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研究

合集下载

微合金高强度钢纳米级析出相的分析

微合金高强度钢纳米级析出相的分析

射线能谱仪相结合 的方法可 以研 究析 出相 的成 分 、 构 、 貌特 征 , 电子 显 微镜 分 析 很 难 对析 结 形 但 出物 粒度分 布 和 质 量 分数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 用 化 利
s e 0 ( . C . M , .1 0 1T, . N )adB C( .6 , .4 n 00 V, .3 i 00 N , .0 t l 7A 00 ,19 n 00 V, .3 i 00 b n 2 0o C 23 M , . es 5 0 6 3 0 0T, . b 0067 4
Ab ta t T ep e i i td p a ec mp st n sr c h r c t e h s o oi o .ma sp re t d p r c iedsr uin i co l y d h g e gh pa i s ec n at l s i i t miral e ih m n t n a i e z tb o n o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4 7 期 2O O6年 7 月
特殊 钢
S EC P L s]匝 L 口
v0 . 7. . 12 № 4
J l 2 O ・ 1 ・ uy O6 9
微 合金 高强 度钢 纳 米 级析 出相 的分 析
吴华 杰 傅 杰 刘 阳春
( 京科 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 北 北京 10 8 ) 00 3 摘 要 用化学 相分析 加 x射 线小 角散射 法对 微合 金高 强度 钢 7 A % : . C 19Mn 00, .3 i 一 0 ( 00 , .0 , .1 0 1T, 5
0O N ) B C %: . C 2 3M , . V 0 0T, .4 b 006 B 的析 出相结 构 、 .6 b 和 2 ( 00 , . n 00 , .3 i0oN , .0 7 ) 6 4 3 质量 分数 和粒 度分 布进行 了研究 。结果发现 , 合金化钢亦存在大量 纳米级 M C和 M 6 微 s c 碳化物 ,0 7A钢 中 <3 n 的 M C+ c 碳 6nl s 6

CSP流程铌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研制

CSP流程铌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研制

第39卷 第5期 2004年5月钢 铁JRON AND ST EELV o l.39,N o.5M ay2004 CSP流程铌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研制李德刚1 王雪莲1 刘清友2 董 瀚2 赵殿清1 董瑞峰1(1.包钢钢联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厂,包头014010;2.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 通过对薄板坯高温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和未再结晶区变形的有效控制,在包钢CSP生产线上成功地解决了含N b钢的混晶问题。

利用N b、T 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汽车冲压结构用高强度钢带Q StE380TM。

分析表明,开发的含N b钢带具有优异的韧性和成形性能,其性能完全满足汽车车箱纵梁、横梁的冲压和装配要求。

关键词 N b微合金化 CSP 大梁钢板中图法分类号 T G115.21 文献标识码 APROD UCT I ON OF Nb I CROALLOY ED HOT STR IP B Y CSPL I D egang1,W AN G Xuelian1,L I U Q ingyou2,DON G H an2,ZHAO D ianqing1,DON G R u ifeng1(1.CSP P lan t.Bao 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mpany,Bao tou014010;2.In stitu te fo r Structu ralM aterials of C ISR I,Beijing100081)ABSTRACT T he grain m ixed zone in N b m icroalloyed stri p p roduced by CSP can be eli m inated by heavy defo rm ati on at elevated tem p eratu re fo r recrystallizati on of the cast dendritic au sten ite, fo llow ed by sufficien t defo rm ati on given in non2recrystallized regi on of au sten ite fo r ob tain ing a refined ferrite grain m icro structu re.In th is w ay the Q StE380TM stri p m ircroalloyed w ith N b and T i fo r truck beam w as develop ed.It w as show n that the ho t ro lled stri p has hom ogeneou s m i2 cro structu re,good toughness and fo rm ab ility.T he p rop erties of the stri p satisfy the requ ire2 m en ts of p unch ing and assem b ling of the vertical and tran sverse beam s of truck.KEY WORD S N b m icroalloying,CSP,stri p fo r truck beam1 前言汽车大梁用钢板是汽车结构配件中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材料之一,除常规的结构强度性能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冲压成形等性能。

