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学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2.蛋白质:与易感细胞表面的 受体有特殊的亲和力。
3.类脂质:具有宿主细胞脂质 的特性。
4.碳水化合物:是某些病毒纤 突的成分。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㈠概念 灭活: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 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㈡影响因素 ⒈温度:病毒对热很不稳定,55-60℃几分 钟即失去活性。 ⑴半衰期: ①60℃-秒;②37℃-分钟;③-70℃-月。 ⑵保存病毒 ①迅速冰冻,贮存于-70℃下; ②真空迅速冻干,置于4现象
1.定义 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感染 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 种病毒的复制,称为干扰现象。前 面的病毒称为干扰病毒,后面的病 毒则称为被干扰病毒或攻击病毒。
⒉病毒干扰的类型有四种形式
⑴自身干扰; ⑵同种干扰;
⑶异种干扰; ⑷缺损病毒的干扰
⒊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
⑴由于两种病毒的吸附都需要细 菌膜上的相同受体,一种病毒先 与受体结合后,别的病毒就无法 吸附了;
病毒学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定义
㈠病毒:
㈡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 更小、结构更为简单的传染 性颗粒,包括类病毒、拟病 毒和阮病毒。
二、病毒的基本特性 1.没有细胞结构。 2.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
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4.病毒的增殖方式为复制。 5.对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二、禽胚培养 ㈠鸡胚接种途径
1.绒毛尿囊膜接种 2.尿囊腔接种 3.卵黄囊接种 4.羊膜腔接种 5.其它接种途径
⒈气室 ⒉卵壳 ⒊卵黄 ⒋卵白 ⒌尿囊腔 ⒍绒毛尿囊 ⒎胚胎 ⒏羊水腔 ⒐胚外体液膜用的鸡胚
(医学微生物学)4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及病毒复制

病毒不仅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常见的疾病的致病因子。本次 演讲将介绍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复制过程,以及病毒与疾病的关系。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多样形态
病毒的形态各异,有的球形、有的棒状、有的多面体,甚至有的外形像信封。
微小尺寸
病毒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尺寸非常微小,只有纳米级别。
蛋白质包裹
病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壳,这个壳起到了保护基因组的作用。
病毒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基因组类型,病毒可以被分为DNA病毒、RNA病毒、反录 病毒等。
病毒复制的基本步骤
1
基因组复制和基因表达
2
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产生病毒基
因产物。
3
吸附和穿透
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结构结合, 进入宿主细胞内部。
病毒组装和释放
免疫反应
传播途径
宿主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攻击, 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 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给其他人。
新的病毒颗粒被组装,并从宿主细胞 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重要的病毒复制机制
1 反向转录
2 整合
反录病毒利用反转录酶将自己的RNA转录 成DNA,然后嵌入宿主细胞基因组。
一些病毒将自己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 染色体上,并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病毒复制与疾病的关系
致病机制
病毒复制破坏宿主细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结构.

3、复合对称的病毒壳体
核酸线状、分节段
核酸双股环状
(3)分子量小,基因组结构简单,所含基因组数目少。
(4)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多样化
(5) 病毒核酸更易受宿主细胞的影响而发生基 因突变和重组
(6)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 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 具备条件:
➢病毒核酸能作为mRNA或者能利用宿主细胞的 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
2. 结构蛋白:系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 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和 囊膜蛋白等。
⑴ 壳体蛋白
是构成病毒壳体结构的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 多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亚基,是构成壳体蛋白的 最小单位。 功能:
• 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 • 无囊膜病毒的壳体蛋白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决
四、衣壳构型
病毒衣壳或壳体是由大量的蛋白亚基或 壳粒组成的。这些蛋白亚基的排列是以 不同的轴为中心对称性排列,形成一个 保护病毒核酸的高度有序的结构。
1、螺旋对称的病毒壳体
病毒壳体由蛋白亚基沿着轴心进行螺旋排列,而形 成高度有序的结构。
2、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壳体
• 病毒壳体由蛋白亚基有规 则地排列成一个正二十面 体对称结构。
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同时还是病毒的表面抗原。
⑵囊膜蛋白
构成病毒囊膜结构的病毒蛋白质,包括囊膜糖蛋白 和基质蛋白两类。
功能:
• 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它们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启动 病毒感染发生,有些还介导病毒的进入
• 还可能具有凝集脊椎动物红血球细胞、细胞融合以及酶 等活性
• 基质蛋白构成膜脂双层与核衣壳之间的亚膜结构,具有 支撑囊膜、维持病毒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病毒:1、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2、结构: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其主要特点是: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4、病毒的分类:(1)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2)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3)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4)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Ⅳ)、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5、病毒的形态:⑴球状病毒;⑵杆状病毒;⑶砖形病毒;⑷冠状病毒;⑸丝状病毒⑹链状病毒;⑺有包膜的球状病毒;⑻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⑼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知识拓展:1、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2、主要危害:致瘤作用:有病毒内部构造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
