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涂覆工艺[策划]

合集下载

达克罗工艺1

达克罗工艺1

达克罗是由微磷片状锌片、铝片、铬酐,乙二醇等组成的分散性水溶液,将其涂覆在钢材等基体表面,经300℃左右烘烤,使6价Cr被乙二醇等有机物还原,生成不溶于水,无定形的Cr2O3,作为粘合剂与表面数十层锌片、铝片相互结合,形成致密保护膜。

膜层按体积计约含75%锌、10%铝和15%其他配合料,外观呈银灰色,具有亚光金属光泽。

膜层一般5~15微米,厚度跟防腐时间正相关。

工艺流程::脱脂→抛丸→涂覆→烘烤固化→冷却→包装等优点:1、防锈性能优异,中性盐雾实验500小时以上2、无氢脆缺点:1、成本高,为普通磷化,发黑等3倍以上2、由于铬酐等不可能完全被还原,含有六价铬,对人体有一定伤害,无法通过ROHS 法规。

dacromet320是基础型达克罗,其中dacromet320LC是低铬达克罗。

dacromet500是改进的达克罗,比基础涂层多加了PTFE粉,使带自润滑功能,达到减小摩擦系数和扭矩系数的目的。

这几种达克罗涂层的颜色都是银灰色的。

达克罗可以用于海洋环境,如果做得好是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如果膜层脱落,出现金属基体,那肯定是不行的,纵然达克罗有修复功能,对于这样大面积的脱落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批产品的表面处理肯定是不合格的。

达克罗防腐性能是不错的,但过不了ROHS。

传统达克罗称锌铬涂层,需要靠铬酐来钝化,虽然有部分被还原为三价铬,但是不可能完全还原的,含有六价铬残余,过不了ROHS的。

除非采用无铬达克罗,比如交美特等,但是其防腐性能又不如达克罗。

现在没出现是因为形成原电池的缘故,锌,铝先被腐蚀,从而保护了钢铁基体。

达克罗防腐要盐雾要500小时以上呢,涂层脱落的话时间肯定大为缩短。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最早诞生于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

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由于下雪,道路上结下了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在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水凝固点的温度,溶解冰层,缓解道路畅通的问题,但接踵而来的盐中氯离子严重地侵蚀了钢铁集体,以致大量交通工具受损而遭到破坏。

达克罗工艺流程

达克罗工艺流程

达克罗工艺流程清洗—抛丸一浸渍f 烘罐f 脱脂f 除镑f 涂浪f 成謄一 涂覆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工件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达克罗涂层 ,要使涂层在工件的各处均能达到厚薄均匀一致,涂层厚了既浪费涂液,又影响涂覆的表面质量,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涂覆,均要设法使涂液在工件 的表面均匀地分布。

达克罗的涂覆工艺 ,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2.2.1预处理221.1除油:分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等)和碱性溶液除油。

经过前处理的零件表面要求能够被水完全浸润。

油工件一般先采用联合清洗机高压清洗,或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清洗工艺,再进行喷丸处理。

油污较少的工 件可以省去清洗这步,直接抛丸处理。

例如某些标准件,经搓丝机出来后,直接进行抛丸,随后浸达克罗液, 进炉固化。

2.2.1.2喷砂、除尘和降温:抛丸机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 0.1-0.6mm ,用压缩空气除尘,除去的粉尘经专门 的集粉器收集后集中处理,经抛丸除尘后的零件温度高达 60C 左右,待降至20C 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2.2达克罗处理1.1、 浸涂甩干:适用于标准件和其它小的工件,工件一般要浸液十到二十秒,为使六价铬和钢铁基材充分形 成纯化膜;离心甩干时要正转反转各两次,每次十到二十秒,对于特殊件要用夹具,难甩的零件要用人工辅 助,比如用棒在离心筐中搅一下,且转速要快,总之是要保证零件上不能有积液、挂液、气泡、漏涂等。

通 过多次正反转甩液、多次调整甩干速度,根据实际上的涂覆效果定最后的工艺参数。

1.2、 喷涂、刷涂一般用于大件,用于难浸涂、难离心甩干的零件。

喷涂的涂层均匀,涂层较厚,结合力差但 光洁度好,抗腐蚀性强但效率低,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喷涂时浆液的粘度要适当的降低。

