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2016版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分类

PART THREE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单元与分类等级
PART THREE 微生物分类单元与分类等级
分类单元(taxa)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细菌域(Bacteira)、放
1 线菌目(Actinomycetales)、红球菌属(Rhodococcus)等就分 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分类等级,按照域(domain)、界(kingdom)、门(division/phylum)、
PART FIVE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图5-2 BIOLOG GenⅢ鉴定板 (关统伟,2016) a, 实验内容;b,结果判读
PART FIVE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图5-3 BIOLOG鉴定系统操作过程 (关统伟,2016)
PART FIVE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二、 化学分类
细胞脂肪酸 组分测定
全细胞水解 糖组分分析
PART FOUR 微生物的命名
二、 三名法
• 当 某 一 种 微 生 物 是 一 个 亚 种 (subspecies, “subsp”) , 或 是 一 个 变 种 (variety, “var”,亚种的同义词)时,使用三名法。
• 三名法(trinominal nomenclature)命名的学名原则:
PART FIVE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a.
b.
API Staph细菌鉴定系统
c.
图5-1 API Staph鉴定试条 (关统伟,2016) a. 实验内容;b,操作步骤;c,结果判读
PART FIVE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是美国安普科技中心(ATC US)研发的一套 系统。此系统适用于动、植物检疫,临床和兽医的检验、食品、饮水卫生的 监控,药物生产,环境保护,发酵过程控制,生物工程研究,以及土壤学、 生态学和其它研究工作等。此系统的商品化,开创了细菌鉴定史上新的一页。 特点是自动化、快速(4 ~ 24h)、高效和应用范围广。

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学案:细菌、真菌和病毒

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学案:细菌、真菌和病毒

第17课时 细菌、真菌和病毒【考情分析】考试内容要求年份/分值 题型 考查点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2021/0.75选择题 病毒的类型及特征 2020/1 非选择题 病毒的结构特征 2018/0.5选择题细菌的特殊结构(芽孢);病毒的生活方式 2017/1 选择题 细菌的主要特征 2016/1选择题 病毒的结构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2019/1,2021/1 非选择题 真菌的生殖方式 2016/0.25 选择题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015/1选择题细菌和真菌特征的比较【版本导航】人教版:八年级上P66~93;冀少版:八年级上P90~P111、P120~P124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7页一、细菌1.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

2.法国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的存在。

3.形态: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4.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细菌具有DNA 集中的区域(拟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特殊结构:荚膜(起保护作用)、鞭毛(细菌的运动结构)。

5.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7.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休眠体,它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环境适宜时又会重新萌发成新细菌,所以灭菌以杀死芽孢为标准。

二、真菌1.种类:包括多细胞真菌(青霉、香菇等)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等)。

2.结构:真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营养方式:无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生殖方式:靠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5.真菌、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真菌、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五章 细菌和真菌 病毒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五章 细菌和真菌 病毒
c.注意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高温灭菌再接种,顺序不能颠倒,否
则接种的细菌将被杀死。
返回
生物
【教材母题】
1.(素材来源:人教八上P67,北师八上P50)下列符合菌落特点
的是( A )
A.不同的霉菌菌落往往颜色不同
B.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
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第五单元
第四、五章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细菌和真菌
病毒
生物


01
命题分析
02
考点突破
03
易错题突破
04
考点分层练
生物
命题分析
广东省近七年中考生物命题分析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考点
病毒、细菌、




题32,2
题36,2
21,32,
35,36, 30,31,
真菌的主要特 20,2
返回
生物
9.细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产生芽孢。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返回
生物
易错分析
①芽孢≠孢子: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只是细菌的休眠体,而孢子
则属于孢子植物或真菌的生殖细胞,能通过无性生殖萌发成
新个体。
②多数细菌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只有少数细菌属于自养生物,
结构:鞭毛和荚膜。(鞭毛用于运动,
荚膜用于保护菌体)
返回
生物
6.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主要的不同点是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例析病毒的增殖过程

