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魅力-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锐境学校七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

空间的魅力1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2学情分析没有知识体系的支撑,学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也开始逐渐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没有知识体系支撑的学科,会让学生觉得简单,没意思。

所以,虽然提倡以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为主,但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与此并不矛盾,反而是有益的。

3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方形物体透视规律及画法。

难点: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提问:通过观看2012年中国阅兵仪式视频,让同学们说说纵深整齐的队列越往远处感觉怎么样?(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答:近的宽、远的窄;近的大、远的小·····教师总结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导入新课。

并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赏析图片、讲授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画面,让学生分析课本左上角四个图形的不同状态,并联系生活中不同物体(如:书本、写字台、房间等等)。

通过师生问答,对照课文阐述,归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结合教材图例,阐明知识点。

活动3【讲授】师生合作、释析难点透视现象的概念: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即透视现象。

1、透视术语:(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2、平行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另一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称直角透视。

3、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同画面所两个夹角相加为90°角,两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称余角透视。

空间的魅力 说课稿

空间的魅力 说课稿

《空间的魅力》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空间的魅力》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于本课教材,做以下分析:空间的魅力这一课,主要讲的是透视现象,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圆面透视。

以及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视角下的透视关系。

分为两个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

围绕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这一主线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美来源于生活及学以致用”的基本理念。

本课是学生心理从儿童步入青年,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重大转折点。

掌握各种透视现象,为以后美术的绘画,写生,创作都起到重要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是本教材学生美术学习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透视”以及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

二是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出空间关系。

三是情感目标:通过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表现,获得成就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兴趣。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

本节课难点内容是:绘制正方体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图,我确定这个重难点的依据是:透视是一种主观的视角现象,而不是客观实在的,无论物体大小,在人类的眼睛里都存在,只是明显与不明显之分,在一条通天大道上很容易表现,但要在一个小小的正方体表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却十分抽象,加上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本身较弱,对此不容易理解。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教法的选择,我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也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图片展示法以及教具演示法,学生课堂练习演示法等。

我采取这些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的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大胆猜测与想象,然后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3空间的魅力课件(69张)

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3空间的魅力课件(69张)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一点透视图画法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主点
视平线
(2)与画面不平 行的轮廓线垂直于 画面,是变线,这 些变线集中消失于 一点即主点。
一 点 透 视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3、一点透视的构图特点 A, 一点透视具有整齐对称、一目了然、平展稳定、层次分明的特点。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dian tou shi(cheng jiao tou shi)
(成角透视) dian tou shi(cheng jiao tou shi)
3两点透视赏析
yi shi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5、一点透视图画法
一 点 透 视 图 画 法 作图步骤: 1、按比例绘制内 墙abcd 2、定视平线HL, 并确定灭点VP 3、由灭点过abcd 做延长线,求出顶 棚线和地脚线
一点透视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空间的魅力PPT教学课件

空间的魅力PPT教学课件
29
谢谢! Thank you
30
砚山县阿猛中学 王强兵
1
2
渐渐远逝的铁轨,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3
道路两旁的树木,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4
1、透视:
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即透视现象。
2、透视规律: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5
透视原理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视 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消失点: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20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开国大典 董希文 [ 中国 ]
21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圆面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活动:画立方体,感受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2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4Βιβλιοθήκη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25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6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7
视平线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8
透视原理
平行透视参考图例:
9
透视原理
平行透视参考图例:
10
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
方形平面的两对边
消失点
视平线
线,同画面所成两
个夹角相加为90度
角,两角互为余角,
故成角透视有可称
为余角透视。
方形物体任何一个面都 不与画面平行时,这种 透视称为成角透视。
径为水平线,位置左右移动,透视形成
偏斜状态。最长透视成斜线,离视平线
越远弧度张开越大,越近则相反。
14
透视原理
圆面透视:
圆面会因透视而形 成椭圆形,其圆形 的弧度均匀,左右 对称,前面的半圆 弧度大,后面的半 圆弧小。圆面离视 平线越近,所成的 椭圆越扁,直到成 一条直线,反之, 椭圆形则越大。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word格式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word格式

空间的魅力1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2学情分析没有知识体系的支撑,学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也开始逐渐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没有知识体系支撑的学科,会让学生觉得简单,没意思。

所以,虽然提倡以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为主,但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与此并不矛盾,反而是有益的。

