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苏武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练:12课+苏武传(二)+Word版缺答案.doc

第12课苏武传(二)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新一佳采购部风清弊绝,业绩斐然,在这里工作一两年,就能买到车或房,这使得其他许多部门的员工都羡慕不已。
②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如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全抛出去。
③歌唱家帕瓦罗蒂,有很高的天赋,他的嗓音穿云裂石,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调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④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与宫廷舞相比,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休戚相关的生产生活。
⑤“君子慎其独也”,是说在情势还未显露、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时候,就要慎独慎微,充分体现了古人在修身上临深履薄的谨慎态度。
⑥1月份金蒲钛业被知情人士爆料实际控制人兄弟阋墙,金蒲钛业也因此被市场关注,但公司对两兄弟分家一事并未直言。
A.④⑤⑥B.①②④C. ③⑤⑥D.①②③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蒲伟带着8岁的儿子背着沉沉的行囊徒步旅行,希望在磨练孩子意志力的同时,能让孩子走进真实的世界及人世间的冷暖。
B.早醒的人有着最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他们往往与大自然保持着某种神秘的默契,能够感知到新的一天里最新鲜的气息。
C.科学家破解了雾霾中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是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D.一位家长发文称,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垃圾筐扣头,之后出现了失眠、恐惧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下“网红”乱象丛生,当耻感成为流俗的笑点,“网红”①带坏了小孩子的职业志向。
②无情消解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与正能量,③一切都被“网红”文化解构,是非美丑不清,④网络狂欢⑤成了另一种精神层面的金迷纸醉。
对于“网红”乱象,监管要管,平台要治,⑥“网红”们更当自重自强。
①②③④⑤⑥A.不只更 / 于是反而同时B.不仅而且如果那么就而C.既也但是 / 反而而D.如果就如果那么就所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练:12课+苏武传(一)+Word版缺答案.doc

第12课苏武传(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B.副有罪,当相坐坐:治罪C. 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D.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何谓相坐何:副词多么B.空以身膏草野以:介词凭借C.后虽欲复见我虽:连词即使D.匈奴之祸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4、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前后十余辈。
(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C.因厚赂单于。
(贿赂)D.召苏武受辞。
(供词)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何以女为见?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6.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
(不再有什么云了。
)7.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前后十余辈(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C.因厚赂单于(贿赂)D.召苏武受辞(供词)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法令亡常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单于召会武官属D.信义安所见乎E.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F. 空自苦亡人之地 G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皆为陛下所成就B.且陛下春秋高C.我丈人行也D.何面目以归汉11.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惠等哭,舆归营。
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测试题:+第12课+苏武传+Word版缺答案.doc

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编者:刘宏霞审核人:方晓利一、课内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chán) 煴.火(yūn)姊.妹(zǐ) 且.鞮侯(qiě) B.阏.氏(yān) 啮.雪(niè)廪.食(bǐnɡ) 昆邪.王(yé) C.缑.王(hóu) 穹.庐(qiónɡ) 弹劾.(hé) 浞.野侯(cù)D.秩訾.(zī) 游弋..(yì)喟.然(kuì) 於.靬王(wū)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后十余辈.辈:辈子B.私候.胜曰候:拜见C.而收系.张胜系: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B.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C.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D.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愿大王少假.借之B.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黎明即起,洒扫庭除.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其言不让.,故哂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见.犯乃死,重负国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何以汝为.见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既.克,公问其故 D.⎩⎪⎨⎪⎧ 欲因.此时降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诚甘乐.之 A .单于壮.其节 B .欲因此时降.武 C .反欲斗.两主 D .羝乳.乃得归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 .惠等哭,舆.归营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B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C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D .其一人夜.亡,告之 天雨.雪,武卧啮雪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苏武传(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与旃毛并咽之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解析:选D A项,“旃”同“毡";B项,“去”同“弆”;C项,“亡"同“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传曰:“刑不上.大夫。
”(《报任安书》)A.欲因此降.武B.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C.羝乳.乃得归D.单于壮.其节解析:选C 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上,施加;乳,生子。
A项,使动用法,使……投降。
B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B.虽欲报恩将安归C.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D.陵尚复何顾乎解析:选C 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错误!C.⎩⎨⎧ 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D 。
错误! 解析:选D D 项,均为连词,即使。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练:12课+苏武传(二)+Word版缺答案