动物微生物3.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项目三病毒任务二病毒的形态结构一、病毒的大小及形态(一)病毒的大小成熟的具有侵染能力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的大小以纳米(nm)来计量。
各种病毒的大小相差悬殊,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
较大的病毒如痘病毒,其体积为300nm ×200nm×100nm;中等大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其直径为90~120nm;小型的病毒直径仅20nm,如口蹄疫病毒。
绝大多数病毒直径都在150nm以下。
病毒的大小可借分级过滤、电泳、超速离心沉降、电镜观察等方法测定。
(二)病毒的形态病毒粒子的形态大致可分为5类(图2-1):1. 球形人、动物、真菌的病毒多为球形,其直径20~30nm不等,如腺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噬菌体MS2等。
2. 杆状或丝状是某些植物病毒的固有特征,如烟草花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甜菜黄化病毒等。
人和动物的某些病毒也有呈丝状的,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丝长短不一,直径15~22nm,长度可达70nm。
3. 蝌蚪状是大部分噬菌体的典型特征。
有一个六角形多面体的“头部”和一条细长的“尾部”,但也有一些噬菌体无尾。
4. 砖形这是各类痘病毒的特性。
病毒粒子呈长方形,很像砖块。
其体积约300nm×200nm×100nm,是病毒中较大的一类。
5.弹状见于狂犬病毒、动物水泡性口腔炎病毒和植物弹状病毒等。
这类病毒粒子呈圆筒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平齐,直径约70nm,长约180nm,略似棍棒。
病毒的大小及形态特征,可供鉴定病毒时参考。
图2-1 常见病毒粒的形态和大小二、病毒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病毒粒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核心与衣壳。
除此之外,有些较为复杂的病毒还具有包膜、刺突等结构(图2-2)。
病毒粒的基本化学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有脂类、糖类等其他成分。
图2-2 病毒粒子的结构断面(模式)左:无包膜正二十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病毒粒子 右:带包膜螺旋对称的核衣壳病毒粒子(一)病毒的核心病毒的核心是病毒粒子的内部中心结构。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病毒的形态: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的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只营寄生生活。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繁殖方式: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易错点:误认为病毒是单细胞生物痫毒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吃”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能“吃”细菌的病毒,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凡是有细菌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行踪。
噬菌体往往都有各自固定的食谱。
像专爱“吃”乳酸杆菌的噬菌体,专爱”吃”水稻白叶枯病细菌的噬菌体等。
噬菌体是所有发酵工业的大敌,因为它们能把所有培养液中的有益菌体几乎全部吃光,造成巨大的损失。
人们利用噬菌体噬菌如命的特点,让它为人类造福。
例如,在医学领域,医生们已经成功应用噬菌体来治疗烫伤和烧伤。
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很容易繁殖绿腋杆菌,这正好可以满足噬菌体的“饱餐” 要求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病毒的种类定义: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病毒的种类: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知识梳理:病毒的发现史:19世界末,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些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会患病。
第三章病毒

(四) 装配:
装配是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在宿主细 胞内合成子代病毒粒子的过程。 大多数DNA病毒的装配是在细胞核中进 行(痘病毒等除外),大多数RNA病毒 在细胞质中进行;有被膜的病毒从细胞 中获得被膜。
(五) 释放:
释放是病毒粒子从感染细胞内转移到外 界的过程。方式一般有两种: (1) 没有被膜的DNA或RNA病毒,在 装配完成后合成溶解细胞壁的酶,以裂 解寄主细胞的方式使子代病毒一齐释放, 如:T4等。释放量一般在100---100000个 左右。病毒可反复感染周围细胞,从而 使寄主出现空斑、枯斑或其它症状。 (2) 有被膜的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多 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3)植物病毒依靠胞间连丝在细胞间扩散。
二、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入噬菌体只是将其DNA整合在寄主细胞的 核酸分子中,并随寄主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中, 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把整合在寄主染色体 上的噬菌体或病毒核酸称为原(前)噬菌体或原(前) 病毒,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溶源细菌对同源噬菌体有免疫性,即从一种溶源菌中 释放的噬菌体不感染同一种溶源菌。因此要测定溶源 菌中的噬菌体必须在溶源菌平板上同时加入敏感的非 溶源性指示菌。 温和性噬菌体一般用括号()表示,写在寄主细菌菌 株号的后面。如E、coliK12(入),表示入噬菌体是 一种温和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K12菌株细胞内。 细菌溶源化和非溶源化主要取决于温和噬菌体的CI基 因。若CI突变则会裂解细菌细胞。
(三) 生物合成:
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两 部分。大部分DNA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 DNA,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绝大部分RNA 病毒其RNA和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也有少数 例外情况。 有些病毒的生物合成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的 帮助,如腺病毒卫星病毒,尽管它也有自己的 DNA,但不能单独在寄主细胞内增殖,只有与 腺病毒一起存在时才能在核中自由复制。腺病 毒又称助长病毒,病毒卫星病毒又称缺损病毒。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病毒 知识点总结

打印版
第五章病毒知识点总结
1.病毒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病毒寄生细胞的不同,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2.病毒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病毒十分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万倍才能看到。
