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3.2《近代前夜的危机》课件4
合集下载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件(20张PPT)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有 没有夜郎自大的行为?如果有 又给你带来过哪些影响?
近代前夜的危机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23页 读课文23页资料1.2思考问题 问题1、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 力;工商业 发展容易滋生奢华的社会风气;跨地 区招募工人,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问题2、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 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 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方 国家之间的差距。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殖民扩张 自由民主平等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闭关锁国 思想专制
比较明清时期和隋唐时期的 对外政策及其影响,由此你 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 隋唐时期: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强盛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上,当时的国务院副总 理吴仪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 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她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 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 走向世界,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把对外开放,吸 收外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以对 外开放作为我国的既定基本国策?
•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5.3.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课件(23张PPT)

乾隆断然实行封关,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即是为了维护东南海防,也是为了保证广州 洋行生意。
行商为迎合清政府,开始以各种名义给清政府捐输银两,自1788年到1820年,共计捐输银 两达350万余两。
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 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土地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怎么会发生变动的,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 降,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土地兼并严重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比较突出的特征,为各个朝代的持续统治埋下 隐患。)
2、统治集团奢侈腐朽
官员的奢靡生活
乾隆南巡图
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白莲教起义
天理教起义
发展状态
蒸蒸日上
日薄西山
西 方
结果: 中西易位
中 国
强
重
工
农
业
耕
民
专
主
制
开
闭
放
关
创
守
新
旧
蒸
每
蒸
况
日 上
愈 下
课堂小结
闭关锁国政策
近
代
前
中国的落后
夜
的
危
社会危机
机
具体实施
云台山 宁波
漳州
广州
澳门
1.早期(清初40年)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明时便有海禁政策
2.统一台湾后(1683年之后)
四口通商,但有严格的限制。(宁波、云台山、漳州、澳 门)
3.英商宁波贸易后
只留下广州一处通商。
广州十三行外的 来往船只及洋商 汇集的情况。
行商为迎合清政府,开始以各种名义给清政府捐输银两,自1788年到1820年,共计捐输银 两达350万余两。
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 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土地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怎么会发生变动的,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 降,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土地兼并严重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比较突出的特征,为各个朝代的持续统治埋下 隐患。)
2、统治集团奢侈腐朽
官员的奢靡生活
乾隆南巡图
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白莲教起义
天理教起义
发展状态
蒸蒸日上
日薄西山
西 方
结果: 中西易位
中 国
强
重
工
农
业
耕
民
专
主
制
开
闭
放
关
创
守
新
旧
蒸
每
蒸
况
日 上
愈 下
课堂小结
闭关锁国政策
近
代
前
中国的落后
夜
的
危
社会危机
机
具体实施
云台山 宁波
漳州
广州
澳门
1.早期(清初40年)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明时便有海禁政策
2.统一台湾后(1683年之后)
四口通商,但有严格的限制。(宁波、云台山、漳州、澳 门)
3.英商宁波贸易后
只留下广州一处通商。
广州十三行外的 来往船只及洋商 汇集的情况。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备课》课件

对外扩张(欧美国家)
个人的命运折射出国家的命运。张元隆案后, 张氏家族逐渐衰落下去,而同样走向没落的还有 整个大清帝国。
人口增长,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武装 力量削弱
农民起义不断
比较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说 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政治 经济 外交 思想文化
资料2: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 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 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 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明确一个时期—— 明清时期 知道一种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避免一种心态—— 夜郎自大 错误的一项政策——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
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 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 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闭关锁国(中国)
清王朝周边形势 险恶,西方殖民 扩张的触角已经 伸向中国。
英国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殖民扩张
自由民主平等
中国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闭关锁国
思想专制
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 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 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 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716页。)
请阅读上述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闭关锁国对于中国的积极、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个人的命运折射出国家的命运。张元隆案后, 张氏家族逐渐衰落下去,而同样走向没落的还有 整个大清帝国。
人口增长,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武装 力量削弱
农民起义不断
比较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说 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政治 经济 外交 思想文化
资料2: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 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 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 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明确一个时期—— 明清时期 知道一种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避免一种心态—— 夜郎自大 错误的一项政策——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
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 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 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闭关锁国(中国)
清王朝周边形势 险恶,西方殖民 扩张的触角已经 伸向中国。
英国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殖民扩张
自由民主平等
中国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闭关锁国
思想专制
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 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 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 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716页。)
请阅读上述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闭关锁国对于中国的积极、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近代前夜的危机 PPT课件

