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技术指标详解 断定放大器的品质
音箱七大主要性能指标详解

音箱七大主要性能指标详解谈到音箱的参数规格,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各项性能指标。
尤其你选购音箱时如果没有查看这些指标,那么你根本无法判断一款音箱到底是好还是坏。
音箱的性能指标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请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
功率音响功率其中又分为额定功率/承载功率/峰值功率。
额定功率: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
承载功率:是指在允许扬声器有一定失真的条件下,所允许施加在音箱输入端的信号平均功率。
承载功率较大的扬声单元不容易因为功放提供的大功率而产生失真,在欣赏爆棚类音乐时能有较为理想的表现;并且,扬声器需要与功放配合才能提供较大的声压,而并不是说承载功率大的音箱一定“够大声”。
峰值功率:指扬声器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扬声器的功率大小是选择扬声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国内外由于对功率定义存在不同理解,因此扬声器的标法还存在很大差别。
一般扬声器所标称的功率为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或额定噪声功率是指扬声器能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产生异常声时的输入功率。
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被测扬声器应保证在100小时的连续工作中不产生异常。
信噪比信噪比表示音箱在正常情况下,回放出来的声音信号和噪声信号的比值。
它直接影响着音箱的声音播出质量,通常信噪比越低,输入信号比较小时,音箱中就越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噪音,而且在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变得浑浊不清,不知发的是什么音。
为了保证声音效果,建议80dB以上大小信噪比的音箱才能纳入购买范围。
频率响应这项指标反映了扬声器工作的主要频率范围,此范围越宽,放声特性越好,一般高保真用扬声器箱的频响为20-30KHz,低于20Hz的声音人们基本无法通过耳朵来感知,只能通过其他器官来感受到了。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当音箱加上相当于额定阻抗上1W功率的粉红噪声信号电压时,在轴向1m处测得的声压级。
一个扬声器的灵敏度高低,对声音重放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音响技术指标全解析

音响技术指标全解析(家电英才网)1.频响范围频响范围的全称叫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前者是指音箱系统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做“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
这是考查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如:一音箱频响为60Hz~18kHz+/-3dB。
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做频响。
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
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标注的极为不真实,所以敬告大家低频段声音一定要耳听为实,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
2.灵敏度该指标是指在给音箱输入端输入1W/1kHz信号时,在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轴前方一米的地方所测得的声压级。
灵敏度的单位为分贝(dB)。
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普通音箱的灵敏度在85~90dB范围内,85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dB以上为高灵敏度,通常多媒体音箱的灵敏度则稍低一些。
3.功率该指标说简单一点就是,感觉上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与最大承受功率(瞬间功率或峰值功率PMPO)。
而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一个规定了波形的持续模拟信号,扬声器所能发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而最大承受功率是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
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通常将音乐功率标的很大,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
