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未来世代理想之教育图像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主题PPT

作者简介
先后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上 海“曙光学者”(2007)。张华教授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为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做出重大贡献。现已出版学术论著12部,发 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译著7部。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 与转载,并多次获奖。
PART 06
表现性评价观
信息时代即创造力爆炸时代,人人都是创造者。
读书分享 好书推荐 读书交流会
表现性评价观
LOGO
教师怎样进行“表现性评价”?
LOGO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中每学段课程核心素养的表现及相应学业质量标准,形成 表现性评价的整体视野和宏观图景;
• 其次,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的“大观念”及核心素养目标,联系课程标准中相应 的学业质量标准,开发植根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并根据对“大观念”的 理解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研制“表现性任务”的评价量规,以评价学生完成 一个单元之后对“大观念”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LOGO
跨学科学习观
LOGO
跨学科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 多学科学习,是指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一个学科 为主,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 跨学科学习,就是超出学科边界,把一个学科的知识 跨到另一个学科中,无论应用、认识或新的学科诞生。
• 超学科学习,即超越学科本身,把学科真正变成理解 世界的工具。
核心素养观
在此背景下,我国课程目标的 变化主要有如下三点
LOGO
第一,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
•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三维目标”融合起来,形 成有机整体,广泛迁移到不可预测的新情境中,形成核心素养。
幼儿园梦想启航:未来教育愿景与展望分享

幼儿园梦想启航:未来教育愿景与展望共享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接受了基础的教育和培养,奠定了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如何为孩子们设计一种有益于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将共享我对未来教育的愿景和展望,探讨幼儿园在培养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幼儿园教育的使命与愿景在我看来,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幼儿园应该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多元化、富有挑战性和有趣的学习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在未来的幼儿园教育中,我期待看到更多强调学习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认知、兴趣和情感上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幼儿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学习计划和方式。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的展望在未来,我期待看到幼儿园教育更多地强调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孩子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挑战。
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世界的能力和勇气。
我也希望未来的幼儿园能够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
孩子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对我而言,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一种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集体教育中,孩子们能够学会与他人相处、团队合作和共享;在个别教育中,每个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更好的发展。
总结回顾幼儿园教育在未来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个性化教育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将成为未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点。
我期待未来的幼儿园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让他们在充满梦想和希望的舞台上展翅飞翔。
未来教室介绍PPT课件

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
总结词:资源共享
详细描述: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打破地域和时间 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沉浸式学习体验
详细描述
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
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VS
详细描述
智能教学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 性化教学和智能评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和效率。
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增强互动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实时反馈和互动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 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
总结词
数据驱动决策
详细描述
智能教学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教 师制定更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决策,实现精准 教学。
教育。
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 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优化配置。
跨学科融合
鼓励跨学科教学,促进不同领域知 识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
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和专业素养,实现教师职业成长。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结词
智能教学系统是未来教室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 现个性化教学和智能化管理。
详细描述
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 计划和资源,同时还能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 学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
理想与未来主题班会PPT课件

我们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为 什么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
——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途径: 1、对人生作出规划(怎样?)
理想只有一个吗?
