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四)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7: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 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 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2.下面均是摘自宋词中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 .①③⑥/②④⑤B .①②③⑤/④⑥C .①③④/②⑤⑥D .①③⑤⑥/②④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
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_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B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C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D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4.下列各项的两个句子中,语言表达分别能够体现得体、简明的一项是( )A.①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②国庆假期,我在县城十字口偶然邂逅了一位初中同学。
B.①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这个礼物我就笑纳了。
②《花千骨》是fresh果果的第一部处女作。
C.①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②众多莘莘学子热议阳光大课间活动。
D.①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②听了同学们的发言,王老师忍俊不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作业四 柳永词两首

课时作业(四)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珠玑.(jī)天堑.(qiàn) 豪奢.(shē) 钓叟.(sǒu) B.寒蝉.(chán) 堤.坝(dī)菱.歌(línɡ) 羌.管(qiānɡ) C.凄.切(qī) 凝噎.(yè) 骤.雨(zhòu) 清嘉.(jiā) D.吟.赏(yín) 嬉.戏(xī)暮霭.(ǎi) 罗绮.(qǐ)答案 C解析噎(yē)。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珠玑 婉约 良宵 烟柳画桥B .虚设 菱角 繁华 繁花似锦C .暮霭 箫鼓 参差 晓风残月D .凄切 羌管 骤雨 良晨美景答案 D解析 “晨”,应为“辰”。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参差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越走越远)答案 B解析 B 项,“三秋”应为“秋季”。
4.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B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杏花春雨江南。
答案 C解析其他都是意象的组合,名词短语。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②钱塘自古繁华③参差..十万人家④云树..绕堤沙⑤都门帐饮无绪..自古伤离别..⑥多情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A.②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D.①②③⑥⑦答案 D解析④云树:古义,茂密如云的林木;今义,云和树。
⑤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纷乱无头绪。
⑧风情:古义,相爱、相思之情;今义,人的仪表举止。
2017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跟踪检测必修4

柳永词两首(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珠玑.(jī) 凝噎.(yē)钓叟.(sǒu) 差.劲(chà)B.千骑.(jì) 暮霭.(ài)叠(xiàn)拙劣(zhuō)C.重.湖(chóng) 罗绮.(qǐ)参差.(cī) 喟.然(kuì)D.天堑.(qiàn) 羌.管(qiāng)寒蜩.(tiáo) 囤.积(tún)解析:选B 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选C C项,三秋:秋季。
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选C 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与例句相同,都是融情于景。
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2)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7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四) 柳永词两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四)柳永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选C C项,三秋:秋季。
2.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选C 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的情况作总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分写,“钱塘自古繁华”是对前两句的总结。
B.《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同时也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
“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C.《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
“十万”言人口之多,“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
D.《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眼前之景,是实写;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为虚写。
解析:选D D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想象之景,是虚写。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4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A.参差.(cī)嬉.嬉(xǐ)豪奢.(shē)B.凄切.(qiè)暮霭.(ǎi)天堑.(qiàn)C.堤.沙(dī)珠玑.(jǐ)千骑.(jì)D.凝噎.(yē)罗绮.(yǐ)重.湖(chó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东南形胜.胜:美好,优越B.异日图.将好景图:名词作动词,画C.都门帐饮无绪.绪:头绪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堪:经得起,受得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及时相.遣归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4.下面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望海潮》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形胜”二字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自古”强调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形胜”“都会”“繁华”,为点睛之笔,振起全篇。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
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做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C.《雨霖铃》中送别的长亭、凄切的寒蝉,黄昏时分、骤雨刚停,这一切都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为下面抒写情事打下感情基础。
D.“念去去,千里烟波”中“念”字用得特别好,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
5.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菱.形棱.角丘陵.红绫.凌.云壮志B.雄鹰.应.变英.灵夜莺.义愤填膺.C.寥.廓嘹.亮缭.绕辽.阔民不聊.生D.蹉.跌差.距撮.合磋.商搓.手顿足解析:A项,棱léng角,其余读líng;B项,“应变”的“应”读yìng,其余读yīng;C项,全读liáo;D项,“差距”的“差”读chā,其余读cuō。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驰珠玑异口同声睡眼惺忪B.殉职凝噎小题大做良晨美景C.天堑默契良心泯灭砰然心动D.萧瑟雾霭授予奖章重湖叠解析:A项,“驰”应为“弛”;B项,“晨”应为“辰”;C项,“砰”应为“怦”。
答案:D调序下联:解析:结合对偶上下联的字数和结构的对应特点重新排序。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9.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任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达孤独寂寞的心境。
答:答案: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
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
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课内精读](一)阅读《望海潮》,完成后面题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答:[课外迁移](一)阅读下面柳永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课:《柳永词》跟踪训练.doc

