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百病生于气,好脾气带来好身
不 气 歌大 全

不气歌大全不气歌(一)夫妻相伴不生气,气急败坏家风气。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暗生闷气有谁知,气出病来无人替。
怒发冲冠更可惧,心平气和病不欺。
事事不可皆如意,难得糊涂要铭记。
若遇苦闷烦心事,夫妻协商来调理。
小事事宜由它去,大事原则要坚持。
发生矛盾冷处理,生活琐事又何必。
有缘千里来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
历尽艰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离。
知足长乐莫攀比,吃苦享乐在一起。
心宽忍让好伴侣,常怀乐意莫生气。
不气歌(二)生气是敌,病由此起。
造成痛苦,无人代替。
有病着急,赶快请医,大夫都说,治好不易。
病情加重,需要护理,急坏老伴,连累子女。
惊人药费,心痛不已。
病痛折磨,咎由自取。
心病心治,气病消气,依靠自己,才能痊愈。
得过气病,才知可惧,吸取教训,再也不气。
要想不气,贵在学习,加强修养,增强免疫。
心胸坦荡,犹如天地。
文明礼貌,说话和气。
遇事不怒,情绪适宜。
不顺之事,不放心里。
笑口常开,健康第一。
倘若生气,先责自己。
宽人严己,才能消气。
转移之法,因人制宜。
比如聊天,开心消气。
听听相声,一笑了气。
看看小品,早已忘记。
自己不气,不让人气。
知足常乐,避免生气。
献乐得乐,为我为你。
助人为乐,为人为己。
社会和谐,人人欢喜。
健康长寿,谁不乐意。
开心保健,赶快练习。
不气歌(三)遇事不怒不生气,全凭自己多克制。
常挂笑脸人缘好,嘻嘻哈哈人不老。
人惹生气心里拾,借人之过气自己。
暗生闷气无人知,气出病来没人替。
生气得病很容易,重病缠身难调理。
设身处地换位想,善解人意多体谅。
人生在世谁无过,容人之过容自己。
家庭琐事顺自然,言差语错冷处理。
互不相让波澜起,权衡利弊又何必。
社会交往讲和气,与人怄气受孤立。
人错我对不争执,人间处处有真理。
被人误解沉住气,水落石出见真谛。
小事小节和稀泥,装聋作哑也值得。
大是大非多深思,委婉幽默巧处理。
人生在世多少事,岂能事事皆如意。
为人谁无烦心事,事过境迁不再提。
不攀不比心自安,知足长乐又一日。
大肚能容天下事,哈哈一笑皆欢喜。
《灵枢·百病始生》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百病始生》原文|译文|要点《灵枢·百病始生》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
本篇重点论述外感内伤疾病的发病因素,病邪侵入人体的途径,病邪传变规律及其常见证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灵枢·百病始生》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歧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
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
歧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去。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或着孙脉,若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
歧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满雷引,故时切痛。
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
《黄帝内经》灵枢篇百病始生的原文全文注释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篇百病始生的原文全文注释及译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①。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②,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肾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着著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③,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
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小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月真月真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
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
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
其着于著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
专治疑难杂症顺口溜

专治疑难杂症顺口溜专治疑难杂症顺口溜,最好背下来!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1、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老中医:一切疾病皆起源于这5点

