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质量检测(三) 常见的烃含解析江苏版
苏教版化学选修五专题3《常见的烃》测试题(含答案)

《常见的烃》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高温C+2H2B.2HI+Cl2=2HCl+I2C.CH4+2O2→点燃CO2+2H2O D.CH3CH3+Cl2→光照CH3CH2Cl+HCl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CH≡CH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molBr2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交替结构C.己烷的沸点高于2—甲基戊烷D.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3.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的滴加顺序是苯、浓硝酸、浓硫酸B.恒压滴液漏斗有利于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C.加热装置可换成水浴加热D.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中下层液体呈油状4.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过程中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B.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D.在苯中滴入溴水,振荡后溴水层颜色变浅5.据报道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环境污染。
已知主要污染物为苯、硝基苯等,为了净化水质,在取水口投放活性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苯燃烧时产生明亮的带有浓烟的火焰B.利用活性炭净化水质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硝基苯不属于芳香烃D.硝基苯是带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6.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葡萄糖、淀粉的最简式都是CH2O B.1 mol -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 A C.乙醛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COH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是7.不能证明苯分子真实结构的事实是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与溴水混合发生萃取而不加成D.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8.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苯能燃烧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1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9.鉴别乙醇、苯和CCl4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静置B.与乙酸在有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C.加蒸馏水后震荡静置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B.芳香烃的组成通式C n H2n﹣6(n≥6)C.12C、14C原子结构示意图均可表示为D.羟基的电子式11.反应I和反应II都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为还原反应,反应II为加成反应B.苯乙酮和2-环己烯酮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C.乙苯和2-环己烯酮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D.分子中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苯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12.等物质的量的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不可能是() A.B.C.D.13.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H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9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14.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环烃叫做桥环烃,桥环烃(二环[2.2.1]-2,5-庆二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综合检测题 苏教版选修5

专题3 常见的烃综合检测题苏教版选修5(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B.光化学烟雾C.酸雨D.火山爆发解析汽车尾气中的C、H化合物与NO x一起可以形成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
答案B2.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D.分子中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解析乙烷是饱和链烃,不能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也不能发生加聚反应,乙烷分子中含有两个—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烃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答案 C3.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异丁烷B.1戊烯C.苯D.甲苯解析选项A中的异丁烷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B中1戊烯既能与溴水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其褪色,符合题意;选项C中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且苯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D中甲苯可以使酸性KMnO4褪色,其使溴水褪色也是由于甲苯将溴水中的Br2萃取,并未发生反应。
答案 B4.下列各组中的有机化合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聚乙烯、聚氯乙烯B.1丁烯、2丁烯C.苯、乙烯D.乙烯、乙炔解析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的条件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
聚乙烯、聚氯乙烯中碳原子均是饱和的,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5.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前者高于后者的是( )A.丙烷丁烷B.新戊烷正戊烷C.对-二甲苯间-二甲苯D.碘干冰解析碳原子数越多的烷烃,沸点越高,丁烷高于丙烷,A项错;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正戊烷高于新戊烷,B项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其熔沸点高低顺序为邻>间>对位化合物,C项错;D项正确。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常见的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常见的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脂肪C.纤维素D.糖类2.工业上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如图是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B.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C.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4.a 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常温、常压下),体积共缩小2a mL。