《柳永词两首》1一、基础知识(艺体生必做)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 珠玑.(jī) 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二、能力提高训练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完成下面各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诗词中的作用。
(2)有评论家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炼。
”请简要分析。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嬉嬉钓叟莲娃”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柳永词两首》2一、基础知识(艺体生必做)1.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B . 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C . 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D . 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2.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 .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3. 下列对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B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 下面对词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 . 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 . 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 . 羌管弄晴弄:吹奏。
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柳永于词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_________,大胆引进了巿民生活、市民情感、巿民语言,从而创造了巿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_________,基本上不用比兴,_________。
①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②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③是里程碑式的④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⑤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6.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作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 .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四)柳永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选C C项,三秋:秋季。
2.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选C 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的情况作总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分写,“钱塘自古繁华”是对前两句的总结。
B.《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同时也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
“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C.《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
“十万”言人口之多,“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
D.《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眼前之景,是实写;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为虚写。
解析:选D D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想象之景,是虚写。
4.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语意给以恰当排序。
①这里镶嵌着当代伟人毛泽东手书的柳永词《望海潮》。
②在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大王峰下,坐落着新筹建的柳永纪念馆。
③一走进柳永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5米、宽2米的大型大理石碑刻。
④在柳永纪念馆展示厅里,还存放着几百件柳永的词作品影印件和复制品。
⑤这首千古流传的不朽杰作与毛泽东那气势磅礴、奔放苍劲的行草融为一体,可谓是锦上增辉。
⑥纪念馆门前的绿色草坪上,塑立着一座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大型铜像。
答:解析:②是总起,然后按照由外及内的顺序进行说明。
答案:②⑥③①⑤④5.仿照例句,另选择一位诗人再造一个句子。
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答:参考答案:(示例一)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示例二)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下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尽显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
6.请描述右面的中国民间剪纸画,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参考答案:(1)剪纸画由“福”“寿”两字和一头梅花鹿构成,画面是回头的鹿载着“福”,装着“寿”。
(2)其寓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俸禄丰厚。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超旷态度不同,《雨霖铃》中的柳永越是把个人悲苦的离情放到历史发展的广阔时空中来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的句子是:,,!(3)《雨霖铃》中虚设别后情景,把离别伤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二、阅读理解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江红①柳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
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
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
③成底事:一事无成。
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
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
《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8.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答:参考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
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
“飞”“载”“归”,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答:参考答案: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
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出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
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0.上片中,词人抓住了哪些典型的景物来渲染萧条、冷落的气氛?请分析一下。
答:参考答案:词人抓住潇潇的暮雨、凄紧的秋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阳、衰败的红花绿叶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气氛。
11.下片中,词人抒发了什么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答:参考答案:抒发了词人的羁旅之悲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在抒情方式上,词人直抒胸臆,巧妙的是词人善于推己及人。
本是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碪、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12.“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这两句词不但写了词人登临时的天气状况,而且交代了红翠衰败的原因。
词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望断”是实写,“翠峰”代指所思念的人,“十二”为虚写。
这两句词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①漂泊异乡的伤感。
“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
“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尽日空凝睇。
14.词的上片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
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孤寂之感。
15.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参考答案: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老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