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浙江省学考选考浙江省绿色联盟高2020届高2020级高三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绿色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wd无答案)

浙江省绿色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设全集,集合,,则( )A.B.C.D.(★) 2.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B.C.D.(★★★) 3. 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是( )A.6B.5C.4D.2(★) 4. 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A.-7B.-1C.1D.2(★★) 5.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且)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6. 已知 ,则“ ”是“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随机变量 , 的分布列如下表,其中,则( )A .B .C .D .无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 8. 三棱锥中,,,记与所成角为 ,与平面所成角为,锐二面角 的大小为 ,则( )A .B .C .D .(★★★★) 9. 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的图象上存在唯一一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存在实数使得的图象上存在两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不存在实数使得的图象上存在两对关于轴对称的点D.若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10. 对于数列:,,有以下结论:①若,则;②若,则;③对,均有;④对于任意正整数,均有.则( )A.仅①②正确B.仅②③正确C.仅①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正确二、双空题(★) 11. 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若为纯虚数,则 ______ ,______ .(★★★) 12. 已知圆:,为过点的动直线,若与圆相切,则直线的倾斜角为______;若与圆相交于、两点,则当的面积最大时的弦长为______. (★★★) 13. 已知,则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______项;若,则______.(★★) 14. 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则______;若,且只有唯一解,则的范围为______.三、填空题(★★★★) 15. 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过交椭圆于、两点,则的内切圆的半径的范围为______.(★★★★) 16. 设,不等式对所有的成立,则的最大值是______.(★★★★) 17. 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四、解答题(★★) 18.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的解析式;(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19. 如图,长方体被经过的动平面所截,分别与棱,交于点,,得到截面,已知,.(1)求证:;(2)若直线与截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长.(★★★) 20. 已知正项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1. 如图,已知经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若,求的斜率;(2)求的最小值.(★★★★) 22. 已知函数,.(1)求证: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2)若在时恒成立,求整数的最大值.。
2019年12月19日浙江省学考选考浙江省绿色联盟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students and American guests are welcome to participate and display diverse cultures.
Students’Union
第二节:读后续写(满分 25 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Mike reached the kids—a brother and sister around eight or nine years old. He got to the boy first, and when he turned to the girl, he had to reach down into the water and catch her
第二节: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 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 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叮咚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 6 和第 7 两个小题。现在,你有 10 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第一节: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 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停顿 00' 02" 叮咚(Text 1) M: Selina, have you sent thank-you notes to your relatives from whom you received gifts? W: Oh, I completely forgot it. I will do it at once. 停顿 00' 10" 叮咚(Text 2) M: Daisy, when is your graduation day? On June 21st? W: Dad, you forgot that again? I have told you that it will be held a week earlier than scheduled. 停顿 00' 10" 叮咚(Text 3) M: I love traveling so much.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W: I dislike traveling because I find it very tiring, especially in those noisy big cities. But I like to go hiking and take photos. 停顿 00' 10" 叮咚(Text 4) W: Can I help you? M: I’m looking for some suits that I can wear at the office as well as on weekends. W: Let me show you a new summer collection. There’re several styles just for what you’re looking for. 停顿 00' 10" 叮咚(Text 5) M: Do you mind if I watch the news? W: Yes, actually, I do. My favourite quiz show is coming on right now. M: Is that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news? W: Don’t start that again. We had the same argument last night. Just turn to Channel 4, OK? 停顿 00' 05" 叮咚第一节到此结束。
2024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高效提分物理试题

2024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用某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研究饱和电流的影响因素,则( )A.电源的左端为负极B.换更高频率的光照射,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C.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左端,电流表示数为零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可能一直增大第(2)题物理学中物理定律最终都能用数学公式表示,等式两端量纲(单位)必定一致。
量纲分析就是在保证量纲一致的原则下,分析和探求物理量之间关系。
已知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表达式为,推理可知式中J的国际制单位为()A.J B.C.D.第(3)题某人在河谷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石块,抛出的小石块可以落在抛出点左侧的任何位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越大,小石块落地时间越长B.初速度越大,小石块落地时间越短C.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石块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能相同D.初速度越大,小石块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第(4)题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核电池。
