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课后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题参考答案(全册)1、《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XXX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早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2、《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课后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课后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课后题如下:
一、朗读课文,想想“我”在海滩上“散步”,有哪些“事物”主动走进“我”的视野,并说说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1. 我走在沙滩上,留下一串串独特的脚印……
2.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三、根据语境,展开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
例:假如我有一支魔笔,我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画一间美丽的教室,让他们也能在蓝天下幸福地读书。
1. 假如我有一支魔笔,我要给失明的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也能看见这个美好的世界。
2. 假如我有一支魔笔,我要给寒冬里的小鸟画一个温暖的巢,让它们不再受严寒的侵袭。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解决问题专项课后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解决问题专项课后苏教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1. 妈妈的年龄是笑笑的4倍,妈妈比笑笑大24岁,笑笑和妈妈各多少岁?2. 王阿姨和赵阿姨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箱苹果。
王阿姨分去9千克,赵阿姨只剩下6千克,结果王阿姨又给赵阿姨6.6元。
这箱苹果每千克售价多少元?3.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开会,如果每分钟走75米,那么迟到4分钟:如果每分钟走100米,那么准时到达。
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开会要准时到达,一共需要多少时间?4. 挖一条长400米的水渠,甲、乙两队同时从两头开始挖,甲队每天挖24.5米,乙队每天挖25.5米,经过多少天能挖完?全部挖完后,甲队比乙队少挖了多少米?5. 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432千米,一只船从上游甲港航行到下游乙港需要18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24小时到达,求船速是多少?6.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从乙地到丙地行了40分钟,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底3米,高2米,如果每平方米玻璃30元,买这样的玻璃10块,1000元钱够不够?8. 爸爸到日本旅游时给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用去人民币10.8元,折合成日元需要多少日元?9. 光明电视机厂十一月份计划生产420台电视机, 已经生产了16天, 还剩下180台没有完成.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 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计划?10. 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2千米和每小时18千米,两船先后自港口顺水开出,乙比甲早出发2小时,若水速是每小时4千米,问甲开出后几小时可追上乙?11. 《童话》一套共5本,售价34.5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元?12. 北湖小学图书室新购进童话书和故事书各150本。
童话书每本16.8元,故事书每本13.2元。
购进这些书一共需要多少钱?13. 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15厘米,这条边上的高为6厘米,一条线段将此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两部分,它们的面积相差18平方厘米,求其中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14.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60厘米,宽38厘米,高35厘米,里面沉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当钢块取出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5厘米,如果长方体钢块的底面积是570平方厘米,钢块高多少厘米?15. 两艘轮船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千米的西港,当乙船到达西港时,甲船离西港还有52.8千米。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题:阅读理解1. 织女是谁的女儿?织女是天帝的女儿。
2. 牛郎住在哪里?牛郎住在天河边。
3. 牛郎为什么被送到人间?牛郎因为调皮捣蛋,被天帝罚到人间。
4.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一年?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七月七日。
5. 牛郎织女能否相见?他们只能在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一次。
6. 牛郎织女相见后会发生什么?牛郎和织女相见后会生活在一起,组成幸福的家庭。
第二题:选择题1. 牛郎被罚到人间的原因是()。
A. 调皮捣蛋 B. 不听话 C. 不爱学习答案:A2. 牛郎住在()。
A. 天河边 B. 山洞里 C. 河边答案:A3.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
A. 七月七日 B. 八月八日 C. 十月十日答案:A4. 牛郎和织女只能在()相会一次。
A. 地球上 B. 天上 C. 人间答案:B5. 牛郎织女相见后会()。
A. 分开 B. 生活在一起 C. 打架答案:B第三题:判断题1.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在人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牛郎是织女的丈夫。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牛郎和织女只能在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牛郎织女相见后会分开。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牛郎住在山洞里。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第四题:填空题1. 牛郎是一个(牧羊)的人。
2. 牛郎住在天河(边)。
3. 牛郎被天帝罚到人间,要在人间过(一辈子)。
4. 牛郎和织女只能在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5. 牛郎和织女相见后会(生活在一起)。
第五题:综合题1. 描述一下牛郎的工作和住所。
牛郎是一个牧羊的人,他住在天河边。
2.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他们能相见多少次?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七月七日,他们只能在这一天相见一次。
3. 你觉得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什么意义?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但有时候也会面临困难和挑战。
他们的故事也传递了人与神仙之间的爱情是可以存在和实现的。
五年级上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课本课后习题答案在小学五年级的课程中,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部分。
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这里提供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请确保你参考的是正确的教材版本。
语文课后习题答案:1. 阅读课文《草船借箭》,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借到箭?- 课文中描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2. 完成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
数学课后习题答案:1.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组有8人,那么可以分成几组?2. 练习题:-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 72 ÷ 8- 3.6 × 0.5英语课后习题答案:1. 翻译下列句子:- 我每天早上都喝牛奶。
- 他昨天没有去学校。
2. 填空题:- I ______ (have) lunch at 12:00 every day.- My sister ______ (not like) apples.科学课后习题答案:1. 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解释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社会课后习题答案:1. 简述我国的基本国情。
2.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结束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遇到难题,不要急于寻求答案,而是要尝试自己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记住,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
五年级上册课后题答案

