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概论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山西财经大学,赵红梅).ppt课件

当MP > AP时,AP递增;
当MP < AP时,AP递减;
当MP=AP时,AP最大,说明MP下降时通过AP的最高 点,此时两者相等。
2021/4/20
GLJJX1 ZHAOHONGMEI
12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
• 二者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 相转化。
2021/4/20
GLJJX1 ZHAOHONGMEI
6
一、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短期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 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可 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 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Qf(L、K)
产出量是一个可变投入要素 L 的一元函数
1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章从实物形态研究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点掌握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理论。 1、企业的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 3、长期生产函数 4、生产函数的经验估计
2021/4/20
GLJJX1 ZHAOHONGMEI
2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指企业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变为物质 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生产是指厂商对投入要素 进行组合,制造产品的过程。也称为把投入 (input)变为产出(output)的过程。
• Q=Min {aK,bL} –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 Q=AKL
2021/4/20
GLJJX1 ZHAOHONGMEI
5
3、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
• 不变投入,又叫固定投入。是指在所考 察期间,要素的使用量不随产量的改变 而改变,如机器、厂房等。
第四章、生产理论-经济管理概论

生产理论是分析生产者行为的,即研究生产 者如何把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这 四种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为进行生 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 产要素。所以,生产理论就是要分析各种生 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用 最少生产要素投入带来最大产出的目的。该 理论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对厂商行为进 行分析,这类似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无差异 线和预算线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含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组合与所能生 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Q = f(L,K,N,E) 当技术不变,又把N并入K时,可简化为: Q = f(L,K)
例:给定4个不同企业规模与五种不同劳动投 入量的数据
劳动量
1 2 3 4 5 资本量
产量 A 4 10 13 15 16 1
在生产函数 Q=f(L、K)中,假定 资本投入量不变,用 表示,劳动投入 量可变,用L表示,则得到短期生产函数, 可以写为:
Q=f(L、 )
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 量L。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 产量
1、总产量TP :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 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
2、平均产量AP :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 入的产出量。
经济区域内的确定:此时,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
变要素,生产多少,还要取决于成本函数。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含义: 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要素 之间配合的比例。
固定技术系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可变技术系数——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 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 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 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 产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通常 写为:
四章生产理论ppt课件

75
90 100 105
85 100 110 115
90 105 115 120
等产量曲线
K
5
CG
4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3 AD
2 1
0
12
H
E
I
Q3 = 90
B
F
Q2 = 75
Q1 = 55
3
4
5
L
等产量曲线特征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K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 5 少另一种要素。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O
L
长期生产函数
(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 (要素)增加的比例。
生产函数Q=f(K,L)
L MPK
K1 K2
△K
A B
△L
Q
O
L1 L2
L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 代率有递减倾向。 K
5
当L , K 时,MPL , MPK 4
MRTSLK
MPL MPK
3
d dL
MRTSLK
d ( dK ) dL dL
2
d2K
4/3 1
dL2
0
0
C MRTSLK = 2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 增加的比例。
K
生产函数Q=f(K,L)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PPT课件

