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试报告

合集下载

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弹性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程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金属材料的拉伸变形,计算其弹性模量,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包括拉伸试验机、测量仪器和金属试样。

首先,选择一根长度为L、直径为d的金属试样,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试样表面光滑。

然后,在拉伸试验机上夹住试样的两端,使其处于拉伸状态。

通过加载装置施加拉力,同时使用测量仪器记录试样的变形程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金属试样表面,确保试样无明显缺陷。

2. 安装试样:将试样放入拉伸试验机夹具中,调整夹具使试样两端固定。

3. 测量初始长度:使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试样的初始长度L0。

4. 施加拉力:通过加载装置施加逐渐增加的拉力,同时记录下相应的拉伸变形量。

5. 测量最终长度:当试样断裂时,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试样的最终长度L1。

6.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拉伸变形量和试样的几何参数,计算弹性模量。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金属试样的弹性模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测试,包括铜、铝和钢等。

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特性。

此外,我们还探究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材料内部晶格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材料的弹性性质。

另外,应变速率也会对弹性模量产生影响。

较高的应变速率会导致材料内部的位错运动增加,从而使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特性,且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影响。

这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金属材料的拉伸变形,计算其弹性模量,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数据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数据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数据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数据引言: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刚度和弹性特性的重要参数,它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杨氏模量的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金属材料的拉伸变形,计算出它们的杨氏模量,以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来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作为实验样品,分别是铝、铜和钢。

然后,我们将样品切割成标准的试样,并在试样上标记出测量点。

接下来,我们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上,并通过拉伸试验来施加力。

在拉伸过程中,我们使用外接应变计和外接应力计来测量试样的应变和应力。

最后,我们记录下不同应力下的应变数据,以便后续的计算。

实验数据:以下是我们在实验中测量到的数据:实验样品:铝应力(MPa)应变(mm/mm)10 0.00120 0.00230 0.00340 0.00450 0.005实验样品:铜应力(MPa)应变(mm/mm)15 0.001530 0.00345 0.004560 0.00675 0.0075实验样品:钢应力(MPa)应变(mm/mm)20 0.00140 0.00260 0.00380 0.004100 0.00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材料的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为:杨氏模量(GPa)= 应力(MPa)/ 应变(mm/mm)以下是我们计算出的杨氏模量数据:铝:10 GPa铜:20 GPa钢:40 GPa数据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钢的杨氏模量比铝和铜要高,这表明钢具有更高的刚度和弹性特性,能够更好地抵抗形变。

2. 铝的杨氏模量最低,说明铝的刚度和弹性较弱,容易发生形变。

3. 铜的杨氏模量介于铝和钢之间,具有适中的刚度和弹性特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并得出了结论:钢的杨氏模量最高,铝的杨氏模量最低,铜的杨氏模量介于两者之间。

最大耐受量试验研究报告

最大耐受量试验研究报告

最大耐受量试验研究报告最大耐受量试验研究报告摘要我们对公司提供的受试物抗肿瘤药在正常Balb/c Nude小鼠上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以期找到不同给药剂量的抗肿瘤药通过尾静脉给药,在4种给药频率下分别对应的最大耐受剂量。

4种给药频率分别为第1天和第8天给药、第1、5、9、13天给药、第1、3、5、7天给药及连续7天给药,每个给药频率对应3个不同的给药剂量。

结果显示:给药频率为只第1天、第8天给药及给药频率为连续7天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225mg/kg和30mg/kg。

给药频率为第1、5、9、13天给药和第1、3、5、7天给药所对应的剂量均均未降低动物体重,需进一步摸索这两种给药频率的最大耐受剂量。

目录1 实验目的 (4)2 遵循原则 (4)3 研究进度表 (4)4 药品试剂和仪器 (4)5 受试物配制 (5)6 实验动物饲养 (6)7 实验设计 (7)8 数据统计 (8)9 数据和文件保存 (8)10 实验结果 (8)11 总结 (16)12 附件 (16)实验目的本实验是研究多次尾静脉给予受试物抗肿瘤药对Balb/c Nude小鼠的毒性反应,确定该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MTD )。

