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03 拙政园
CHAPTER
历史沿革与基本布局
历史沿革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历了多次修 缮和扩建。
基本布局
拙政园布局典雅,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
通过修缮、维护、管理等措施,保持 了园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确保 了其长期保存和永续利用。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谢谢
THANKS
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借鉴江南园林艺术
避暑山庄在园林艺术上借鉴了江 南园林的精华,如运用叠石理水、
植物配置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卷。
融合北方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则融合了北方的建 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 雕刻,显得庄重而华丽。
创新园林布局
避暑山庄在园林布局上也有所创新, 将宫殿区与苑景区有机结合,形成 了“前宫后苑”的独特布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体 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 精湛技艺。
旅游文化资源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文化内涵
留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其建筑布局、 景观设置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与自然结合的案例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与自然结合的案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而闻名于世。
下面列举了10个以建筑与自然结合为特点的中国古典园林案例。
1. 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园内建筑布局精巧,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例如,园内的“深秋忆岳阳楼”将建筑与水景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
2. 扬州瘦西湖扬州瘦西湖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典园林,其建筑与水景相互融合,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园内的小桥、流水、廊亭等建筑与湖泊、荷花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3. 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刘备的纪念堂,也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园林。
园内的建筑以传统的四合院形式为主,与周围的树木和花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4. 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园内的建筑主要依山傍水,与山水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例如,园内的“万寿山”上建有建筑群,与山势相融合,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5. 苏州留园苏州留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园内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与园内的水景、花木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
6.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园内的建筑主要以亭台楼阁为主,与湖泊、山岳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7. 成都锦里古街成都锦里古街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街市,也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园林。
街道两旁的建筑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8. 青岛栈桥青岛栈桥是一座位于海边的古典园林,建筑与大海完美结合。
栈桥上的建筑风格独特,与海水、海岸线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宜人的景观效果。
9.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的纪念堂,也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园林。
园内的建筑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与周围的树木和小桥流水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藏: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隐蔽和掩饰,通过布局设计以及植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隐藏和遮掩的氛围。
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布局,不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视线中,而是需要游客探索才能发现。
园林中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将景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遮蔽和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另外,园林中的建筑也经常采用层层叠障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感觉,进一步增加了隐蔽的效果。
二、通: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连通,每个景点都能够与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和交融。
园林中的路径通常是弯曲自然的,游人可以顺着路径欣赏景色,同时路径又能够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也是用来串联各个景点的重要设施。
这种景点之间的通连,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和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尺:中国古典园林重视空间的尺度和比例的安排,通过不同尺度的设置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植物等都经过精心的布局和安排,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大小相间的主次关系。
园林的局部也体现了尺度的变化,从大至小、从高至矮的递变关系形成了景观的层次感。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也注重利用空间的限制和限定,通过狭小空间和过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
四、谐: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
园林中常用的元素包括水、山、石、树等,这些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力和平和能量的象征。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携手的感觉。
此外,园林中的景点和花草树木的选择也注重充满生机和好感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园林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古典园林、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经历了夏、商、周的奴隶社会以及秦、汉、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社会。
