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人教部编版复习特训三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导入新课。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 兵入关的基本史实。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思考:除了材料 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
No 牧羊,长达后当过兵。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niánchū),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
新课探究
(tànjiū)
一 探究点:明朝(mínɡ cháo)后期的腐败
1.基本(jīběn)情 况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
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
2021/12/12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第三页,共十九页。
2.后果(hòuguǒ)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 地(tǔdì)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1.满洲(mǎnzhōu)的兴起
(1)1616年,努尔哈 赤(nǔ ěr hā chì)统一了女 真各部,建立大金, 史称后金。
(2)1635年,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 国号为清。
努尔哈赤
2021/12/12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2.清军入关
2021/12/12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吴三桂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 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 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 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 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 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 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 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 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zhànyì)中联合 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C. 清军入山海关
D. 清朝迁都北京
7. 右边是明《流民图(局部)》。图中百姓衣不遮体,坎坷流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一时期农民大流亡的直接原因是 ( B ) A. 官员结党营私
B. 土地不断兼并
C. 皇帝疏于朝政 D. 明朝经济发展
8. 为了抵抗清军和镇压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加征了辽饷、练饷、 剿饷,对农民的盘剥走上了杀鸡取卵的道路。再加上天灾频降, 水旱并至,农民已无生路。这段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明末农民起 义的( A )
C. 均田免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起兵为百姓
5. 这是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流传的一则民谣:“杀牛 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一歌谣主 要反映出当时社会( A A. 赋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 ) B. 封建税制的不合理
C. 农村生产水平低下
D. 均田制已走向瓦解
6. 《重庆晚报》曾登载过一篇文章,名为《“蝴蝶效应”导致明 朝灭亡》。那么,明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B ) 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与发展
※学习目标
1. 列举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2. 简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概况。 3. 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等史实。
※知识梳理
社会控制力 财政危机 均田免赋 西 安 皇太极
1644
吴三桂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执政后期荒于
(3)清军入关与哪一历史人物降清有关? 吴三桂。
(4)三幅图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讨论回答
政治腐败,大势已去,积重难返……
思考回答:
辽东战事/满洲进攻明朝
回归本课主题,强调明朝灭亡的原因
了解到明朝不仅有内忧,更兼外患(辽东满清的进攻),导致农民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推翻了明朝统治。
过渡
(PPT板书)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提问:满洲原本的族名?历史上曾建立的政权?
填空(根据地图提问):满洲兴起和发展的重大事件。(1616-1636)
(4)傅乐成:《中国通史》 中信出版社 1992年2月版
(5)沈为慧、赵剑峰、何成刚、闫璟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 代史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6)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
(7)中国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纪录片《中国通史》
教学过程
课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时
授课教师
单 位
指导教师
单位
课程内容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教学目标
了解明朝政治日益腐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闯王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知道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史料:教材87页“课后活动”1
史料:明末陕北旱灾统计
提问: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史料,思考回答。
1.赋税沉重
2.连年天灾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官员贪赃枉法
打出李自成起义
提问:起义首先哪里爆发?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战各地,最后(zuìhòu)失败。
12/11/2021
第四页,共十一页。
12/11/2021
第五页,共十一页。
【问题1】 对“均田免赋”口号的评价。 探究“均田免赋”的口号是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shífēn)沉重的现状所 提出的,“均田”就是要分给农民土地,“免赋”就是要减免赋税。这一口号 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愿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1)明朝末年,政 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cháotíng)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 异常尖锐。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问 题2】 明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和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2)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的强大
12/11/2021
第一页,共十一页。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 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 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zhìsh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的强大。①起义军占领北京,明朝统治被推翻,但明 朝的残余势力力量强大,如在山海关的吴三桂等。②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 者乘机率大军南下。在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镇压下,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12/11/2021
第七页,共十一页。
一、选择题
1.明末(mínɡ mò)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
12/9/2021
兴起的?李自成起义最后的结局怎样?
第三页,共七页。
阅读下列(xiàli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12/9/2021
材料二 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禽(擒)戮,甚至剥皮、
割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明史·魏忠贤传》
材料三 明末(mínɡ mò),一名四川官员上奏说:“蜀
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 什一而已。”
第四页,共七页。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明末哪些方面的情况?
材料一反映了明末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材料二反映了宦官魏忠贤独揽朝政,镇压人民,任意屠杀(túshā); 材料三反映了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2)造成以上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yuányīn)是什么?最后导致了什么结果?
