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685公共管理学(单考)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自己整理)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40科目名称: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试时间:12月28日下午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每题10分,共}o分) 1,系统抽样又称其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排列顺序所依据的标志,一般选用与项目目的有关的中立标志,系统抽样所得的样本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具有较之简单随机抽样更高的代表性,使用方便,适用于没有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人员。
2,态度{2013}3,媒介融合{2011}【首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人类传播行为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方面--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
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
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
【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
】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力的增强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力,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
【再次,结合自己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人们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影响等。
】4,目标受众在市场营销业和广告业里,目标受众又称目标顾客、目标群体和目标客群是一个营销活动所作为目标的人口群体。
目标受众可以是某一个人口群体,如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
常见受众有青少年、女性、单身、等等。
目标受众也可以包括几个不同的人口群体,比如所有20到30岁的男性。
营销过程也可以计划如何对待其他非目标群体,决定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适当受众是市场调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014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经验

2014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学员考研经验谈一、2014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公共管理学部分)一、简答题1.试简述传统官僚制的弊端。
2.请解释公共物品及其外部性,并用一两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3.请解释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二、论述题1.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上世纪末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根据实际对他们各自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
2.中国城市经过了多年高速、复杂的城市化后面临着许多问题,请谈谈你对中国城市治理中最突出问题的认识。
3.我国学界和政策界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可能会导致“养懒汉”、“劫富济贫”、“削弱经济竞争优势”,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经济的“调节器”,是实现社会主义,达致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安排。
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看法。
三、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基于中央的政策优惠,以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吸引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出口导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实现经济起飞。
异地务工人员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然而,这一地区的多数城市户籍一直保持对异地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排斥。
直到民工荒的出现,多数城市才陆续退出了“积分入户”的户籍政策,吸引异地务工人员在城市安家落户。
从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到“积分落户”,珠三角地区在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2.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严重的灰霾天气,尤其是2013年10月以来,北京、南京等地连续出现灰霾天气,北京儿童医院一号难求,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
多年研究“会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表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这番话更是让大家对“灰霾”的危害格外关注。
专家的研究发现,PM2.5超标引发的灰霾天气,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自己整理)

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年攻读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科⽬代码:840科⽬名称:传播实务及研究⽅法考试时间:12⽉28⽇下午⼀,名词解释(任选4题,每题10分,共}o分) 1,系统抽样⼜称其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种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某⼀标志顺序排列,按⼀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排列顺序所依据的标志,⼀般选⽤与项⽬⽬的有关的中⽴标志,系统抽样所得的样本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具有较之简单随机抽样更⾼的代表性,使⽤⽅便,适⽤于没有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员。
2,态度{2013}3,媒介融合{2011}【⾸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段的进步,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类传播⾏为的重要发展⽅向。
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
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
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
【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
】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的增强和利润最⼤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
【再次,结合⾃⼰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们媒介接触和使⽤习惯的影响等。
】4,⽬标受众在市场营销业和⼴告业⾥,⽬标受众⼜称⽬标顾客、⽬标群体和⽬标客群是⼀个营销活动所作为⽬标的⼈⼝群体。
⽬标受众可以是某⼀个⼈⼝群体,如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
常见受众有青少年、⼥性、单⾝、等等。
⽬标受众也可以包括⼏个不同的⼈⼝群体,⽐如所有20到30岁的男性。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表汇总(11、12级)-蔡

38
1-2
教① E401
综合
122003
38
3-4音
教① C601
听说
122003
38 7-8
实① F区 网络学习
38 3-4
38
5-7
教① C204
38
5-7
教① C202
1-18周
38
1-3 教① F501
38
1-3
教① E501
38
5-7
教① F501
163
163
1-3
教① D602
113
3-4 教① D401
美学
选修 3 3 54 陈露 博士
演讲与口才
必修 2 2 36 李想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必修 3 3 54 李想 硕士
人 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教学 地点
上课地点
27
5-7
教① C402
备注
大英班编号 (年级+校区+
班级)
27
5-7
教① E501
38
3-4
教① C201
与会展、 经济合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ຫໍສະໝຸດ 汉语言文 学汉语言文 学法学
班级
课程名称
必/ 学 周学 总学 任课教 职称/ 选 分 时 时 师 学历
人 数
星期一
星期二
(NEW)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 有人认为,正式组织的信息往往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请 就此观点进行研究设计,以确定是否能证明此观点。
四、综合题(30分) 有一研究者想了解公务员收入与其储蓄意愿的关系,于是从某单位 随机抽取了6个公务员,得到其月收入与月储蓄的数据如下表,请分别 回答以下问题:
3 简述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
4 什么是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有何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请论述你对假设检验中Ⅰ类错误(α型错误)和Ⅱ类错误(β型 错误)的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这两类错误的发生?
2 请论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中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并举例 说明怎样才能使一个研究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三、计算题(共20分) 以下是去年某高校6名同学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换算成百分制) 与考研英语成绩。请问是否可以利用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来预测考研英语 成绩?请写出求解过程。
目 录
2007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416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考研真 题(图片不清楚,含文字版试题)
2008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824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考研真 题
2009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835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考研真 题
2010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考研真 题
2012年中究方法考
研真题
附文字版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什么是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有什么特点?
2 请分析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区别与各自的适用性。
3 请分析回归系数与r相关系数的联系和区别。
4 什么是参数检验?常用的参数检验方法有哪些?
2014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硕考网系列图书《xx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主要特色《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硕考网系列图书使用说明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点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