把从石墨核废料中提取出来的碳14封装进钻石中,制成核电池,通过碳14的核衰变释放核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这种核电池可以维持一艘宇宙飞船或一家医院运营2.8万年,使用期间无需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
已知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14的衰变产物为氧16B.升高温度,可以减小碳14的半衰期C.衰变的实质是核外电子跃迁D.经17190年,核电池中碳14的个数变为原来的第(5)题某同学网购一套可拆小型变压器用以自主实验探究,其部分产品及说明书如图所示。
某次探究实验中,该同学将说明书中的线圈Ⅰ作为原线圈使用,线圈Ⅱ作为副线圈使用。
已知左侧线圈匝数更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左侧线圈为线圈Ⅰ,该次实验变压器为升压器B.左侧线圈为线圈Ⅰ,该次实验变压器为降压器C.右侧线圈为线圈Ⅰ,该次实验变压器为升压器D.右侧线圈为线圈Ⅰ,该次实验变压器为降压器第(6)题哈勃望远镜的这组照片可能展示了一颗恒星的死亡.2007年出现在此位置的恒星,2015年已经从光学视野中消失了。
2020年12月浙江省学考选考高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Z20联盟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化学试题卷 第 1 页 共 2 页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26.(4分)(1)HClO+CO 32-=ClO -+HCO 3-(1分) (2)(1分)(3)氯单质、溴单质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随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状态从气体变为液体。
(2分)27.(4分)(1)0.15 (2分) (2)n (e -)=3×=0.15mol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 mol ,铝的物质的量为y mol ,由电子得失守恒可得2x+3y=0.15mol 反应后的镁离子与铝离子转化为沉淀最大时,n(NaOH)=2x+3y=0.15mol ;此时v(NaOH)=60ml-10ml=50ml,故c (NaOH )==3mol •L -1(2分)28.(10分)Ⅰ(1)N 2(1分) Fe (SCN )3(1分)(2)2SO 2+2H 2O+O 2+2Ba 2+=2BaSO 4↓+4H +(分开写也可以)(2分) Ⅱ(1)分液漏斗 (1分)(2)溶液蓝绿色褪去,有大量墨绿色固体产生、干燥管中有液体上升后下降的现象(3个现象写2个给2分,1个给1分) (3)偏低(1分)29.(10分)(1)BCD (2分)(2)①HCOOH*+2H 2(g)=H 2COOH*+3/2H 2(g) 或HCOOH*+1/2H 2(g)=H 2COOH*(2分)②-0.50 (1分)(3)(2分,左侧比曲线I高得1分,右侧比曲线I低得1分,总面积相差较大扣1分,最高点位置不扣分)(4)①CO(1分)②温度改变时,反应i和反应ii平衡移动方向相反;且影响程度接近(2分,答对1点给1分)30.(10分)(1)用玻璃棒搅拌或摩擦瓶壁或加入晶种促使晶体析出(1分)(2)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1分)(3)BC (2分)(4)①ebcg (2分)②当滴入最后1滴盐酸时,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③(c1v1-c2v2)/(2×104)(2分)31.(12分)(1)CD (2分)(2)(2分)(3)(2分)(4)(写出4个给3分,3个给2分,2个给1分)(5)(3分,每步1分)或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卷第 2 页共 2 页。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二(上)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B.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原电池将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2.下列方法可以加快铁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少量硫酸锌B.加入少量硫酸铜C.降温D.增大压强3.下列溶液导电性最强的是()A.1 L 0.1 mol•L﹣1醋酸B.0.1 L 1 mol•L﹣1H2SO4溶液C.0.5 L 0.1mol•L﹣1盐酸D.2 L 0.1mol•L﹣1 H2SO3溶液4.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A.S2﹣B.HCO3﹣C.Al3+D.K+5.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B.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C.用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D.用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6.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A.△H<0,△S>0 B.△H<0,△S<0 C.△H>0,△S>0 D.△H>0,△S<0 7.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A.Na2CO3B.NaCl C.NH4Cl D.CH3COONa8.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9.在2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10s 内A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10s后容器内的B的物质的量为()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10.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11.科学家提出可以用酸度(AG)表示溶液的酸碱性,AG=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的AG=1B.常温下0.1 mo l•L﹣1NaOH溶液的AG=12C.酸性溶液的AG<0D.常温下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1212.可逆反应aX+2Y(g)⇌2Z(g)在一定条件下的达到平衡后,t1和t2时各改变某一种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X是固体,则t1时一定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X是气体,则t2时不可能是减小容器压强C.若X是固体,则t1时可能是增大了X的质量D.若t2时采用了降温措施,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H>013.常温下,不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A.NaA的溶液呈碱性B.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C.0.01 mol•Lˉ1HA溶液的pH=4D.HA溶液跟锌反应,放出H2很慢14.某地酸雨检验除含H+外[c(OH﹣)可忽视]还有Na+,Cl﹣,NH4+,SO42﹣其浓度依次为:c(Na+)=2.3×10﹣5mol/L,c(Cl﹣)=3.5×10﹣5mol/L,c(NH4+)=2.3×10﹣5mol/L,c(SO42﹣)=1.05×10﹣5mol/L,则该地酸雨的pH为()A.3 B.4 C.5 D.6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阳极产生Cl2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铝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ˉ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ˉ1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ˉ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H=﹣57.3 kJ•molˉ1,若将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g)和1 mol O2(g),达到平衡后,放出Q kJ热量,则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Q kJ•molˉ11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B.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H<0)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2 NO2⇌N2O4(无色))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18.依据表判断CH3CH3→CH2=CH2+H2的反应热为()化学键C﹣H C=C C﹣C H﹣H键能(kJ•mol1)414.4615.3347.4435.3A.+125.6 kJ•molˉ1B.﹣125.6 kJ•molˉ1C.+46.1 kJ•molˉ1D.﹣46.1 kJ•molˉ119.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B的浓度,v(正)>v(逆)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C.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 (正)、v(逆)不变D.