CSP汽车高强钢280VK研制开发

CSP汽车高强钢280VK研制开发

利川 率…。2 8 0 V K冷轧 钢带 属于 低合 金高 强度 汽 年 试 验 机进 行 横 向拉 伸 实 验 ,测 定 屈 服 强 度 、抗 L
度 、断 后 伸 长 率 。通 过 S ZXI 6 型 体 视 微 镜 、
微组 织 形 貌 及 析 ¨ { 物
E OL 5 6 0 0 L V 扫捕 电子 微镜 观察冷轧成 品钢带 的 P 2 8 0 V K、涟钢 L 2 8 0 VK 等 。宝钢B 2 8 0 V K力学性 能要 J
两个 试样 依次进 行编号 ,并采 用不 同退 火温 度进行
式 炉 退 火 ,试 样 成 品 公 称 厚 度 为 1 . 0 mm ,巡 火 温 试 样 经 平 后 , 通 过 5 5 6 9 A型 电 f 万 能 材 料
所示。 应l H 小仅起 剑 了节 能减排 的作, L } J ,同时还能 提高汽 度 及 力学 性 能 如 表 3
0 . 0 2 0
表3 退火温度及力学性能
方 案
方案1
试样编 号
l 撑 2 3 ≠ }

退火冷热点温度/  ̄ C
5 2 0 / 5 6 0
屈 服 强 度/ MP a
4 3 5
2 9 8 61 7 3 8 8 3 6 9
— 。 —

Nb
— _ —
方案1 方 案2 方案3
O . 0 6 5 0 . 0 6 5 0 . 0 6 5
≤0 。 2 5 ≤O . 2 5 ≤O . 2 5
1 5 O l I 3 O 0 . 7 0
0 . 0 60
_