例析病毒的增殖过程

2019年11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61•例析病毒的增殖过程宋立伟刘莉(大庆实验中学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各种病毒的增殖过程,并辅以高考真题及其他典型例题增强对病毒增殖过程的理解.关键词:病毒;增殖;例析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多次以病毒增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各种病毒的增殖过程,并辅以高考真题及其他典型例题增强对病毒增殖过程的理解,以期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有所帮助.1病毒的分类病毒可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类•真病毒主要由真病毒分为两种类型:DNA病毒和RNA病毒.DNA 病毒包括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RNA病毒包括双链RNA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负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亚病毒是一类比真病毒更为简单,只含核酸和蛋白质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航病毒3类.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病毒多为真病毒,具体如表1所示.蛋白质与核酸组成•依据真病毒核酸的类型,可以把表1人教版髙中生物学教材涉及的病毒模块教材页码所属章节涉及的病毒病毒类型2从生物圈到细胞SARS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必修14从生物圈到细胞HIV逆转录病毒6从生物圈到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126细胞的癌变Rous肉瘤病毒逆转录病毒4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丁2噬菌体双链DNA病毒4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必修26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RNA病毒6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即航病毒,但教材未明确指出•)10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动植物病毒36免疫调节HIV逆转录病毒必修338免疫调节天花病毒双链DNA病毒41科学•技术•社会HIV逆转录病毒66种群的数量变化黏液瘤病毒双链DNA病毒例1(2017•全国I卷•2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答案(1)实验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基金项目:大庆市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板书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XHSWT135-167);“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SXHSB135-018);**科学普及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XHKP135-003).作者简介:宋立伟(1984-),男,吉林扶余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研究•• 62 •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19年11月1日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囉噪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 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 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胸腺喀陀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 病毒; 反之,为DNA 病毒.2真病毒的增殖过程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增殖过程•病毒侵染细胞后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控制病毒核酸 与蛋白质等成分的合成,最后,组装成完整的病毒.2. 1 DNA 病毒2.1.1 双链DNA 病毒双链DNA 病毒复制过程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阶段是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核内的依赖DNA的RNA 聚合酶,转录早期mRNA,再于细胞质内翻译出早期蛋白,包括DNA 多聚酶等多种酶类,用于子代 DNA 的复制•晚期阶段包括子代DNA 复制和晚期蛋白的合成⑴.具体如图1所示.——病毒DNA ——子代病毒DNA ― 晚期mRNA 1I 早期mRNA -------------病毒结构蛋白1 I -------酶等 子代病毒图1双链DNA 病毒的增殖过程例2 (2017 •全国II 卷• 2)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丁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 是()A. 丁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 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丁2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丁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 2. 1.2 单链DNA 病毒单链DNA 病毒种类很少,该类病毒生物合成时,首先,以亲代DNA 作模板,合成互补链,并与亲代 DNA 链形成双链DNA,作为复制中间型.然后,以半保留形式进行复制,并以新合成互补链为模板复制出 子代DNA,转录mRNA 并翻译合成病毒蛋白质.单链DNA I r —>±DNA -----> 土 DNA --------> 晚期m RNA1 I I 早期mRNA 子代病毒DNA 病毒结构蛋白I I I 1—酶等 ---------1-------子代病毒图2单链DNA 病毒的增殖过程例3小DNA 病毒是一类最小的单链动物D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脊椎动物和昆虫体内•下列有关 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ATP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H 票吟数一定等于囉噪数C. 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模板都来自宿主 细胞D. 可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生物体内是否含 有该病毒答案D2. 2 RNA 病毒2. 2. 1 双链RNA 病毒双链RNA 病毒在自身依赖RNA 多聚酶作用下转录出mRNA,然后,再翻译出早期蛋白或晚期蛋白.双链RNA 在复制时,必须先以其原负链为模板复制 出正链RNA,再由正链RNA 复制出新的负链,构成子 代 RNA.例4 (2016 •四川卷• 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 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毗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 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 病毒RNA 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 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 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 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答案B 2.2.2单股正链RNA 病毒单股正链RNA 病毒的RNA 有mRNA 功能,可直 接附着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翻译早期蛋白,如RNA 复制酶等•在该酶作用下,转录岀与亲代互补的负链2019年11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63•RNA,形成双股RNA(土RNA),即复制中间型,其中以正链RNA为mRNA翻译病毒晚期蛋白,即衣壳蛋白及其他结构蛋白;以负链RNA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RNA,进而再装配与释放.例5(2015-安徽卷•4)Q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B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b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3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P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能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质.病毒繁殖过程,首先转录出互补正链RNA,形成复制中间体(士RNA),产生更多的正链RNA,以其中部分正链RNA 为模板复制出子代负链RNA,部分正链RNA起mRNA 作用,翻译出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例7埃博拉病毒(EBV)为单股负链(-RNA)其蛋白质外壳内包裹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如图5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Q0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QR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R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0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B例6(2013•天津卷•7节选)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2)图中+RNA有三方面功能,分别是______.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2)RNA复制酶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2.2.3单股负链RNA病毒大多数有包膜病毒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如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等•该种病毒含有依赖RNA的RNA聚合酶,故能以病毒RNA为模板进行复制,但不A.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内合成的B.过程①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和核糖核昔酸C.+RNA为mRNA,能指导EBV蛋白质的合成D.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A2.2.4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含有两条相同的正链RNA,称为单正链双体RNA,其生物合成过程与其他单链RNA不同.繁殖时以病毒RNA为模板,在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链由酶水解后,DNA链进入细胞核内,在DNA多聚酶作用下复制成双链DNA,该双链DNA则整合至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成为前病毒,并可随宿主细胞的分裂存在于子代细胞内•前病毒在细胞核内转录出子代病毒RNA和mRNA,mRNA翻译出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最后,组装成新的病毒.如图6所示.+MiA+逆转录S8I双链DNA—♦整合于宿主细胞DNA——>mRNAI1子代病毒+RNA病毒结构蛋白+逆转录酹子代病毒图6逆转录病毒的增殖过程•64•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19年11月1日例8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蛋白质外壳内部有两条相同的RNA链,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中会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和双链DNA这两种中间体,此双链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mRNA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D.不同的艾滋病病人死亡症状往往不同,与HIV 使人丧失了免疫能力有关答案C3肮病毒航病毒又称航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航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例11(2015•新课标I卷•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