•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探究 清中期的社会矛盾
一
康熙帝像
雍正帝像
乾隆帝像
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90年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
在位期间,共100多年,历史上称作“康乾盛世”。
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清王朝会从盛世的颠峰跌落下来?
人5 4.5
口4 3.5
的3 增 2.5
2
人口(亿)
加 1.5 1
0.5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 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 被打垮。
——马克思
“大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时期?文中 说的“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 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指的 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近代前夜的危机

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 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从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 方国家之间的差距。
危机之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云台山
宁波
厦门
广州
广州
⑴ 清初40年—— 严厉的海禁政策
⑵ 统一台湾后—— 四口通商
但有严格限制 ⑶ 英商宁波贸易后——
关闭其他,广 州一口通商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3.影响:
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 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 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 展潮流。
近代前夜中西方对比
经济
政治 外交 思想文化
西方
工业革命(蒸汽动 力)、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政体)
作结合、自给自足 的经济、手工劳动
中央集权 封建君主专制
闭关锁国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
军事 发展状况
舰炮、火炮、步枪 刀、矛、弓箭 工业文明、蒸蒸日上 农耕文明、日薄西山
(2)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 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 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工 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浮夸、攀比之风,败坏 社会风气;跨州县招募矿冶工人,容易给社会管 理带来隐患。
资料3:(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
2、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件:第五单元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共31张PPT)

.
皇帝明明都呆在皇宫里, 他怎么会知道我家中的一些 琐事呢?
派人监视
“锦衣卫”
锦衣卫都有哪些权力?
皇帝担心:万一锦衣卫 起来谋反怎么办?
“锦衣卫”
相互监视 相互制约
“东厂”
“西厂”
东厂的权势超过锦衣卫,而西厂的权势更在东厂之上,隶役 人数也是东厂的一倍。除皇帝之外,几乎所有的人均在西厂 辑访范围之内。 东厂吸收亡命之徒作为爪牙,这些人任意闯进百姓家中搜捕, 如果得到贿赂,就马上离开,如果不满意,就用刑拷打。
请问: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 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第一幕:人物—朱元璋、大学士宋濂 场景—上朝
朱元璋问:听说爱卿家昨晚请客了? 宋濂答:我请了几位同僚,让厨师烧了 几个好菜。 朱元璋继续问:都请了哪些同僚?都烧
了哪些好菜? 宋濂一一具实回答 朱元璋很满意地说:卿家果然没有骗朕!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 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 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过程
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凡“罪犯”进厂,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然后戴枷发 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下,官吏军 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
1.想象明朝的官员和老百姓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2.为什么明朝皇帝还要纵容特务机构的各种行为?
加强专制皇权
设 (特 明务 )机 构
皇帝明明都呆在皇宫里, 他怎么会知道我家中的一些 琐事呢?
派人监视
“锦衣卫”
锦衣卫都有哪些权力?
皇帝担心:万一锦衣卫 起来谋反怎么办?
“锦衣卫”
相互监视 相互制约
“东厂”
“西厂”
东厂的权势超过锦衣卫,而西厂的权势更在东厂之上,隶役 人数也是东厂的一倍。除皇帝之外,几乎所有的人均在西厂 辑访范围之内。 东厂吸收亡命之徒作为爪牙,这些人任意闯进百姓家中搜捕, 如果得到贿赂,就马上离开,如果不满意,就用刑拷打。
请问: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 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第一幕:人物—朱元璋、大学士宋濂 场景—上朝
朱元璋问:听说爱卿家昨晚请客了? 宋濂答:我请了几位同僚,让厨师烧了 几个好菜。 朱元璋继续问:都请了哪些同僚?都烧
了哪些好菜? 宋濂一一具实回答 朱元璋很满意地说:卿家果然没有骗朕!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 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 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过程
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凡“罪犯”进厂,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然后戴枷发 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下,官吏军 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
1.想象明朝的官员和老百姓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2.为什么明朝皇帝还要纵容特务机构的各种行为?
加强专制皇权
设 (特 明务 )机 构
《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 无需 同外国互通有无, 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 来会“滋扰生事”。因此, 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 贸易, 采取了闭关政策。
(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对外开放, 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 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 还害 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 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 认为:第一, 中国应处于图 的正中央; 第二, 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材料二: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 驳 回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 并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
提示:结合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和交流带来经济文化 繁荣和发展的结果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造成的恶果, 以及今天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加以说明。
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 对 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比较明清时期和隋唐 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 影响, 由此你得到怎 样的启示?
开放则兴, 闭关则衰。
课堂小结
闭关锁国政策
近
代
前
中国的落后
夜
的
危
社会危机
机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时, 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 国家, 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 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 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 市。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 了怎样的启示?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提高了唐朝 在国际上的声誉; 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 闭关则衰。
(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对外开放, 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 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 还害 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 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 认为:第一, 中国应处于图 的正中央; 第二, 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材料二: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 驳 回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 并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
提示:结合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和交流带来经济文化 繁荣和发展的结果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造成的恶果, 以及今天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加以说明。
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 对 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比较明清时期和隋唐 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 影响, 由此你得到怎 样的启示?
开放则兴, 闭关则衰。
课堂小结
闭关锁国政策
近
代
前
中国的落后
夜
的
危
社会危机
机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时, 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 国家, 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 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 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 市。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 了怎样的启示?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提高了唐朝 在国际上的声誉; 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 闭关则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 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共27张PPT)