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1.额定功率
音响放大器输出失真度小于某一数值(如<5%)时的最大功率称为 额定功率。其表达式为
Po Vo2 RL
式中,RL 为额定负载阻抗;Vo(有效值)为 RL 两端的最大不失真 电压。Vo 常用来选定电源电压 VCC
Vcc 2 2Vo
测量 Po 的条件如下: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的频率 fi=1kHz, 电压 Vi=5mV,音调控制器的两个电位器 RP1、RP2 置于中间位置, 音量控制电位器置于最大值,用双踪示波器观测 vi 及 vo 的波形,失 真度测量仪监测 vo 的波形失真。 注意 在最大输出电压测量完成后应迅速减小 Vi,否则会因测
整机电路图
R12 75k R11 C12 10k 1F 话筒
+
+9V 2 10k
+
- A1
4 11
1
+
C13 10F
+
C14 10F 电子混响器
C11
3 + 10k
10F
1 LM324 4
RP11 10k
R31 47k R22 30k
+
RP31 470k
R32 47k C32 0.01F +9V C42 +9V 9 - A3 11 4 C35 10F
3.频率响应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相对于中音频 fo(1kHz)的电压增益下降 3dB 时对应低音频截止频率 fL 和高音频截止频率 fH,称 fL ~ fH 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测量条件同上,调节 RP3 使输出电压约为最大输出电压的 50%。 测量步骤是: 音响放大器的输入端接 vi (等于 5mV),RP1 和 RP2 置于最左 端,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fi 从 20Hz 至 50kHz 变化(保持 vi=5mV 不变),测出负载电阻 RL 上对应的输出电压 Vo,用半对 数坐标纸绘出频率响应曲线,并在曲线上标注 fL 与 fH 值。
从技术指标为判断音箱的优劣

音箱还有一个指标是阻抗值,一般以8Ω为其标称值,绝大多数二分频书架箱的阻抗值均为8Ω,多单元多分频的座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动的电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功率也相应高一些。以笔者意见,家用音箱最用的大都是很高灵敏度的喇叭,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低灵敏度单元需要较高功率的功放来推,在功放上增加的成本就不是一星半点啦。
另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频率范围。例如某书架箱的频率范围是60Hz~20KHz±2.5dB,60Hz表示音箱在低频方向的伸展值。这个数字越低,音箱的低频响应就越好:20KHz表示该音箱可达到的高频延伸值。该数字越高,表明该音频特性越好。而后缀的±2.5dB则表示上述该段频率范围的失真度大小,失真度越小,频率响应曲线就会比较平坦。一些音箱标注的失真度是±3dB,其频率范围应会变得宽一些。有的音箱不标明该指标,频率延展范围就会变得很宽。例如上述指南针一号箱如果不注明失真度控制在正负 2.5分贝范围内,频率范围就可以标成40Hz~23KHz。需要指出的是,不标注失真度的频率范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厂家明知故犯,只能涉嫌其居心不良,有意欺蒙消费者,同时也说明该音箱指标不规范,厂家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很难让人放心选购。
从技术指标为判断音箱的优劣.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成品音箱背后一般都贴有一张技术指标签:内容不外乎音箱的频率范围、灵敏度、承载功率及阻抗几项。其中灵敏率是音箱最重要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箱应该选配什么样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等等。大多数鉴听级家用音箱的灵敏度均在86-92dB之间,对同一台功放而言,在同等音量下(如音量旋至10点钟),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声音越大,音箱对功放的功率索取和要求就会越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对音箱好推些。很多商用OK厅用的专业音箱灵敏度都超过100dB,难怪许多人感觉去OK厅唱卡拉OK时声音非常靓,且毫不费力就能获得很大的音量。但您可千万别以为灵敏度越高越好,事实上,灵敏度超过92dB的喇叭都是振盆比较轻、薄的金属盆、PP盆之类,会导致功驾驭喇叭的控制力受损,从而导致音质偏薄、偏靓、偏夸张、偏硬朗,少了许多音乐的细节和韵味。不大适合作Hi-Fi鉴听用。而许多声音厚实柔和且充满音乐味的名牌音箱通常灵敏度都比较低,如英国皇牌ATC、意大利名琴、卓丽等顶级喇叭的灵敏度仅82dB。这类音箱往往极难伺候,需要输出电流极大的巨无霸功放方可让其工作在理想线性区域,代价绝不会小。
音箱好坏判别以及参数分析

音箱好坏——技术指标音箱技术指标解析时下许多音响指标良好,却不忍卒听;而有些听音尚可,却经不起客观的物理测试。