第二单元搭石1.读了《搭石》一文,请说说你的阅读体会是什么?答:刚读到“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没有回读。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答:课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上了点年岁的人调整搭石、乡亲们面对面走搭石互相礼让和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上了点年岁的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互相谦让的美好情感。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尊老爱老的美好情感。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介绍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为人着想为人与善谦让有礼……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将相和1.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答:蔺相如:“完璧归赵”故事中,临行前蔺相如与赵王交流时,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明他行事谨慎、沉着冷静;面对秦王的贪婪,他先是不动声色,捧璧在手,之后“怒发冲冠”,不惜以头撞柱,最后送璧回国,可见他机智勇敢、足智多谋。
“渑池会面”中,看到秦王侮辱赵王,蔺相如生气极了,可见他是一个有血性的忠臣;从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
“负荆请罪”中,为避免与廉颇发生直接冲突,他请病假不上朝;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从这些行为中都可以看出他具有顾全大局的开阔胸襟。
廉颇:从廉颇的语言“我廉颇……他蔺相如……”可以看出一位武将的骄傲和直率;当听说蔺相如避而不见的理由时,他果断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知错就改的胸襟;“渑池会面”时,廉颇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他也是一位作战勇猛的武将,所以秦王才不敢轻举妄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问题全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问题全解第一课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代表作品:《城南旧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作者在私人开的书店读书,在那儿读书不但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而且经历心里的担忧和惧怕。
2、文章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
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动作词“跨、踮、挤”写出书店顾客很多,表现“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读书的如饥似渴。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写出我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读书让“我”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实,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指的是只读不买。
快乐是因为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我以后也要多读书,让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不断的增长。
小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后习题(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提升)

《桂花雨》课后习题(第二课时核心素养提升)一、理解句子,回答问题。
1、第一组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①句中,最能体现桂花香气四溢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2)对这两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①句强调香气蔓延的范围广,②句强调香气持续的时间长。
B.两个“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于其中。
C.这两句话说明桂花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D.故乡全年都有桂花开放,花香无时无处不在,已沁入小村每个人的心中。
2、第二组①、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1)、这两句话主要通过对“我”的描写,表现了“我”摇桂花树时的心情。
(2)、读第二句话,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二、课文回顾。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给这个文段写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2、文段中的“缠”字写出了“我”想摇桂花的_______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的_______心情。
3、品读着画线的语句,我仿佛看到了那热闹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的香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课后问题以及文章重点问题专项训练吴玉晓1、《在天晴了的时候》问题:1、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了什么?答: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2、在诗人笔下,泥路、小草、小白菊……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找出有关语句,试着体会一下。
答:我找到的语句有: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我体会到了,雨后空气的清新、凉爽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感受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2、《珍珠鸟》问题:“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结合生活中的切身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作者的感受,正是作者对小鸟的真诚与关爱,才赢得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亲近与信赖。
才能使作者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生活的情趣。
他让我们感悟到“信赖”这一美好情感适应在世间万物之间。
4、《大自然,你好》问题:这封信是海迪姐姐与小欧之间的一次心灵沟通。
读了这封信,你有怎样的感受?参考答案:读了这封信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张海迪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
他也希望小鸥能说服家长,自己到大自然当中去探索、去学习。
5、《动物二章》问题:如果说在《鸬鹚》一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连续的、变幻的画面,那么《鹭鸶》则更像是一幅幅静态的水墨画。
你能给你脑海里的每幅画起个名字吗?答:《鸬鹚》的几幅图画是:渔人闲憩图;鸬鹚捕鱼图;渔舟晚唱图。
《鹭鸶》的几幅图画是: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
6、《匆匆》问题:作者以《匆匆》为题,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读了课文后,你又有怎样的感受?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
答: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心情。
我的感受是时间过得真快呀!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下了什么呢?看来我真的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了。
7、《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问题:说说作者“单凭触觉”就感受到了那些有趣的东西。
为什么“那些视力完好的人却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对展现在面前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事物却无动于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答:因为作者虽然他看不见,但她非常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用心感受自然,所以她“单凭触觉”就感受到了那些有趣的东西。
而那些视力完好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这多彩的世界,看到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事物,觉得不足为奇,所以才会无动于衷。
8、《现代诗二首》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说说它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答:《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展现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抑、恬淡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出了世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拥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人样该怎样面对生活”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观点?试着用一两句格言式的话写出来。
答: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9、《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问题:说一说文中“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八岁那年“我”依偎在母亲怀里,沉醉在月光照耀的静谧中,渐渐的感受到了这宁静中生命力的涌动。
