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透镜》学历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1学历案资源与建议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课前准备1.凸面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2.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折射光路是__________的。
一、【导入环节】展示带有透镜的物品,如:照相机,投影仪,近视镜,老花镜等设计意图:让知识贴近生活。
同时也体现物理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环节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指向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两种透镜的外观特点活动1: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各个透镜试着将其分类。
一类透镜其特点是中间______(填“厚”或“薄”),边缘______(填“厚”或“薄”),我们把这样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一类透镜其特点是中间______(填“厚”或“薄”),边缘______(填“厚”或“薄”),我们把这样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活动2:观察我们的眼镜是哪一类的。
小结:远视镜是____________的______镜。
近视镜是____________的______镜。
活动3:通过自学课本83页内容,认识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评价任务1】课中测1.下列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___。
环节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指向学习目标2)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我们就说光线会聚了。
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了,我们就说光线发散了。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所以又叫______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所以又叫______透镜。
§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以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2、能正确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3、能正确理解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知道视力的矫正方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二、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阅读课本,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的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三、自我检测:2.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由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②如图14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一、预习总结,提出问题:二、小组探究、重点突破:(学习要求: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三、小组展示:(学习要求:请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展示)问题一: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问题二、有哪些办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问题三:如何让投影仪投在屏上的字更大一些?(方法、器材不限)四、反馈提升:1、思考:(1).照相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2).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正立的还是倒立的?(4).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怎么办?2、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五、达标检测:1、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鱼,他所看到的“金鱼”是()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
初中物理透镜复习学案

第四章透镜复习学案一:本章知识梳理对光线有作用凸透镜○1透镜三条特殊光线○2○3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1三条特殊光线○2○3实像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虚像u>2f, 成的像,像在内,应用 u=2f, 成的像,像在凸透镜成像规律 f<u<2f, 成的像,像在内,应用u=f时,不成像u<f,成的像,像在内,应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像的大小物像变化规律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你的大小近视眼时,物体呈现在视网膜方,矫正方法眼睛与眼镜近视眼时,物体呈现在视网膜方,矫正方法物镜成像目镜成像显微镜反光镜作用显微镜与望远镜物镜成像望远镜目镜成像专题知识:一: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请作出凸透镜及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完成光路图,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下图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2 倍焦距处;C、透镜的焦点与2 倍焦距之间;D、透镜的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2、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B、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C、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D、缩小的像一定是虚像。
3、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 )A、光点;B、焦点;C、二倍焦距点;D、根本没有。
4、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不到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的可能值是:―――――――――――――――――――――-( )透镜及应用A、8厘米;B、4厘米;C、6厘米;D、15厘米。
5、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当物距u=9cm时,从凸透镜中看到了正立的像;当u=11cm 时,在光屏上呈现出倒立的像,当u=26cm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_的像,当u=8cm 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的像。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3章《透镜及应用》单元复习学案

物理人教新课标版第3章《透镜及应用》单元复习学案1.要求会较熟练画透镜光路图(会聚和发散)。
2.要求熟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会看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2f u <f照相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典 型 示 例 取 规 律考点一: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 1. 完成下列光路图。
2.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F3.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5.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考点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7.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8.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9.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0.如图所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实像。
2023最新-《透镜》教案优秀8篇