0 . 0 2 5
岔岛世荨 2 9 ■

CSP微合金钢混晶问题分析

CSP微合金钢混晶问题分析

CSP微合金钢混晶问题分析CSP微合金钢混晶问题分析技术中心柴海涛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1前言2.2Q345C的轧制工艺参数钢的微合金化是提高钢强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通过热轧及冷却工艺控制,还可改善钢的韧性等综合性能.国外很多csP厂已能批量生产微合金钢,国内csP厂进行了微合金钢的试生产,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Nb微合金化钢生产中出现的混晶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CSP微合金钢Q345c试制的化学成分及轧制工艺2.1Q345C的化学成分试制钢Q345c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表1Q345C试制的化学成分戍分:%钢种——MnPSNhVNQ345c0.0570.381.20n017n0050.0430.0330.0120.0051连铸坯厚度:67turn(未进行液芯压下),出炉温度:lo92℃,终轧温度:882℃,卷取温度:600~C,成品厚度:7.8mm,各机架压下率及变形温度如表2所示.表2Q345C试制的压下率及变形温度机榘FlF3F48:%45.539.930.723.519.012.7入口温度:℃10199969769579369173微合金钢试制的结果3.1Q345C力学性能13".=480—490MPa,13"b=540—550MPa, 8%=26—29,Ak=90—146J,弯曲合格,未出现裂纹.由此可见试制的Q345c的力学性能完全符合Q345c国标的要求.3.2金相组织成,存在混洗现象,其质量有一些波动,有时指标达不到肥煤要求.e.瘦煤,主要是娄底瘦煤,贵州瘦煤和少量的潞安瘦煤,2002年其质量水平见表lO.表l0a).娄底瘦煤中有很大一部分属贫瘦煤,G波动非常大,从lO一6O不等.b).潞安瘦煤是一种资源和各项质量指标比较稳定的大矿物局洗煤.12).贵铁瘦煤,其各项质量指标波动非常大,进厂检验灰分平均值高达lO.71%,并且据2002年lO一12月份的斗槽煤瘦煤结果反映,其灰分远高于此,同时其中很多批次挥发分指标出现异常,根本不属于瘦煤,可能混洗了一部分质量很差的劣质煤. 总之,尽管2002年煤炭资源的风云变化,配煤结构也变动频繁,炼焦煤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和下降,但是,通过从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更科学,更精细的措施,2002年焦炭质量总体水平基本能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1.钢带的金相组织为F+P,晶粒度为8~11级,多数试样出现晶粒不均,混晶现象,如图1照片所示.图1Q345CNb微合金钢金相图(7.8mm)4混晶现象产生的理论分析微合金化钢只有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而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需要加入微合金元素.根据具体的工艺和设备能力,奥氏体控制轧制可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一是奥氏体再结晶型控制轧制,一般温度在1000~C以上,二是奥氏体未再结晶型控制轧制,轧制温度范围为Ar3~950oC.因CSP的工艺特点, 在整个轧制过程中常常是既有奥氏体再结晶轧制,又有奥氏体未再结晶轧制,还有部分再结晶轧制.轧制过程中是否发生再结晶,不仅决定变形温度,而且和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图2所示.温度下,临界变形量更大,而且随着Nb量的增加,临界压下率增加.在临界变形量以下轧制,将发生部分再结晶或者由于应变诱发晶界迁移,在奥氏体中出现特大晶粒,从而引起严重的混晶现象.5CSP生产Nb微合金钢产生混晶现象的原因及其避免措施对于V微合金钢,其强化形式以沉淀强化为主,尽管强度得以提高,但韧性却变差;对于Nb微合金钢,其强化以细化晶粒为主,在强度提高的同时,韧性也得到改善.为改善钢材的综合性能,Nb是微合金化钢的首选微合金元素.但Nb的控制较难,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工艺参数控制不好,钢中易产生魏氏体组织和混晶现象,这将造成韧性降低和性能不均.5.I合理控制Nb的含量Nb的加入,提高了再结晶温度,Nb的含量越高,再结晶温度提高得越多.