运会D.从分裂走向了统一11.2007年10月8日,▲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A.第三届 B.第八届 C.第四届 D.第五届12.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A.改革开放B.科学发展观C.“三个代表”思想D.构建和谐社会13.2007年6月26日,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后,至宁波市的▲全线贯通。
大桥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A.杭州湾大桥B.杭州湾跨海大桥C.钱塘江跨海大桥D.富春江跨海大桥14.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
授予▲和吴征镒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闵恩泽B.王选C.李向阳D.刘锦川15.2007年6月27日,▲担任英国新任首相A.布莱尔B.布朗C.萨科奇D.贝布托16.地图的“语言”非常丰富,但最基本的“语言”有三个,以下不属于最基本语言的是A.方向B.经纬网C.比例尺D.图例和注记17.任何宗教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右图是下列哪一选项所反映的宗教建筑物A.产生于印度,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苦的根源是人有欲望B.耶稣就是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C.号召人们放弃其崇拜,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D.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著作为《古兰经》18. 下列是某公司职员李兵在互联网上发帖子介绍的非洲概况,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临大西洋,与美洲相望B.东临印度洋,赤道贯穿中南部C.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位于东半球,面积仅次于亚洲19.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早期殖民掠夺20.“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2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甲午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这三个组织合并,同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2004年成员扩大到25个。
据此回答22-24题。
22.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②③④23.欧洲的联合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A.经济全球化B.国际格局多极化C.文化多元化D.北约、华约的解体24.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A B C D(?上图的ABCD未标出来)A B C D25.西方有句古谚:“有人分享,快乐加倍;有人分担,痛苦减半。
”研究表明,在一起交谈的两个人会慢慢达到同样的心理状态,调节自己心情最好的方法是找到知心的人倾诉和沟通。
这启示我们A.情绪能够带给我们快乐B.要关心他人的情绪,共享彼此的情绪C.人的情绪是难以捉摸的D.要根据个人的特点,灵活地调节情绪26.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给饥饿的人们运送粮食的滚滚车轮,比精神安慰更有效。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A.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B.人权首先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C.相比之下,物质性人格权比精神性人格权更重要D.物质性人格权是不可少的,精神性人格权是可有可无的国务院提出了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实施后,全国农村中小学每年可取消学杂费达150亿元。
教育部又宣布,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据此完成27—29题。
27.这一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国家和社会保护28.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A.人身权利B.经济权利C.消费者权益D.受教育权29.这一措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A.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30.2007年3月4日,陈水扁在一个“台独”组织的聚会上,公然抛出“四要一没有”主张,声称“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这是陈水扁赤裸裸鼓吹“台独”的表现。
陈水扁搞台独的实质是A.实行“一国两制”B.否认一个中国原则C.反映台湾的主流民意D.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31.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价廉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人人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
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A.“负责”只是对成人的道德要求B.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用承担责任C.负责是对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于人的一生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32.“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展为关爱他人的爱心群体和爱心符号。
“微尘现象”的出现有利于①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③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④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①人口总数过多②人口素质不高③人口老龄化加剧④性别比例失衡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34.我国政府决定,到2010年,我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口。
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约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
这种做法①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②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③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5.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义务教育法,有一个亮点,就是引入了问责制,国务院及各级政府违反本法都将被问责。
这就要求国务院及其各级政府必须A.依法执政 B.监督立法 C.依法行政 D.修改宪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36—38题每题10分,39题15分,共45分)36.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2005、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主要指标材料二全国钢铁龙头企业——宝钢,这些年来把节能和环保视为企业必须负起的社会责任,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新技术,完善工艺流程,改变了人们头脑中“钢厂黑烟囱林立,水电煤无底洞”的传统印象。
目前,宝钢吨钢综合能耗由于国外知名企业日本的“新日铁”和“JPE”;水的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8%;高炉、转炉和焦炉三种煤气实现零排放,全部回收利用。
从去年开始宝钢率先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1)分析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令人亦喜亦忧。
这里的“喜”与“忧”各指什么?(4分)(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材料二中宝钢的成功经验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借鉴意义。
(4分)(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请你就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图一: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图二: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与11国签定了更加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图三: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第一组:(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分)(2)据图二,清政府与西方侵略者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1分)该条约签定后清政府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第二组:(3)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但有人不同意这两个谜底,请你结合中国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第三组:(4)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