第3页/共73页
二、投入:生产要素
1、劳动; 2、资本; 3、土地; 4、企业家才能
第4页/共73页
三、生产函数的表示及特征
1、生产函数的表示 Q=f(L,K,N,T……) Q=f(L,K)
2、生产函数的特征 投入不同,产出不同; 技术水平。
2000
劳动投入X 1 1 3 6 10 16 16 16 13 (工人数量) 2 2 6 16 24 29 29 44 44
3 4 16 29 44 55 55 55 50 4 6 29 44 55 58 60 60 55 5 16 43 55 60 61 62 62 60 6 29 55 60 62 63 63 63 62 7 44 58 62 63 64 64 64 64 8 50 60 62 63 64 65 65 65 9 55 59 61 63 64 65 66 66 10 52 56 59 62 64 65 66 67
入要素组合的轨迹
线
• 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
线表示的产量越高;两
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
等产量线具有负斜率, 且凸原点
• 等产量线的斜率就是
B
C
资本替
代劳动
A
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
产量之比
第26页/共73页
增加产量
Q3 Q2
L Q1
完全替代和完全互补的投入要素
Y
Y
X 完全替代
X 完全互补
第27页/共73页
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
由所有投入要 素按既定比例增 加所引起的产出 量的比例增加被 定为实物的规模 收益。
第42页/共73页
第四讲生产理论解析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cost for a given output
ISOCOST lines are the
combination of inputs for a given cost, C0
C0 = CL·L + CK·K K = C0/CK - (CL/CK)·L
16
Three stages of production
Stage 1: average product rising.
Total Output
Stage 2: average product declining (but marginal product positive).
Stage 1
在资本上少花一元钱, 产量下降2个单位, 但 花在劳动上,会形成 3个单位
37
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 )
由生产过程使用的所有投入要素一个既定 比例的增长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长比例。
38
长期生产函数
——所有投入要素成比例变动
Y
Y2= Y1
Y1
B A
X1 X2=X1
Q(2) Q(1)
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5
经济学中的生产
是创造具有效用的商 品或劳务的过程,也 就是把生产要素或资 源变为商品或劳务的 过程。
生产过程的产出既可
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 是是中间产品;产出既 可以是一种产品,也可 以是一种服务。
生产的定义
6
生产要素(投入要素)的种类
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一般分为:
Q = a • K b1• L b2 is a Cobb-Douglas
专升本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生产函数的概念、最佳要素组 合均衡及规模报酬
4.1 生产函数
4.2 短期生产函数 4.3 长期生产函数 4.4 规模报酬
探求生产者(厂商)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此要 依次研究如下三个问题:
1. 怎样使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最大的产 出——生产理论; 2. 怎样使一定产量成本最低——成本理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原因: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 在数量上,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
随着投入量渐增,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 际产量呈递增趋势; 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边 际产量呈递减趋势。
即最 佳技 术系 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0 10 30 60 80 95 108 112 112 108 100
- 10 15 20 20 19 18 16 14 12 10
- 10 20 30 20 15 13 4 0 -4 -8
都 是 先 递 增 后 递 减
112
Q
TPL
总产量、平均 产量和边际产量
60
0 1 2 3 4 5 6 7 8 9
MP AP
MP与TP的关系:
– MP是TP曲线的斜 率;
A L1 A' B' AP C' L1 L2 L3 L MP L2 L3 L
MP与AP的关系:
MP>AP,AP MP=AP,AP最高 MP<AP,AP
– MP,OA向上, MP,AC向下,MP 的最高点A′对应 的是TP曲线的拐 点A ;
短期(short run):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 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PPT课件

产 品
B
QB
E
等收入曲线
产品转换曲线
QA
产品A
8
2024/10/15
9
第二节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决策的适用方 法——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所需的一些假设: 1.每种产品的单位产量利润是已知的常数; 2.每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方法为已知,而且它
们的规模收益不变。 3.企业能够得到的投入要素的数量有限,而且
三、代数法 首先求出可行区域各个角上顶点的坐标,然 后根据目标函数分别算出每个顶点上的利润, 利润最大的点就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14
四、影子价格
如果企业增加某种投入要素投入量1个单位, 会使企业利润增加,这一利润增加额就是该 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 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
3
B
一、产品转换曲线
产 品
T2 T1
产品A
4
产品转换曲线三种形式
典型形式。从原点向外凸出的曲线 直角形。产品之间不能相互转换的产品转换
曲线。 倾斜的直线。产品之间能完全转换的产品转
换曲线。
5
二、等收入曲线
等收入曲线是表示各种产品产量组合与总销 售收入关系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 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 总销售收入。
TR=PA.QA+PB.QB 每一个总收入TR的值,都有一条等收入曲线。
只要产品的价格不变,这些等收入曲线就互 相平行,因为它们斜率相同,都等于-PA/PB
6
பைடு நூலகம்、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确定
当产品A的相对价格等于其机会成本比即边 际转换率时,企业产品组合为最优。
即:PA/PB=△QB/△QA
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四章