12/9/2021
第在一个农民家庭, 少年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后来,父亲死了,家境穷困,李自成到银川驿站里 去当马夫。他待人热情,驿卒们也挺爱戴他。
李自成的家一向担负代官府(guānfǔ)收租税的差使。 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拿不出租税。当地有个 姓艾的大地主,乘机放高利贷,想在农民身上盘剥。李自成看大家交不 起租税,就自己一个人借了债把税交了。过了一段时间,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 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还锁上镣铐,把 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吃东西。百姓和驿卒向县官恳求把李自成放在树荫 下,让他吃点东西,县官也不答应。这一下把群众激怒了,大家一哄而上,砸开 李自成身上的镣铐,带着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到甘肃当了兵,走上了起义的 道路。 李自成起义是如何爆发的?腐朽的明朝统治是怎样被推翻的?满洲又是怎样
第三单元 明清(mínɡ qīnɡ)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
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 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 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
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 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 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12/8/2021
第十页,共十八页。
探究(tànjiū)新知
明末(mínɡ mò)农民战争示意图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一说明末农民起义 的基本情况。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3年, 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 农民起义推翻了。
明《流民(liúmín)图》
明《流民图》从一个侧面把明代灾荒 战乱下人民的下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2/8/2021
第六页,共十八页。
探究(tànjiū)新知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tuī 明朝 fān)
12/8/2021
第七页,共十八页。
探究(tànjiū)新知
明末农民起义(nónɡ mín qǐ yì)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17课
明朝 的灭亡 (mínɡ cháo)
12/8/2021
第一页,共十八页。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闯王(chuǎnɡ wánɡ)进京
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
“均田免赋”为号召,转战十余年,最后于1644年3月推翻了明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K12教育资料
1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自主预习
巩固训练 拓展阅读
K12教育资料
2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
过程。 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基本史
1643 年率军攻入西
安,建立政权,政权名字是( A )
A.大顺 B.大利 C.大通 D.顺治
K12教育资料
16
7.关于明末农民起义说法不确切的是( B )
A.李自成的队伍是农民起义的主力军 B.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政权 C.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国号是大顺 D.明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B )
D.①④
K12教育资料
21
12.他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 年,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这个人是
( B)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K12教育资料
22
13.引导清军从山海关攻入北京的农民军的将领是
A.李自成
B.张献忠
C.吴三桂
D.高迎祥
(C )
K12教育资料
23
14.清朝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B )
材料一 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因为勤奋,因为反腐,
所以亡国。虽说清朝编纂的《明史》承认他兢兢业业,勤勉
勤俭,但“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概括了崇祯的一生。
K12教育资料
25
(1)崇祯如此勤奋,仍然无法挽回明朝的颓势,请从官场吏治 方面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 明朝后期,朝廷更加腐败。万历皇 帝 20 年不理朝政, 致使吏治败坏,宦官专权,政 治黑暗,人民苦不堪言。

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动脑筋:看图说出李自成起义的过程(guòchéng)和特点。
特点:目标明确、规模浩大、受农民欢迎
20陕21北/1起2义/6(qǐyì)
进军(jìnjūn) 中原
攻克西安
建立大顺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崇祯皇帝 上吊自杀的大树 2021/12/6
(huángdì)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李自成军队(jūnduì)与清朝军队(jūnduì)激战的地方:山海
2021/12/6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 传说(chuánshuō)李自成被杀的地方—湖北九宫山
2021/12/6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 课后活动(第87页)
• 1、答:当时土地贫瘠的陕西西北部连年大旱, 颗粒无收,到处都有饥民,许多农民只能吃蓬 草、树皮等为生,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但是 官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jìxù)催老百姓交赋税。
Image
12/6/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2021/12/6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明朝皇帝的陵墓群----十三陵。政治:政治腐败、皇帝贪图享乐、奸臣当道。——《清明史
料》。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陕西通志》卷八六。当时 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大人,俺连粥都没有喝了,实在没钱交税啦。特点:目标明确、 规模浩大、受农民欢迎。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 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军纪严明(yánmíng),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明《流民(liúmín)图》
富者动连阡陌(qiānmò), 贫者地鲜立锥。饥 寒切身,乱之生也, 职此之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人教部编版复习特训三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B、提出“均田免赋”
C、不得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在绝望中自缢,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末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主要是针对的下列哪项的( )
A、宦官专权
B、官员贪赃枉法
C、兼并土地,赋税沉重
D、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地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洛阳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张献忠
B、安禄山
C、李自成
D、吴三桂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率孤军坚守扬州城的著名将领史可法生活的时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末清初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以下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②元朝-成吉思汗③金-女真族④后金-努尔哈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实行行省制度
②戚继光抗倭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所属民族为( )
A、鲜卑族、女真族
B、蒙古族、满族
C、契丹族、党项族
D、匈奴族、藏族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努尔哈赤迁都北京,后改称盛京
B、皇太极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注意选拔人才
C、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D、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把下面人物与作品连接起来
Ⅰ组Ⅱ组
人物事件或作品民族首领政权
汤显祖______ 平叛大小和卓女真族______ 元昊蒙古国曹雪芹______ 《红楼梦》蒙古族______ 阿保机西夏
明太祖______ 《牡丹亭》契丹族______ 努尔哈赤后金乾隆帝______ 厂卫制度党项族______ 成吉思汗契丹国【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二:“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引自《绥寇纪略》
材料三“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引自《明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怎样的背景?
材料中的“闯王”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你认为“闯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导致“闯王”走向失败、清军人关的主要战役
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