音响指标日益飙升;音乐感情表达能力除除下降。
这些是事实,特别是国内的产品。
LP的指标几乎不及格,可是还有好多发烧友去追求。
我也来说说楼主所说的7个问题,当然也只能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也希望大家说出来一起分享!1.频响范围从声学的角度来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并且传播的,而波是振荡的,因此波的单位是Hz(每秒钟振荡的次数)。
声波的Hz数值越小,声音就越响;Hz值越大,声音就越小。
从人耳的结构而言,理论上最轻听到20000Hz的声音(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存在),而一些动物则可以听到更高Hz数的声音,如狗据称可以听到50000Hz。
音箱的频响范围是指该音箱在音频信号重放时,在额定功率状态下并在指定的幅度变化范围内音箱所能重放音频信号的频响宽度。
通俗的说,就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一般来说放大器在规定的功率状况下,在频率的高、低端增益分别下降-3dB,两点之间的频带宽度称为该放大器的频响范围。
没有仪器我们也能测试,用人的耳朵去测量不仅仅测量了器材也测量了您的耳朵,先告诉大家不同的器材上去测量您听到肯定不一样,器材直接是有误差的。
好的机器误差不大,国产不知名的东西就难说了,如:《雨果发烧碟1》有25Hz-20kHz测试信号。
器材能发出的频响是不一样的,人的耳朵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有时候自己没有听到不是它没有发出声音,是您听不到那断频率,我想很多发烧友都测试过自己的耳朵。
人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大约20Hz~20k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幅度的变化信号,而事实上那是人一出生时耳朵能听得到的频率范围,20岁以后就越来越窄了,大约在35Hz~18kHz。
您的耳朵能到到在哪一段还是去测量一下吧!2.灵敏度灵敏度是衡量音箱效率的一个指标,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的。
普通音箱的灵敏度一般在85—90dB(分贝)之间,有的则可以达到100dB以上。
音箱检验报告2024

引言概述:音箱作为一种音频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娱乐中还是在专业音频领域,音箱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音箱进行检验,并详细介绍其声音质量、音频响应范围、功率输出、设计和制造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选购音箱的参考依据。
正文内容:一、声音质量:1. 频率响应范围: 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是评估其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试不同频率下的音频输出,可以判断音箱是否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表现均衡和清晰。
2. 噪音水平: 音箱应该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
通过测试静音状态下的噪音水平,以及在不同音量下的噪音变化,可以评估音箱的噪音控制能力。
3. 声场表现: 音箱的声场表现包括立体声效果、声音分布和定位感等方面。
进行立体声测试和声场重放测试,可以判断音箱在不同空间中的表现是否自然和逼真。
二、音频响应范围:1. 低音效果: 音箱的低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测试低音频率下的声音清晰度和强度,可以判断音箱在低频段的表现如何。
2. 中音效果: 音箱的中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试中音频率下的声音清晰度和饱满度,可以判断音箱在中频段的表现如何。
3. 高音效果: 音箱的高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最后一个指标。
通过测试高音频率下的声音明亮度和细节表现力,可以判断音箱在高频段的表现如何。
三、功率输出:1. 峰值功率: 音箱的峰值功率是指其能够短时间内承受的最大功率。
通过测试音箱在峰值功率下的音量和失真程度,可以评估其功率输出能力。
2. 持续功率: 音箱的持续功率是指其能够持续输出的功率。
通过测试音箱在持续功率下的音量和失真程度,可以评估其持久稳定的功率输出能力。
四、设计和制造质量:1. 外观设计: 音箱的外观设计包括外形结构、材质和颜色等方面。
通过评估音箱的外观设计是否符合审美和人体工程学原则,可以判断制造商对于产品设计的用心程度。
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6.失真(用百分数来表示):(1) 谐波失真,是指在重放声中增加了原信号中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2) 互调失真(3) 瞬态失真,音箱系统的瞬态失真,是指扬声器震动系统的质量惯性引起的一种传输波形失真。这一指标的好坏,在音箱系统中和扬声器单元中是极为关键重要的,直接影响的是音质与音色的还原程度。该项指标的好坏与音箱的品质和价位成正比。国外一些高质量品牌的扬声器如:法国Focal(福柯)扬声器;英国MOREL(魔雷)扬声器;挪威seas(西雅士)扬声器;以及率先发明同轴扬声器而闻名于世的英国Tannoy(天朗)扬声器等。这些高质量品牌的扬声器,其瞬态失真很小,是我国现有扬声器生产厂家和国外一些扬声器生产厂家无法比拟的。因其品质优良,声音再现能力好,失真小,故被国外多个音箱生产厂家选用。价位是我国同类扬声器的几倍。