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四章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概述知识点:生产组织(一)生产组织的概念1.生产组织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
狭义的生产组织指按照生产要求对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组织。
2.广义的生产组织是一切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工作的总称。
除上述狭义内容外,广义的生产组织还包括生产技术准备、管理、劳动、物资、计划和厂内经济核算等组织工作。
(二)生产组织的必要性1.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条件。
2.遵循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比例性的原则,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少,并有利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生产组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知识点:生产过程(一)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过程即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每一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通常生产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2.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
狭义的生产过程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和停歇过程等。
3.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掌握)(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设备和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毛坯和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全部过程。
劳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人们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结合的过程。
(2)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
属于自然过程的有:铸件自然时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掌握)1.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9
(三)工厂平面布置 三 工厂平面布置 1.工厂平面布置的原则 工厂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合理化分厂区 合理利用区间 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条件 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 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避免污染和噪声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8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2.工厂平面布置的方法 物料流向图法 生产活动相关图法 综合布置法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7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二)制造资源计划 二 制造资源计划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在MRP完成对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展、完善,将经营、财务与生产 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制造资源计划。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2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二)成组加工单元 二 成组加工单元 (三)柔性加工单元 三 柔性加工单元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3
第二节 生产计划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它是根据企业的产品销售计划,对企业的 生产任务进行统筹安排,规定企业在计划 期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 等指标。
28
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原则包括哪些? 工厂平面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有哪些?选择 移动方式时应考虑什么因素? 什么是流水线?有何特点? 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包括哪些内容? 现代生产管理的生产过程组织方面包括哪些内容? 物料需求计划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三、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一)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一 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1. 大量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平均分配法。 分期递增分配法。 小幅度连续递增分配法。 抛物线分配法。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8
第二节 生产计划
2.
成批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重点产品要首先安排。 产量大、需求稳定的产品,均匀生产。 产量小的产品,集中轮番生产。 新产品与老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搭配使 用。 还要考虑原材料、半成品、外购和外协件 的供应数量和期限。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三)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类型 三 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类型 1.生产方式 (1)按工艺特性不同,分为加工装配型生产和 流程型生产:电子产品;炼油厂。 (2)按组织生产的特点不同,分为订货型生产 和存货型生产:船舶;电视机。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二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流程最短、时间最短、耗费最少。 1. 连续性 2. 比例性 3. 平行性 4. 均衡性 5. 准时性 6. 适应性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011-6-3
16
第二节 生产计划
(二)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 二 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 1. 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2. 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3. 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的效率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7
第二节 生产计划
2.
工业工程的内容 狭义的是以工作研究为主的传统工业工程, 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 广义的还包括工厂设计、计划协调技术、 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人-机工程、 工程经济、成组技术、运筹学及信息系统 工程等。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2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二)成组技术 二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 成组技术 是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一种科学 方法。它将企业生产的各种品种以及组成 产品的各种部件、零件,按结构和工艺相 似性原则进行分类编组,并以“组”为对 象组织技术工作和管理生产。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6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二)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原则 二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原则 1. 工艺原则(工艺专业化) 2. 对象原则(对象专业化) 3. 混合原则(工艺原则和对象原则的结合)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7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组织方面 (一)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一 工业工程 1. 工业工程的概念 是研究把人、物料、设备等组成为整体系 统,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组合配置 的科学。 其精髓是永不满足的精神。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011-6-3
21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9
2011-6-3
第二节 生产计划
3.
单件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先安排已明确的任务。 相同零部件可安排集中生产。 新产品和需要关键设备的产品,分散安排。
(二)车间生产任务的确定 二 车间生产任务的确定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0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6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二、生产计划方面 (一)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一 物料需求计划 , Requirement Planning 根据产品的最终需求,借助于计算机计算 出生产过程中有关区间空间的零部件和原 材料的需求,从而达到尽可能低的库存水 平,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 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和产品结构信息。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3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三)并行工程 三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 也称同步工程。是相对于传统的“串行工 程”而言的。是指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及其 相关过程的多项任务交叉进行,在设计阶 段同步地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周期有关的 过程。
(五)精益生产与准时化生产 五 精益生产与准时化生产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与准时化生产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准时化生产方式。 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组织与 配置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过程 中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以 人为中心,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 最终目标。
第四章 生产组织原理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第二节 生产计划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和生产类型 (一)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 一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 1.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 基本生产过程 3. 辅助生产过程 4. 生产服务过程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9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三、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一)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一 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1. 顺序移动方式 2. 平行移动方式 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0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4
第二节 生产计划
一、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一)产品品种指标 (二)产品质量指标 (三)产品产量指标 (四)产值指标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5
第二节 生产计划
二、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 (一)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1. 按作用不同分为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计 划能力 2. 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现在能力、潜在能力 3. 按范围不同分为设备组、车间和企业的生 产能力
4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2.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订货型 (2)成批生产:订货型、存货型 (3)大量生产:存货型
2011-6-3
chap过程组织
二、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一)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 一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 1. 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2. 基本生产部门 3. 辅助生活部门 4. 生产服务部门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4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四)敏捷制造 四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的功能在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迅速设计和制造出全新产品。 矩阵组织,虚拟企业。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25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
(二)选择移动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二 选择移动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1. 生产类型 2. 生产任务的缓急情况 3. 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形式 4. 工序时间和零件重量
2011-6-3
chapter4 生产组织原理
11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四、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一)流水线 一 流水线 1. 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 2. 流水线上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 3. 流水线上各工序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 4. 流水线按节拍生产; 5. 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