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设计说明书
园林建筑设计说明方案

园林建筑设计说明方案园林建筑设计说明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规划布局: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规划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到园林空间的使用功能、景观设置和人流引导等因素。
可以根据场地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区布局,如设置休闲区、游乐区、花坛区等,同时要考虑到路径和交通的合理布局,方便人们的行走和交通。
2. 植物配置: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场地的要求和功能,可以选择合适的树木、花草植物进行配置。
可以选择树木来增加绿化效果和防护效果,花草植物来增加景观的美观和观赏价值。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条件和养护管理,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并保持景观效果。
3. 水景设置:水景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设置喷泉、流水、水池等形式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水景的设计要求符合场地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水的循环和供应,确保水景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
4. 建筑物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设计要根据场地的要求和功能来进行设计,可以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和造型。
可以将建筑物设置为休息亭、观景台、餐厅等,满足人们在园林中休息和观赏的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美观。
5. 照明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照明设计是为了增加夜间园林的亮度和美观。
可以通过设置路灯、景观灯等形式来提供照明效果。
照明设计要考虑到场地的夜间使用需求和安全要求,同时要保持与园林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形象的协调。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设计说明方案需要考虑到规划布局、植物配置、水景设置、建筑物设计和照明设计等因素,确保园林建筑设计能够满足场地要求和功能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美观和实用性。
园林设计方案说明

园林设计方案说明园林设计方案是指对一个园林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详细说明。
本文将对园林设计方案的内容、步骤和要求进行阐述,以及园林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园林设计方案的内容1. 项目概述:对园林项目的背景、目标和范围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项目的位置、面积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等。
2. 规划原则:明确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文关怀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3. 设计理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园林设计的主题和风格,如现代、传统、自然等,并阐述设计理念的来源和意义。
4. 空间布局:对园林空间进行布局和划分,包括主要景观区域、功能区域和交通组织等,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5. 植物配置: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景观效果,以打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6. 硬质设施:确定园林中的硬质设施,如建筑物、雕塑、水池等,以及其位置、形式和材料等。
7. 照明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以提升夜间园林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
8. 配套设施:考虑到游客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配套设施,如座椅、公共厕所、停车场等。
9. 施工工艺:对园林设计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规划和说明,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用和施工流程等。
10. 维护管理:提供园林设计方案的维护管理建议,包括植物养护、设施维修和环境管理等,以确保园林景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园林设计方案的步骤和要求1. 调研和分析:对项目的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项目的特点和需求。
2. 创意构思: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创意构思,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筛选。
3. 方案设计:选择最佳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布局、剖面设计和植物配置等。
4. 技术论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包括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5. 绘图和效果图:根据设计方案,制作详细的绘图和效果图,以展示园林景观的效果和特点。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古典园林设计说明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和手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概念、特点、设计方法和实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概念古典园林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采用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塑造,营造出一种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和艺术美感的园林景观。
二、特点1. 依山傍水:古典园林常常建在自然山水之间,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在设计中注重利用地形地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
2. 建筑与园林相结合: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不仅是功能性的空间,更是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艺术构成。
3. 色彩丰富:古典园林中常运用红、黄、绿等多种颜色,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营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4. 强调意境:古典园林设计强调意境,注重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哲理性的情感氛围。
三、设计方法1. 融合自然山水:古典园林设计中,要根据现有自然山水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与园林相得益彰。
2. 体现历史文化:古典园林设计中要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如在建筑物的风格、材料、工艺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景观。
3. 注重空间布局: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空间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应根据功能需求、景观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并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转换效果。
4. 运用艺术手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如运用雕塑、壁画、石刻等手法来丰富景观,使其更具艺术价值。
四、实例1.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其建筑与园林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设计中注重利用自然山水,营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2.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作之一,其空间布局合理、景观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
3. 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花园,其建筑与山水相融合,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在设计中注重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园林设计说明2范文