7.效率(用百分数来表示):音箱效率的定义是,音箱输出的声功率与输入的电功率之比(即声—电转换的百分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音箱通常标注灵敏度,而有的音箱标注的是效率,确用分贝值来表示。实际上音箱的灵敏度和效率这两项指标与音质音色无关,与价位也不是正比关
5.灵敏度(单位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是指当给音箱系统中的扬声器输入电功率为1W时,在音箱正面各扬声器单元的几何中心1m距离处,所测得的声压级(声压与声波的振幅及频率成正比,声压的单位为帕Pa,1Pa=1N/m2。声压级是表示声压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值为声音的声压P与基准值Po=0.00002帕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再乘以20的积,即20log,单位为dB)。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与音质音色无关,它只影响音箱的响度,可用增加输入功率来提高音箱的响度。
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多音箱市场鱼龙混杂,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如何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选购一款合适的音箱便成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
到底怎样的音箱才算是一套真正的好音箱呢?尤其是对音箱不太懂的“菜鸟”级朋友,只能看看外观,听听商家给放一小段震耳欲聋的音乐,只能感官感受一下;至于从技术指标角度来讲,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判断音箱的优劣。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音箱的相关性能指标,希望这些内容能给您在选购音箱时提供一些参考。
音箱技术指标:音效技术硬件3D音效技术现在较为常见的有SRS、APX、Q-SOUND和Virtaul Dolby等几种,它们虽各自实现的方法不同,但都能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三维效果,其中又以第一种最为常见。
它们所应用的都是扩展立体声(Extended Stereo)理论,这是通过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附加处理,使听者感到声响方位扩展到了两音箱的外侧,以此进行声响扩展,使人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产生更为宽阔的立体声效果。
此外还有两种音效增强技术:有源机电伺服技术和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对改善音质也有一定效果。
音箱技术指标:频响范围频响范围的全称叫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前者是指音箱系统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做“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
这是考查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如:一音箱频响为60Hz~18kHz+/-3dB。
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做频响。
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从技术指标了解放大器的品质(上)192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推出了革命性的负反馈(NFB)技术,标志着音频放大器开始进入新纪元。
而1947年发表的威廉逊放大器,则标志着高保真(High Fidelity)放大器的面世,该机成功地运用负反馈技术,使胆机的失真降低达0.5%,音质之佳在当时首屈一指,是音响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51年,美国Audio杂志发表了一篇“超线性放大器”的文章,该放大器将非线性失真大幅度降低,第二年6月,又发表将威廉逊线路和超线性线路相结合的放大器文章,标志着负反馈技术在音响技术中的大量使用。
从此,放大器的设计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
在盛行“以耳朵收货”说法的今天,不少发烧友说音响器材的指标没多大意义,因为许多测试指标优良的放大器听感也不佳。
但不能否认的是,人耳聆听由于带有较多的个人主观因素,因此往往带有很大片面性,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标准,所以放大器的指标仍然是衡量其性能一个重要标志。