达克罗液分为母液和基液(有的供应商将达克罗液分为三种:主剂、架桥剂、增粘剂,三种溶剂必须配合 使用。

)基液是由是极细的片状铝粉和锌粉组成,母液由酸及铬盐类组成。

达克罗技术和喷涂工艺简介

达克罗技术和喷涂工艺简介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Dacromet)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ldq达克罗(Dacromet)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 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达克罗工艺操作规范

达克罗工艺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达克罗工艺流程涂覆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工件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达克罗涂层,要使涂层在工件的各处均能达到厚薄均匀一致,涂层厚了既浪费涂液,又影响涂覆的表面质量,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涂覆,均要设法使涂液在工件的表面均匀地分布。

达克罗的涂覆工艺,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2.2.1预处理2.2.1.2喷砂、除尘和降温:抛丸机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0.1-0.6mm ,用压缩空气除尘,除去的℃时方可1.1难1.2????(小于20?????转速不同,2.2.3固化要求工件间不互相粘连。

对于较大的工件,例如地铁螺栓,须放置在专门的料架上,再将料架放在网带上入固化炉烘烤固化。

固化温度为:280-330℃,时间25-40分钟。

固化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工件吸热升温,称为预热,温度控制在60~80℃、10分钟。

此阶段中须注意升温不可过急,应让工件缓缓吸热,让涂层中的水份逐渐逸出,以避免涂层起泡,产生缺陷。

第二阶段为涂层的高温固化,此时固化炉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它决定了涂层在工件上的最终性能。

由于固化的温度较高,须对固化好后的工件进行强冷,以缩短冷却的时间,减小固化炉的长度,节省投资费用。

精心整理当涂层较厚时,会因为涂层固化前不易流平或工件形状的原因造成甩干时涂膜不均匀。

固化后出现外观粗糙、粉化的现象。

这时需要对工件表面作少许修正,常用的方法是:用优质的硬毛刷清理工件表面。

达克罗生产工艺特点???达克罗涂层的处理工艺有点类似油漆,达克罗液买来以后,进行调配,然后直接浸涂在零件上,再烘干固化即可。

达克罗的基本处理方法是浸涂,实际处理时根据待处理零件的处理量以及零件的大小、形状、质量和要求的性能不同而采用挂或网篮浸。

涂层厚度一般为二到十五微米,可根据防腐要求通过改变浸渍时间、甩干速度来调整涂层厚度。

工作环境无污染,整洁。

达克罗表面处理技术

达克罗表面处理技术

达克罗简介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

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

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涂复工艺介绍

达克罗涂复工艺介绍

达克罗涂复工艺介绍2003-12-27 12:21:13 该文已被阅读3368次一、引言达克罗技术主要用含有铬酸、锌粉、乙二醇等物质的糊状处理液涂覆或浸渍金属基体,经烘烤后,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有极佳耐蚀性能的非装饰性涂层。

达克罗涂层是一种无机防蚀涂层,与镀锌层性质相似,可为钢铁基体提供牺牲阳极性保获,具有极佳的耐蚀性、优良的涂装性能(施工过程与热固性涂料类似)、高的耐候性与耐化学品稳定性等。

达克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境污染小、能避免氢脆等传统电镀锌、热浸锌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

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用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并已扩展到建筑、军事、船舶、铁路、电力、家电、农机、矿井、桥梁等领域。

至1995年,世界范围内经许可拥有该专利技术、商标并能提供服务的有150多家单位,这一件全球经过达克罗技术处理的零件表面积达到4×107m2。

我国大陆直到1993年才从日本引进了第一条达克罗技术生产线,大陆各大汽车公司已考虑建立生产线,但到目前为止谈判尚未成功。

1994年从大陆表面处理工作者开始了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有关达克罗处理液(涂液)及工艺研究的论文,进年来我国进行达克罗设计生产的单位也逐渐见多,如:上海、北京、昆明、常州都有服务厂点。

目前国内外对金属表面防腐处理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镀锌,但这种方法污染严重、耗能大,电镀过程易产生氢脆,造成材质脆化和使用断裂的现象。