2009年全球爆发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 住院患者中有40%~66%影像学检查显示有 肺炎,其中有22.9%~42.0%可能进展为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部住院 患者的病死率为2.7%~11.0%[10-13].
近年来,我国还先后出现了H5N1及H7N9 禽流感疫情,截至2015年2月23日,我国 共报告571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确诊 病例,其中212例(41%)死亡[14].同时有 散发H10N8[15]、H5N6[16]禽流感病毒感 染患者报道,且多为重症。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 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6版)
大纲
流感概述 流感诊断与抗病毒药物治疗 常用的流感病毒药物 小结
一、流感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大多呈球形颗粒状,根 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分为甲、乙、丙三 型[1].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的不同分成多个亚型,目前已发现的血凝素有 16个亚型(H1~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 (N1~9)[1],在人类中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和 甲型H3N2亚型[2];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均仅有一 个抗原亚型,且宿主种类有限,较少发生流感大 流行[3-4].
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 要考虑是否为流感:(1)发热伴咳嗽和 (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2)发热 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3)婴幼 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4) 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 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5)重病患者出 现发热或低体温[1].
吸入扎那米韦由于缺乏在重症流感患者中 应用的数据而不被推荐。一些专家推荐免 疫低下患者和重症住院患者可使用大剂量 奥司他韦(成人肾功能正常者:150 )抗病毒药物在流感预防中的应用 抗病毒药物是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有效辅 助措施,其预防流感的有效率为70%~90%, 但不能代替疫苗[19].为了减少抗病毒药物 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不推荐大范围或常规 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不鼓励由于社 区、学校、度假营或其他场合的潜在暴露 而对健康儿童或成人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 预防[19].