一般来讲测试放大器技术指标的方法应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指标是在稳定状态下以正弦波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测试项目包括有频率响应、谐波失真、信噪比、互调失真以及阻尼系数等;而动态指标是指用较复杂的如方波、窄脉冲等信号测量得到的数据,包括有相位失真、瞬态响应和瞬态互调失真等。
要大致反映出放大器的品质,动态测试数据必不可少。
为了方便读者全面认识和了解放大器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笔者对一些较重要的技术指标规格介绍,读者也可以从这些规格中大致了解了放大器的质素。
A、频率响应一般对频率响应范围的规定是:当输出电平在某个低频点下降3dB ,则该点为下限频率,同样在某个高频点下降3dB时为上限频率。
这个3dB点称为不均匀范围或叫做半功率点(Half Power Point),因为电平正好下降3dB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正好下降了一半。
在传统的说法中,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因此放大器的频率范围理论上应做到20-20kHz(±3dB)平直就足够,但事实上音乐中含有的许多乐器或反射泛音谐波有很多是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
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判别精度可达到0.1dB,有些高级放大器的频响标称20-20kHz的不均匀度为正负0.1dB,当以±3dB不均匀度测量时它们的时频响可能达到10Hz至50kHz甚至更宽。
从改善瞬态反应的目的考虑,放大器应该有更宽广的频应范围,像新一代音源SACD和DVD Audio的频响范围已超出传统的20kHz,因此现代高级放大器的频响应能达到从10Hz-100kHz(±3dB)。
但放大器的频响也不是越宽越好,否则易引入高频或低频干扰,反而使S/N降低或诱发互调失真。
严格的频应曲线图应有两幅的,其中我们常见的频率响应图叫做幅频曲线图,另一幅称为相频曲线图,它是表示不同频率在经过放大器后产生的相位失真(相位畸变)大小,相位失真是指信号由放大器输入端到输出端产生的时间相位差,相位差过大时会影响负反馈线路的稳定性,并与相位失真和瞬态互调调失真有较大的关系,Hi-Fi放大器的相位失真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应控制在±5%范围内。
B、谐波失真( Harmonics Distortion)物体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振动后会出现一个呈周期性衰减振动。
例如,两端固定的吉它弦线在中部受到弹拨时,会产生一个肉眼可见的大振动,这个振动称作基波(Fundemental),弦线除了沿中点作大幅度摆动外,线的本身还有许多肉眼很难看到的细小振动,它们的频率都比基波高,这些振动频率被称为谐波(Harmonics),乐器产生的谐波常叫做泛音(Overtone)。
除了由信号源产生谐波外,声音振动波传播时遇上障碍物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折射也会产生谐波。
放大器线路中的各种各样电子元件、接线和焊点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放大器的线性表现。
当音乐信号通过放大器时,非线性特性会令信号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形扭曲,即相当于在信号中加入了一些谐波,这种信号变形的失真称为谐波失真。
谐波失真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百分比数越小即是放大器产生的谐波少,也就是说信号波形的失真较低。
厂商在标注产品的谐波失真时,一般只给出如0.1%单项数据,但由放大器产生的谐波,却是与信号频率和输出功率有关的函数关系。
当输出功率接近最大值时,谐波失真急剧加大,特别是晶体管放大器会因接近过载(Overload)会发生将信号的顶部齐平削去的严重波形畸变失真。
但是胆机产生的谐波失真频率是基波频率2、4、6、8…倍(即偶次谐波),因此偶次谐波虽然也是失真,但由于其频率是基波的一倍,它可以和基波组成音符上的最和谐、动听的纯八度和声,这也是造成胆机声音甜美、乐感丰富的一大原因。
尽管这种声音可能会很动听,但是却和高保真的要求相左。
高保真放大器的谐波失真一般应控制在0.05%以下,目前许多优秀的放大器失真度均可达到这个要求。
学会从技术指标了解放大器的品质(下)C、互调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简单来讲,合成的信号称为调制信号,互调失真是指整个可听频带中高低频混合成全频的过程引起的失真。
产生互调失真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调制过程,这是因为每个电子线路或每台放大器非线性作用下,不同频率的信号会自动相加和相减,产生出两个在原信号中没有的额外信号,当原信号为N个时,输出信号便会有3N个,可想而知,可听频带中由互调失真所产生的额外信号数量相当惊人!由于互调失真信号全部是音乐频率的相加相减得出的信号,因此人耳对它较为敏感,虽然互调失真和谐波失真都是由放大器的非线性引起,两者都是在正弦波中加入一些额外的频率成份,但它们性质并不相同,谐波失真是对原信号波形的扭曲,它就算是单一频率信号通过放大线路也会产生失真、但互调失真却是不同频率之间的互相干扰造成的,放大器中互调失真往往大于谐波失真,而且它的测量远比谐波失真复杂,而且在今天仍未有统一的测量标准。
