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机械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之一便是能源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

一、能源管理的重要性能源管理是指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在当前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合理利用并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而机械工程则具备了解决能源管理问题的技术手段和能力。

二、1. 节能设备的研发与设计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研发和设计节能设备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开发高效率的发电机、高效能耗的照明设备以及低能耗的制冷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研发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 能源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系统来实现能源管理的目标。

他们可以对现有的能源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增设智能控制系统、改善运行参数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3. 新能源装备的研究与应用机械工程师在能源管理中还可以研究和应用新能源装备。

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他们可以设计和制造高效能量转换的装备,将新能源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智能化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机械工程师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研发智能化能源设备并应用于能源管理中。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实现能源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

这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准确评估和管控。

5. 废弃物能源回收利用机械工程师可以研究和应用废弃物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例如,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废热回收利用等。

通过机械工程的技术手段,实现废弃物能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机械工程在能源管理中的案例1. 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研发机械工程师设计并研发了一种高效能量转换的风力发电机组。

通过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改进,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在同等风速条件下所产生的电能大大提高,实现了风能的高效利用。

制造类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制造类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制造类企业能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制定企业能源管理的政策、目标、组织结构、工作职责、程序和要求,明确企业能源管理的重点和工作方法,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设施和行政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所发出的所有废物、产品以及由这些产生的废水和废气。

四、管理体系1. 能源管理工作由公司设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主管及技术人员组成,小组选配一专职负责人员。

2. 能源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公司的能源管理计划,明确职责分工。

3. 由能源管理小组对公司内各部门的能源消耗进行跟踪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4. 能源管理小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文件,包括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使用情况、损耗情况、使用成本分析等相关资料。

5. 由小组负责编制、实施并评估能源绩效目标,并及时总结能源节省措施。

五、能源管理目标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生产和管理中合理调整、组织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

2. 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改造和合理配置能源资源,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保护环境优化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并在生产和管理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

4. 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能源管理制度1. 能源使用监管对各部门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违规使用行为进行处理。

2. 节约用能企业应制定节约用能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在使用能源时的要求和责任。

3. 采取节约用能措施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节约用能措施,包括提高设备效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组织管理、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4. 提高技能水平企业应加强员工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能力。

机械制造业的高效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

机械制造业的高效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

机械制造业的高效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而在各个行业中,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排放更是肩负着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业如何实现高效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并提出相关建议。

1. 高效能源利用1.1 制定能源管理制度机械制造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明确能源使用的各个环节,并设定相应的指标和措施。

比如,制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限制、设备能耗评估和管理制度等,以有效控制能源的消耗。

1.2 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通过引进和研发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机械设备、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

1.3 优化能源结构机械制造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优化能源结构。

推广非化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益。

2. 节能减排2.1 强化节能意识机械制造业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对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形成共同推动力。

2.2 优化生产工艺机械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通过全面分析生产环节,改进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合理设计传动方式、降低总电能消耗、优化气动系统结构等措施。

2.3 减少废弃物排放机械制造业要关注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采用先进的废气、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弃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3. 政策支持3.1 完善能源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机械制造业的能源管理监管,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能源法律法规。

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中,能源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常被忽视的方面。

合理利用能源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机械工程中,能源利用规范要求被提出并被广泛遵守。

本文将讨论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并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要求的重要性。

一、能源利用技术为了满足能源利用规范要求,机械工程师们需要使用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包括节能设备的使用、高效能源转换方法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等。

例如,在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可以使用节能型电机,通过调整工作参数和控制方式以降低能源消耗。

另外,利用余热回收设备可以将废热再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

二、能源监测与管理为了合规地运用能源,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进行能源监测与管理。

通过对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可以评估能源使用的效率,并及时采取对策进行调整。

更加精确的能源监测有助于识别能源浪费的环节,并通过采取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安装智能能源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能耗状况,帮助机械工程师及时发现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

三、能源节约意识的培养除了技术要求和监测管理的要求外,培养能源节约意识也是机械工程中能源利用规范的重要方面。

机械工程师应该具备对能源利用的重视和节约的意识,积极提倡并贯彻使用节能产品和合理利用能源的行动。

例如,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共同落实能源利用规范要求,才能够实现持续的能源节约。

四、能源利用指标的执行为了确保能源利用规范要求的执行,机械工程中常采用能源利用指标来衡量能源利用效率。

制定能源利用指标能够帮助对比不同设备或工艺的能源效率,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例如,工业领域常用的能源利用指标包括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能源生产成本等。

通过制定和监控这些指标的执行,可以保证能源利用规范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中的能源利用规范要求对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第一章前言能源管理系统是指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测量仪器等技术手段应用于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中,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工业企业的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第二章能源管理系统的原理能源管理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测和分析,从而找出能源浪费的原因和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