园林设计说明2范文园林设计说明2范文园林设计是指为公共或私人空间创造美观和实用的景观环境的过程。
它涵盖了对自然环境、建筑、交通流线以及使用者需求的综合考虑。
在以下的设计说明中,我将介绍一个园林设计的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
首先,在规划阶段,我们需要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这包括了项目的位置、土地特点、使用者需求以及预算限制。
我们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规划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场地分析、土地使用规划、植物选择以及景观特点等。
其次,在设计阶段,我们将根据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了景观造型、植物布局、景观元素的选择以及细节设计。
我们需要考虑到景观的整体美观性、空间流线的合理性以及使用者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使用CAD和其他设计软件来制作设计图纸和模型,以便于沟通和修改。
最后,在施工阶段,我们将实施设计方案。
这包括了施工图纸的制作、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的监督。
我们需要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工期和预算能够得到控制。
我们还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如建筑师、工程师和园艺师进行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在园林设计中,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被考虑。
首先是空间布局。
我们需要确保每个区域的功能和结构合理,同时使其与整个园区的布局相协调。
其次是植物选择。
植物应根据场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来选择,以确保它们能够在所需的时间内生长和繁衍。
还有就是景观元素的选择,如石块、水池、雕塑等。
这些元素应能够与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并且能够提供一种愉悦的环境。
在这个园林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我们应采用具有水净化和植物保护功能的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我们还应提倡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以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最后,在园林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
这包括了对于儿童、老人、残障人士以及宠物的需求。
我们需要为每个群体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环境,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园林说明书

园林说明书园林说明书一、引言园林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绿化环境,它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色面积,带给人们身心的舒适和愉悦感。
本说明书将介绍园林的构成要素、设计原则以及常见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方法,希望能够为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的园林环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由多个构成要素组成,包括植物、硬质景观材料、水体等。
1. 植物植物是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打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能力以及景观效果。
常见的园林植物有花木、灌木、草坪等。
2. 硬质景观材料硬质景观材料包括建筑物、道路、石材、木材等。
它们可以定义园林的空间结构,提供人们行走、休憩的场所。
在选择硬质景观材料时,应考虑它们的质地、颜色、形状等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3. 水体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其流动的水面和喷泉等水景能够为园林增添生动活泼的氛围。
在设计水体时,应考虑水体的尺寸、形状、水质处理等因素,以及与周围植物和硬质景观材料的协调。
三、园林的设计原则园林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一个美观、舒适、实用的绿色环境,以下是一些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1. 统一性原则园林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应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包括植物的种类、色彩的搭配、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等。
统一的设计能够使整个园林环境更加和谐,给人以美感。
2. 异质性原则园林中的异质性指的是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景观元素的设置等手段创造出多样性的景观效果。
通过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感知体验。
3. 功能性原则园林设计应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例如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
同时考虑人们的行走路径、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园林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4. 可持续性原则园林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择适宜的植物,合理使用水资源,采用可再生材料等可持续性设计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害,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设计说明范文

园林设计说明范文园林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创造美丽、实用和可持续性的室外环境。
园林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空间,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探讨园林设计的核心原则和一些重要的设计考虑。
首先,园林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指设计方案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可连续发展性。
一个可持续的园林设计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使用,并且能够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品质和效益。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节能技术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性。
其次,园林设计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
设计师应了解受众的希望和需求,以便创建出满足他们的设计方案。
这可能包括提供多功能的空间、合适的座位和休息区、方便的交通路径等等。
在不同的园林项目中,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会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第三,园林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设计师应该研究和理解所在地的自然特点,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
这可以通过使用原生植物、合理规划景观元素、保护和改善现有生态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园林设计的目标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与其相协调。
此外,园林设计需要考虑美学和艺术性。
设计师应该具备对色彩、纹理、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敏感度,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
美学的目标是创造出令人愉悦和吸引人的空间,同时也要与设计的功能相一致。
设计师可以利用花卉植物、雕塑、水体等元素来增加美感和艺术性。
最后,园林设计需要考虑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包括方便的步行路径、舒适的座椅、清晰的标识等。
此外,设计应该考虑到维护的便利性,包括选择易于管理和保养的植物、减少使用人工施工材料等。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美学、科学和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设计中,可持续性、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学和艺术性以及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满足需求和期望的美丽、实用和可持续的园林设计方案。
“锦绣江南”古典园林建筑模型设计说明文

“锦绣江南”古典园林建筑模型设计说明文
“锦绣江南”古典园林建筑模型设计说明文
济南市小辛庄小学王艺姿
设计理念
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师法自然,自然代表着和谐和完美,我们推崇并效法之。
二、“平岸小桥千嶂抱,柔兰一水萦花草”,泉涌不绝,流而成溪,干山边一流春水扑面,尽情饮之嬉之,
“崇尚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和谐共处,
工具:剪刀,镊子,强力胶,钳子,美工刀,双面胶,锉刀,小刷子。
制作过程:
1.将kt板按设计图的样子裁出,做陆地。
也要割出浅滩。
2.把蓝色纸拿出,往上面粘规划好的陆地。
3.将亭子,长廊等装饰粘合好,并用锉刀修正下。
4.将陆地黄纸撕下,往上面铺小路,黏上亭子,长廊,围墙,小桥在陆地或小路上。
5.将草粉粘在陆地上。
【注:要铺均匀,可用镊子刷子帮忙。
最后用
手压一下,让草粉粘牢。
】
6.将彩色海绵剪小做花草和树。
7.点缀上装饰景物,并作细微的调整修饰,最后完成!
制作感想:我第一次做这个时,看到里面的小零件,脑袋都快炸了,但经过两个月的练习,我急躁的脾气没了,变得有耐心了。
我还从中体会到了手工的乐趣,会让人解去烦恼。
也知道了做手工的辛苦,不知道被胶水粘了多少次。
但最后看到成品时,会觉得都值得。
古典园林设计方案