10、《二泉映月》问题:2、琴弦既心弦,琴声既心声。
联系课文内容,再听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说说阿炳借琴声倾诉了怎样的心声。
答:倾吐了阿炳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深沉的爱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3、体会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琴声及其所表达的情感的变化,并把这段话背下来。
参考答案:琴声所表达的情感有阿炳的悲与苦,恨与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对生活的、对家乡的热爱。
11、《古诗二首》问题:(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是什么?它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展现了一幅清新怡人的画卷。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句是的意思是什么?从这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答: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体会到了诗人和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思是什么?你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答: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开朗与豪迈。
(4)这两首送别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渭城曲》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在渭城的客舍饮酒离别的经过,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别董大》通过对离别天气的描写以及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劝慰和鼓励,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思想感情。
问题: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写了送别时的景色,说说所写景色有什么不同,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渭城曲》的前两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的和代表性的景物清晨、细雨、客舍、柳树 进行描写,展现了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画面。
这样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寓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别董大》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黯然的阳光、纷纷飘扬的大雪、大雁等,这样写更能显示出诗人“多胸臆语,兼有骨气”。
才能把赠语说得体贴入微,感人至深。
12、《有个孩子叫咪咪乔》问题: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女儿、爸爸、妈妈和警察各是怎样对待咪咪乔的?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法。
答:女儿对待咪咪乔的态度: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
爸爸对待咪咪乔的态度:虚伪和应付女儿,没把他当成孩子。
甚至用他垫椅子腿。
妈妈对待咪咪乔的态度:有虚伪和应付的时候,不经意间伤害过咪咪乔,当咪咪乔遇到危险时没有及时营救。
警察对待咪咪乔的态度:尊重女孩,把咪咪乔当成“孩子”看待。
问题:文章的题目如果改成“布娃娃咪咪乔”,你认为怎么样?谈谈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不好。
因为如果把题目改为“布娃娃咪咪乔”,它就没有了生命,题就是个布娃娃,就没有把咪咪乔当成“孩子”,就和文章内容不相符。
13、《祖父 后园 我》问题:文章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笑”,字里行间洋溢着祖父和“我”之间一种浓浓的亲情。
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祖父、后园、“我”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因为慈爱的祖父和我在美丽的后园里劳动、玩耍,有着说不尽的快乐,祖父、后园和我三者贯穿文章始终,成了一个整体一样也不可缺少。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后园:美丽、充满生机。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14、《现代诗二首》问题:冰心和泰戈尔都以折纸船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冰心的《纸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泰戈尔 的《纸船》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15、《金色的鱼钩》问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要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和主要情节。
答:课文讲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时间:1935年秋天地点:草地环境:恶劣主要情节:1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病号2遭受饥饿的威胁老班长想办法3钓鱼炖菜补充营养4老班长舍己为人感动小梁5老班长逼小梁喝鱼汤鼓励病号6老班长病倒拒绝喝鱼汤献出生命7“金色的鱼钩”代表革命精神16、《一诺千金》问题:课文讲了那两件事?不同的人对待诺言有怎样不同的态度?你对“一诺千金”的理解又是怎样的?答:⑴童年时一个男生信守诺言,克服一切艰难如期归还我两元钱的故事。
(2)朋友因天降大雨而失约的故事。
男孩:守信 我:守信 少年:守信朋友:不守信用“一诺千金”的理解: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7、《唯一的听众》问题:一、“我”为什么最终能“奏出了真正的音乐”,结合课文题目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练琴,是得益于老人对“我”的有有声及无声的鼓励。
因此,“我”能由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奏出真正的音乐。
二、读句子,注意体会带着重号的短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2、“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3、我们没有交谈什么。
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
一个人轻轻的拉,一个人静静的听。
答:1、“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敬意与感激。
2、“从未有过的感觉”表达了老人的话语给予“我”的是快乐、是自信、是争取成功的勇气。
3“一个个美丽的清晨”让我感到和谐、美丽,这美丽让“我”感到愉快、幸福、陶醉。
19、《我的战友邱少云》问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品质。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2、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的熄灭。
答:1表达了我当时,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的复杂心情。
2 表达了邱少云为了集体、为了保证胜利,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20、《将相和》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那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联系。
给每一件事加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小标题。
答:课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件事。
每件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件事又紧密联系,第二件事是第一件事的发展,前两件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件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曲折完整的。
21、《跨越百年的美丽》问题:(1)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答:因为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在 ,他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高尚的品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流传至今,还要继续流传下去……所以说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2)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答: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容貌之美、贡献之美、人生之美、人格之美。
(3)为什么说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答:因为她他完全献身于科学,甚至不惜用生命的损耗作代价,他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
所以说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4)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答:我们都应该从心灵深处敬重那些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22、《“两弹元勋”邓稼先》问题: 1读课文,想一想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查阅资料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