2016年甘肃单招生物模拟试题: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2016年甘肃单招生物模拟试题: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2016年甘肃单招生物模拟试题: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2: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来源:学#科#网]A、酵母菌B、支原体C、艾滋病病毒D、蘑菇3:以下哪些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结核,脚气B、禽流感,乙型肝炎C、地中海贫血,流感D、艾滋病,梅毒4:下列关于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完成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的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5:以下关于病毒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能独立生活,有些不能独立生活B、都寄生在细菌细胞里C、结构简单,可通过无丝分裂繁殖后代D、有些种类对人类存在有利的一面6: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它的生活方式是。

繁殖方式是。

(2)它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

病毒繁殖所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细胞(3)如果图中的病毒是SARS病毒,它与艾滋病病毒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相同点是。

(4)SARS病毒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人体患肺炎,这两种病原体在结构上有何不同7:(10分)请完成下面的概念图,并将下列生物或结构对应的序号填入概念图中。

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选项实验或活动步骤或方法目的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对光时转动反光镜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C 观察和解剖花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观察子房内的胚珠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A.A B.B C.C D.D2.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4.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_________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_________免疫.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5.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________.(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________.(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_______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6.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_________.(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_________,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的氧化分解.四、解答题(6分)7.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_________.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2)若培养液的浓度_________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3)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_________,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01.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选项实验或活动步骤或方法目的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对光时转动反光镜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C 观察和解剖花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观察子房内的胚珠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A.A B.B C.C D.D【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专题】文字叙述型图表题;归纳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实验操作步骤与目的相关知识,需要灵活掌握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才能解答这类题目.【解答】解: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先要对显微镜进行对光,对光是观察的前提,对光时转动反光镜是为了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镜筒,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A错误;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可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B正确;C、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C正确;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为防止量筒内的水蒸发干扰实验效果,可在水面上加一层油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A.【点评】熟记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2.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正确;B、寨卡病毒的最大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生物,B错误;C、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流感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可见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不相同,C错误;D、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常规题型;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常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由于一种消费者常常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吃掉.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内的这许多条食物链就自然地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解答】解:A:虫是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鸟是食肉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A正确;B、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正确;C、若消灭所有的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错误;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说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D正确.故选:C【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4.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因素特点器官包括的防线举例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决定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皮肤、黏膜等第一、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胸腺、淋巴结、脾脏第三道防线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据此解答.【解答】解: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特异性免疫主要是产生抗体对付病原体.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血小板;非特异性.【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明白计划免疫也属于特异性免疫.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5.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干扰实验.(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大于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对照实验思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干扰实验.(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乙组土壤中敌百虫被微生物分解了,导致敌百虫浓度降低.因此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大于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实验(2)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干扰实验(3)大于【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6.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归纳推理;生物圈中的人.【分析】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叫做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解:(1)人体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引起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腔体积增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少,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正好相反.(3)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属于大分子有机物,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都不能提供能量.故答案为:(1)氧气;(2)扩大;(3)葡萄糖.【点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用实现的.四、解答题(6分)7.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A.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2)若培养液的浓度大于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3)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向光性,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考点】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解答】解:(1)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故选:A.(2)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即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3)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为:鱼鱼单侧光的照射,导致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而背光一侧生长素多,因此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导致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故答案为:(1)A(2)大于(3)向光性【点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即可答题.。

2016西南大学[1131]《微生物学》答案

2016西南大学[1131]《微生物学》答案

51、MIC答案:最小抑菌浓度,表示某药物对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常以μg/ml 或μ/ml来表示。

52、毒血症(toxemia)答案:病原菌侵入机体局限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细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外毒素作用于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如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53、脂多糖答案: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类脂A 、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54、NK 细胞( naturalkiller cell, NKC)答案:是一类不需特异性抗体参与也无需靶细胞上的MHCI 类或II 类分子参与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

主要位于脾和外周血中,是正常人的一种单核细胞。

55、免疫答案:是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抗原,排斥异己抗原,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56、光合磷酸化答案: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成为光合磷酸化。

