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1)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2、导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本节知识点(5分钟)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思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总结1.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列解、答);(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3: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进行新课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普通步骤[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失掉多少克氧气?〔计算结果保管一位小数〕[剖析]这道题是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我们一同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失掉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6.3g x2158 6.3g32x⨯=32 6.3g0.6g2158x⨯=≈⨯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大约可以失掉0.6g氧气。

[思索]依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剖析,请归结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总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备课笔记特别提示:单位了。

教材习题解答21832100kgx⨯=218100kg112.5kg32x⨯⨯==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氢气的质量=112.5kg-100kg=12.5kg答:消耗水112.5kg,同时可失掉氢气12.5kg。

3.锌与盐酸〔HCl〕反响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里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响,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解: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氯化锌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65 136 26.5g y x6513626.5y x==x=0.2g y=13.6g答:可制得氢气0.2g,氯化锌13.6g。

×L1000。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分析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实施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利用多媒体显示云南玉龙雪山的图片):这里是云南的玉龙雪山,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老师很喜欢那里美丽的自然景观,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g
29465=0.9x6 g x=2.45 g
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3..405gg×100%=81.7%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81.7%。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板书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正确(zhèngquè)书写化学方程式
2.计算步骤 解,设,方,列,比,算,答
第五页,共二十页。
导入新课
教学(jiāo xué)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⑴.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⑵.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一种物质的质量,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2.教学难点(nádiǎn)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第六页,共二十页。
讲授(jiǎngshòu) 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硫的质量是( A)
A.8g
B.12g
C.16g
D.4g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随堂训练
(xùnliàn)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在 实验室里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 与19g稀盐酸(HCl)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产物为CaCl2、水和
二氧化碳),测得残留物质质量为22.8g,求: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shēnɡ chénɡ)二氧化碳多少克?
(2)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 解:(1)生成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质量为: 6g+19g-22.8g=2.2g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100
CaCl2+H2O+CO2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1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从反应物、生产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为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净物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计算难度也不大,关键在于正确列出比例式。

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进行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的基本依据,体会到化学计算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已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够认识到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不变的,利用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外,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要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时检查纠正不规范的书写。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涵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答计算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源。

4重点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5教学方法探究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6媒体使用策略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使用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源,使课堂容量增大,学生参与程度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
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 K
特别提醒:
再带单位了。

要点提示:
关系式中的数据与物质的化学式要上下对应。

易错提醒: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且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不能漏乘。

备课笔记
技法点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思路:
(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如果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
是通过哪种“中间物质”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122.5
x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在正确书写化 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规范解题的 格式。
知识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 x
56 5.6t
CaO+CO2↑ 56 5.6 t
解得x 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 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 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通电
2H2O
2H2↑+O2↑
36
4
18kg
x
36 18kg
=
4 x
x = 2kg
18kg水分解生成的氢气是2kg。 所以,小桶中的水能使小汽车行驶2×100=200(km)。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4)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 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a.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 单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 2×18 2×218 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2×182×2=18 kgx…………………列 x =18 kg×2×22×18=2 kg……………算(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