第12课苏武传(二)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新一佳采购部风清弊绝,业绩斐然,在这里工作一两年,就能买到车或房,这使得其他许多部门的员工都羡慕不已。
②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如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全抛出去。
③歌唱家帕瓦罗蒂,有很高的天赋,他的嗓音穿云裂石,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调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④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与宫廷舞相比,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休戚相关的生产生活。
⑤“君子慎其独也”,是说在情势还未显露、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时候,就要慎独慎微,充分体现了古人在修身上临深履薄的谨慎态度。
⑥1月份金蒲钛业被知情人士爆料实际控制人兄弟阋墙,金蒲钛业也因此被市场关注,但公司对两兄弟分家一事并未直言。
A.④⑤⑥B.①②④C. ③⑤⑥D.①②③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蒲伟带着8岁的儿子背着沉沉的行囊徒步旅行,希望在磨练孩子意志力的同时,能让孩子走进真实的世界及人世间的冷暖。
B.早醒的人有着最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他们往往与大自然保持着某种神秘的默契,能够感知到新的一天里最新鲜的气息。
C.科学家破解了雾霾中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是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D.一位家长发文称,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垃圾筐扣头,之后出现了失眠、恐惧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下“网红”乱象丛生,当耻感成为流俗的笑点,“网红”①带坏了小孩子的职业志向。
②无情消解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与正能量,③一切都被“网红”文化解构,是非美丑不清,④网络狂欢⑤成了另一种精神层面的金迷纸醉。
对于“网红”乱象,监管要管,平台要治,⑥“网红”们更当自重自强。
①②③④⑤⑥A.不只更 / 于是反而同时B.不仅而且如果那么就而C.既也但是 / 反而而D.如果就如果那么就所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12课 苏武传+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第12课苏武传那个独抱节杖望断南飞雁的大汉使节是你吗,苏武?荒漠广袤,哪里才是故土?磐石坚,草枯黄,岁月在你的额上写下沧桑,漠北的风在你的眼中刻下凄凉。
你日复一日地长叹,回应你的只有身边无知的群羊。
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伴冷月,听笳声,念故土,思亲人。
泪水涟涟,痛不欲生,忍辱负重,历尽艰辛。
但你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节杖,守住大汉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学习《苏武传》,了解不辱使命、威武不屈的苏武吧。
1.走近作者2.背景解读公元前3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秦,北方也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匈奴,南北对峙,战争不断。
由于秦末农民起义,汉族统治者无暇顾及民族战争。
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东败东胡,北败丁灵,西逐大月氏,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侵。
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匈奴在白登围困七天七夜。
武帝时,汉朝凭借雄厚的国力,屡对匈奴用兵,经过几次大战役,匈奴力量减弱,汉朝北方农业区所受威胁解除,到汉武帝统治后期,匈汉间虽还有战争,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
由于汉朝国力强盛,早先的和亲政策改为恩威兼施,遂派使节以示亲善之举,在表面修好的背后,其实质是乘机窥探对方的虚实。
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汉武帝对匈奴的讨伐战争,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分别为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
3.相关知识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
始创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
二十五史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都属于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虽包举数朝,仍属断代史范围。
编年体、典志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4. 文化常识【北海】在匈奴北境,即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
例如: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例如: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例如: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练:12课+苏武传(一)+Word版缺答案.doc

第12课苏武传(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B.副有罪,当相坐坐:治罪C. 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D.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何谓相坐何:副词多么B.空以身膏草野以:介词凭借C.后虽欲复见我虽:连词即使D.匈奴之祸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4、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前后十余辈。
(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C.因厚赂单于。
(贿赂)D.召苏武受辞。
(供词)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何以女为见?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6.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
(不再有什么云了。
)7.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前后十余辈(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C.因厚赂单于(贿赂)D.召苏武受辞(供词)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法令亡常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单于召会武官属D.信义安所见乎E.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F. 空自苦亡人之地 G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皆为陛下所成就B.且陛下春秋高C.我丈人行也D.何面目以归汉11.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惠等哭,舆归营。
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12课 苏武传+第2课时+Word含解析

第四单元 第12课 第二课时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1( A )A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 .素与副张胜相识,私候.胜曰 候:拜访。
C .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 .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
【解析】 A 项,阴:暗地里。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2( A ) A.⎩⎪⎨⎪⎧ ①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②素与副张胜相.知 B.⎩⎪⎨⎪⎧ ①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②凿地为.坎,置煴火 C.⎩⎪⎨⎪⎧ ①与.昆邪王俱降汉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①其.一人夜亡,告之②单于壮其.节 【解析】 A 项,“相”,都是副词,相互。
B 项,“为”,①介词,给;②动词,成为。
C 项,“与”,①连词,和;②动词,给。
D 项,“其”,①代词,其中;②代词,指苏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3( D )A .天雨.雪 B .惠等哭,舆.归营 C .羝乳.乃得归 D .欲因此时降.武 【解析】 ABC 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D 项为使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4( B )A .何以汝为见?B .何久自苦如此?C .子卿尚复谁为乎?D .何以复加?【解析】A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一般句式。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255(D)A.武等实在..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以货物..出..与常D.始以强壮【解析】A.确实存在/诚实、老实;B.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岳父;C.指一般财物/供出售的物品。
6.下列各句中“乃”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256(B)例:见犯乃.死,重负国A.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B.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B与例句中“乃”均为副词,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苏武传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死 当:应当 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D.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 解析:选B B项,“当”,判处。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与旃毛并咽之 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解析:选D A项,“旃”同“毡”;B项,“去”同“弆”;C项,“亡”同“无”。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 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 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 D. 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解析:选D D项,均为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因为”;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乃”,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乃”,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代词,“他们”。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解析:选B A项,“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指岳父。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在某方面取得业绩。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曰:“刑不上.大夫。”(《报任安书》) A.欲因此降.武 B.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C.羝乳.乃得归 D.单于壮.其节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上,施加;乳,生子。A项,使动用法,使……投降。B项,名词作状语,向上。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B.虽欲报恩将安归 C.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尚复何顾乎 解析:选C 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解析:选B 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基本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应该断开;然后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察看“予燕王令”错,先排除A、C,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中的“功劳”后要断开,排除D,故B为正确答案。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仪。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解析:选C C项,“文中指祭祀”错,应该是“对苏武尊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解析:选A A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 (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 (3)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官。 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杨敞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名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许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可怜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族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终年八十多岁,于宣帝神爵二年病死。 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便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 三、表达交流(13分) 11.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