最大耐受量(MTD)是指不会发生动物死亡,动物的体重降低不会超过10% (与Day 1相比),或者不产生明显毒副作用的剂量。

最大耐受量的确定对药效试验剂量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遵循原则该实验为非临床实验研究,属于非GLP实验,不完全参照美国FDA的GLP管理规范来实施,并且不需要质量保证部门的审察。

但实验设计,动物选择和动物饲养等都严格按照实验计划书和上海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

2 研究进度表给药开始日期:实验结束日期:报告发出日期: 2017年08月28日§2017年09月10日2017年10月18日:首次给药,定义为实验第1天3 药品试剂和仪器4.1受试物名称:抗肿瘤药批号:CZFY05-32-抗肿瘤药性状:白色粉末分子量:808.69纯度:99.29%储存条件:4C4.2其他试剂无水乙醇级别:药用级批号:170112009B来源: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Cremophor ELP批号:99258816K0来源:BASF公司生理盐水批号:16083102来源: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4.3实验仪器分析天平型号:BSA223S编号:MI-A-01-01厂家:Sartorius超声波清洗器型号:KQ-500型编号:R-B-14-01厂家: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立式压力灭菌蒸汽锅型号:YXQ-LS-100G编号:P-B-16-01厂家: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4 受试物配制5.1储备液5.1.1储备液的配制比例:供试品:60mg;无水乙醇:0.3ml ;Cremophor ELP:0.5ml5.1.2储备液的配制:储备液由上海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MC部门配制,共10ml,检测后终浓度为74.2mg/ml ①配制方法:按比例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或超声使抗肿瘤药溶解完全,再加入相应体积的Cremophor ELP,混合充分至完全澄清。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杨氏模量实验报告引言: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刚度的重要物理量,它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的应力与相应应变之间的比值。

通过测量杨氏模量,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特性,对于材料的选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介绍杨氏模量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为E = σ/ε,其中E为杨氏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静力学方法来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试样,通常为长条状,尺寸较大,表面光滑。

将试样固定在实验装置上,确保其处于水平状态。

2. 施加外力:通过实验装置施加外力,使试样产生弯曲变形。

在施加外力的过程中,记录下施加力的大小和试样的变形情况。

3. 测量应变:通过应变计或应变测量仪器,测量试样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

应变计可以通过电阻或光学原理来测量试样的应变情况。

4. 计算应力:根据施加的外力和试样的几何尺寸,计算出试样上的应力分布情况。

应力可以通过施加力与试样横截面积的比值来计算得到。

5. 计算杨氏模量:根据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计算出试样的杨氏模量。

通常采用直线拟合法,通过斜率来确定杨氏模量的数值。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实验装置:1. 弯曲实验台:用于固定试样,并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弯曲变形。

2. 应变计:通过电阻或光学原理来测量试样的应变情况。

3. 施力装置:用于施加外力,通常采用液压或机械装置。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多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了杨氏模量的数值。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试样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即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直线拟合,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杨氏模量的直线。

根据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我们得到了试样的杨氏模量为XXX。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试样的杨氏模量,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

测量实验报告测量实验报告测量实验报告怎么写?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能准确读取水准尺读书;初步掌握使用水准仪的操作要领、基本步骤和方法。

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计算。

二、实验器具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三脚架三、实验内容认识仪器对照仪器,指出目镜及其调焦螺旋、物镜、对光螺旋、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对照水准尺,熟悉其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

记录并计算出两点间高差。

四、实验步骤水谁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淮尺——精确置平读数。

安置仪器先将仪器的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粗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脉搏测量试验报告

脉搏测量试验报告

西安邮电学院光电传感实验报告系部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生姓名:苏东 (07) 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科技0804脉搏测量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3)学习和掌握硬件电路的软件仿真方法(4)学会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加深对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和深入理解二、试验分析脉搏测量属于检测有无脉博的测量,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

用于体育测量用的脉搏测量大致有指脉和耳脉二种方式。

这二种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三、试验原理1.脉搏信号的拾取:脉搏信号拾取电路如图1所示,IClA接为单位增益缓冲器以产生2.5V的基准电压。

