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 蔗糖溶于水
溶质
溶剂
溶液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 水
注意:①m溶液 = m质+m剂 ②V溶液 < V质+V剂
3、根本特征 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局部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稳定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
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
那么不是溶液了
考考你 ?
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参加某种物质后,原来 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 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 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分子间隔 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右边液体压入左边。
在乙醇和水形成的溶液里,究竟 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结论

乙醇 分层
均匀混合
乙醇和水互溶,
不分层 不分层 形成溶液
溶质
溶剂


【实验】①2ml汽油与5ml植物油混合
②5ml汽油与2ml植物油混合


溶剂
溶质
你能说出①②所得溶液里 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吗?
溶剂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H2O
注意
物质在溶液中进行反响后,生成的 可溶物是溶质。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相应的无水物 是溶质,结晶水是溶剂。如CuSO4.5H2O 溶于水后,CuSO4是溶质,水是溶剂。

溶液及其组成-PPT课件

溶液及其组成-PPT课件

(2)在操作步骤(1)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
应注意
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振荡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3)。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象 振荡试管静置一会儿,发现上面无色液体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
15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9.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
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酒汽
水 精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可易 溶溶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C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6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填化学式)。
答: 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

13
8.(8 分)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李佳同学。
(2)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他溶剂吗?”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你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可以是:碘、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及其组成
1
1.(2015·上海)生活中属于溶液的是( )C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玉米糊
2.(2015·绍兴)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 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B A.牛奶 B.食盐 C.菜油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是 溶液下层紫红色比上层深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甲 (填“甲”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A.蒸馏水 B.矿泉水 C.食盐水 D.冰汽水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件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 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所以温度升高;
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所以温度升高.
3、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 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DF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ABC)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E ) A、浓硫酸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
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
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 液代替土壤,同样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4)、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 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5)、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 液中进行循环的。
拓展:溶液的性质:
• (1) 某些物质溶入水后,使溶液具有了导 电性。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H2SO4 汽油 酒精
溶剂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植物油
H2O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探究】(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剂 质 现象 现象 现象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学生练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 ②溶剂一定是水 ③水是溶液
④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⑤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课题1溶液的形成
2、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升高,其原理是 什么?氧化钙固体投入水中温度也会升高,其原理是什么?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3、溶液由什么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
1、 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
液。(如蒸馏水)
2、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NaCl溶液是无色 KMnO4溶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 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 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 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
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 H2SO4,②澄清石灰水:Ca(OH)2
再见
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
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 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 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 被海水覆盖着

溶液课件PPT

溶液课件PPT

生1:这样可能水溶解的物质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温度变化不明 显,测不出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生2: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对实验条件作周密的考虑。 师: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养成严谨求实的科 学态度。 分组实验,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上) 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 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 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下面让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2。 【活动与探究2】溶质的溶解能力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高锰酸钾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结论
现象 几乎不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生1: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 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生2:不对,我认为碘是很难溶于水,不应是“不溶”。 师: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知道了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 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是溶 剂,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液体和 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若溶液中有水,不论 量多量少都是溶剂。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将自己家中现有的物质制成溶液,并写成小 论文形式,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板书](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食盐、蔗糖、碘、硫酸铜等。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例如:水、酒精等。 m(溶液)=m(溶质)+m(溶剂) 师:如何从微观的角度理解溶质溶解形成溶液这一现象?(从分子 运动的角度进行思考) 生:蔗糖分子、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 [总结]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食盐中的 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形成 一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状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水和 植物
形成
油及 液体 乳状 液体
试管
洗涤 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液体
较干净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3、乳化功能: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问: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 振荡前现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剂质

结论

水 醇 分层
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混合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 植物 油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溶质是什么?
课外研究:
1、家庭小实验 , 清洗餐具 。 2、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探究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
一、溶液
被溶解
溶质 的 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分散到
能溶解其他 另一种 物 质
物质的物质
溶剂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使 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 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 绍了乳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 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 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动 画模拟讲解,并注意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件)(1)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件)(1)