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现将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CH3COOH、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50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22℃B.P点的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M>ND.若将CH3COOH改为HCl,P点温度高于28℃2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SO42ˉ、Cu2+、Na+、ClˉB.中性溶液中:Fe3+、Al3+、NO3ˉ、ClˉC.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K+、S2ˉ、CO32ˉD.水电离出的c(H+)=1×10ˉ12mol•Lˉ1的溶液中:K+、Na+、Clˉ、HCO3ˉ2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23.控制适宜的条件,将反应2Fe3++2Iˉ⇌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为正极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24.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B.在滴有酚酞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1.0×10ˉ8mol•L﹣1盐酸的pH=8.0D.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25.25℃时,在25mL 0.1mol•Lˉ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ˉ1的CH3CO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C点时c(CH3COOˉ)>c(Na+)>c(H+)>c(OHˉ)B.D点时c(CH3COO﹣)+c(CH3COOH)=2c(Na+)C.曲线上A、B间任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CH3COOˉ)>c(OHˉ)>c (H+)D.B点的横坐标a>12.5 mL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2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和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2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写出其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使其恢复原来的浓度.28.25℃时,某明矾[KAl(SO4)2•12H2O]水溶液的pH=3,则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29.Na2CO3、NaHCO3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加热、蒸干、灼烧NaHCO3溶液得到的固体产物是.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30.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表:请回答:实验编号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ˉ1)混合溶液的pH甲0.20.2a乙c10.27丙0.10.17丁0.10.19(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mol•Lˉ1(选填“是”或“否”);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ˉ)与c(Na+)的大小关系是;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2)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写出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c(Na+)﹣c(Aˉ)= mol•Lˉ1.31.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及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反应反应热平衡常数①CO2(g)+3H2(g)═CH3OH(g)+H2O(g)△H1=﹣48.8kJ•molˉ1K1=320②CO(g)+H2O(g)═H2(g)+CO2(g)△H2=﹣41.2 K2kJ•molˉ1③CO(g)+2H2(g)═CH3OH(g)△H3K3=160(1)则反应△H3= kJ•molˉ1;K2= (填数据);(2)850℃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开始时只加入CO2、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H2CO2CH3OH H2O浓度(mol•Lˉ1)0.20.20.40.4(Ⅰ)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 ;(Ⅱ)比较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大小:v正v逆(选填“>、<或=”);(Ⅲ)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选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选填“增大”“减小”“不变”).(3)依据温度对反应①的影响,在图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甲醇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3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烧碱中的杂质不和酸反应),请根据实验回答:(1)将已称量好的8.8g烧碱样品配制成500mL待测液,配制过程使用的主要仪器除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一种必须使用的仪器是;(2)用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3)用0.20mol•Lˉ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液,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4)经过分析发现,本次实验的测定结果比烧碱的实际纯度偏高,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B.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D.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E.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F.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消失(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为%(保留整数).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10.000.6020.50第二次10.00 3.0023.102020┄2021学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二(上)联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B.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原电池将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A.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B.核能、太阳能、氢能都是洁净能源;C.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导致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D.原电池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解答】解:A.风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加以利用,属于一次能源,故A正确;B.核能、太阳能、氢能都是洁净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新能源,故B正确;C.化学反应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导致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所以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故C正确;D.原电池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不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D.2.下列方法可以加快铁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少量硫酸锌B.加入少量硫酸铜C.降温D.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铁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固体表面积以及原电池反应等,一般来说,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固体表面积或形成原电池反应,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加入少量硫酸锌,铁与锌离子不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反速率减小,故A错误;B.