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红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电能,单个二极管能产生O.4 V电压,0.5 mA电流。

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和IR333型红外发射二极管工作波长都是940 nm,在指夹中,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相对摆放以获得最佳的指向特性。

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电流越大,发射角度越小,产生的发射强度就越大。

在图l中,RO选100 Ω是基于红外接收二极管感应红外光灵敏度考虑的。

R0过大,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的电流偏小,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无法区别有脉搏和无脉搏时的信号。

反之,R0过小,通过的电流偏大,红外接收二极管也不能准确地辨别有脉搏和无脉搏时的信号。

当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上时,IC1B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大于同相输入端电位,Vi为“O”。

当手指处于测量位置时,会出现二种情况:一是无脉期。

虽然手指遮挡了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但是,由于红外接收二极管中存在暗电流,仍有lμA 的暗电流会造成Vi电位略低于2.5 V。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弹性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能力。

弹性模量的测量对于材料的性能评估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杨氏弹性模量,了解材料的弹性特性,并探究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原理:杨氏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单位面积内应力与应变之比。

实验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可以得到杨氏弹性模量的表达式:E = (F/A) / (ΔL/L)其中,E为杨氏弹性模量,F为施加的拉力或压力,A为试样的横截面积,ΔL为试样的伸长或缩短量,L为试样的原始长度。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为弹性模量测量仪,包括拉力计、试样夹具、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试样,保证试样的几何形状规整,并记录试样的尺寸参数。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具固定在拉力计上,并调整夹具使其与拉力计保持水平。

3. 测量试样尺寸: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试样的原始长度L和横截面积A,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施加拉力:通过旋转拉力计的手柄,施加适当的拉力至试样上,保持拉力稳定。

5. 测量伸长量: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试样在施加拉力后的伸长量ΔL,并记录测量结果。

6. 计算杨氏弹性模量:根据实验原理中的公式,计算杨氏弹性模量E,并记录计算结果。

7. 重复实验:根据需要,可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测量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杨氏弹性模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样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试样,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试样尺寸的测量:为了准确计算杨氏弹性模量,试样尺寸的测量应尽可能精确。

3. 拉力的施加:施加拉力时,应保持力的稳定,并避免试样的非均匀变形。

4. 实验数据的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杨氏弹性模量时,应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

布氏粘度实验报告

布氏粘度实验报告

布氏粘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布氏粘度测定方法,了解不同液体的粘度特性,并探究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与仪器布氏粘度测定方法布氏粘度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液体通过标准孔径的时间来评估其流动阻力。

通常使用布氏粘度计来进行测量,其包括一个玻璃管道和一个锥形容器。

液体从玻璃管道流入锥形容器,并根据所需时间来测定布氏粘度。

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有:- 布氏粘度计- 温度计- 计时器- 试管架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 清洗布氏粘度计,确保其干净且无明显杂质。

2. 准备所需的试样液体,并加热至所需温度。

同时,准备一些试样液体的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作为对照组。

3. 将布氏粘度计放在试管架上,保持稳定。

2. 测量1. 将所需试样液体注入布氏粘度计中,注意不要超过标记线。

2. 使用温度计测量试样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在测量前,先将试样液体搅拌均匀。

4. 打开计时器,并观察试样液体从上部孔口至下部孔口所需时间。

5. 重复以上步骤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3. 清洗1. 测量结束后,将布氏粘度计分解,并将各部件清洗干净。

2. 清洗后的仪器进行干燥,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结果我们使用不同的液体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了布氏粘度的测量,得到了以下结果:试样液体温度(摄氏度) 布氏粘度(s)水20 60水30 45糖水20 120糖水30 90油20 180油30 150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布氏粘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不同液体之间的布氏粘度也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糖水的粘度最高,而水的粘度最低。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布氏粘度的测定方法,并探究了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液体的流动阻力越小,粘度越低。

同时,不同液体的粘度也有所区别,其中糖水的粘度较高,而水的粘度较低。

注意事项1. 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的清洁和稳定性。

2. 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当注意温度计的准确度,避免温度误差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