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检验作业办法

合集下载

首(末)检管理制度 - 副本

首(末)检管理制度 - 副本

首(末)检管理办法1定义首件是指各生产车间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格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产品(半成品、成品)。

2首件检验时机(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一个生产任务单(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3)每一种产品各个工序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4)每次更换模具后、调整工装定位后。

(5)数控CNC程序改变后、刀具更换后。

(6)机床故障修复后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7)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8)工艺有重大变化时(9)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3首件检验的主要项目如下:(1)图号与工作单是否符合。

(2)材料、毛坯或半成品和工作任务单是否相符。

(3)材料、毛坯的表面处理、安装定位是否相符。

(4)首件产品加工出来后的实际质量特征是否符合图纸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4新产品首件检验4.1检验流程(1)各生产车间依工艺流程加工或调试,并进行自检。

(2)巡检人员在各生产车间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各生产车间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巡检人员进一步检验。

(4)巡检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生产车间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5)不管首件产品是否合格,巡检人员都应该填写《首件检验报告》,并由送检人员签字。

(6)巡检人员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

但属于设计问题或生产部无法改善之问题时,巡检人员填写《首件检验报告》,呈质检部主管审核。

(7)经品质部主管审核之《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后,由巡检人员直接送往技术部,交具体负责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检验。

(8)技术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9)技术部、品质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由质检部保留,巡检员在《生产流程卡》“首检一栏”签字确认,并通知生产车间可以正式量产。

(10)技术部、品质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生产原因时,应由生产部/车间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于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技术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WS-QC-10首件作业规范检验标准

WS-QC-10首件作业规范检验标准
东莞市世益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文件編號﹕WS-QC-10
版號﹕A0
首件作业规范检验标准
頁碼﹕第1頁共1頁
目的:为了确保每天工作正常进行,确保每款产品达到客户的要求。
范围:适用于每天首次开工的每道工序,每款产品。
解释:每个工序每天开工的时候或每一款产品首次生产时均要进行首件确认,首件检验就是对一个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简称首检。首检时应对照客户样版,按照客户要求进行,首件不合格应当及时反映,当日领班或主管应马上处理,不能边调边生产,当日负责人应分析不良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再首检过程当中,首检结果记录在‘首检记录中’。
产品缺陷划分表
序号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检验方法及工具
补充说明
1
用错模具
CRI
对照样办、资料
CRI:表示致命缺陷,拒收
MAJ:表示严重缺陷,一般不合格,只限有条件收货
MIN:表轻微缺陷,可收货
AC:表示合格判定数,允收
RE:表示不合格判定数,拒收
2
用错材质
CRI
对照资料、测量
3
色差严重
CRI
对照样办、资料
4
厚薄不均
MAJ
测量、手感
5
成品尺寸偏差±2mm
MAJ
对照样办
6
黑点,麻点,擦花
MIN
目视
7
轻微生锈
MIN
目视
凡是未列上表内的缺陷,品检员在请示上司后有权加入并界定其等级划分
附件:《首件检验记录》《首件检验报告》
制訂
審核
核准

新产品首件检验作业程序

新产品首件检验作业程序

新产品首件检验作业程序1.目的对新产品(新开发、ECN、外购品、材料变更)进行尺寸验证以确保产品尺寸满足图面规格。

2.范围凡本公司所有开发、设计变更之零部件、成品及外购品涉及之尺寸均适用。

3. 权责3.1 品保单位:依工程单位所提供的图面、规格,对供应厂商所提供的样品进行检验,并提供检验记录给工程判定。

4.名词解释4.1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新产品首件检验,开发、设计变更之零部件、成品在正式产品量产之前或供应厂商所提供的外购产品之样品,依工程单位所提供的图面、规格所进行的检验动作。

5 流程图6. 作业内容6.1 FAI样品由申请单位依工程需求负责取样,填写【试验申请单】,需要附相关附件【样品承认书】封面、图纸、材质证明、成型条件、供货商量测报告(外购品)6.2 FAI收样,确认【试验申请单】内容是否满足测量所需信息,并进行编号依FAI编号一致,登录于【试验申请单】;若不能,则退回申请单位,重新确认再送。

6.3 实验室接收编号后的【试验申请单】,调出相应产品工程图面,对图面所标示尺寸用相关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记录于【新产品首件检验记录表》。