试制中Nb的含量为0.043%,再结晶温度提高100oC以上,而实际的出炉温度为I120~C,开轧温度为1019~C,终轧温度为882c【=,这必然造成部分再结晶轧制,而且从实际生产中可知,Nb含量越高,混晶越严重,粗晶比例也越大.另外,Nb主要是起细化晶粒的作用,当其含量超过0.04%时,其进一步细化晶粒的效果并不明显.再者,当Nb的质量分数超过0.03%时,对钢板的拉伸性能的影响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对钢板的低温冲击有一定的影响.鉴于生产中以上实际情况,在成分设计时可以适当降低Nb的含量.根据CSP的工艺特点,Nb微合金化钢中,Nb加人量最好控制在0.026%(0.02%~0.03%)的范围以内.图2Nb对再结晶临界压下率的影响5?2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微合金钢,特别是Nb微合金钢,在一定Nb在钢中的固溶温度较高,Nb含量愈22?高的钢,加热温度要求就愈高.而Nb的加人,提高了再结晶温度,在一定的压下规程下,要求的再结晶控制轧制温度就高.与传统板连轧工艺相比,CSP工艺在轧制前板坯尚处于铸态组织,甚至经Fl机架以后也没有完全消除铸态组织(根据CSP轧卡实验结果),加热时间短,允许的加热温度低.如果加热温度控制在均热炉允许温度的下限,造成混晶的可能性更大.从表2可以看出,F3,F4机架的变形处在部分再结晶的温度范围之内,加上小变形量,必然导致奥氏体晶粒不均,甚至出现粗大的奥氏体晶粒,而最后两架的变形量也比较小,即使通过未再结晶区的变形诱导相变,晶粒不均也不可能全部消除.所以在生产Nb微合金钢时,要适当提高加热温度,保证出炉温度在CSP允许的出炉温度的上限(1150℃),并且减少Fl~F2之间的冷却水量,以减少上游机架的热量损失.5.3合理配置各机架的压下量完全再结晶控制轧制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晶粒细化作用,要进一步细化晶粒,必须在未再结晶区甚至在两相区进行控制轧制.在未再结晶区或两相区进行控制轧制的关键是变形量(累积变形量和道次变形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值.从国内薄板坯连铸连轧来看,轧制薄规格(<2.0mm)一般不会产生混晶现象,而轧制较厚规格时易出现混晶现象,而且规格越厚,产生混晶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大,混晶现象就越严重,例如某厂生产Nb合金化管线钢时,厚度为4.0mm板的晶粒度为8~lO级,而厚度为l8.11Inrll板的晶粒度为6~lO级,产生严重的混晶现象.对于CSP工艺来讲,总的原则是:保证总压下系数>4,在保证板形的基础上尽量加大道次压下量.在变形量的分配上,保证上游机架道次变形量在50%以上,例如珠钢生产薄规格集装箱板时,Fl,F2最大压下量达57%,这样高温大变形可使铸态组织充分再结晶.在F2后,加大机架问冷却水量,降低轧制温度,利用未再结晶条件下的变形累积效果,进一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并且要保证精轧下游机架道次压下量保证在20%以上,避免低温小变形量.如果道次压下量较小(<20%),可以采取丢机架的方法,以保证下游机架的道次压下量.5.4采用润滑轧制易出现混晶的另一个原因是变形不均匀,在终轧道次F6和终轧前道次F5的道次变形量通常比较小,如果没有润滑,则因接触摩擦作用使变形明显不均,加之在非再结晶区变形,更容易产生混晶现象.因此,如果采用润滑轧制,使变形区的变形均匀性提高,对防止混晶现象是有利的.6结论a.Nb微合金钢混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临界变形量以下轧制发生部分再结晶或是由于应变诱发晶界迁移引起的;b.Nb微合金钢的加热温度要保证在CSP加热炉允许的温度的上限;c.Nb微合金钢,在生产厚规格(总变形量较小)时,易产生混晶现象.规格越厚,混晶越严重,混晶比例越大;d.生产Nb微合金钢时,要控制好温度和变形量,上游机架温度尽量高,下游机架温度尽量低,变形量在保证板形的基础上尽量大,一定要避免低温小变形量;e.采用润滑轧制,提高变形均匀性有利于防止混晶.参考文献1王有铭等.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52黄一新等.铌微合金化l6Mn钢板的生产实践.铌钢和铌合金——中国一巴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9: 32—13823?。