镀锌层使用温度受钝化膜老化温度的限制,只能在100摄氏度以下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且抗蚀能力较差,不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热浸锌层的耐蚀性可大大高于电镀锌层,但其能耗和污染更为严重,且热浸锌膜层厚度大,精度差,不适合精密零件和紧固件。

达克罗技术与传统的电镀锌、热浸镀锌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污染小且节能。

电镀锌时有存在含有锌、碱、铬酸等的污水排放问题,造成较大的污染,热浸锌时温度较高,释放的锌蒸汽和HCL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大多数的热浸锌生产都在远离城市和农村进行。

达克罗(dacromat)工艺特性

达克罗(dacromat)工艺特性

工艺特性(常州达克罗涂覆有限公司)用于达克罗处理的处理液(Dacro Dip)是锌片、铬酸酐(chromium trioxide)、乙二醇(Glycol)等的分散水溶液,把处理物放入处理液中浸泡后,在烘箱中加热至300℃左右,以乙二醇等有机物使六价铬还原,生成不溶于水的、非晶态的nCrO3作为结合剂,与表面数十层的积层锌片相互结合形成被膜,同时达克罗处理液中的铬酸酐使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形成化学结合,产生强固的结合力。

达克罗处理被膜的防锈机理* 锌粒子的受控自我牺牲保护作用* 铬酸使金属表面产生的钝化效应* 锌片与铬化化合物的屏蔽作用特性1、优异的防锈性及耐久性达克罗处理比传统的表面处理具有更优越的耐腐蚀性。

例如,与经过有色铬酸盐处理的电镀锌、热浸镀锌、镀镍-锌相比较的结果,达克罗处理的部件在盐水喷雾试验和循环试验中,都显示出更强的防锈性。

循环试验480小时后盐水喷雾试验2000小时后1.达克罗2.镍/锌:黑3.镍/锌:黄4.铁/锌:黄5.铁/锌:黑6.电镀锌:黄7.电镀锌:绿8.电浸镀锌1.达克罗2.镍/锌:黑3.镍/锌:黄4.铁/锌:黄5.铁/锌:黑6.电镀锌:黄7.电镀锌:绿8.电浸镀锌特性2、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达克罗处理的表面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所以表面被膜即使长时间置于高温条件下也不会被腐蚀。

但如果采用电镀锌法(有色铬酸盐处理),在100℃左右,表面的铬酸盐被膜就开始变化,抗腐蚀性急剧下降。

加热300度12小时后盐水喷雾试验后的表面状态加热300度12小时后的表面状态特性3、防止与铝接触产生的电化学腐蚀作用一般来说,电极电位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时,就会产生电化学腐蚀即电池腐蚀。

这种现象,当然也会发生在铝金属材料与镀锌钢材或者与经达克罗处理部件相接触的部位。

尤其对电镀锌部件来说,考虑到它的防腐机理是由于金属锌的牺牲腐蚀产生的高效防蚀作用,在与金属铝相接触的部件之间产生电池腐蚀作用使锌消耗,以至于内部钢材质暴露出来之后,铝材质与钢材质之间产生电池腐蚀作用,从腐蚀电位的角度考虑,将发生明显的铝腐蚀。

达克罗涂装慨述

达克罗涂装慨述

一、概述达克罗是dacromet缩写的译音,又译做达克锈、久耐锈、高克锈、锌铬膜等。

达克罗技术是指用含有锌片、铝片、铬酸酐、乙二醇等成分的糊状处理液涂覆金属基体,经高温烘烤后,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有极佳的耐蚀性的非装饰涂膜。

该技术杜绝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污水、废气的排放污染问题,是替代电镀锌、热镀锌等进行表面防腐的高新技术,1999年8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将该项技术列为1999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编号:99B030)。

二、达克罗涂液的组成达克罗涂液种类繁多,但涂液的基本组成可归纳如下:1.金属物:由锌、铝等物质组成,主要为超细鳞片状锌、超细鳞片状铝;2.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3.无机酸组分:铬酸等;4.特殊有机物:为涂液的增粘分散组份,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类白色粉末。