通过集中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各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数据,找出异常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能源监测仪表、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等设备,采集生产场所的用能数据,再利用专业的软件分析能源的使用情况,制定出节能措施和方案,从而实现全面的能源管理。

第三章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实践1. 能耗分析与诊断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各种类型的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计量,并且可以生成各种能源的能耗分析报表,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能源消耗上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报表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方案。

2. 能耗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能源使用效率的优化。

比如,利用能源管理系统对工厂的设备进行调试,降低设备的额定功率;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异常状态和故障,采取措施修复;制定合适的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案,例如设备的自动关机、设备的调整和使用维护等。

3. 能耗监管企业运用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建立各种能耗监管规定,实现能源消耗的监管。

通过能耗监管,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能源的使用情况的监管,预防各种能源浪费,优化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第四章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1. 机械制造业在机械制造业中,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机床、冲压等设备的改造升级,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通过采用优化控制、智能预测和维护等技术,提高工业机器人和机床的使用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能源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制造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能源的消耗。

因此,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能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能源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一、能源管理的概念能源管理是指对企业所使用的能源进行计量、监测、控制和评估,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使用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

能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在制造企业中,能源管理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的消耗量。

二、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制造企业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能源是制造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支撑。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能源管理方案。

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造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目标和计划,建立能源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实施能源监测和控制。

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造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决策和措施。

2. 完善设备管理制造企业需要对设备进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通过对设备进行合理管理和维护,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优化生产工艺制造企业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通过采用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

4. 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制造企业需要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并利用废弃物和废弃能源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这对于降低能源成本和消耗,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5. 实施节约型生产制造企业需要实施节约型生产,采用绿色生产理念,实现“产出增加,能源下降”的目标。

通过实施节约型生产,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优势。

机械制造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机械制造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机械制造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B.1 零部件制造企业能源评审和策划的应用案例B.1.1 企业概况某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熔炼、造型、清理、机械加工四个生产车间及一个动力车间。

产品有发动机缸体、缸盖、离合器壳;变速箱壳体;车桥壳体等。

铸件材质有HT250、HT300灰铸铁;QT450-10、QT400-15球墨铸铁。

生产采用冷风冲天炉及感应电炉双联熔炼(部分铸件单用感应电炉熔化)及粘土砂湿型造型、冷热芯盒制芯工艺,具有热处理及机加工能力,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铸铁件,分别用于汽车、农机、工程机械及中小型船舶,2012年实际生产10万吨。

B.1.2 能源评审输入及能源管理现状初步分析B.1.2.1 工艺流程该厂主要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参见图B.1。

图B.1主要生产系统工艺流程B.1.2.2 采集分析能耗和能效数据,编制能源管理基础图表B.1.2.2.1 吨出厂铸铁件能源结构2012年吨出厂铸铁件能源结构参见表B.1。

表B.1 2012年吨出厂铸铁件能源消耗结构从表B.1可见,该厂的主要用能品种为电力和焦炭,合计占用能总量的94.3%。

B.1.2.2.2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2012年该厂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经计算结果为624kgce/t铸件。

B.1.2.2.3 能流示意图该厂能流示意图参见图B.2。

图B.2零部件厂能流示意图注:通过能流图可了解全厂能源使用的种类、来源、转换及分配的流向以及最终用途。

B.1.2.2.4 能源流向2012年能源流向一览表表参见B.2,其中能耗较大的部门是熔炼、清理和造型三个生产车间和空压站,为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

表B.2 2012年能源流向一览表B.1.2.3 主要终端耗能工序、设备设施的识别分析通过对各车间能源消耗的计算,识别出双联熔炼、铸件热处理和树脂砂制芯过程是占比例最大的终端耗能工序,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涉及的设备设施能耗状况及比例参见表B.3。

表B.3 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涉及的设备设施能耗状况及比例B.1.2.4 主要用能设备热效率测试计算因冷风冲天炉是该厂能耗最大的设备,对其进行了热平衡及热效率测试与计算,结果表明冷风冲天炉热效率只有26%,有很大提高潜力,冷风冲天炉热平衡及热效率测试与计算结果参见表B.4 。

能源管理体系机械企业认证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机械企业认证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机械企业认证要求
对于机械企业来说,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是提高企业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机械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关要求。

首先,机械企业需要遵循国际能源管理标准ISO 50001。

该标准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而制定的。

机械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确保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机械企业需要确定适当的能源计量方法。

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测量能源的消耗情况,为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提供数据基础。

采用标准的计量方法有助于企业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

第三,机械企业需要开展适当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有关能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员工对能源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企业还应该与外部利益相关方交流能源管理的最佳实践,共同探讨和解决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最后,机械企业还需要监测和评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企业应该建立监测和评估系统,定期检查和评估能源消耗情况,识别和研究问
题,及时采取措施,不断优化能源管理体系。

