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013.10

合集下载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 高温灭菌 菌类杀死;冷却
接种 将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 上的过程 恒温培养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 个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中,B是________ 接种 过程,完成步骤C 温度 下进行。 需要在适宜的________ ( 2 )若 D 中的 菌落 为 细 菌 菌 落 , 其 形 态 特 点 是 菌落比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 菌和真菌?
实验一: 提出问题:手上有没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和手上的细菌哪里更多? 作出假设: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制定计划: 1. 两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3 和 2; 1.三套相同且灭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 1 、2、 ; 2. 1 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 2.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 1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 盖。将硬币在 2号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3号不处理。 盖上盖。2号不做处理。 3. 将三个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3.将两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 果。 1号和2号培养皿均有菌落且2号更多些,3号 实验结果:1 号培养皿有菌落;2号没有 没有菌落 实验结论: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硬币比手上的细菌多
大小
细菌 菌落 真菌 菌落
形状 大多数光 滑粘稠或 干燥粗糙
颜色

白或黄

绒毛状 , 絮 红 , 褐 , 状 或 蜘 蛛 绿,黑,黄 网状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配制培养基
培养皿 培养基 牛 肉 汁

第一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细菌很小,大多真菌也很小,可以用培养基培养成菌落来观察。

2、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鉴定细菌真菌种类通常依据是菌落的特征,即菌落的大小」态」色4、细菌、真菌的菌落比较:菌落大小形态颜色细菌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或黄真菌大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呈红、褐、绿、黑趴黄等5、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酉己制培养基f 咼温火菌(冷去卩)f 接种f 恒温培养。

提供J 目的J 目的J水和有机物清除杂菌,排除干扰提供适宜的温度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准备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试验,不作处理的为对照组,处理(采样接种)的为实验组。

7、在草地上暴露5-10分钟相当于培养方法的接种。

8 使用无菌棉棒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感染,干扰实验。

9、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生存空间。

氧气不是细菌的必须生存条件,有些菌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甲烷菌、破伤风杆菌。

第二节细菌10、细菌是列文虎克发现的。

11、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进入。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12、细菌个体微小,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13、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且独立生活。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其重要特征。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运动),有的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起保护作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14、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只有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

没有叶绿体,绝大多数的细菌营养方式为异养。

它们大多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分裂速度极快)。

a*2 n(n代表分裂次数,a代表细胞基数)。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四章 分布根筷子上可能有700种细菌!每只脏
手可携带40万细菌;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亦可检验 出3200个细菌;在抽查的700张人民币上,竟有440张检出 代表肠道细菌污染的大肠杆菌;人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 表面,也携带着大量细菌,每1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表面 大约含有1~10万个细菌,一个指甲缝里有近5万个细菌! 那么,细菌和真菌都能分布在什么环境中呢?
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 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有:水、营养物质、适宜的 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1.下列环境中,菌类生物较多存在的是( D ) A.刚煮熟的食物中 B.火山口的熔岩中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D.流通的货币上
2.下列条件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的是
4.制作泡菜是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乳酸。 制作泡菜的泡菜坛不仅要加盖,而且要用水封口。 这样做的目的不包括( B ) A.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其他细菌进入泡菜坛中 B.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 C.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 生长 D.增加坛内空气湿度
第二节 细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它是由下列哪几部分 组成的( D )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对芽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各种细菌体内,都会出现芽孢的结构
②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休眠体
1.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 2.细菌的形态:微小,需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3.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芽孢 5.细胞的生殖:分裂生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教材p69的提示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 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接种
3.汇总全班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 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 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并密封的环境中不可能 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经高温灭菌后一 直密封的培养皿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因为灭 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
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 过程。(此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的培养箱中, 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 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 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 他环境的污染。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 了防止棉棒上细菌或真菌的污染培养基。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 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有时还能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 颜色。
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
物质,是制作固体培养基常用材料之一。选择 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 一起,可以制成培养基。
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 的生活必需哪些基本条件?
水、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或2号), 将 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3.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4.应考虑好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 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两套培养皿都需要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5.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合作电话: 客服电话:/6/7 传 真:
发霉桔子
酸牛奶
• 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绿色斑点等— —霉菌(真菌)
• 伤口会发炎——细菌
• 牛奶放久了会变质发酸——乳酸菌(细菌)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呢?
• 显微镜(光学高倍或电子显微镜):一般个体很 小,可以看清 单个细胞和内部结构
• 肉眼: 1.大型的真菌 ( 多个细胞) 2.菌落
形态 大小 颜色
细菌菌落
光滑粘稠 粗糙干燥

白色,少数其他颜 色
真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 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 色等
三、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肉汁+琼脂 2. 高温灭菌 3. 冷却 4. 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 5.恒温培养.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
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答: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无菌棉棒是为了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 养基. 2、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答: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3、汇总全班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 样的? 答:细菌和真菌是无处不在的。
C 菌落