加入少量硫酸铜,铁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增大压强对反应物的浓度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B.3.下列溶液导电性最强的是()A.1 L 0.1 mol•L﹣1醋酸B.0.1 L 1 mol•L﹣1H2SO4溶液C.0.5 L 0.1mol•L﹣1盐酸D.2 L 0.1mol•L﹣1 H2SO3溶液【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力离子浓度成正比,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最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能力离子浓度成正比,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最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醋酸和H2SO3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2SO4、HCL都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但H2SO4溶液离子浓度最大为2mol/L,所以导电能力最大的是硫酸溶液,故选B.4.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A.S2﹣B.HCO3﹣C.Al3+D.K+【考点】水的电离.【分析】常温下,能使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增加,说明该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则为弱碱离子的水解反应.【解答】解:A.硫离子是多元弱酸阴离子分步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减少,故A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增加,氢离子数目减少,故B错误;C.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Al3++3H2O⇌Al(OH)3+3H+,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增加,氢氧根离子数目减少,故C正确;D.钾离子不水解,所以不改变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B.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C.用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D.用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NaOH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B.碱式滴定管只能量取碱性溶液;C.广泛pH试纸的测定值是整数;D.量筒的感量是0.1mL,量取溶液时量筒规格要等于或稍微大于量取溶液体积.【解答】解:A.NaOH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NaOH应该放置在小烧杯中称量,故A错误;B.碱式滴定管只能量取碱性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酸性,要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B 错误;C.广泛pH试纸的测定值是整数,所以用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不能为3.2,故C 错误;D.量筒的感量是0.1mL,量取溶液时量筒规格要等于或稍微大于量取溶液体积,所以用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故D正确;故选D.6.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A.△H<0,△S>0 B.△H<0,△S<0 C.△H>0,△S>0 D.△H>0,△S<0【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分析.【解答】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A、当△H<0,△S>0时,△G=△H﹣T•△S<0,在室温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H<0,△S<0时,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H>0,△S>0时,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D、△H>0,△S<0时,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C.7.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A.Na2CO3B.NaCl C.NH4Cl D.CH3COONa【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根据盐的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来分析.【解答】解: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即pH=7,NH4Cl是强酸强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PH<7,CH3COONa、Na2CO3均为强碱弱酸盐,均水解显碱性,但由于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强弱关系为:CH3COOH>H2CO3,故当浓度相等时,水解程度为:Na2CO3>CH3COONa>7,即溶液pH最大的是Na2CO3,故选A.8.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D.催化剂影响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解答】解:A.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不是有效碰撞,则不能反应,故A错误;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浓度增大可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催化剂影响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但不影响化学平衡,故D错误.故选C.9.在2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10s 内A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10s后容器内的B的物质的量为()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及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v=,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12mol/(L•s)×2L×10s=2.4mol,故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 =0.8mol,故10s后容器内的B的物质的量为:4mol﹣0.8mol=3.2mol,故选C.10.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对于可逆反应,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性也不再变化,以此解答.【解答】解:A、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不能确定,取决于开始反应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只有单位时间内生成3nmolX,同时生成2nmolZ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生成3nmolX,同时消耗nmolY,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11.科学家提出可以用酸度(AG)表示溶液的酸碱性,AG=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的AG=1B.常温下0.1 mol•L﹣1NaOH溶液的AG=12C.酸性溶液的AG<0D.常温下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12【考点】pH的简单计算;水的电离.【分析】A.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B.c(H+)=,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1,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C.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比氢氧根离子的比值大于1;D.0.1mol•L﹣1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1mol•L﹣1,c(OH﹣)=,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10﹣12mol•L﹣1.【解答】解:A.在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AG=lg1=0,故A错误;B.在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氢离子浓度为c (H+)==1×10﹣13mol•L﹣1,AG=lg=﹣12,故B错误;C.