一切疾病皆起源于这5点《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又说:“百病生于气也。
”“气”就是情志。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就是发怒,喜就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 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一、生于气候当心空调和暖气“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界的气候会导致疾病。
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
这个“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
“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
空调、冷气也就是燥了,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
这个“湿”可能也有现在的办法,“火”有暖气等等,所以现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为的因素,这也是影响健康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调环境中慢慢产生的。
《内经》里面讲的很清楚,为什么会有天热呢?天热的时候是阳气发散,阳气需要发散,阳气发散就把里面的阴寒鼓荡出来。
因为人要吃五谷杂粮,人的环境不能够保证每时每刻都那么理想,所以里面会有阴寒,阴寒要借什么力量发散出去呢?天地的力量,夏天。
夏天来了以后大家的汗毛孔都打开,然后天气又很热,大家又要适当的劳作,虽然说“不妄作劳”但是要“作劳”,要有运动,这就要出汗,出汗以后人体的髓道就打通,就把很多的隐患排掉,这是肌体自己在调整,自然需要热,人身也需要热,这个时候阳气向外发散,就把内部的东西带出来,人要“顺”。
所以《内经》里面讲到夏三月是“无厌于日”,夏三月我们最讨厌太阳,但是《内经》明确告诉我们不要讨厌太阳,这就叫作“从之”啊,因为我们需要太阳。
可是,现在我们很多人空调开的很低,温度就变的很低,人的阳气就往哪走?就往里走,就不是往外走。
这就叫做“逆”啊,因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逆之”就灾害生。
很多疾病怎么来?这样来的。
二、生于阴阳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生于什么阴阳?大家现在最能看到的阴阳就是男女了,男的为阳,女的为阴,阴阳是个大问题。
论百病皆生于气

论百病皆生于气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寒则气收,炅则气泄,九气不同,何病之生?---《素问·举痛论》如何理解'百病皆生于气'?洑晓哲:'百病皆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疾病的病因:'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论述了情志失调致病;'寒则气收'、'炅则气泄'论述了寒热邪气致病;'劳则气耗'论述了劳逸致病。
多种致病因素均可引起脏腑气机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情志是影响气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情志变化对气机运行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怒则气上',因肝在志为怒,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故可致呕血;'喜则气缓',因心在志为喜,喜则心气畅达,营卫通利,但如果是大喜,心气涣散,所谓'大喜坠阳',可见于冠心病因大喜诱发心肌梗死者。
'悲则气消',因肺在志为悲,过度悲忧,则心系急,肺体受伤,上焦不通,气郁化热而伤气,则为气消。
'思则气结',脾主思,忧思太过,最容易伤脾,心神凝滞,即可致气机阻结,即气结。
'恐则气下',恐伤肾,恐惧太过,则精不上奉,气机下行,可见小腹胀满,二便失禁等。
'惊则气乱',大惊则心神不宁,气机逆乱,可表现为惊悸,甚至神识狂乱、厥脱危症。
其次,寒热对气机的影响,这里主要指外感寒热邪气。
'寒则气收',外感风寒之邪,则腠理致密,荣卫不通,气机不能外达,从而出现恶寒、无汗、身痛等症。
'炅则气泄',外感风热之邪,则腠理疏松,营卫之气通畅而汗出,气随汗出,则为气泄;此外,内伤寒热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表现。
黄帝内经养生名句

黄帝内经养生名句黄帝内经养生名句及释文如下:01【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释文:我已经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和气的变化有关。
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受惊使气紊乱耗损,思虑过度使气郁结。
02【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释文:心脏蕴藏着人体的神,肺脏蕴藏着人体的气,肝脏蕴藏着人体的血,脾脏蕴藏着人体的肉(形),肾脏蕴藏着人体的志。
五脏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形成了有机的人体。
但人体只有精神畅快,气血才能流通正常,并与内部的骨髓相联系,才能使五脏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协调,从而形成一个身心平衡的健康人体。
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五脏与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都是由经脉运行气血,使身体各部分之间发生联系,协调全身的功能。
如果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要产生了。
所以,必须保持经脉的畅通无阻。
03【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释文: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绪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
04【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
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释文:在诊断疾病之前必须先询问病人有关的生活情况。
如果病人以前地位高贵而后来失势变得卑贱了,这种病人往往有屈辱感,情绪抑郁,即使没有遭受外界邪气的侵袭,疾病也会从身体内部产生,这种病叫做“脱营”;如果病人以前富有而后来贫困了,这种病人往往在饮食和情绪上受到影响而产生疾病,这种疾病叫做“失精”。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情绪不舒畅,五脏之气郁结而形成的。
05【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生气是百病之源