6.4 组装产品每个穴号(依塑料之穴号)量1PC,塑料件每个穴号量1PC,包材每个穴号量1PC,端子每穴号量1PC,五金件每穴号量1PC)。

6.5检验结果送回工程,作为样品承认书的评估数据,样品及记录结果由工程保存。

6.6 急件三个工作天(若项目过多则协调之),一般件为五个工作日。

7. 参考文件7.1「ECR/ECN作业程序」7.2「样品及承认书制作程序」8. 附件/窗体8.1「新产品首件检验记录表」8.2「试验申请单」。

首件检验管理规定

首件检验管理规定

首件检验管理规定
公司制定了《首件检验管理规定》,旨在规范首件检验作业。

该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首件检验作业。

生产部负责自主检验及送检,品质部负责首件检验。

在转换新产品、换模、换料、换机、修模或修机时,需要进行首件确认。

生产单位作业员应将调试好且经自检OK品1-
3PCS送IPQC做首件检查,并填写完整的《首件确认表》。

首件检验前必须了解产品的检验重点,并找到相应的图纸、检验规范、样办等相关的文件及信息。

首件检验包括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和试装检验。

尺寸检验需做全面测试,外观检验需检查产品是否刮伤、压伤、污渍等。

当首件检查合格时,QC在首件上作首件标记并将首件品
和填写好的《首件确认表》一同交操作者通知生产。

首件检查不合格时,QC向操作者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进。

操作
者重新调试直到合格,方可生产。

经XXX填写好的《首件确认表》及首件样品应挂于机台旁。

当IPQC接到首件品时应立即确认,原则上首件确认不可超过半个小时,以免影响生产进度。

XXX根据检验结果填写《品质检测报告》交主管审核后存档。

最后,公司没有参考文件,但制定了《首件确认表》作为表单记录。

IPQC首件检查作业办法

IPQC首件检查作业办法
5.1.2 检验内容 5.1.2.1 IPQC 依据《外观检验规范》、《IPQC 首件检查表》、《生产注意事项》、《订 单评审表》及 BOM 对相关产品试产与量产时对各关键岗位依首件进行巡回检查。 a.按《订单评审书》确认机型、版本号、BOM 最后更新日期,工单号,数量等; b.确认 BOM 物料用量与位号是否一致,物料清单序号是否连续避免多或少项; c.核对物料编码、规格、方向、颜色、供应商是否一致; d.核对《生产注意事项》上所有项目必须一致
IPQC 首件检查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WI-PB-21 版本:A/0 页码:1/3
项次 修订日期 页次 版次
修订履历表 修订说明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IPQC 首件检查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WI-PB-21 版本:A/0 页码:2/3
1. 目的: 为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品质的有效控制,使首件检. 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批量生产的各产品。 3. 权责:
3.1 工程部及制造部班组长负责生产过程的首件制作并送 IPQC 首检; 3.2 IPQC 负责首件检查的最终确认。 4.定义: 无 5.作业内容: 5.1 首件检查
5.1.1 唯有进行首件确认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首件检验时期如下: A.每日交接班时; B.新产品量产前; C.机种、材料、机器设备、工艺、场地变更时; D.正常停机 10 小时后再生产时; E.生产异常处理后再生产时; F.修、改模具后等。
首件检查合格时,IPQC 方可通知产线正常生产,否则首件检验不合格时退回 制造改善,并开具单要求回复预防矫正措施。 5.1.2.3 首件检验工作的重点 a.经常性发生不良之产品; B.上一班联络要加以注意的产品; C.经常性被客诉和近期被联络客诉的产品; D.相关资料文件。 6.相关资料 《外观检验规范》 《IPQC 首件检查表》 《生产注意事项》 《订单评审表》及 BOM 7. 附件表单: 《IPQC 首件检查表》 《矫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首件检验作业规范