要大量降低互调失真,可采用电子分频方式来限制每路放大器和扬声器的工作频带。
D、瞬态互调失真(Transient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瞬态互调失真,简称TIM失真,这是在70年代才公开发布的失真,它与负反馈关系密切。
众所周知,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的作用是将输出值倒相变为负数,随后将之反馈到输入端,和设定值相减,得出误差信号,然后控制器就会根据误差大小作出修正,从而大幅度减少失真。
但由于负反馈使输入信号和反馈的输出信号相减,降低了信号电平,当负反馈量大到使输出信号降低到和输入信号电平相同,即整个线路完全没有放大时,这种放大器叫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它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优点,常被用来作阻抗匹配使用。
如要要使输出信号有较大的电平,那放大器的增益要相应加大,而这在胆机和晶体管机中并不困难。
但负反馈在有效地降低失真时,却引起新的失真即瞬态互调失真,这种失真在晶体管(石机)上机最为严重。
这是因为石机常用高达50-60dB左右的深度负反馈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减少失真,虽然此时晶体管机将轻易获得较高的技术参数。
但有得也有失,为减少由深度负反馈所引起的高频寄生振荡,石机一般要在前置推动级的晶体管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加入一个小电容,使高频段的相位稍为滞后,但无论电容的容量如何小,也要有一定时间来充电,当信号中含有高速瞬态脉冲时,电容充电速度跟不上时,这一瞬间线路是处于没有负反馈状态,这个时候由于输入信号没有和负反馈信号相减,造成信号电平过强,使放大线路瞬时过载(Overload),由于石机负反馈量大,过载强度更高,常达到几十倍以上,此时输出信号会出现削波(Clipping)现象,瞬态互调失真由此产生,由于石机中这种失真出现最多,因此该失真常被称为“晶体管”声。
虽然负反馈的时间延迟很难解决,但要减少其影响,可用大环路浅度负反馈,这样就算有负反馈时间延迟,输入信号也不过强;另外也可用多级负反馈,这样由于反馈时间快,路径短,不容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
此之外,在设计制作时还应尽量利用各种屏蔽和滤波措施来减少各种高频干扰信号进入放大器,这些射频干扰虽然人耳听不见,但它们的频率很高,极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
瞬态互调失真是当信号速度超过放大器的瞬态响应能力范围之外才会发生的,另外,除了这处失真外,过快的信号也会产生另一种即振铃(Ringing)失真现象,当输入信号速度快而幅度小时,最先出现的是振铃现象,当这个信号的速度快到某种程度时瞬态互调失真也会出现,但当信号速度快兼幅度大时,是直接进入瞬态互调失真状态。
各种各样的速度快但幅度小的高频干扰噪音,最容易引发振铃,这就是音响设备要有完善的抗干扰措施的一大原因。
E、界面互调失真(Interface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这种失真较少为人知道和提及,它和下面提到的阻尼系数一样,不但和放大器线路有关,而且和音箱也有很大关系。
因此在介绍这两项指标前,应先了解音箱有关这方面的特性。
目前的音箱所用的单元绝大部分是采用动圈式喇叭,其主要结构包括有一个产生磁场的永久磁铁和一个音圈,严格来说动圈式喇叭属于一种特殊的直流马达,只不过音圈只需要的是直上直下的来回活动而不是旋转。
不管是交流马达或是直流马达都有可逆性的,也就是讲在某种条件下它们能充当发电机,直流马达其实在结构上和直流发电机没有什么区别,永磁式直流马达的转轴转动,就能在接线端上产生出一定的电压,同理,动圈式喇叭的振膜运动时就会在接线端上产生电压,电压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和幅度有关。
由于非线性化和损耗的关系,扬声器不能对放大器输出的全部电能加以利用,因此会有剩余电能产生,当放大器输出的电能无法全部转变为机械能量时,多余的电能必定会在扬声器音圈中产生出额外的反电动势(Back emf),这个反电动势会由喇叭线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出端,然后根据放大器内阻的大小形成一个电压,这个电压会被负反馈线路反馈到输入端,和输入信号打成一片,使中低频声音混浊,此时的分析力和层次感会大大减弱。
这时产生的问题称为界面互调失真,另外由于振膜的机械惯性原因,在音圈中也会产生多余电能,这会使扬声器的低频控制力变差。
界面互调失真和喇叭内阻和负反馈线路有关。
降低负反馈量和放大器内阻(即提高阻尼系数),能减少界面互调失真的影响,同时Bi-Wird双线接驳也是另一种改善方法,因为高低音分开传输能使低频的反电动势不能对高频信号产生影响,从而有效改善地音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双线接驳的系统上听到的音质更清晰一些的缘故。
F、阻尼系数(Damping Factor)阻尼系数是功放额定输出阻抗,它是取扬声器输入阻抗和放大器输出内阻之间的比例,并表示对某一个过程中进行变化的物理量加以抑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