由于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比氢氧根离子的比值大于1,AG>0,故C错误;D.0.1mol•L﹣1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1mol•L﹣1,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10﹣13mol•L﹣1,AG=lg=12,故D正确;故选D.12.可逆反应aX+2Y(g)⇌2Z(g)在一定条件下的达到平衡后,t1和t2时各改变某一种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X是固体,则t1时一定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X是气体,则t2时不可能是减小容器压强C.若X是固体,则t1时可能是增大了X的质量D.若t2时采用了降温措施,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H>0【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图可知,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在t1时改变条件,正、逆速率都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改变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是增大压强,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改变温度与某一物质浓度,平衡一定移动;在t2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大,故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判断.【解答】解:由图可知,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在t1时改变条件,正、逆速率都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改变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是增大压强,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改变温度与某一物质浓度,平衡一定移动;在t2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大,故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A、若X是固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可以增大压强来改变平衡,但是加入催化剂也可以出现同样效果,所以不一定是增大了压强,故A错误;B、若X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则t2时减小容器的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应该减小,不是不变,则t2时不可能是减小容器压强,故B正确;C、若X是固体,则t1时可能是增大了X的质量,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故C错误;D、由于a+2≥2,反应物的气体体积不会小于生成物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或者向着逆向移动,不会出现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一定不是减小压强;若是降低温度,v(正)>v(逆),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D错误;故选B.13.常温下,不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A.NaA的溶液呈碱性B.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C.0.01 mol•Lˉ1HA溶液的pH=4D.HA溶液跟锌反应,放出H2很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要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可证明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完全电离或从对应的强碱盐溶液呈碱性的角度,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常温下,NaA的溶液呈碱性,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可证明HA为弱酸,故A不选;B.常温下,将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测得pH=3.5,说明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如为强酸,稀释后pH=4,所以可证明为弱酸,故B不选;C.常温下,测得0.01 mol/LHA溶液的pH=4,说明HA没有完全电离,可证明HA为弱酸,故C不选;D.HA溶液跟锌反应,生成氢气的快慢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不能根据放出H2很慢,判断为弱酸,如果是强酸浓度很小生成氢气的速率也很小,故D选.故选D.14.某地酸雨检验除含H+外[c(OH﹣)可忽视]还有Na+,Cl﹣,NH4+,SO42﹣其浓度依次为:c(Na+)=2.3×10﹣5mol/L,c(Cl﹣)=3.5×10﹣5mol/L,c(NH4+)=2.3×10﹣5mol/L,c(SO42﹣)=1.05×10﹣5mol/L,则该地酸雨的pH为()A.3 B.4 C.5 D.6【考点】pH的简单计算.【分析】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计算酸雨中氢离子浓度,再根据pH的计算公式计算溶液的pH.【解答】解: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氢离子浓度为C,所以c (NH4+)+c (Na+)+C(H+)=2×c (SO42﹣)+c(Cl﹣),2.3×10﹣5mol/L+2.3×10﹣5mol/L+c (H+)=2×1.05×10﹣5mol/L+3.5×10﹣5mol/L,所以c(H+)=10﹣5mol/L,pH=﹣lgc(H+)=5,故选C.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阳极产生Cl2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铝【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D.熔融的AlCl3不导电.【解答】解:A.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而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冶炼钠,故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燃料没有燃烧,故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则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故C 正确;D.熔融的AlCl3不导电,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故D错误.故选C.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ˉ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ˉ1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ˉ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H=﹣57.3 kJ•molˉ1,若将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g)和1 mol O2(g),达到平衡后,放出Q kJ热量,则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Q kJ•molˉ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醋酸电离过程吸热;D、2 mol SO2(g)和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SO3(g )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解答】解: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ˉ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ˉ1,故A错误;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ˉ1可知,石墨的能量较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由于醋酸电离过程吸热,因此1 mol CH3COOH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C正确;D、2 mol SO2(g)和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SO3(g )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则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Q kJ•molˉ1,故D错误;故选C.1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B.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H<0)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2 NO2⇌N2O4(无色))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2024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年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行周期127分钟。