CSP微合金高强度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SP微合金高强度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SP微合金高强度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高强度钢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成形性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高强度钢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高强度钢在强度和塑性之间存在矛盾,而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提高也会导致冷脆性的增加,这些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和性能。

CSP(Controlled Rolling, Controlled Cooling and Precipitation)微合金高强度钢是一种新型的钢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屈服比、良好的塑性和可焊性等优点。

CSP工艺的优越性在于其通过定向控制轧制和冷却过程,控制了钢材的组织和形态,从而使得钢材具有高屈服比和良好的塑性。

这种新型钢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高强度钢材的限制。

然而,目前对于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工艺和组织性能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针对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工艺和组织性能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二、研究目的1. 探究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工艺条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分析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传统高强度钢进行比较。

3. 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性能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1. 根据CSP工艺原理,通过调整轧制和冷却工艺参数,制备出不同组织和性能的CSP微合金高强度钢。

2. 通过金相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手段,对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3. 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实验方法,对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4. 将CSP微合金高强度钢与传统高强度钢进行对比分析,并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和优势。

采用CSP工艺生产的Nb—Ti复合微合金X60钢级管线钢的组织和性能

采用CSP工艺生产的Nb—Ti复合微合金X60钢级管线钢的组织和性能
中图分类号 :T 4 .3 G1 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3 12 0 )6 0 2 — 5 G1 23 ;T 4 . 0 12 l ( 0 80 — 0 7 0
Stu t r n op t s o - iCo p un ir — ly r c u e a d Pr eri fNb T m o d M c o al ed e o
t a o a e t h i l rp o u t a d t h o v n i n lp o e s s h a d CS r c s - r d c d h t mp r d wi t e smia r d c s s ma e wi t e c n e t a r c s e ,t e s i P p o e s p o u e c h h o X6 t e o s s e u h p o e te s si h i e e c s b t e h r p r i s i i e e td r ci n , eg , t e 0 s e l s e s s s c r p r i s a lg td f r n e e we n t e p o e te n d f r n ie to s p f f .. h
X6 t el orL n 0 S e i epi s s Pr f pe Pu po e a odu d w i r ce t CSP Pr c s h o e s
He Xi o o g,Z i i , Ya g Ho g i g adn hu L x a n n bn
( u ua o d sac e tr f N C,Xia 7 6 ,C ia) T b lr o s G ReerhC ne P oC ’ n 0 5 hn 1 0

CSP线Nb微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

CSP线Nb微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

制取 钢 板 的 金 相 试 样, 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 察钢板的显微组织。 观察金相结果, %& %"1( ) %& %*"( .2 钢板显微 组织是细小的等轴 铁 素 体 加 少 量 珠 光 体, 没有发现 混晶组织缺 陷, 见 图 # 和 图 "。钢 板 的 铁 素 体 晶 粒 尺寸等 级 #% ) ## 级。 %& %1’.2( 钢 板 的 显 微 组 织 ( 见图 * ) 中存在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铁素体晶粒
!"!#$%&% ’" (&)*’%+*,)+,*- !". /*’/-*+&-% ’0 )%/ /*’.,)-. "1 (&)*’!##’$-. %+--#
1DEF GHIHF# ! (JK LHFMHF6& ! ND5JF6 OJFPDK5#
( #? 14= .QR 0F78H858E ,*ESDFKIK6T 1EF8EU KV /04) ;&? /5JF6PDK5 ND5WHJF6 48EEI 1K? ,,8X? ) !1234563 ! (HSUK78U5S85UE JFX MUKMEU8HE7 KV 3> YHSUKJIIKTEX 78EEI MUKX5SEX >T PD5WHJF6 14= MUKSE77 ZEUE JFJITPEX? *DE UE75I87 7DKZEX 8DJ8 8DE YHSUK78U5S85UE SKF7H787 VEUUH8E JFX 7YJII JYK58 KV MEJUIH8E? *DE 78EEI DJ7 E[SEIIEF8 K>X5UJ>HIH8T >T 8EF7HIE 8E78 JFX HYMJS8 8E78 ,JFX H8 YE8 8DE UE\5HUEYEF8 KV MHMEIHFE JFX J58KYK>HIE 57EU7? 789 :;4<2 ! *DHF 7IJ> SKF8HF5K57 SJ78HF6 JFX UKIIHF6 ;3> YHSUKJIIKTHF6 ;MHMEIHFE 78EEI ;J58KYK>HIE 78EEI

CSP线生产薄规格超高强带钢的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_陈良

CSP线生产薄规格超高强带钢的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_陈良

第49卷第1期2014年1月钢铁Iron and SteelVol.49,No.1January 2014CSP 线生产薄规格超高强带钢的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陈良1,张超1,朱帅2,康永林2(1.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介绍了CSP 线的工艺设备特点,通过对CSP 连铸过程的优化设计和铸坯质量控制,采用武钢自主开发的加热工艺(1180ħ的出炉温度),850 920ħ终轧温度,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层流冷却方式和高温(600 630ħ)、低温(570 600ħ)卷取对钢种力学性能的影响,生产结果表明:头部连续冷却对于晶粒细化作用明显,600 630ħ卷取有利于大量细小TiC 粒子的充分析出,析出粒子尺寸低于20nm 的占70%以上,析出强化作用明显。