则这三种烃可能是()A. CH4、C2H4、C3H4B. C2H6、C3H6、C4H6C. CH4、C2H6、C3H8D. C2H4、C3H4、C3H65.下图为有关苯的转化关系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B.反应②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④的产物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6.下列现象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7.有一种AB2C2型分子,在该分子中以A为中心原子。
下列有关它的分子构型和有关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有三种同分异构体B.假若为四面体,则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D.假若为四面体,则无同分异构体8.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
则X的分子式是()A. C10H14B. C11H16C. C12H18D. C13H209.下列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错误的是()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高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D.油经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通常又叫做硬化油10.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此有机化合物属于()①烯烃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③芳香烃④烃的衍生物⑤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④⑤D.①③⑤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该物质能和溶液反应产生沉淀C.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该物质分子中至多有4个碳原子共面12.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①辛烯和3-甲基-1-丁烯②苯和乙炔③1-氯丙烷和氯丙烷④甲基环己烷和乙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溶液褪色⑥与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⑦C.⑥D.②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B.苯、乙醇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苯及其衍生物D. (NH4)2SO4、CuSO4均能使蛋白质变性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在下列化合物: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是,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属于脂肪烃的是。
苏教版 化学 选修五 专题三 常见的烃 寒假测试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化学选修五专题三常见的烃寒假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炔烃的加成产物的是()A.乙烷B. 2,3-二甲基戊烷C.异戊烷D.异丁烷【答案】D【解析】A.乙烷可由乙炔加成得到,故A错误;B.2,3-二甲基戊烷可由CH3-CH(CH3)-CH (CH3)-C≡CH与氢气加成得到,故B错误;C.如炔烃为(CH3)2CHC≡CH,可与氢气加成生成,故C错误;D.异丁烷相邻的任意两个碳原子上都不符合有2个氢原子,不能由不饱和炔烃加成反应生成,故D正确。
2.瘦肉精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个吸收峰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D.该有机物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有7类氢原子,应有7个吸收峰,故A错误;B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正确;氨基、羟基具有亲水性,该有机物能溶于水,氨基使其水溶液显碱性,D正确。
3.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苯、硝基苯B.苯、己烷、溴苯C.苯、乙酸、己烯D.苯、乙醛、乙酸【答案】B【解析】A.乙醇与水混溶,苯、硝基苯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可用水鉴别,故A不选;B.苯、己烷性质稳定,都不溶于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无法鉴别,故B选;C.苯性质稳定,不溶于水,乙酸与水混溶,己烯含有C=C官能团,可加溴水鉴别,故C 不选;D.苯性质稳定,不溶于水,乙醛含有-CHO官能团,乙酸水溶液呈酸性,可加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鉴别,故D不选。
4.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专题综合测试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

专题综合测试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丙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D.丁可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解析: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选项错误;乙为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选项错误;丁为乙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选项错误;丙为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所以C选项正确。
2.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的一氯代物有4种解析: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和甲基上的氢原子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乙烷和丙烯的分子中都含有6个氢原子,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1 mol 混合物完全燃烧都生成3 mol H2O,B正确;苯和溴苯都不溶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溴苯的密度大于水,则可以用水区别苯和溴苯,C正确;D中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3.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C )解析:溴与氢氧化钠反应,提纯溴苯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故A 错误;苯、甲苯、CCl 4互溶,不能分层,故B 错误;乙炔与NaOH 溶液不反应、硫化氢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故C 正确;乙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故D 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 +2,随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C .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D .C 7H 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解析:A 项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 +2,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n 14n +2=1214+2n,则随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A 错误;B 项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B 错误;C 项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但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故C 错误;D 项C 7H 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支链为2个甲基或1个乙基,符合的有(CH 3)3CCH 2CH 2CH 3、CH 3CH 2C(CH 3)2CH 2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3)2CHCH 2CH(CH 3)2、(CH 3)2CHCH(CH 3)CH 2CH 3,共5种,故D 正确。