我国劳动人民在三千余年漫长的辛勤劳动积累中,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光辉灿烂的园林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珍贵遗产,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
①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②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③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④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明清两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园林艺术的构成因素一是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二是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三是园林内的树木花卉;四是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
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园林艺术是如何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人是如何造园的1、中国哲学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主要特点。
儒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于景。
禅宗:自然在人心中,天人浑然一体。
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根据其功用,中国园林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1)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2)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3)寺观园林;4)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
五、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石、水体、生物、建筑等构
景要素组成,具有生活、游憩和观赏功能的人为 造景园地,也是融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书
法、金石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是世界上风景
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
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烹饪、京剧一起被誉为“中
国文化四绝”,在我国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 对景,是要求园林各景点的对面要有景可看,能 够从甲点观赏乙,从乙点观赏甲。如颐和园中, 在万寿山可赏昆明湖,在昆明湖可赏万寿山,二 者互成对景。
• 框景,是用门窗或花木等合成景框,将远 处景物包含其中,使景物看起来就像画框 里的画面,极大地加强景物的美感。杜甫 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讲的就是框景的效果。
拙 政 园 与 谁 同 坐 轩
• 斋,分布在偏僻、幽静之处,是休息、静 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拙政园雅石斋
• 馆,用于园居,接待宾客之用,多建于高 爽处,便于远眺,观赏风景。如拙政园的 三十六鸳鸯馆。
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
• 榭、舫,多是单层临水建筑,从整体轮廓到门窗 栏杆均以水平线条为主。
榭,建于水边,突露出岸、架临水上,三面 临水,便于观赏水景。
• 3.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变时期
社会动荡,加之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 行,崇尚自然成为时尚。这不仅推动了山水诗画 的大发展,也推动了园林艺术风格的转变。 特点:园林艺术从单纯模仿自然进而对其 作艺术加工。注重根据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来进行 艺术创造,叠山理水,高林巨木,使园林宛若真 实山林一般。这一时期不仅私家园林非常普遍, 寺庙园林也大量出现。
树木、花卉以自然形态为主, 植物整形对称种植,花卉多栽 种为图案花坛, 水景多样; 景物之间讲究因借; 具有浪漫的诗情画意。 水景以喷泉为主,多配有雕塑, 空间开阔,以大草坪铺展, 一览无遗。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文档1: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1. 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
该园始建于明代,曾多次修缮和扩建。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园内有假山、池塘、亭台、廊宇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2.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
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壮丽的景观而闻名。
园内有山水、宫殿、寺庙等,构成了一幅宏伟而和谐的画面。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设计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3. 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
它以其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闻名。
西湖周围有山峦、湖泊、岛屿和古建筑等,构成了一幅美丽而令人心醉的画卷。
4. 苏州留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园内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花坛和假山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湛技艺和雅致氛围。
5. 北京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的场所之一。
该建筑群以其宏伟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于世。
天坛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6. 苏州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这座园林以其独特的奇山怪石和精巧的水系而著名。
园内有石径、水泉、假山和廊亭等,构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景观。
7.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
寺内有古建筑、佛塔和群山等景观,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
灵隐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建筑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
8. 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闻名。
故宫包括乾清宫、中和殿、宜和宫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度发展和不朽魅力。
9. 苏州虎丘虎丘是苏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虎丘以其陡峭的山峦和古老的建筑而著名。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一园。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
在园中仿造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
“谐趣园”仿自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
堤六桥的翻版。
•
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 (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
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
造园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
• (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木,以供统治者享受。