古典园林设计方案众所周知,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价值。
它以“山水之间,疏密有致”为设计理念,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自然与人工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案。
一、景观配置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景观的配置。
在园林的布局中,要根据地形地貌的情况,在园林空间中设置山水、亭台、廊桥等景观元素,以营造出浑然天成的美景。
其中,山水的设置应该符合土地的实际情况,既要追求天然的质感,又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而亭台、廊桥等建筑物的布局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形成一个和谐、连贯的空间体系。
二、植被选择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案还要考虑植被的选择。
在古典园林中,植被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存在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自然气息。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使园林四季有青。
同时,还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可以借助现代植物育种的手段,选择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植物品种。
三、水景设置水景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设计方案中,水景的设置要考虑到水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而且,水景的设计应该注重其功能性,可以通过设置喷泉、流水和池塘等,增加水景的动态感。
此外,水景的维护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污染防治等问题。
四、人文氛围的营造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在设计方案中,要注重营造园林的人文氛围,使游客在参观园林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通过在园林中设置文化展示区和雕塑作品等,展示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
此外,还可以借助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给园林增添一份艺术气息。
五、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在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案中,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至关重要。
园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要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方案中,要注重节约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书
基本概况
益阳市位于资水尾闾,洞庭湖南缘,东经112°30‘,北纬28°36’。
城区6个街道办事处,面积23平方公里;郊区2个镇、7个乡,面积360.18平方公里。
资水顺势由西向东穿越城区流经8公里,将全城分南北两半。
1974年12月31日益阳资水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将城区南北两片连成一体。
1985年5月修建了宽45米的朝阳公路,1991年又成了朝阳综合经济开发区,它将会成为未来益阳市最繁华、最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中心市区。
益阳市依山伴水,风景秀丽。
古木环抱的会龙山,碧波荡澜的秀峰湖,荷花飘香的鹅羊池,郁郁葱葱的青龙洲,簿火舞会和帐篷宵夜的度假村,还有玲珑精巧的裴公亭,雕梁画栋的白鹿寺,亭亭玉立的三台塔,云树掩映的栖霞古刹,交相点缀,使古城增添景色,已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之城。
本次规划的鹅羊池鹅羊池位于资阳城区,三益街和广场路由南至北从鹅羊池水域穿过,将池分为东池、中心池和西池,鹅羊池总水域面积88亩。
历史与现状
历史:
鹅羊池处在益阳市古城中心。
古时,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河洲,河洲是沼泽地,水草芜杂。
到明朝末年,有位叫吉藩庄的人,在荒洲开辟十余亩地,形成一处湖泊,作为饲牧鹅羊的场所,后人称为鹅羊湖。
清朝以后湖面缩小,遂称鹅羊池。
古时的鹅羊池上通金花湖,从接龙(城)堤诸水汇入,东入马良湖,从贺家桥注入资江。
古时,在鹅羊池西北侧,邑人修建白骨塔一座,专门入殓无名尸骨。
池南侧后建一条窄狭深巷,称呼为古道街,是有钱人休闲消遣的场所。
由于池南一线成街市,池水入资江处不畅流,致使池水严重污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五一西路扩建,鹅羊池得到整修,在上、中、下三池四周砌驳岸,在北侧修建一条排污水的暗沟,让池水变得清澈。
沿池修建麻石护拦
,植种樟树、梧桐树。
南侧一线,建有商业街。
第三池植荷莲,衬映出鹅羊池飘香景色。
近年来,古道街仿建一新。
这样使鹅羊池旧貌换新颜,成为市区居民休闲的场所。
鹅羊池总面积43.4亩,三池呈椭圆形。
池北依五一西路,北邻沿池路,东起幸福路,西抵向仓路,中间有广场路,三益街穿池而过。
池北岸,是党政机关所在地,体育场,邮政电信及新建的民居商业楼,正对池面而向。
鹅羊池,是嵌印在古城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现状:
由于上世纪90年代,鹅羊池南侧一线建成小商品市场,造成鹅羊池水严重污染,而且其品质较差而日渐衰落。
今年,资阳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旧城改造,对鹅羊池进行景观改造建设,并拆除了鹅羊池小商品市场所有商业铺面。
随后,有关部门提出了鹅羊池景观改造建设的三套初步方案:一是以陆地为主,将三个池全部填作绿化广场;二是以水面为主,在尽量保持原有水面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公共活动空间;三是水陆结合,把中间水池改造为绿化广场。
之后,市规划局和资阳区政府专门就鹅羊池改造方案举行了听证会和专家咨询会。