高中化学 阶段质量检测(三)常见的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苏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试题

常见的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上海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A.B.C3H6C.D.CH2===CH—CH3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脂肪族化合物的是( )A.甲烷B.氯乙烯C.硝基苯 D.乙基环己烷3.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稍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汽化,遇明火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A B C D化学式C2H6C3H6C4H10C5H12沸点/℃88.6 -42.1 -0.5 36.1熔点/℃-183.3 -189.7 -138.4 -129.74.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乙烯C.苯 D.甲苯5.下列有机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是( )①苯②硝基苯③溴苯④CCl4⑤环己烷A.②③④B.①⑤C.②③④⑤ D.都是6.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7.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8.含有一个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式有( )A.1种B.2种C.3种 D.4种9.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①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②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丁二烯制顺丁橡胶④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A.只有②③ 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④10.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11.下列对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在FeBr3作催化剂时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三种一溴代物C.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1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分开,该试剂可以是(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化钾溶液C.溴水D.硝酸银溶液13. (上海高考)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 B.3种C.4种 D.6种14.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 A.乙苯 B.邻二甲苯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15.室温下,将1 L某气态烃与4 L氧气混合,引燃后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剩余气体恢复至室温时体积变为2 L,则该气体是( )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甲烷A.只有② 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④ D.以上均不可能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14分)(1)乙烯、乙炔、甲苯、苯乙烯()4种有机物分别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质量检测(三) 常见的烃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三)常见的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主要途径解析:选C石油裂化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轻质液体燃料,如汽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小分子气态烃,如乙烯,A错误。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
C项正确。
煤制煤气是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2.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2H18,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分别是—C2H5和—C4H9),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A.6种B.9种C.12种D.15种解析:选C因为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的形式有邻、间、对3种;—C2H5是1种,—C4H9是4种。
故该烃的结构有12种。
3.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解析:选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颜色变浅是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苯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的原因。
4.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解析:选B A中的甲基正好在萘环平面上;看B中1号碳在左边苯环平面内,2号碳在右边苯环平面内,而1号碳和2号碳都有四个单键而呈四面体结构,即两平面不可能是同一平面;C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D中碳碳叁键所在的直线结构中两个碳碳单键转动可以使两苯平面共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CF 2Cl 2、C 3H 8、C 2H 4、C 2H 2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B .1 molC 4H m O 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 2 6 molC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或4-氯甲苯D .分子式为C 10H 14,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共有3种解析:选C A 项,分子式CF 2Cl 2、C 3H 8、C 2H 4、C 2H 2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只表示一种化合物,正确;B 项,1 mol C 4H m O 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 2为1 mol ×(4+10/4-1/2)=6 mol ,正确;C 项,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主要取代甲基上的H 原子,错误;D 项,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要求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 原子必须有H 原子,只可能是—CH 2CH 2CH 2CH 3、—CH(CH 3)CH 2CH 3、—CH 2CH(CH 3)2,共三种,正确。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专题三《常见的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化学选修5专题三《常见的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绝密★启⽤前苏教版⾼⼆化学选修5专题三《常见的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选题(共15⼩题,每⼩题3.0分,共45分)1.