•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逐渐
丰富起来,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转折时期.
•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造园艺术达到了高峰。
•
明代中叶以后,私人造园高潮迭起,涌现出计成等一
批卓有成就的园林建筑专家。
•
清代时,我国园林建筑形成了北京地区、江南地区、岭
• (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 “有亭即成景”。
• (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 筑和景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 泼,是颇具观赏性的民族建筑。
•
4.植物
•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依山而建。佛香阁高41米,为全园的最高点,是颐和园的
象征。在此眺望昆明湖,开阔的湖面、远处的西山尽收眼
底。排云殿极具皇宫的豪华气派。
•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有著名的长廊。它长达728米,共分
273间,上有精美绘画14000余幅。长廊迂回蜿蜒,如同彩
带一般将勤政区、居住区、游览区连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一·皇家园林1.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
其布局运用了“前宫后苑”的传统手法。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
湖泊区是山庄风景的重点。
被小州屿分隔成形式各异、意趣不同的湖面,用长堤、小桥、曲径纵横相连。
湖岸曲逶,楼阁相间,层次丰富,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建筑采用分散布局之手法,园中有园,每组建筑都形成独立的小天地。
山庄72景就有31景在湖区。
烟雨楼仿嘉兴南湖中的烟雨楼而建。
主楼是上下各宽5间的两层楼,周围回廊相抱,四面为对山斋,斋前假山上又建一六角亭,布局玲珑精巧,环境幽雅宜人,是避暑山庄最著名的胜景之一。
山岳区最著名的风景点是梨树峪,因这里有万树梨花,花香袭人,花色似雪而得名2.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
府邸有中、东、西三组院落,后花园名萃锦园,也有三条轴线和府邸对应。
花园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
中路进园门后,土山起障景作用,穿越山洞门后,豁然开朗,正中置一峰石,名“飞来峰”。
峰东为流杯亭,峰北正中有一“凹”形的水池,面池是一组厅堂。
穿过厅堂进入中部庭园,有一座石山,为全园主景。
山前有小池,池后是山洞。
洞中有康熙书写的“福”字碑。
洞的东、西部各有爬山洞,可盘旋上洞顶的平台,台名“邀月台”。
台上的榭是全园中轴线上最高点,居高临下,全园在望。
石山后面有一列书斋,平面曲折,如蝙蝠展翼,名为“蝠厅”。
花园西路以一个长方形大水池为主景,池中心有岛,岛上有水榭。
池北岸有一卷棚顶的大厅,和水榭成轴线相对。
花园东路是一组建筑庭院和戏楼,用爬山廊连接中路的厅堂。
恭王府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
二·私家园林1.上海豫园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透:便于人们自由自在地环顾四周,尽情
赏景。 1、桥 2、亭 3、廊 4、楼 四、园林中的花木
第三节 园林构景手法与审美
一、景观线
观赏风景的路线,即园林中的路 空间要将大、小、开、合、高、低有机结合
起来 二、观赏点 三、特写景 四、引景 五、点景
二、园林中的水 形、质、色、声 水是园林中的血液 (1)水可增强园林中的生气 (2)显示出山势的壮观 (3)水是柔和、含蓄的 (4)水面可形成倒影,产生“俯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园林中大面积的水可消除人的沉闷感,
给人以空灵开阔、气舒胸展、洁净、清爽之 感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掩 隔 破
第二节 园林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一、园林中的山石
山,是园林中的
“骨架”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1、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点缀和分隔空间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1)以假乱真 ”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瘦
是指石或峰要挺拔俊秀,以苗条并露出 石骨为好。 透 是指石的纹理贯通,玲珑多孔,外形轮廓 飞舞多姿。以石的通透比拟中国古代文人耳 聪目明的意态。 漏 是指石身有许多孔穴,上下相通,四面玲 珑,暗喻血脉相通的活力。
皱
是指奇峰异石的表面有凹凸,有纹理,起 伏多变,在光线下呈现有节奏的明暗变化, 山石有皱方能显示其古朴苍老,才富有真山 (╰_╯)# 之气。 清 是指石、峰的阴柔秀丽之美 丑 是指石、峰的愚拙奇异之美,含 不入流 俗之意。 顽 是指石、峰的阳刚之美
拙
是指石、峰的浑朴敦厚之美。 3、水石的审美标准 色泽、文理、形态、质地、神韵。 留园冠云峰
(5)景物的组织,要和谐统一,有连续性,避免 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二、中国园林的分类 1、皇家园林 苑、宫苑、御苑 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北方的皇家园林在建筑结构上较敦实、厚重、封闭, 有着御寒风和风沙之功能;建筑色彩比较富丽
2、私家园林
又称第宅墅、山庄、别业等,主要分布在 江南的苏州、无锡、南京、扬州、杭州、湖州等地 。 建筑结构轻巧、通透、开敞,有着排水、防霉之功 能;建筑色彩以素淡为主,给炎热的南方以凉意。 建筑玲珑雅致,讲究细部处理和内部陈设。
多用假山、花墙作为隔景与屏障,以达到含
蓄、曲折之目的。 中国园林有“园必隔,水必曲,隔则深,畅 则浅。 (3)空间对比 (4)空间的渗透与构图的层次体现 (5)对景与借景
3、园林造景 艺术的特点--- “五要”与“五避”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 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 览无余。 (2)造山挖池,要巧夺天工,避免矫揉造作 (3)建筑物的设置,要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避 免画蛇添足或争奇斗艳。 (4)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 免喧宾夺主。
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 艺术手段通过改变地形(筑山、叠石、 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径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休闲与游憩境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概述
一、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
1、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美学思想 追求“三境”生境、画境、意境 2、园林艺术创作手法---巧于“因”、“借” (1)因地制宜 自由灵活布局、追求自然美 (2)空间分隔
在景态上,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奥景为主,幽
闭深藏;西方古典园林则是以旷景为主,开 敞袒露。
三、园林中的建筑
殿---庄重 堂---豁达 亭---闲逸 榭---风雅 窗---憧憬 舫---从容
阁---潇洒 廊---活泼 围墙---神秘
中国园林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
多曲:由于曲线比直线、折线优美,加之自
然景物很少呈笔直方向的形状,园林建筑也 要与之呼应。 多变:适应山水地形变化,因地制宜,灵活 布局 雅朴:追求宁静自然、简洁淡泊、朴实无华、 风韵清新的风格
六、对景
七、框景 八、漏景 九、借景 十、障景 十一、藏景 十二、断景
第四节 园林游览与鉴赏方法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做好必要的游览准备 以路为导 选择好观赏位置 动静与静观有机结合 掌握观赏的主要内容 静观慢游,静心品评 多次游览,方可领悟
第五节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
园林规模上,中国古典园林相对较小,西方
园林规模较大 中国古典园林是园林统帅建筑,西方古典园 林则是建筑统帅园林 植物处理上,中国古典园林的树木以自然形 孤植、散植为主,花卉重姿态,以盆栽花坛 为主;西方古典园林的树木以整形为植、列 植为主,花卉重色彩,以图案花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