2、适当调整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例如:鲁迅)
3、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
过,当他回忆往事 的时
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
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生, 帮我们拨开了人生的迷雾, 引导着我的前行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背负着21世 纪的使命与希望。同时你们还活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理想与未来
庄子说:“人生 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 隙,忽然而 已。”
屈原说:“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
❖ 在追寻真理(真知) 方面,前方的道路 还很漫长,但我将 百折不挠,不遗余 力地(上天下地) 去追求和探索
歌德说:
“只有经历过人 生的辛苦才知道 人生的真价。”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以绝大多数职业对知识水平要求 比较高,高中阶段的毕业生基本 无法胜任。
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升造,不断 的学习,不断的努力。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南大 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 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四川大学 、 中山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科技大学 、 山东大学 、 天津大学 、 北 京师范大学 、 厦门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同济大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要靠 脚踏实地的努力。而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 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学习生活中总会 有压力的存在,这是正常的。
教育向未来展望未来教育的四大趋势

教育向未来展望未来教育的四大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未来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未来教育的四大趋势。
1. 科技融合教育科技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将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在线化。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时间限制。
同时,教育机构也将更多地采用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2.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学习风格和需求。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育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式。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中取得最佳的成绩。
3. 实践导向教育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逐渐转变为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例如项目制学习、实习和社区服务等。
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他们将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在全球背景下拓宽视野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留学和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这样,他们将更好地获得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未来教育将面临科技融合、个性化、实践导向和全球化等四大趋势。
希望这些趋势能够帮助教育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幼儿园主题班会, 点燃梦想,放飞未来ppt课件(1)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相互配合,共同 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促进孩子全 面发展和成长。
01
实践与反思
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确立班会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 计划,准备相关材料和教具。
实施阶段
按照计划逐步展开活动,包括主 题导入、互动讨论、分享心得等
环节。
总结阶段
对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幼儿思考 并深化理解。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幼儿参与度低
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不积极,不愿意参与互动 。
时间把控
活动时常因幼儿的注意力和纪律问题而延长,影 响进度。
内容深度
如何在满足幼儿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传达更深入 的道理或价值观。
未来的改进方向
1 2
增强互动性
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幼儿参与度。
严格把控时间
制定更严格的时间管理策略,确保活动按时进行 。
幼儿园主题班会, 点燃梦想,放飞未来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7
目录CONTENTS
• 主题介绍 • 梦想的种子 • 放飞梦想的翅膀 • 家长的角色 • 实践与反思 • 结语
01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从小培养孩 子的梦想和未来规划意识至关重
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
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和体验,帮助他们发掘 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以身作则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行,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 准则,引导孩子形成良好 的道德观念。
3
内容层次化
根据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深度的内容 。
前途理想教育主题班会.ppt