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闭关锁国
明清统治者严 格限制对外贸易,禁 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 一种对外政策。
1.阅读课文P23-P2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清政府实现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主要原因: 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须与外国通商买卖。
2.阅读教材P23的两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康熙帝视察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 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 地里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 而工贾皆末也”。
资料2《大清律例》明确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民人伙 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 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 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机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
(统治者愚昧自大) 直接原因: 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2)小组讨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具体做法?
(1)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云台山
清初为打击郑成 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 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 侵扰,明政府开始实 行闭关政策。
(2)统一台湾后,开放四处通商 口岸,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 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三、社会危机的表现 1.阅读课文P25的内容,分析下面的图表反映了什么?
二、闭关锁国
明清统治者严 格限制对外贸易,禁 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 一种对外政策。
1.阅读课文P23-P2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清政府实现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主要原因: 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须与外国通商买卖。
2.阅读教材P23的两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康熙帝视察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 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 地里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 而工贾皆末也”。
资料2《大清律例》明确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民人伙 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 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 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机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
(统治者愚昧自大) 直接原因: 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2)小组讨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具体做法?
(1)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云台山
清初为打击郑成 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 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 侵扰,明政府开始实 行闭关政策。
(2)统一台湾后,开放四处通商 口岸,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 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三、社会危机的表现 1.阅读课文P25的内容,分析下面的图表反映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祭祀先农 坛图(局部)
• 从上述资料来看,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 的发展有哪些担忧?由此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①与农业争劳力影响农业的发展,危及统治。② 工商业容易败坏社会风气③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 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 量 “片板不准下海”
⑴ 清初40年—— 严厉的海禁政策
云台山
⑵ 统一台湾后——
宁波
四口通商 但有严格限制 ⑶ 英商宁波贸易后——
漳州
பைடு நூலகம்广州
澳门
广州一口通商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 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和珅被抄出藏金32000多两,地窖 藏银200余万两,取租地1266顷, 取租房屋1001间半、当铺银号及珠 宝、衣物等,总家产折合白银相 当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收入。 如按内务府估价,和坤家产在8亿 两白银,合人民币:875亿。
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比较中西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差异,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议一议:闭关锁国政策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消极影响: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 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考
唐朝 清朝 开明开放 闭关锁国 国力强盛 落后挨打
今天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社会危机的表现
1.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 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材料3:图5—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闭关锁国的原因?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 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须与外国通商买卖。 (统治者愚昧自大) 直接原因: 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第2课时
1840年)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1949年) 近代: 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 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近代前夜:
明清(鸦片战争前)。
思考:近代前夜的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图片反映清朝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仍以什么为主?
清朝前期,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明清时期经济进入了新阶段,“新”在哪?
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
清代人口数变化
清代人均田地变化
钮祜禄·和珅,满洲人,原名 善保,清乾隆政治家、商人,史 上贪官之首,是清历史上资产最 多的官员。封一等忠襄公,首席 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 户、刑部、理藩院,翰林院掌院 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 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因 贪污过巨,被嘉庆帝赐死。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 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图片反映的措施?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 后来引申为断绝往来; “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 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往来。 “闭关锁国”指明清统治者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 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 策。
政治差距
外交差距
经济差距
军事差距
中西方近代前夜历史对比
西方 经济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中国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中央集权 封建君主专制 闭关锁国 文化专制、 思想禁锢
政治
外交
殖民扩张
思想文化
发展状态
自由民主平等
工业文明 蒸蒸日上
农耕文明 日薄西山
合作探究
资料1:乾隆帝在答复英国使团通商的请求时说:“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使马戛尔尼邀 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 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 么稀罕!” 材料2 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 关政策;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 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