身边的医学·健康生活生修复“心门”也是如此,一种是心脏瓣膜置换术,一种是心脏瓣膜修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来病变的“门”切掉,在原来的位置缝上一个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瓣膜分两种:一种是机械瓣,优点是经久耐用,缺点是患者术后必须终身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另一种是生物瓣,由牛或猪的心脏瓣膜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优点是患者术后无须终身服用抗凝药,缺点是使用寿命有限,10~15年后,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对病变的“心门”进行修补。
以最常见的二尖瓣成形术为例,对于部分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医生可以在其二尖瓣的椭圆形“门框”上缝上“C”字形或者“O”字形的人工软环,以缩小“门框”。
缝上人工软环后,虽然二尖瓣的“门板”依然松垮,但由于“门框”有所缩小,松垮的“门板”能够盖住“门框”,血液反流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
对于显著松垮的“门板”,医生还可以将其切除一部分,尽可能维持“门板”的紧致性。
心脏瓣膜置换术和修复术确实能解决“心门”打不开或者关不上的问题。
但是,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年老体弱或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耐受,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病变不断加重的痛苦,从心脏瓣膜病逐新演变为心功能不全、心衰,在水肿、乏力、咳嗽、憋喘中告别人世。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于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他疾病而禁忌手术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已作为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该技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
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对这些原本已没有手术机会的老年者来说,是很大的福音。
传统医学认为,肝性喜条达,主调畅气机,人体气机不畅达,则会出现肝郁,这也是很多疾病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肝出问题,会经历4个阶段。
如果能早发现,快速调理,则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肝乃将军之官,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导致肝气郁结,临床表现为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多疑善虑、胁肋胀痛、抑郁沮丧、胸闷腹胀、频繁嗳气(打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病生于气,好脾气带来好身体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
”
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给你祸。
如果你在祸面前心平气和,懂得反躬自省,那么你就能穿越祸,得到倚伏在祸后面的福。
人生就是站在一个福与祸的十字路口上,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好脾气带来好身体,人生才会好。
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什么是气?”
“气”便是心中的一种纠结,一种郁闷,一种需要的发泄;“气”更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
正如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嘭”的一声就会粉身碎骨。
人也是一样,心里存有太多的气,不仅伤心也伤身。
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气”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动辄发怒、放纵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一旦“愤怒”和“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嗔念,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愤怒之中,与周围人发生争吵,说些使人难堪的话,甚至大动干戈,发脾气以解恨;
殊不知坏脾气很有可能将人的感情撕得粉碎,并导致伤害,结下仇恨,得罪朋友,气走亲人,失去贵人。
如果我们一直在抱怨中挣扎,而不懂得在感恩中成长,那么我们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世间万事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生气;咆哮如雷的“怒气”;
暗自忧伤的“闷气”;
牢骚满腹的“怨气”;
有口难辩的“冤枉气”;
乃一生之主宰,与人体健康关系甚密,气不爽,心不顺,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和灾难,《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百病生于气矣”。
每个人都希望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生活总有那么一些小波澜,小浪花。
人不生气真的好难啊!
但是,难,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
对待生活中别人的讥讽,辱骂,甚至毁谤时,最高明的态度就是漠视它,就是不闻不问;
生气不如“消”气,这些气,你不理它,它就会烟消云散。
用争气、勇气、和气、大气去化解和取代,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抛开烦恼,不和自己较劲,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博大的心量能稀释一切痛苦和烦恼。
心量大小,在于自己愿意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一念之差,心门的格局便不一样。
“有德便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
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从怨恨和疾愤中释放出来了,使自己始终生活在平静健康之中。
[键入文字]
人生就是这样,脾气好了,福气才会来,好脾气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
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才能收获生命的幸福。
[键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