57、病毒答案: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58、有性孢子答案:指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繁殖小体。

59、包涵体( inclusion bodies)答案: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性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嗜酸或嗜碱性染色的斑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60、核酸疫苗(nucleic acidvaccines)答案:是指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经质粒载体DNA 接种给动物,能在动物体细胞中经转录转译合成抗原物质,刺激被免疫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61、生活史答案: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就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期。

62、磷壁酸答案: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 ,有 2 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63、卡介苗(BCG )答案: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 次移种,历时13 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廿面体对称结构的形成原因:
廿面体对称结构更稳定、更合理: 1)从拓补学看,廿面体容积最大; 2)最小单位面所需亚基少,利于遗传节约; 3)亚基易于对称排列,等价或准等价成键结合。
2.螺旋对称的结构特征:
形状多为杆状、纤维状、弯曲杆状
螺旋对称的主要特点:
1)长形的衣壳粒螺旋状排列,形成中空的圆 柱体,衣壳粒间为准等价结合,直径取决于 蛋白亚基的特征,长度取决于核酸分子长度; 2)核酸埋嵌在衣壳粒之间的壁内,以多个弱 键与蛋白质亚基相连。此方式可控制螺旋排 列,增加壳体结构的稳定性; 3)此形状多为RNA病毒,具螺旋对称的动物 病毒多有包膜。
3.复合对称的结构特征: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是 复合对称代表,由椭 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 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 合而成。
4. 病毒的特殊形态
包涵体(inclusion body) 噬菌斑(plaque) 空斑(plaque) 枯斑(lesion)
(1)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感染病毒的细胞中,完整病毒和未装 配的病毒亚基的聚合体,少数为宿主细胞对 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 出现的异常染色区域称为包涵体。在细胞质 中为嗜酸性,在细胞核中为嗜碱性。
核衣壳
衣 核 包 刺
壳 酸 膜 突
完整病毒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 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体 叫病毒粒子。一种是不具被膜的裸露病毒粒子; 另一种是在核衣壳外面有包膜 (囊膜 ) 包围所构 成的复杂病毒粒子。
1.蛋白质衣壳: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由一种或 几种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按一定的排列 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称蛋白质衣壳。由于衣壳粒的 不同排列组合,使病毒有三种对称性构型。 (1)立体对称型:外观为球状,实际为20面体,呈 立体多面体,如腺病毒等; (2)螺旋对称型:衣壳粒一个接一个地呈螺旋对称 排列而成,核酸存在于螺旋状沟中,如烟草花叶病毒; (3)复合对称型:头部为立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 称,如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蛋白质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 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 毒力和抗原性。
十 D 十 R 十 十 十 十 —
— D 十 R 十 十 十 十 —
十 D 十 R — 十 十 十 —
十 D 十 R — 十 十 十 —
1. 病毒的大小
病毒大小以 nm 计,动物病毒以痘病毒最大, 为 100*200*300nm 。口蹄疫病毒最小,直径为 10 n m 。 植 物 病 毒 以 马 铃 薯 Y 病 毒 最 大 , 为 750*12nm,南瓜花叶病毒最小,为22nm。 <50 nm 50 nm-150 nm >150nm 小型病毒 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 大型病毒
Rous Sarcoma virus
5. 病毒的分类
2011 9th report: 2284 species,349 genera, 19 subfamilies, 87 families, 6 orders
/
病毒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目、科(亚科)、属和种分类阶元构成。 科和属是病毒分类系统的最主要单位。 目: 病毒目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科组成, 目名的词尾为 “-virales”。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课程内容
病毒概念(concept) 病毒大小(size) 病毒结构(structure) 病毒形态(morphology) 病毒命名(nomenclature) 病毒分类(classification) 参考资料与思考题目