冷却速度和薄规格强化造成的细晶强化和卷曲温度引起的析出强化共同决定着薄规格产品的力学性能,在优化冷却和卷取制度的基础上开发了厚度1.2 6.0mm ,屈服强度500,600和700MPa 超高强度带钢。

武钢CSP 生产的薄规格超高强带钢在集装箱、汽车结构钢等高端市场的成功应用表明,薄规格超高强带钢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对结构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需求。

关键词:CSP ;薄规格板带;超高强钢;层冷工艺;析出强化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449-749X (2014)01-0057-05Rolling Process and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in GaugeUltra-High Strength Strip Manufactured by CSP LineCHEN Liang 1,ZHANG Chao 1,ZHU Shuai 2,KANG Yong-lin 2(1.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Limited ,Wuhan 430080,Hubei ,China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and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CSP line were introduced.Through optimizing continuous casting and slab quality controlling ,using 1180ħtapping temperature and 850-920ħfinishing rolling temperatu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gauge ultra-high strength strip were analyzed based on different cooling modes and coiling tempera-tures.The produ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d continuous cooling mode is helpful to grain refinement ,higher coiling tem-pera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sufficient dispersed precipitate fine TiC particles ,70%of the TiC particle size is below 20nm causing significant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The machn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gauge strength were affected both by fine grain strengthening caused by and cooling rate and thinner gauge and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caused by coiling tempera-ture.By optimizing cooling mode and coiling temperature ,500,600and 700MPa strength grade strips with 1.2-6.0mm thickness were developed successfully.Key words :CSP ;thin gauge strip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laminar cooling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作者简介:陈良(197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E-mail :clcqqcs@126.com ;收稿日期:2013-04-08目前,薄规格高强钢因其能在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同时达到减重、降耗、减排的目的,成为新一代环境友好型材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 工艺 制度 的制定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
图 1 试 验 工 艺 示 惫 图
Fi .1 S t h o x e i e t l t c o o y g ke c f e p r m n a e hn l g
1 试 验
1 1 试 验 钢 种 .
按 照 表 1 所 示 试 验 工 艺 参 数 , 日 本 在 THE M E M AS R Z热 模 拟 实 验 机 上 进 行 热 R C TE — 试 验 用 钢 取 自涟 钢 C P生 产 线 开 发 研 究 的 S
试验 方案 的制定 主要 考虑 轧制变 形工 艺参 数对 微
合金 钢组 织 和性 能 的影 响。
得到 强度较 高 的铁 素体 +粒状 贝 氏体 组织 。变 形 工艺 参数 以及变 形过程 中的再 结 晶等对最 终 的组
试验 工艺 如 图 1所示 。试 验 工艺 参 数 如表 1 所示 。根 据涟 钢 的实 际 生 产条 件 , 验 工 艺 参 数 试
使用 , 已成功 地生 产 出 Q3 5 Q3 5 S A— 和 4 C, 4 D,P H HS A 等不 同钢种 。不 同 的钢 种其 组 织 不 同 , L 即
1 2 试 验 工 艺 .
试验 工艺参 数 的制定需 综合 考虑 产 品组 织性 能要 求 和现场设 备 能 力 , 试 验研 究 结 果 既具 有 使
金 高 强度 钢 组 织和 性 能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过 优 化 道 次 变 形 量 、 形 速 度 、 通 变 变形 温 度 和 冷 却 速 率 等 工 艺 参
数 , 获 得 微 合金 高 强 度钢 产品 。 可
关键 词 : S 微 合 金 高强 度 钢 ; C P; 变形 工 艺 ; 氏体 贝