经过反复测试和修正,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机械企业应该按照国际标准ISO 50001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科学的能源计量方法,开展员工培训和外部交流活动,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系统,不断优化能源管理体系。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B.1 零部件制造企业能源评审和策划的应用案例
B.1.1 企业概况
某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熔炼、造型、清理、机械加工四个生产车间及一个动力车间。

产品有发动机缸体、缸盖、离合器壳;变速箱壳体;车桥壳体等。

铸件材质有HT250、HT300灰铸铁;QT450-10、QT400-15球墨铸铁。

生产采用冷风冲天炉及感应电炉双联熔炼(部分铸件单用感应电炉熔化)及粘土砂湿型造型、冷热芯盒制芯工艺,具有热处理及机加工能力,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铸铁件,分别用于汽车、农机、工程机械及中小型船舶,2012年实际生产10万吨。

B.1.2 能源评审输入及能源管理现状初步分析
B.1.2.1 工艺流程
该厂主要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参见图B.1。

图B.1主要生产系统工艺流程
B.1.2.2 采集分析能耗和能效数据,编制能源管理基础图表
B.1.2.2.1 吨出厂铸铁件能源结构
2012年吨出厂铸铁件能源结构参见表B.1。

表B.1 2012年吨出厂铸铁件能源消耗结构
从表B.1可见,该厂的主要用能品种为电力和焦炭,合计占用能总量的94.3%。

B.1.2.2.2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2012年该厂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经计算结果为624kgce/t铸件。

B.1.2.2.3 能流示意图
该厂能流示意图参见图B.2。

图B.2零部件厂能流示意图
注:通过能流图可了解全厂能源使用的种类、来源、转换及分配的流向以及最终用途。

B.1.2.2.4 能源流向
2012年能源流向一览表表参见B.2,其中能耗较大的部门是熔炼、清理和造型三个生产车间和空压站,为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

表B.2 2012年能源流向一览表
B.1.2.3 主要终端耗能工序、设备设施的识别分析
通过对各车间能源消耗的计算,识别出双联熔炼、铸件热处理和树脂砂制芯过程是占比例最大的终端耗能工序,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涉及的设备设施能耗状况及比例参见表B.3。

表B.3 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涉及的设备设施能耗状况及比例
B.1.2.4 主要用能设备热效率测试计算
因冷风冲天炉是该厂能耗最大的设备,对其进行了热平衡及热效率测试与计算,结果表明冷风冲天炉热效率只有26%,有很大提高潜力,冷风冲天炉热平衡及热效率测试与计算结果参见表B.4 。

表B.4 冷风冲天炉热平衡及热效率测试与计算结果(以熔化1吨铁料计)
B.1.3 识别主要能源使用
根据对表B.3的分析,该厂能源消耗占比较大并具有能源绩效改进潜力的是熔炼车间的双联熔炼、造型车间的树脂砂制芯和清理车间的热处理,因此其主要能源使用的工序/设备参见表B.5。

表B.5 主要能源使用的工序/设备
B.1.4 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对主要能源使用的工序/设备的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参见表B.6。

表B.6 主要能源使用的工序/设备的相关变量分析
B.1.5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机会并排序
根据表B.6 的结果,并对对主要能源使用的工序/设备进行节能诊断,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按照其技术、资金难易程度、需求迫切性、投资回报期,作出排序,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识别及排序结果参见表B.8。

表B.8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识别及排序
B.1.6 能源策划输出
B.1.6.1 能源策划输出的内容
a) 能源基准
b) 能源绩效参数
c) 能源目标指标
d)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B.1.6.2 能源基准年及各相关数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a)该厂2012年生产稳定,能源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真实可靠,以该年的数据作为能源基准,参见B.1.2.2。

b)能源基准应符合行业相关限额标准和设备经济运行标准;能源目标指标应结合企业情况,在能源基准的基础上确定;能源绩效参数应根据企业主要能源使用和主要用能设备设施的情
况确定。

B.1.6.3 能源基准、标杆、绩效参数及目标指标
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建立能源基准、标杆、绩效参数及目标指标,参见表B.9。

表B.9 能源基准、绩效参数、目标指标及标杆一览表
请核实数据,功率因数需要大于0.9,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冲天炉排烟温度到40度,如何达到。

排烟中CO体积分数0是不可能的。

B.1.6.4 能源目标、指标、管理实施方案一览表
为实现上述能源目标指标,以持续改进绩效,制订动态的节能目标、指标和管理实施方案,参见表B.10。

表B.10 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览表
B.1.6.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内容及检查表参见表B.11和表B.12。

表B.11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表B.1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内容及检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