三、达克罗涂层结构及防腐机理:达克罗涂层是由多层金属片迭加而成,主要由微小锌(铝)片及粘合锌片的无机铬化合物组成:无定型的复合铬酸盐化合物(mCrO3·nCr2O3)作为粘结剂与数十层约0.2um厚、10um大小的鳞片状锌、铝相互结合形成的涂层。

工件在经过了除油、除锈处理,要再经300℃左右高温烘烤后形成由锌、铝、铬等组分组成的无机涂层。

固化时,涂层中的水份、有机组分等在挥发的同时,依靠达克罗液中高价铬酸盐的氧化性,对锌、铝和铁基体同时进行钝态保护,形成Fe、Zn、Al的铬酸盐化合物。

由于涂层是与基体直接反应获得的,故防腐蚀层极为致密。

涂层在腐蚀环境下会形成无数个原电池,即先腐蚀掉电位较负的Zn、Al片类,才有可能腐蚀至基体本身。

因此,由于铬酸的钝化作用,复合铬酸盐,多层结构的屏蔽效应和即使在有害盐条件下的锌的受控电化学保护作用,以及铝抑制锌析出的作用,使达克罗涂层显示出较好的耐蚀性。

四、达克罗工艺流程:基材脱脂除锈涂覆预热固化冷却注:可重复以上涂覆和固化工艺1.脱脂:带有油脂的工件表面必须进行脱脂,方法一般有三种:有机溶剂脱脂、水基脱脂剂脱脂、高温炭化脱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克罗涂覆工艺[策划]
达克罗涂覆工艺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铝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

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

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日本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
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优点
1.无污染和公害:达克罗在生产加工及工件涂覆的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水废气,不用三废治理,降低了处理成本。

2.高耐热性:达克罗可以耐高温腐蚀,耐热温度可达300?以上。

而传统的镀锌工艺,温度达到100?时就已经起皮报废了。

3.超强的耐蚀性能:达克罗膜层的厚度仅为4-8μm,但其防锈效果却是传统电镀锌、热镀锌或涂料涂覆法的7-10倍以上。

采用达克罗工艺处理的标准件、管接件经耐盐雾试验1200h以上未出现红锈。

4.良好的渗透性:由于静电屏蔽效应,工件的深孔、狭缝,管件的内壁等部位难以电镀上锌,因此工件的上述部位无法采用电镀的方法进行保护。

达克罗则可以进入工件的这些部位形成达克罗涂层。

5.无氢脆性:达克罗的处理工艺决定了达克罗没有氢脆现象,所以达克罗非常适合受力件的涂覆。

6.结合力及再涂性能好:达克罗涂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与其他附加涂层有强烈的粘着性,处理后的零件易于喷涂着色,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甚至超过了磷化膜。

缺点
1.达克罗的烧结温度较高、时间较长,能耗大。

2.达克罗涂层的导电性能不是太好,因此不宜用于导电连接的零件,如电器的接地螺栓等。

3.达克罗中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铬离子,尤其是六价铬离子具有致癌作用。

4.达克罗涂层的表面颜色单一,只有银白色和银灰色,不适合汽车发展个性化的需要。

不过,可以通过后处理或复合涂层获得不同的颜色,以提高载重汽车零部件的装饰性和匹配性。

5.达克罗的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不好,而且达克罗涂层的制品不适合与铜、镁、镍和不锈钢的零部件接触与连接,因为它们会产生接触性腐蚀,影响制品表面质量及防腐性能。

达克罗涂液的成分
达克罗涂液种类繁多,但涂液的基本组成可归纳如下:
1.金属物:由锌、铝等物质组成,主要为超细鳞片状锌、超细鳞片状铝。

2.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

3.无机酸组分:如铬酸等。

4.特殊有机物:为涂液的增粘分散组份,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类白色粉末。

达克罗的工艺流程
有机溶剂除油——机械抛丸——喷涂——烘烤——二次喷涂——烘烤——干燥达克罗的注意事项
1.达克罗遇光照会迅速老化,所以达克罗的涂覆过程应该在室内进行。

2.达克罗烘烤温度过低、过高都会使达克罗丧失防腐能力,达克罗应该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烘烤。

3.达克罗的使用周期很短,所以应该尽快用完。

4.达克罗的耐磨性能较差,所以应顶涂达克罗,然后再涂以耐磨性的其他涂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