首件检验作业规范
6. 材料首件作業﹕
6.1 錫絲首件﹕生產每卷錫絲使用之前﹐均需扯小段錫絲過爐。
6.1.1 高溫錫絲10/90﹐熔點268~301℃﹐每一卷扯小段(30-40cm)錫絲過爐﹐過爐溫度245℃±5℃﹐沒有熔錫為OK﹐只要有熔錫則NG。(注明﹕生產各單位在使用此錫絲時﹐均需要特別謹慎&注意.)
6.1.2 純錫錫絲100%﹐熔點232℃﹐扯小段(20cm)錫絲過爐﹐過爐溫度190℃~200℃﹐沒有熔錫為OK﹐只要有熔錫則NG。
5.5.3品保IPQC巡检在抽檢首件与产线有争议时﹐需经权责人员讨论判定后再开始作业。
核 准
審 核
制 作
日 期
首件檢驗作業規范
文件編號
版本/次
A0
頁 次
第3頁 共5頁
5.5.4品保IPQC巡检在抽檢时发现产线未做首件时﹐将要求停止作业﹐待首件確認OK后恢復正常作業。
5.6制程核对及首件确认
5.6.1SMT/插件站别(转换器)﹕
6.1.5錫銅Sn96/Cu4錫絲﹐熔點227~347℃﹐扯小段(20cm)錫絲過爐﹐過爐溫度195℃~205℃﹐沒有熔錫為OK﹐只要有熔錫則NG。
6.1.6 錫銅Sn99.3/Cu0.7錫絲﹐熔點217~227℃﹐扯小段(20cm)錫絲過爐﹐過爐溫度178℃~188℃﹐沒有熔錫為OK﹐只要有熔錫則NG。
后方可作業。
5.6.7電源產品﹕
5.6.7.1針對轉換器部分,所有產品每張工單均須做10PCS首件,半成品焊接首件經生產/品保電氣測試再進行焊接,(工單量小於或等於50PCS以下﹐則一次性當作首件做完)做至貼標簽站別。針對不常投料或是新機種產品,首件作業時需IPQC幹部確認電氣.外觀.尺寸後方可流至下一工站,首件燒機四小時取下來測試OK後﹐5PCS送研發做常溫測試,5PCS做高低溫測試(同一機型三個月內進行高低溫實驗測試一次﹐做完高低溫的產品留樣保存,不得出貨)高低溫實驗溫度按SPEC規格,首件確認後再重新上燒機,燒機時間需重新計時。在首件燒機之後的高低溫實驗結果未出來之前﹐半成品不得進行封裝作業。針對DIP系列膠殼在切腳前需作拉力測試5pcs首件﹐具體作業方法按《生產作業指導書》作業。

3C首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3C首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XXXX 有限公司首件检验标准 1. 目的:防止生产时批量性不符合产品规格之现象产生, 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认证规定的要求。

2. 范围:根据本厂认证产品生产特点,将进行首件确认检验(2台/次),对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相一致。

3.检验依据、项目以相关认证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产品国家标准、工艺要求等作为首件检验的依据,对认证产品的标志、结构、关键元器件、工艺等进行确认。

4.作业内容:4.1首件检验流程:4.2首件检验之执行时机:4.2.1新产品试产及第一次量产,车间主管应会同工程研发、品管部及相关人员进行首件检验.4.2.2每天开始生产时、切换不同的产品,品管部应先做首件品的一致性检查.4.3首件检验作业方法:4.3.1生产部主管依4.2之首件检验执行时,依据《关键元器件清单》或型式试验报告执行首件品核对,核对内容如下:①、所用零部件的供应商、型号规格、参数等;②、铭牌标识;③、外观;④、结构工艺;⑤、说明书。

4.3.2首件品核对,正常转交品管部人员作首件品一致性检验与确认,若确认无异常,则可继续生产,并完成件首件检验记录;若不合格则采取矫正措施.4.3.3措施:4.3.3.1若首件检查发现所用部件、铭牌标识、结构工艺与产品认证清单不一致时,车间主管需查明原因,追溯生产线上是否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领料、安装是否有误;4.3.3.2若器件测试项目参数不一致时,车间主管应查明是否是主要关键部件(如电机)存在问题,可追溯至来料检验,并对已领料进行再次确认,确保批量生产的产品得到控制。