病毒-virus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 体内,可通过细菌滤器,一般在0.2μm以 下的超微小微生物,须在电镜下观察。
纳米(nanometer) :10-9m, 10-3m 埃米(Angstrom):10-10m
Science. 2010 Aug 27;329(5995):1071-5.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adenovirus at 3.5 A resolution.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衣原体 390nm A 立克次体 450nm G F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D、乙脑病毒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F、流感病毒 ( 100nm )
病毒的形态多样,依种类不同而异。 动物病毒的形态有球形、卵圆形、砖形等, 植物病毒的形态有杆状、丝状、球状等, 噬菌体的形态有蝌蚪状、丝状。
球形颗粒
电镜 杆状颗粒
人、动物和真菌病毒多呈球状, 少数为弹状或砖状
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多线状和杆 状,少数为球状 蚪状,部分为线状或球状
复杂形状颗粒 细菌病毒即噬菌体,部分为蝌
根据宿主不同分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 (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 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根据核酸类型分类: DNA病毒、RNA病毒 根据有无包膜分类: 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 临床分类 呼吸道病毒、消化道病毒、肝炎病毒、虫媒 病毒、出血热病毒、肿瘤病毒
4. 枯斑
概念:枯斑是植物病毒感 染植物细胞形成的;枯斑 在叶片上可见。 应用:通过测定枯斑数目 可测定植物病毒的数目。
4. 病毒的命名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分类单元:目(order) 科(family) 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 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300×250nm C D
B
E
G、烟草花叶病毒
The size of viruses
2. 病毒的结构
DNA
or RNA + Capsid protein Nucleocapsid = Naked capsid virus
Nucleocapsid
+
Lipid membrane, glycoproteins
Epstein-Barr virus
- how they were originally thought to be contracted
dengue virus (“evil spirit”), influenza virus (the “influe of the above
Tobacco mosaic virus Model
Icosahedral enveloped viruses
Herpes simplex virus Electron micrograph
Herpes simplex virus Nucleocapsid cryoEM model
Helical enveloped viruses
Adenovirus Electron micrograph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Crystallographic model
Helical naked capsid viruses
RNA Protein
Tobacco mosaic virus Electron micrograph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特 性
结 构 细胞壁 核酸类型 人工培养基 二分裂增殖 核 糖 体 抗生素敏感 干扰素敏感
病毒
非细胞
细 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0.5-3.0 单细胞 0.2-3.0 类似细菌 0.2-0.5 近似细菌
衣原体
0.3-0.5 介于细胞和病毒
大 小(m) 0.01-0.3
— D / R — — — — 十
(2)包涵体的特点:
1)包涵体内含或不含病毒粒子; 2)包涵体具有感染性; 3)不同病毒包涵体大小、形状、组成、 染色性不同。
(3)检测病毒包涵体的意义:
1)作为病毒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顾氏小体(Guanrnieri body):天花病毒包涵体 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狂犬病毒包涵体 X-体(X-body):烟草花叶病毒包涵体

种 病毒种的命名不是单纯由某一个分类特征、 而是由多原则分类特征决定的,包括病毒的基 因组组成、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和血清学性质等。
病毒的分类依据

核酸的性质与结构 病毒粒子的大小、形状 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 有无包膜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抗原性 生物学特性
病毒的分类方法-1
砖形 (痘病毒)
子弹形 (狂犬病病毒)
蝌蚪形
(噬菌体)
杆状 (烟草花叶病毒)
DNA病毒
正链RNA病毒
负链RNA病毒
Capsid symmetry
Icosahedral Helical Naked capsid
Enveloped
Matrix
Lipid
Glycoprotein
Icosahedral naked capsid viruses
病毒名称依据
- the disease they cause
poliovirus, rabies virus
- the type of disease
murine leukemia virus
- geographic locations
Sendai virus, Coxsackie virus
- their discovers
2)用于生物防治。
2.噬菌斑(plaque)
概念: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 敏感菌混合培养在营养琼脂 中,由于噬菌体不断裂解细 菌,在平板上形成一个个透 明圆斑,称为噬菌斑。(每个 噬菌斑一般是由一个噬菌体 粒子形成) 应用: 噬菌斑可用于检出、 分离、纯化噬菌体和进行噬 菌体的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