3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方形物体透视规律及画法。

难点: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提问:通过观看2012年中国阅兵仪式视频,让同学们说说纵深整齐的队列越往远处感觉怎么样?(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答:近的宽、远的窄;近的大、远的小·····教师总结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导入新课。

并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赏析图片、讲授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画面,让学生分析课本左上角四个图形的不同状态,并联系生活中不同物体(如:书本、写字台、房间等等)。

通过师生问答,对照课文阐述,归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结合教材图例,阐明知识点。

活动3【讲授】师生合作、释析难点透视现象的概念: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即透视现象。

1、透视术语:(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2、平行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另一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称直角透视。

3、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同画面所两个夹角相加为90°角,两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称余角透视。

初中美术《空间的魅力——透视知识》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美术《空间的魅力——透视知识》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特征: 1、只有一个 消失点 2、人处于物体 的某个正面 3、物体有底线 与视平线相平行
角度透视——成角透视
特征: 1、有两个消失 点 2、人处于物体 的一定角度上 3、物体没有 线与视平线相 平行
消失点
多角度透视(仰、俯视)
消失点
特征:
1、有三个以 上消失点
2、人处于物 体的上下或复 杂角度上(仰、 俯视)
何为透视?
透视即透过物体表面看形体,是研究事物的 成像规律的学问。
透视的基本规律: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粗远
细、近疏远密、近长远短……
透视的常识与分类:
距离透视 角度透视(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多角透视)
距离产生的透视现象
透视线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语: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角度透视——平行透视
空间的魅力
——透视知识
生活中的视觉现象
问题:
请问你在上面的图片中发现 一个怎样的视觉现象?
在绘画中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透视
透视
透视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 视觉现象,在绘画中合理地运用透视 可以塑造画面空间,可以在作品中展 现空间的无限魅力。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3、物体没有 线与视平线相 平行
消失点
请问这是何种透视—— 成角透视
问这是何种透视—— 平行透视
请问这是何种透视—— 多角度透视
本课到此结束
再见!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ppt课件3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ppt课件3

成角透视参考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同时应用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1、平行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最后的晚餐 达 芬奇 [ 意大利 ]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开国大典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
当方形物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另一面与画面 垂直时,产生的透视现象。
平行透百视万教只学资有源免一费下载个无需消注册失点
平行透视参考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成角透视:方形物体任何一个面都不与 画面平行时,这种透视称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百万失教学点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空空 间间 的 魅魅 力力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渐渐远逝的铁轨,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道路两旁的树木 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1、透视: 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百董万教希学资文源免[费下中载无国需注]册
活动:画立方体,感受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学习与应用
我是小小设计师 我为家乡绘蓝图
要求:请同学们在公路两旁画上电杆、树木、楼房以及公 路上行驶的汽车和天空的景象,所绘物体要符合近大远小 的透视原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2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2赣美版

空间的魅力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空间表达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法来表现自然空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总结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自然界的空间之美。

2学情分析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初中生两极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3重点难点如何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现空间的变化透视的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角空间提出问题思考: 我们的手能在5秒钟之内变大变小吗? 解释:将手从眼前由近到远移动,就会给人有大小变化。

活动2【讲授】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示图欣赏: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空间的魅力出示课题. 示图欣赏:有规律的大小变化构成的三维空间效果空间的魅力----空间的透视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两个同样大的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从透视的角度看就是近处大,远处小。

出示图讲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活动3【活动】观察实物对书本中的图案认真临摹,注意线条和透视。

2、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校园中的树、楼房,尝试不同的角度。

学生练习,播活动4【练习】动手操作1、对书本中的图案认真临摹,注意线条和透视。

2、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校园中的树、楼房,尝试不同的角度。

学生练习,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及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目的是学科落实新课标的整合,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又为学生创设轻松创作的氛围。

活动5【测试】画一个立方体自评互评和师评,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角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 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变现,同画面 所成两个夹角相加为90度角,两角互为余 角,故成角透视又可称作为余角透视。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作品欣赏
画一画
通过学习是否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 基本特征。Fra bibliotek课堂作业
谢谢
空间的魅力
生活中不缺少美的事物,缺的是一双美的眼睛。
同学们: 看到以上图片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 是的
• 物体的长短、高低、宽窄、大小的远近变 化的科学方法。
• 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 这就是物体在空间中进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既透视现象。
• 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 平行透视:方形平面的两队边线,一对平 行于画面,另一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 视又可成为直角透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