模 拟 试 验 , 热 模 拟 试 验 后 的试 样 在 德 国 Z i 对 es s Axo — n 万 能 金 相 光 学 显 微 镜 上 进 行 组 织 检 ipl 2 a
种 微合 金钢 , 其主要 化学 成分 为 : . 5 , 叫、 0 5 一0
收稿 日期 : 0 7 0 9 2 0 — 60 基 金 项 目 : 北 省 自然 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0 7 A2 4 . 湖 2 0 AB 4 ) 作者简介 : 徐 光 ( 9 1) 男 , 汉 科 技 大学 教 授 , 士 . i: u u n @ wu t e u c 16 , 武 博 E ma x g a g l s. d . n
第3 1卷 第 5期
20 0 8年 1 O月








VO. 131。 . No 5 0c . 00 t2 8
J u n lo u a ie st fS in ea d T c n l g o r a fW h n Un v riy o ce c n e h o o y
性能 的关键 问题 。 热连轧 过程 中, 制 工艺 参 数影 响轧 后 金 属 轧 的组 织 和性 能 , 中变 形 温度 、 其 变形 程度 、 形 速 变
6 - ; OS 轧后 冷却 速率分 别为 1 ,0 3 - O 2 ,0℃/ 。 s
度和 轧后冷 却速率 是 主要 的影 响 因素 。为 了探 ]
确定 如 下 : 变形 温度 分别 为8 0 9 0℃ ; 5 ,5 变形 程 度 分别 为 2 ,O ,O ; O 3 4 变形 速度 分别 为 2 ,0 O4 ,
织和性 能都 将产 生影 响口 , ] 因此 , 如何 合理 地 控
制轧 制工艺 参数 , 获 得 所需 的轧 后 金属 组 织 和 是
C P微 合金 高 强 度钢 研 究 S
徐 光, 张鑫 强 , 正 良 薛
( 汉 科 技 大 学 钢 铁 冶 金 及 资 源利 用 省 部共 建教 育 部 重点 实验 室 , 北 武 汉 ,3 0 1 武 湖 408)
摘 要 : 热模 拟 实 验机 上进 行 不 同 变形 工 艺的 试 验 , 究 了 不 同 变 形 工 艺参 数 对 C P生 产 线 生 产 的 一 种微 合 在 研 S
20 0 8年 第 5期
徐 光 , : S 等 C P微 合 金 高 强度 钢研 究

使 同一 钢 种 , 于 工艺 路 线 的不 同 , 组 织 也 不 由 其
同 。对 于低 碳高 强 度工 程结 构 用钢 , 主要 采 用组 织强 化的低 碳微 合 金 化 工艺 路 线 , 过控 轧 控 冷 通
定 的 理论 意 义 , 能 与 现 场 设 备 条 件 相 结 合 。 又
s一 0 6 i .2 , M 叫 一 1 9 .4 , O 一 0 4 "c t .4 , N 一 W h
0. 3 , v一 0 0 7o , 0 0 5 , i 01 . 4 WT一 . 2 训N一 A
0 02 。 .
前 , 国 已有 1 条 薄板 坯连 铸连轧 生产线 投人 我 0余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1 TG 3.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34 (0 8 0—5 20 1 7—6 4 20 )50 2—4
自 从 第 一 条 C mp c ti rd cin o at r P o u t S p o (S) C P 生产 线于 2 O世纪 8 0年代 末在 北 美投 产 以 来, 薄板坯连 铸 连 轧技 术 获 得 了较 大 的发展 。 目
讨涟 源钢 铁 集 团公 司 ( 下 简 称 涟 钢 ) S 以 C P生 产
线生 产微合 金 高强 度 钢 的 最佳 工 艺 , 文在 热 模 本
拟实 验机上 进行 不 同变 形工 艺 的 变形 试 验 , 究 研 了不 同变 形 工艺 参 数 对 C P生 产 线 生产 的一 种 S
微合 金高 强度 钢组 织 和 性 能 的影 响 , 而为 实 际 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