• 10、Life is measured by thought and action, not by time. ——.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 11、To make a lasting marriage we have to overcome self-centeredness.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Wednesday, August 5, 2020August 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8/5/2020
• 17、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n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20.8.520.8.511:01:1911:01:19August 5, 20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步入这人头涌涌的招聘会,你有何感想?你选择什么?
我大声呼唤:我有能力!然而,……
资 本 不 足 , 怎 么 选 择 ?
我选择了它, 它选择我吗?
此 景 此 情 ?
寻寻觅觅,只怨当初不努力。
茫茫人海,我在哪里?
我的生活会怎样?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家……
出粮了!一个月的收入还比不上以前的零用……
高中理想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科比·布莱恩特的篮球梦想与付
总结词
科比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篮球生涯充 满了奋斗和拼搏。
详细描述
科比从小就怀揣着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梦想,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种种 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职业生涯中,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成就,也 成为了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篮球的热爱和付出,以及他
克服困难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理想 能够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定期 复习、主动学习等。
理想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指导意义
职业定位
理想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 职业定位,使他们更加清晰地 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
职业规划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 和要求,引导他们规划自己的 职业发展。
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 他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活动。
道德品质
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 观念。
理想教育的方法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 现自己的理想。
案例三
某校的"理想教育周"活动
案例四
某教师的"理想教育课堂"实践
理想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个性化教育将更受重视
趋势二
跨学科整合将成为主流
趋势三
教育技术将更深度融合
趋势四
社会力量将更多参与
对理想教育实践的建议与展望
建议一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理想教育意识和 能力。
建议三
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和支持孩子的 理想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轉型中的教育典範
項目 理論依據 學習主體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 教師立場 學習環境 學習氣氛 班級經營 評量方式 傳統教育 精粹主義 課程本位 智育傾向 灌輸、 灌輸、指導式 教師怎麼做 教導、給予、啟示 教導、給予、 教室 呆板、 呆板、嚴肅而封閉 秩序管理 強調結果 開放教育 人文主義 學生本位 全人教育 啟發、 啟發、引導式 學生如何學習 輔導、協助、觀察 輔導、協助、 適時變化、 適時變化、注重規劃 自由、 自由、活潑與開放 師生互動 強調過程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
研究動機
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 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成為各國競爭力 關鍵影響因素。 關鍵影響因素。 教改希望給予孩子更快樂的學習過程, 教改希望給予孩子更快樂的學習過程,補習班 竟成長5倍之多 學生痛苦指數攀升。 倍之多, 竟成長 倍之多,學生痛苦指數攀升。 適性發展是全球教育思潮, 適性發展是全球教育思潮,另類教育在臺灣的 發展開始受到關注。 發展開始受到關注。 趨勢領導者(Bell Wether)發展軌跡思考 趨勢領導者 發展軌跡思考 另類教育是否為台灣未來理想教育發展途徑? 另類教育是否為台灣未來理想教育發展途徑?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7
浮現中的另類理想圖像
達文西的飛行夢(Probable Scenarios) 達文西的飛行夢 圖像一: 圖像一:科技為主導的教育 圖像二: 圖像二:K18數位學習型學校 數位學習型學校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8
浮現中的另類理想圖像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3
結語
理想教育是需要多面向條件共同建構出來 家長、教師與學生更是重要關鍵三角。 的,家長、教師與學生更是重要關鍵三角。事 實上,每個人對於理想的定義、心中的理想圖 實上,每個人對於理想的定義、 像不儘相同, 像不儘相同,單一的教育模式一定不可能適用 所有孩子。唯有在社會呈現多元化, 所有孩子。唯有在社會呈現多元化,提供足夠 多樣的選擇途徑,方可供所有家長、 多樣的選擇途徑,方可供所有家長、教師與學 生各自尋找自己心目中的那塊理想的教育園地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5
論文撰寫前注意事項
必讀書籍:畢恆達 必讀書籍: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 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 與指導教授建立良好關係:定期 與指導教授建立良好關係:定期meeting 整理文獻:有組織、有效率、標示重點與做筆記、 整理文獻:有組織、有效率、標示重點與做筆記、 做摘要、 做摘要、讀博士論文 (擅用RefWorks:/) 擅用 : ) 持續計畫性的進行研究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3
研究目的