《透镜》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8篇《透镜》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透镜的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二、进行新课[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
然后两相对比[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板书)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演示:92页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二)、焦点和焦距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4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三、课堂练习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2.93页1、2、3、4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备注:板书设计:5.1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三、作图:三条光线1、凸透镜(1)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2一、填空题1.光线折射规律的数学表达是斯涅尔定律。
2.凹透镜无论物距如何变化,成像都是倒立、减小、虚像。
3.设真实物距大于焦距的凹透镜的焦距为f,物距为u,像距为v,则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1/f = 1/u + 1/v。
–当u > f时,v的值为正数;–当u < f时,v的值为负数;–当u = f时,v为无穷大;–当u = 2f时,v = 2f。
4.凹透镜成像特点有:–进入透镜的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的对称轴上。
–入射光线再经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与与主光轴的夹角增大。
–进入透镜的光线最后会与法线夹角变小。
–制造凹透镜时,薄透镜的中央薄边厚。
二、选择题1.透镜是一种能聚光线的光学元件,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凸透镜会使通过它的光线发散。
–B. 凸透镜对平行光进行散焦。
–C. 凹透镜对入射夹角较小的光线折射后会散开。
–D. 凹透镜能够使光线发散,使得通过它的光线看起来离开的位置比真实位置远。
2.若折射率n2 > n1,入射角θ1 > 0,此时光线从折射率n1的介质向折射率n2的介质行进,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折射发生全反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θ1 > θc,则光线发生全反射。
–B. 若θ1 < θc,则光线会从折射率n2的介质内部折射到折射率n1的介质。
–C. 光线从密度较小的介质进入密度较大的介质,最小入射角θc与折射率n2有关。
–D. 当光线从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入密度较大的介质时,发生全反射是因为光线累积了很多次反射。
三、综合题1.二折射率是指介质中双折射严重时,两个折射率分别对应普通光和非普通光,这两个折射率称为该介质的二折射率。
请回答以下问题:(1)光线在二折射的诞生中的存在形式。
(2)光射入二折射质中时会发生的现象。
(3)光线的速度是否有变化?(4)光线走过一段距离的时间是否一致?(5)二折射率是光线通过晶体时折射率的什么倍数?(6)二折射率的计算方式。
第六章透镜复习学案

第六章《透镜》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3、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了解人眼成像原理。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二、归纳结构:对照中考面对面“知识清单”部分归纳结构,要求:时间:7分钟自学要求:自主归纳----合作纠错(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归课本)---识记规律(成像的规律)三、典例示范: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1)画出图中未知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完成光路图(2)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总结规律:(1)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发散作用。
(2)要识记两类透镜对三类特殊光线的作用(3)要明确凸透镜焦距的测定方法:平行光会聚法,二倍焦距成等大实像法2、凸透镜成像规律(1)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B、20 cmC、12 cmD、以上都不对总结规律:(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见归纳结构考点二图表)(2)“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3)物体离透镜越近,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物体离透镜越远,像离透镜越近,像越小(u减小,v增大,像变大;u增大,v减小,像变小。
像的大小与像距大小的变化关系相同)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河市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5章透镜复习学案
主备:邵忠辉 副备:张延喜 审核: 备课时间:2013.12.13
【知识回顾】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
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折射光路也是 的) 3.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4.折射的光路图:
空气
水
5.凸透镜成像: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B .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C .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2.某同学患近视眼,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若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则他应该( )
A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成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成像是正立的
C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成像是倒立的
D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成像是正立的
3.关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
B .从目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C .从物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D.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4.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大于一倍焦距B.小于一倍焦距
C.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大于2倍焦距
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室内光线较暗,应该用()
A.平面镜做反光镜B.凹面镜做反光镜
C.凸面镜做反光镜D.凸透镜做反光镜
6.现代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经做的大一些,其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大
C.增大视角D.看得更远
7.常用显微镜中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为物镜和目镜,则 ( )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物镜和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如图所示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
10cm,利用放大镜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盒盖的焦距可能为
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则一定是()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9.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与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与物体放在F点时成像情况相似
二、填空题
10.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就相当于是一个_______。
当眼睛看近处时,晶状体变_____,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当看远处时,晶状体变______,也可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11.是人的眼睛成像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判断这是________
眼的成像情况,正确的矫正方法是戴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12. 在望远镜中,物镜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附近成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镜。
13.看物体时,我们感觉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
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________,感觉物体就越________。
14.为了矫正视力,近视眼应佩戴透镜的眼镜,远视眼应佩戴
透镜的眼镜。
15. 明同学上初中后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
现在有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 (选填“强”或“弱”)些。
16. 如图是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
的图像。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当物距为
30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 (填“照相机”、“投
影仪”或“放大镜”)。
17.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
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
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cm..
18.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平面镜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 逐渐变大,所以产生一种“像变大”的感觉。
其实像的大小是 。
19.观察月球时,应选用 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应选择 镜。
20.根据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21.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22.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3.分别画出各图中的折射光线。
三、综合题
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或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烛焰放在距
离凸透镜25厘米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
作的仪器有 。
20题 22题
21题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或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
“A’’或“B”)。
(2)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
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分析实
验数据可知: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
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
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
距v随物距u的增大
而。
(3)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26.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
验装置如图。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
镜的位置不变。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首先要调节蜡烛的焰心、________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上。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