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的是()A.完全燃烧产物只有⼆氧化碳和⽔B.它们⼏乎不溶于⽔C.分⼦的通式为,与氯⽓发⽣取代反应D.它们是⾮电解质2.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A.异戊⼆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加成反应B. 2-氯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消去HCl分⼦的反应C.甲苯在⼀定条件下发⽣硝化反应⽣成⼀硝基甲苯的反应D.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3.下列现象因为发⽣加成反应⽽产⽣的是()A.⼄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B.将苯滴⼊溴⽔中,振荡后⽔层接近⽆⾊C.⼄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D.甲烷与氯⽓混合,光照⼀段时间后黄绿⾊消失4.苯的结构简式可⽤来表⽰,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分⼦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主要是以⽯油为原料⽽获得的⼀种重要化⼯原料D.苯可以与溴⽔、⾼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它们褪⾊5.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取代反应,也可发⽣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溶液褪⾊的是 () A.⼄烷B.⼄醇C.丙烯D.苯6.下图表⽰4-溴环⼰烯所发⽣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有关简单的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组成上相差⼀个甲基A.①和③B.②和③C.只有①D.①和②8.下列物质属于芳⾹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A.③④B.②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⑥9.⽤下图所⽰装置检验⼄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10.下列关于油和脂肪的⽐较错误的是()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脂肪少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D.油经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通常⼜叫做硬化油11.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12.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的起始原料可以是()①2-甲基-1,3-丁⼆烯和2-丁炔②1,3-戊⼆烯和2-丁炔③2,3-⼆甲基-1,3-戊⼆烯和⼄炔④2,3-⼆甲基-1,3-丁⼆烯和丙炔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分⼦式为C5H11Cl,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成的有机物在Cu的催化作⽤下加热反应,氧化产物能发⽣银镜反应的有(不考虑⽴体异构)()A. 2种B. 4种C. 6种D. 8种14.⼄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发⽣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种()A. 5种B. 6种C. 8种D. 9种15.烯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A.能使溴⽔褪⾊B.加成反应C.取代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第Ⅱ卷⼆、⾮选择题(共5⼩题,每⼩题11.0分,共55分)16.烃A是合成⾷品包装袋的原料,A的⼀系列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2)E与C的关系:________;(3)反应⑥的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4)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不与Na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质量检测(三)常见的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主要途径解析:选C石油裂化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轻质液体燃料,如汽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小分子气态烃,如乙烯,A错误。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
C项正确。
煤制煤气是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2.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2H18,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分别是—C2H5和—C4H9),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A.6种B.9种C.12种D.15种解析:选C因为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的形式有邻、间、对3种;—C2H5是1种,—C4H9是4种。
故该烃的结构有12种。
3.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解析:选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颜色变浅是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苯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的原因。
4.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解析:选B A中的甲基正好在萘环平面上;看B中1号碳在左边苯环平面内,2号碳在右边苯环平面内,而1号碳和2号碳都有四个单键而呈四面体结构,即两平面不可能是同一平面;C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D中碳碳叁键所在的直线结构中两个碳碳单键转动可以使两苯平面共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CF 2Cl 2、C 3H 8、C 2H 4、C 2H 2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B .1 molC 4H m O 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 2 6 molC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或4-氯甲苯D .分子式为C 10H 14,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共有3种解析:选C A 项,分子式CF 2Cl 2、C 3H 8、C 2H 4、C 2H 2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只表示一种化合物,正确;B 项,1 mol C 4H m O 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 2为1 mol ×(4+10/4-1/2)=6 mol ,正确;C 项,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主要取代甲基上的H 原子,错误;D 项,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要求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 原子必须有H 原子,只可能是—CH 2CH 2CH 2CH 3、—CH(CH 3)CH 2CH 3、—CH 2CH(CH 3)2,共三种,正确。
6.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 A .CH 3—CH===CH —CH 3+Br 2(CCl 4)―→ B .CH 2===CH —CH 2—CH 3+HCl ――→催化剂△ C .CH 3—CH===CH 2+H 2O ――→催化剂加压、加热 D .CH 3CH 3+Cl 2――→光照解析:选A A 项,产物一定为纯净物;B 项,与HCl 加成产物有两种CH 3CHClCH 2CH 3和CH 2ClCH 2CH 2CH 3,同理C 项也有两种产物;D 项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7.立方烷(C 8H 8)、棱晶烷(C 6H 6)是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具有如下图所示立体结构的环状有机物。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有机物(例如盆烯、月桂烯、柠檬烯等)。