分析臺灣另類教育現況及其未來發展途徑之 可能連結; 可能連結; 探索未來教育之內涵及其可能型態; 探索未來教育之內涵及其可能型態; 建構未來世代理想教育圖像。 建構未來世代理想教育圖像。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4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5
文獻探討
未來世代學習特質 轉型中的教育典範 全球在地化的教育思維 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未來教育圖像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6
未來世代學習特質
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與數位移民 與數位移民(Digital 數位原生 與數位移民 Immigrants)概念 概念─Prensky (2001) 概念 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 之學習特質: 之學習特質: 數位原生 1.學習工具、方法與資訊處理過程的轉變 學習工具、 學習工具 2.新科技的先趨接受者 新科技的先趨接受者 3.整合式、多重層次區隔思考 整合式、 整合式 4.視變遷為必然,未來導向思考,認為好的 視變遷為必然,未來導向思考, 視變遷為必然 未來是能夠被創造的。 未來是能夠被創造的。
研究範疇界定
未來世代」 「未來世代」係指出生在資訊科技發達時代 的孩子, 的孩子,這個世代的成長環境與條件與之前世 代已有了重大的轉變,生活與學習模式已非線 代已有了重大的轉變, 性發展, 性發展,必須以未來思維導向發展出適合的教 育內涵。因此, 育內涵。因此,本研究試圖為這一群未來世代 發展出20年後的教育圖像 年後的教育圖像, 發展出 年後的教育圖像,並將焦點放在小學 教育的未來圖像建構上, 教育的未來圖像建構上,探索什麼樣的教育內 涵才是符合未來世代真正需要與想要的。 涵才是符合未來世代真正需要與想要的。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4
未來教育圖像建構
關鍵因素 一、人文 1. 強調尊重 2. 混齡學習 3. 個性化學習 4. 彈性學習 5. 教師角色轉變 6. 重視「學力」而非「學歷」 重視「學力」而非「學歷」 二、資訊科技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5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Possible Scenarios)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圖像一: 圖像一:多元教育選擇 圖像二:另類教育不再另類 圖像二: 圖像三: 圖像三:精緻教育 圖像四: 圖像四:外來移民湧進校園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9
浮現中的另類理想圖像
潘朵拉的盒子(Undesirable Scenarios) 潘朵拉的盒子 圖像一: 圖像一:教育雙峰現象 圖像二: 圖像二:文憑主義當道 圖像三: 圖像三:失去尊重的校園 圖像四: 圖像四:生產線模式教育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3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共訪談彙集了11位小學生、 位家長及 本研究共訪談彙集了 位小學生、7位家長及 位小學生 3位老師之想法與意見。在樣本選擇上,本研 位老師之想法與意見。 位老師之想法與意見 在樣本選擇上, 究採用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由 究採用滾雪球抽樣 , 已找出的受訪者, 已找出的受訪者,建議其他受訪者的累積過 適用於探索性的研究目的。 程,適用於探索性的研究目的。為避免訪談 對象同質性過高, 對象同質性過高,因此在選取過程中即限定 每個學校每個對象族群最多只訪談2~3人,以 每個學校每個對象族群最多只訪談 人 取得有效且意見多元的訪談資料。 取得有效且意見多元的訪談資料。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9
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另類教育廣義指不同於一般體制內學校的教 育方式,如另類學校、 育方式,如另類學校、在家教育或特許學校 (Charter School)等,其中以另類學校的發展 等 最為蓬勃, 最為蓬勃,提供學生主流學校之外的其他選 擇。 從世界歷史視角來看, 從世界歷史視角來看,另類教育的出現最早 應可追溯至19世紀的歐洲大陸 世紀的歐洲大陸, 應可追溯至 世紀的歐洲大陸,影響日後全 世界其他另類學校的發展。 世界其他另類學校的發展。
教育 目標
圖5-2 理想教育構成要素圖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2
浮現中的另類理想圖像
接近理想的另類教育 一、萌芽茁壯中的另類教育 接近「理想」 二、接近「理想」的教育內涵 三、充滿挑戰的另類教育 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 四、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資訊科技 未來世代理想教育圖像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0
另類教育的挑戰
另類教育的挑戰 一、從另類回歸體制內的銜接問題 二、師資問題 三、經費與資源問題 四、根深柢固的價值觀與態度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21
理想教育內涵
多元 社會 專業 教師 教育 主體 教育 觀念
理想 教育
教育 方式 教育 態度 教育 內容
資料來源:林炳華( ),開放教育 資料來源:林炳華(2004),開放教育,教育文粹,(33),p.13。 ),開放教育,教育文粹, , 。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8
全球在地化的教育思維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Robertson於 是 全球在地化 於 1992年提出,將global與local合併,突顯兩 年提出, 合併, 年提出 與 合併 者依存關係,亦即因應地方的特殊文化, 者依存關係,亦即因應地方的特殊文化,全 球化必須思考自身在地化的意義(林海清, 球化必須思考自身在地化的意義(林海清, 2003)。 )。 在全球化趨勢下, 在全球化趨勢下,許多教育實踐是由某種教 育思潮理念的加以落實,諸如蒙特梭利教育、 育思潮理念的加以落實,諸如蒙特梭利教育、 自由學校、多元智慧學校、華德福學校等。 自由學校、多元智慧學校、華德福學校等。
臺灣小學教育未來發展途徑
暗戀桃花源 (Desirable Scenario ) 達文西的飛行夢 (Plausible Scenario )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Possible Scenario)
◆
決策點 (Decision point)
時間(Time) 時間 現在(Present) 現在
2007/12/13
2007/12/13
教育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觀摩會
12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對象:另類教育體制中之教師、 研究對象:另類教育體制中之教師、學生與 家長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半結構式訪談法與情節分析法 研究設計:採取質性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採取質性研究方法,蒐集另類教 育中小學教師、 育中小學教師、學生與家長之深 度訪談資料, 度訪談資料,運用情節分析法建 構出未來世代可能之教育發展圖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