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
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练习: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CuSO4 H2SO4 C2H5OH 油脂
水 水 水
➢C.两只形状大小相同、水量相等的烧杯中放入两 块颗粒大小不一的硫酸铜。仔细视察硫酸铜在水中
的溶解状况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中。
➢D.在两只形状大小相同、水量相等的烧杯中放入 颗粒粗细相同的硫酸铜,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仔细视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并将相关数据记录
在记录表中。
实验现象记录:
研细、升温、搅拌能加 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 念;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 泛用途
2.理解影响溶质溶解的因素。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 素
海水是 纯净物, 还是混 合物呢?
生活中的溶液
探究实验一:物质溶于水会形成什么?
药品:蔗糖 蒸馏水 仪器:烧杯 玻璃棒 步骤:
颗粒小的硫酸铜 溶解速度快
搅拌的硫酸铜 溶解的快
实验探究三: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 (你还可以选用其它仪器及药品), 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 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取热量。
实验现象纪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作业课件 (共17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作业课件 (共17张PPT)
_____H_2_O_____
在70mL乙醇和30mL水组 成的溶液中
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 应后的溶液
___C_2_H_5_O_H____ ____F_e_S_O_4____
_____H_2_O_____ _____H_2_O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
(3)按图K9-1-2丙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A滴入 盛有气体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水倒吸入试管①中,则液体A和气体B可能分 别是_氢__氧_化__钙__溶__液____、__二__氧__化_碳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Mn=O=22H2O+O2↑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条件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5. 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B )
A.生理盐水
B.盐酸
C.75%的消毒酒精
D.澄清石灰水
6. 下表是同学们配制溶液的实验记录。以下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水 不溶
碘 汽油 易溶
酒精 可溶
高锰酸钾

能力提升 8.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请用相应物 质的化学式填空)。
溶液 碘酒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氧化钙放入水中形成的 溶液
溶质 _____I_2______ ____F_e_C_l_3____
___C_a_(_O_H_)_2___
溶剂 ____C_2H_5_O_H____ _____H_2_O_____
2.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 合 物 混 合 物 混 合 物
食盐水 糖水 稀盐酸 石灰水 泥浆水 洪水 油水
扩散过程 (吸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和浓硫酸 (H2SO4)溶于水
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g大 豆研碎;②将研碎的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0mL的己烷液体, 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过滤;④将盛放滤液的小烧杯放入一 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 图);⑤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10mL的水,振荡后静置, 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 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加 (2)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 ⑤ 。 (3)关于本实验出现的加热方试-热水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②③ 。 ①任何物质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不超 过100℃;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④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 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
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液是紫红色 CuSO4溶液是蓝色)
3、读法 :溶质的溶剂溶液。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若 水做溶剂,可以省略读作氯化钠溶液)
4、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实验9-2
溶剂 水 水 溶质 碘 高锰 酸钾 碘 高锰 酸钾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解,溶液为紫 红色
汽油
汽油
溶解
无明显现象
结论: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不同 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 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洗涤剂的去污能力是 否与温度有关? 是怎样的关系? 设计实验证明.
设计实验:洗涤剂在热水中的洗涤效果更好
实验步骤 取两个沾有很多油 污的杯子,分别用加 了等量洗涤剂的冷水 和热水洗涤。Fra bibliotek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四、乳化现象
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 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 水流走。
特征: 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
问题: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乳化功能;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 然后随水流走。(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
二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 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 CuSO4、NaCl 、CaCO3 中的一种,小华思考 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 定其成分,他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 CaCO3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CuSO4 (3)若溶于水温度升高,则是 NaOH (4)若容与水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NaCl 。
, ,
二 乳化现象
实验9-4
图9-6 水和油的小实验
试管内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把液体倒 加入的 的现象 的现象 的现象 掉后的试 管是否干 物质

水和植 物油 分层
水和植 物油及 分层 洗涤剂
变浑浊
分层
不干净
变浑浊出 现泡沫 不分层
较干净
三、乳浊液
难溶性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 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 液体分层
(5)若固体溶于液体,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后的生 成物为溶质。
课堂练习: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碘酒 0.9%的生理盐水 75%的酒精 80mL酒精和20mL 水形成的溶液 稀盐酸
硫酸铜
碘 氯化钠 酒精
水 酒精


酒精 氯化氢
水 水
生活离不开化学,根据题意回答
(1)纯碱(苏打粉)、白糖、面粉、食盐, 其中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纯碱、白糖、食盐 ,溶 于水且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是 白糖 。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其刷洗大 理石地板时常看到大量气泡冒出,请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3、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
1、 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
液。(如蒸馏水)
2、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NaCl溶液是无色 KMnO4溶
实验9-3
溶质 溶剂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乙醇 水
分层 不分层 不分层 乙醇和水可以互溶
5、溶质/溶剂的判定。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1)固、气与液体相溶时,液体是溶剂,另一 种物质是溶质。 (2)两种液体互溶,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 叫溶质。 (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的多 少,水都是溶剂。 (4)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水溶液。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
被海水覆盖着
海水是纯净物吗?
长时间放置有没有沉淀析出?
分子
现象
蔗糖溶解
形成什么 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均一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
相同(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用热水 洗涤的 杯子更 干净。
温度高时, 洗涤剂的 乳化效果 好。
探究实验三: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定义 特征 类别 举例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均一 溶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稳定 液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 不均一 浊 体里形成不均一、不 不稳定 液 稳定的混合物。 乳 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 不均一 浊 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 不稳定 液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