对上述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盆烯、月桂烯、柠檬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②棱晶烷、盆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月桂烯、柠檬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立方烷、棱晶烷是环烷烃的同系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选A①盆烯、月桂烯、柠檬烯分子均含碳碳双键,故能使溴水褪色。
②棱晶烷、盆烯和苯分子式均为C6H6。
③月桂烯、柠檬烯分子式均为C10H16。
④立方烷、棱晶烷的分子式不符合通式C n H2n。
8.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它们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A.C2H2C2H4B.C2H4C3H8C.C3H8C3H6D.C6H6C2H2解析:选D要满足题设条件,要求各组碳、氢的质量分数相等。
只要烃有相同的最简式,混合烃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就恒定了,只有D项最简式相同,都是CH。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9.下列各物质中,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C3H8和2-甲基丁烷B.3,3-二甲基-1-丁炔和3-甲基-1-戊炔C.D.C4H10和C9H20解析:选AD A项都属于烷烃在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结构相似,所以两者是同系物;B中3,3-二甲基-1-丁炔和3-甲基-1-戊炔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C中两者在分子组成上没有“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D中两者一定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5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10.有机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以下事实中,不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C.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D.苯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解析:选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因为乙烯具有碳碳双键,而非原子间影响所致;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因为苯环的存在增大了甲基的活性,使其易被氧化;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是因为羰基的存在增大了羟基的活性,使其易电离出H+;苯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因为甲基的存在增大了苯环的活性,使其易生成多硝基取代物。
11.已知芳香烃A、B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的结构简式为,其一氯代物有3种B.A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碳碳键C.B与A互为同系物,通式为C n H4n+2(n为苯环数)D.与B互为同类别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解析:选AB由物质A 的比例模型可以看出其结构简式为,其一氯代物有3种,A正确;A物质中有C—C和苯分子中特殊的碳碳键,B正确;物质A和B所含有的苯环不同,所以不是同系物,C错误;B物质中两侧的苯环可以以邻、间、对的连接方式连接,所以B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D错误。
12.甲、乙、丙、丁四支试管,甲、丁中均盛有1 mL的稀酸性KMnO4溶液,乙、丙中分别盛有2 mL溴水+2 g FeBr3、2 mL Br2的CCl4溶液+2 g FeBr3,再向甲、乙中加入适量苯,丙、丁中加入适量的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组是()44甲苯在FeBr3催化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但与溴水混合时,由于水的密度比苯的大,溴被萃取后浮在水层上面,无法与催化剂接触,故乙中无法发生取代反应,对应的现象应是分层,有机层在上且呈红棕色。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13.(14分)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如图所示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D、E内出现的现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打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可多选)A.甲中的水倒吸入乙中B.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C.乙中的溶液进入甲中D.乙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4)若要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可选择试剂________。
A.酒精B.NaOH溶液C.CCl4D.苯解析:(1)铁是活泼的金属,和单质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的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2Fe+3Br2===2FeBr3、(2)生成的溴化氢溶于水显酸性,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则实验现象是D中石蕊溶液变红,E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3)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容易发生倒吸,又因为生成的溴苯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则实验中过程看到的现象是甲中的水倒吸入乙中、乙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即答案选A、D。
(4)酒精、CCl4、苯和溴苯是互溶或易溶的,不能选择;单质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且溴苯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溶于水,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答案:(1)2Fe+3Br2===2FeBr3(2)D中石蕊溶液变红E中出现淡黄色沉淀(3)AD(4)B14.(13分)有A 、B 两种烃,其相关信息如下(1)烃A 的最简式是____________。
(2)烃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3)烃B 的三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烃C 为烃B 的同系物,常温下为气态且只有一种一溴代物,则烃C 的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解析:(1)烃A 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 (CO 2)∶n (H 2O)=2∶1,则烃A 的分子式为(CH)n ;(2)因28<M (A)<60,所以烃A 的分子式C 3H 3或C 4H 4,结合另外两个信息可知烃A 的结构简式是。
(3)烃B 为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则烃B 为CH 4或C 2H 6或C 3H 8或C 4H 10;有同分异构体,则不可能为CH 4、C 2H 6、C 3H 8,所以烃B 为C 4H 10。
它的三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4)烃B 的同系物中常温下为气态的是CH 4、C 2H 6、C 3H 8,C 3H 8有两种一溴代物,CH 4、C 2H 6都只有一种一溴代物,分别为CH 3Br 、C 2H 5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