4.4对进行首件检验的产品,检验员需填写《首件确认检验表》;编制: 批准: 编号:WK -03-09 版本/修订号:A/0 生效日期:2015.04.02。

首件检验作业规定

首件检验作业规定

1.目的﹕確保投入生產之產品符合品質要求﹐生產運作暢通。

2.範圍﹕各生產工站均屬之。

3.定義﹕3.1生產制作首件,首件檢驗作業可由員工代表干部執行,在班長確認之前所生產的產品需區隔。

員工資格能力經品保認OK并具備QC資格証后,方可代替干部確認首件。

生產班長如確認不了時需找品保IPQC巡檢確認﹐首件數量最少5PCS。

鐵芯穿線﹕確認材料﹑圈數等打長結﹕確認材料﹑機器參數等組立繞線﹕確認材料﹑第一腳位﹑極性反等灌膠/切腳﹕確認材料﹑調膠比例﹑使用年限﹑端子規格﹑面板規格﹑烘烤條件等鍍錫﹕確認材料﹑溫度﹑時間﹑吃錫狀況等自動化/整腳﹕確認外觀尺寸﹑外觀不良﹑平整度﹑外殼受損等排板﹕確認材料﹑第一腳位﹑端子松緊度等沖料片﹕確認沖切模具﹑料片規格﹑彎角度等印字/烘烤﹕確認材料﹑調膠比例﹑產品型號﹑周期﹑第一腳位﹑烘烤條件等SMT:確認材料﹑元件位置﹑短路﹑AIR溫度等本體組裝﹕確認本體型號﹑膠殼規格﹑組裝位置等扣鐵殼/自檢﹕確認材料﹑型號等貼標簽﹕確認材料﹑產品型號﹑標簽排板方式等包裝﹕確認包材規格﹑包裝方式﹑標示等裝燈﹕確認材料﹑LED燈位置﹑方向等切燈﹕確認材料﹑燈規格等GXP切腳﹕確認儀器設備﹑面板規格﹑端子規格等激光打標﹕確認型號﹑位置等(線上需有不良樣品與良品樣品做比對)MD沖切﹕確認尺寸﹑模具﹑產品規格等4.權責﹕生產負責首件制作。

品保負責生產不能確認之首件確認。

工程協助首件制作(新產品)。

5.作業內容﹕℃5.1 首件制作條件﹕正常量產﹑換人作業﹑換線作業﹑換模具﹑換參數﹑換冶具﹑開機作業﹑新產品上線﹑工程變更﹑切換機種﹑Air reflow溫度設定﹑模具維修時生產必須做首件,首件OK時不需保留樣品﹐NG時樣品生產線至少保留一天后才能報廢處理(換人作業不適用與外觀站)。

5.2 檢驗方式﹕首件由生產單位全檢﹐品保做抽檢。

5.3 制程核對及首件確認5.3.1 SMT站別﹕5.3.1.1 產線依貼片圖位置進行制作首件同時依SMT半成品外觀檢驗標准檢驗項目確認首件無誤后﹐交品保進行確認《IPQC制程巡回檢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SPK-P23《矫正与预防管理程序》
7.记录表单
7.1SPK-P19-R01「首件确认单」
7.2 SPK-P23-R01「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草拟


生产Leabharlann 审核研发核准生产工程
5.2.5确认OK的首件样品必须挂在相应的机台或流水线上,并悬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查核。
5.2.6拉长及IPQC必需不定时的抽取产线的成品与首件进行比对。
5.2.7若首件检验不合格之异常现象连续发生,请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参考文件
6.1 SPK-P19《制程检验控制程序》
6.2 SPK-P2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SOP、样品等进行首件确认。
5.2.3首件检验合格则准予生产;检验不合格,由相关人员实施矫正作业,改善后再IPQC首件直至检验合格为止,才可实施生产。
5.2.4若不合格之异常现象无法改善时,IPQC应及时反应给品质主管,并开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检查,要求改善作业,改善完成后,仍须进行首件检查验格后,才可生产。
文件修订记录
文件编号:SPK-P19-W05
文件名称:首件检验作业办法
项次
日期
修定内容
制作
审核
核准
版本
1.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及满足客户要求,使产品在批量生产前,评估、证明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制订本作业指引。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半成品、成品投产、每批次生产、物料及工艺变更等都需要进行首件检验。
3.定义

4.权责
4.1生产部:负责依据生产工单、样品、相关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标准制作首件5PCS送检。
4.2生产工程部:负责对试制合格产品进行确认,將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修正、改善。
4.3品管部:负责对试制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及首件确认和记录。
5.作业内容
5.1首件制作
5.1.1生产部依据生产工单、工程图纸、样品、作业指导书等相关资料完成自主检验后,取首件产品5PCS送品管IPQC作首件检验。
5.1.2新产品、每批正式投产、更换材料、工艺变更、模具维修后再生产、机台调整、调换机台、更换产线、间歇生产等改变工序条件后都必需作首件送品管作首件检验。
5.1.3若检验不合格,重新制作首件,直至自检合格为止。
5.2首件检验
5.2.1新产品需上线前做好首件,由IPQC、项目工程师、PIE共同确认并记录于「首件确认单」。5.2.2非新产品的首件,由拉(组)长自检合格后,交IPQC对照工程图纸、BOM、制程检验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