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3.病毒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是如何繁殖的?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病毒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①使人和动物患病:感冒、肝炎、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天花、脊髓灰质炎、狂犬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②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③在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初中-生物-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②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
Tobacco Mosaic Virus
病毒表面的衣壳粒有规律地螺旋排列, 形成一中空柱,核酸(ssRNA)位 于衣壳内侧螺旋状沟内。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蝌蚪形:头部、颈部、尾部 头部为20面体结构
尾部为螺旋对称结构
T4 Bacteriophage
第二十七讲 病毒的形态结构
非细胞生物的种类:
❖(真)病毒(virus):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 类病毒(viroid):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拟病毒(virusoid):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 ❖ 朊病毒(prion):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病毒((virus)是一类超显微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的、无细胞结构的大分子生物。 ❖特点: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没有细胞构造,仅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且每种病毒只 含一种核酸;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 ❖营专性寄生,在宿主协助下,通过核酸复制和核酸蛋白 装配增殖;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③毒粒酶 有两类;参与病毒进入、释放等过程的酶;参与病毒大 分子合成的酶。
病毒蛋白质功能:
1.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保护病毒核酸;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宿主特异亲和; 3.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4.构成病毒的酶。
3.其他成分
◆一些较复杂的病毒(如包膜病毒)除含有 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外,还含有脂类、多 糖等其他成分。 ◆病毒中的脂类主要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 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 ◆病毒所含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于包膜的表面,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
囊膜有刺突 (非基本结构)
(2)病毒粒子的壳体结构
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 •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球状) •螺旋对称的结构(杆状) •复合对称的结构(蝌蚪状)
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 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 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 合对称的代表。
① 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腺病毒:252个衣壳粒,排成 二十面体结构,核酸位于中心 多瘤病毒:72个衣壳粒; 脊髓灰质炎病毒: 32个衣壳粒。
口蹄疫病毒直径21nm 菜豆畸矮病毒直径9--11nm 大的病毒:痘病毒大小300~450nm×170~260nm 最长病毒: 柑桔衰退病毒长2000nm 最细病毒: 大肠杆菌f1噬菌体5×800nm
二、形态
球状、卵圆形 杆状或丝状 蝌蚪状
三、病毒粒子结构
核酸
壳衣 壳衣
刺突
衣壳粒
无囊膜病毒模式结构
2.病毒的蛋白质
(1)种类:
①壳体蛋白: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无包膜病毒的壳 体蛋白参与病毒大吸附、进入、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并是病毒的 表面抗原。
②包膜蛋白:包括包膜糖蛋白和基质蛋白。包膜糖蛋白是病毒的主 要表面抗原,能启动病毒感染、介导病毒进入,还具有凝集脊椎动 物红血球细胞等作用。内膜蛋白具有支撑包膜,维持病毒结构的作 用,能介导核壳与包膜糖蛋白之间的识别,在病毒出芽中发挥作用。
偶数噬菌体的形态构造
由于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E.coli T4为例, 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Fig. 4: Virus Obtaining Its Envelope from Host Cell Membrane by Budding
病毒壳体结构类型图示
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本质:多数是病毒粒子组成的,少数是细胞对病毒的反应。
了解研究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临床诊断依据。
五、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包涵体——是寄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蛋白质晶体, 内含病毒粒子(1至几个)。 类型:颗粒型——呈圆形或卵圆形,含1个(偶有2个)病毒粒子
多角型——三角到六角形,内含多个病毒粒子。
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位于细胞核内—如包疹病毒
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
有囊膜病毒模式结构
(1)病毒粒子的基本结构
nucleocapsid
capsid core
envelope
spike
Capsomere or capsomer
病毒的基本结构表解 芯髓
核衣壳
(核酸)
(基本结构)
病毒粒子
衣壳
DNA/RNA 基因组:双股/单股
分段/不分段
壳粒
多肽
(形态亚单位) (结构亚单位)
四、毒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核酸(DNA或RNA) 蛋白质
此外,有的还含有脂质、糖类等
1.病毒的核酸
◆一种病毒至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RNA;少数含DNA ; 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RNA; 细菌病毒普遍含DNA,含RNA的极少。
◆病毒的核酸类型极为多样化: ▼ ▼病毒的DNA与RNA均有单链和双链: dsDNA ssDNA
病毒宿主范围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感染相应的病毒。 根据宿主可以分三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或称噬菌体)
一、病毒粒子的大小
病毒粒子(virion)—结构与功能完整的病毒颗粒 。
用nm 表示,大小差异较大,多数直体形态和大小. 小的病毒:植物的双粒病毒直径18--20nm
dsRNA ssRNA
▼病毒DNA分子有线状和环状之分;RNA病毒多线状,少环状
▼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的区分:
规定: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链定位正链;碱基序列与 mRNA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位负链。因此病毒核酸的单与双以及正和 负有以下6 种类型:
(±)DNA——大部分DNA病毒 (±)RNA——动物呼肠孤病毒 (+)DNA ——大肠杆菌X174噬菌体 (+)RNA——所有单链RNA病毒\大部分植物病毒 (—)DNA——腺病毒 (—)RNA ——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