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ppt课件

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ppt课件

应该将手指上的 细菌或真菌接种 在培养基上。要 不要设置对照?
2019
-
35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数量不一样吗?
做出假设: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数量不一样。 材料用具: 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
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①培养皿(装有培养基,两套)
细菌真菌的分布简介:
各种细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日 常生活中接触的许许多多的环境和物品,如抹布、垃圾筐 (袋)、门帘、门把手、案板、钱币、公用电话、书报、 桌椅、电器开关、水龙头开关和卧具等,甚至某些食物常 被一些细菌、真菌所污染。
细菌、真菌的数量庞大
据调查报告:一根筷子上可能有700种菌!每只脏手可携带40万细菌;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亦可检验
出3200个细菌;在抽查的700张人民币上,竟有440张检出
代表肠道细菌污染的大肠杆菌;人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
表面,也携带着大量细菌,每1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表面大
约含有1~10万个细菌,一个指甲缝里有近5万个细菌!那么,
细201菌9 和真菌都能分布在什么环境- 中呢?
现代鸡场中,鸡的活动范围很小、鸡群密度大,如果饲养
员穿着随意,很可能会把病菌带入,使鸡患病。而且,养鸡场
饲养的鸡抵抗力较差,疾病容易在鸡群中传播,导致鸡大量死
亡。因此,饲养员要穿干净的工作服,并在进入鸡场是进行消
毒,避免将病菌带入。
而散养的鸡数量少,活动的空间大,抵抗力相对较强,因
2019
-
9
此,为喂养时不用穿工作服。
16
观察菌落
较小
表面光滑 粘稠
表面粗 糙干燥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准备培养基、培养皿、无菌棉棒、无菌水、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等材料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香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的图片,讲解: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它属于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至于细菌,肉眼就看不见了。

其实,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现代化养鸡场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养鸡场又不是医院,饲养员为什么要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呢?2.给散养的鸡喂食时不用穿白大褂,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新知探究一、观察菌落【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应该如何观察和检测它们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有菌落的培养皿图片,讲解:在培养皿中加入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菌落呢?【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得出答案: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再次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进行总结:细菌的菌落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人教版_ 八年级上册_第五单元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3张PPT)(共33张PPT)

人教版_ 八年级上册_第五单元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3张PPT)(共33张PPT)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知道你的学习目标吗?】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 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 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 动。
【想一想、议一议】
1.同学们吃过各种各样的蘑菇吗?它们是 什么生物呢?
2.日常生活中,饭菜、馒头、肉汤放久了, 或变质的水果、花生、甘蔗、牛奶等食品在 表面出现褐、黑、黄、红、绿、蓝、白等 “毛毛”、“皱皱”、“薄膜状”的毛或膜, 这些都是什么呢?
1. 在“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中,不正 确的做法是( ) A.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套培养皿,并且放在同一环境 中培养. B.在教室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 封好,这是接种. C.采集细菌和真菌后,还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 D.用无菌棉棒在口腔采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 养基 2. 下列有关细菌或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 A.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牛奶与琼脂混合 C.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
形态 颜色
2.
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来自大小3.判断:

)菌落

)菌落
1.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A.菌落 B.细菌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2. 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 ) A.菌落较大,呈绒毛状 B.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菌落较大,呈青绿色 D.菌落较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3. 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条件合适,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 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恒温培养 (恒温箱或室内温暖的地方)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我们的手掌上有细菌或真菌吗?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 我们的手掌上有细菌或真菌吗。 做出假设: 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
参照课本,各小组讨论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的探究方案,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呈现红,褐 ,绿 ,黑 ,黄 等颜色。
如何培养菌落?
请阅读教材P67科学方法部分内容,完成 同步P40探究任务一自主探究(3)
总结:培养菌落一般步骤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冷却后接种
4、恒温培养
1、配制培养基 (琼脂+牛肉汁等有机物)
2、高温灭菌 (目的:清除杂菌,排除干扰)
3、(冷却后)接种
பைடு நூலகம்
4.在检测某处细菌、真菌时,要准备两套培养皿,原因是 (C ) A.一套培养皿万一不能采集到细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备 用的再采集 B.两套培养皿做实验可获得更多的细菌、真菌 C.一套培养皿做实验,另一套作对照 D.准备两套是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
5.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 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 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 接种 实验步骤中,B是__________
思考:如何才能看到细菌和真菌呢?
方法:1、高倍显微镜镜观察
2、培养并观察菌落
什么是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 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根据:大小、形状、颜色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区别:
大小 形状 表面光滑粘稠 或干燥粗糙 颜色 多为白色
细菌菌落 小
真菌菌落

常呈绒毛状、絮 状、或蜘蛛网状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分 布 广 泛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的基 本条件
1.水分 生存基 2.适宜的温度 本条件 3.有机物
注: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如: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成 为 ( C) A.真菌 B.细菌 C.菌落 D.菌痕 2.“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哪一个步骤 ( B ) A.恒温培养 B.接种 C.消毒 D.制作培养基 3.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致使泡菜腐烂,下 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D ) A.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B.罐口密封不严,氧气促进了乳酸菌的繁殖 C.罐口密封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D.罐口密封不严,促进了需氧细菌的生长繁殖
过程,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 温度 下进行。 的________
清除杂菌,排除干扰
。 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 养基。 2.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接种
3.汇总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十分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 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4.什么环境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有这样 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并密封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 菌。在这个探究中,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密封的培养皿中不可 能有细菌和真菌。因为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 5.根据你们组的探究活动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 须具有哪些基本的条件? 水、有机物、适宜的温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