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第(2)题如图所示,两固定斜面粗糙、光滑,两物块,通过铰链与轻杆相连,不带电,带正电,且都静止于斜面上,杆垂直于。
当在整个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时( )A.向上滑动B.仍静止C.与间的摩擦力增大D.沿斜面向下运动第(3)题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锶()会发生衰变,半衰期为28.8年,则()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B.海水稀释不能改变锶的半衰期C.秋冬气温逐渐变低时,锶的衰变速度会变慢D.经过约57.6年,核污染水中的锶()将全部衰变结束第(4)题主动降噪的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发出反噪声与噪声相抵消,使a处的噪声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噪声与噪声的传播速度不同B.反噪声与噪声在a处的相位相同C.反噪声与噪声频率相同D.空间各处的噪声都降低第(5)题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其方向与直角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D为BC的中点,AB边长2cm,D点电势为0V。
现将一个电荷量为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B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了的功,再从A点移到点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了的功。
则关于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场强方向沿AB直线由A指向B B.场强方向沿AC直线由A指向CC.场强大小为150V/m D.场强大小为200V/m第(6)题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2022年10月9日,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化学(选考)试题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2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Fe56 I127 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来装运浓硫酸B.“侯氏制碱”工业是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得大量NaOHC.华为AI芯片已跻身于全球AI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D.垃圾分类是化废为宝的重要举措,厨余垃圾可用来制沼气或堆肥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NH4ClB.NaHSO3C.CH3COOHD.NaHCO33.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甲装置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B.乙装置用于除去CO中的CO3C.丙装置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D.丁装置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ClO的结构式:H-O-ClD.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5.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6.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权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O2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6O和18O2-互为同位素B.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C.CH3COOH与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D.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2Na+Cu2+=2Na++CuB.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铜粉:Cu+H2O2+2H+=Cu2++2H2O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O4↓+H2OD.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I-+2Cl2=2Fe3++I2+4Cl-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为:根据上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Z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D.L与R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1.一种用于驱动检验管道焊缝设备爬行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 CH3OH转移6 mol电子B.电子由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返回电极A,形成闭合回路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溶液的pH减小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含有的SO32-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5.6L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 AC.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N A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 A13.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的MOH溶液,溶液pH随MOH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B.摘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时,c(M+)>c(A-)C.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D.K点时,c(MOH)+c(M+)=0.02 mol·L-114.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
浙江省绿色联盟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绿色联盟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复数z1=2-i,z2=1+2i,i为虚数单位,则z1·=()A. 4-5iB. 3iC. 4-3iD. -5i【答案】D【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2.已知x,y为实数,则“xy≥0”是|x+y|≥|x-y|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解析】【解答】解:由,当时,成立,当时,也成立。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对x、y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结论成立。
3.已知a为第二象限角,且3sina+cosa=0,则sina=()A. B. C. - D. -【答案】A【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解析】【解答】解:,已知a为第二象限角,sina<0∴.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再结合角a的象限即可求出结果。
4.设U为全集,对于集合M,N,下列集合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A. M∩N MUNB. (C U M)U(C U N)=C U(M∩N)C. (C U M) ∩(C U N)=C U(MUN)D. (C U M) ∩(C U N)=C U(M∩N)【答案】D【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解:根据集合的运算性质,可得到(C U M)U(C U N)=C U(M∩N),(C U M) ∩(C U N)=C U(MUN)。
故答案为:D【分析】结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5.已知函数f(x)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图象所对应的函数是()A. f(x)=e-xB. f(x)=e-2C. f(x)=e x2D. f(x)=e-x2【答案】D【考点】函数的图象【解析】【解答】解:由图像可得出这个函数为偶函数,故排除A选项,再由特殊值法可得出f(0)=1,排除B选项,再由图像的增减性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进而可判断出满足条件为f(x)=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