市规划委员会专门就鹅羊池景观改造方案召开了例会进行审查。
原则同意以第三方案为基础,结合第二方案进行修改。
现在,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敲定,只有个别细节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设计宗旨及设计原则
宗旨:
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鹅羊池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
亲水性设计的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因此,沿河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
总体设计构思
由于五一西路位于水岸旁,观赏者大部分是喜欢散步的中老年人,因此,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宁静感,以符合人在散步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古代的材质、古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曲径通幽、碧水盈盈,杨柳婆娑,荷香四溢、富有古代气息的休闲场所,以保持景观视线曲折为目的,让城市景观融入湖光山色中;同时合理种植树木,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美景渗入城市之中。
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外的景观效果,真正体现出山水园林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
园林内通过亭子、廊子、洞门等建筑手法,结合跌水、叠山、创造空间,适当的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
景点的设置除满足景观的需要外,还要能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清代北方小式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布局
1、化直为曲。
在布局上采用纵横交错的手法划分景区,使观赏线和空间化直为曲,化单一为多样。
2、化有限为无限。
用绿化把围墙隐掩,让人感到空间无限,通过园内绿丛与园外行道树梢的相互交融及公园绿地与河滨绿地视线互通,从而把游人视线引向无际的天地。
3、空间对比。
通过组织各种大与小的、开朗与闭琐的、明与暗的,以及不同的情趣空间,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景观。
4、开辟空间的渗透线。
①运用长廊、景门,从一个空间透视另一个空间的景物。
②有意识地开辟透视线,加深景观的层次。
③通过借景,对景,框景手法,增加景深。
5、变化视点。
通过地势改造及建筑的层高处理,提高或降低视点来变化观景点。
景观照明设计
照明器材根据各绿地的特点,分别选用庭院灯、彩卤投光灯、地射泛光灯、水景灯及音响式草坪灯。
主干道的庭院灯布置间距为20至30米、草坪灯为10至15米间
距,在满足绿地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应力争达到景观、功能、经济的统一性和合理性。
电源就近由室外动力配电箱提供,灯光控制方式采用定时器控制。
种植设计
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履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种植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表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
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
3、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
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及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
种植设计理念
一方面要达到植物生长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要求,以及植物群落的丰富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提供特殊的阻隔、除尘、遮荫等防护性功能,并与水面、台地、置石、小品、广场、道路等空间造景元素在时空间进行良好协调,达到植物生态习性、景观审美要求和整体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
强化四季景观效果,注重人们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现与感受的变化,利用各种造景要素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景观空间。
选用部分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树种配以各色花灌木及草坪,体现出植物种植文化的内涵
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
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
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果、叶、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
下层矮植物——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
主要绿化植物的选择
1、观赏乔木:大型桂花、醉香含笑、棕榈、香樟、垂柳、广场玉兰、栾树等。
2、色叶乔木:红叶李、银杏、水杉、杜英等。
3、观花树种:紫薇、山茶、月季、四季菊花、日本樱花、花石榴等。
4、造型树种:慈竹、苏铁、龙柏球等。
5、花灌木:红花继木、杜鹃、红天竹、金叶瓜子黄杨、矮美人蕉,少量时令草花。
6、地被植物:麦冬、鸢尾、吉祥草、凤尾兰、台湾青草坪。
交通组织
1、对外交通:主要通过西入口广场、东入口广场与城市道路相联。
2、内部交通:
内部交通分为机动车道路系统与游步道系统。
机动车道路系统:机动车道路系统包括机动车道路与停车场,规划在新公园区东主要入口处,设两处停车场。
游步道系统:该系统分布于规划区内大部分区域,是公园交通的主体。
游步道共分两级。
一级游步道宽2.5米,与机动车道路共同构成全园的环形道路;二级游步道宽0.6-1.3米,作为景区内部与联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