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新思考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座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小房子。

(展示图片)小房子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

骑马的人,马车、汽车、有轨电车。

伫立在山岗上的小房子目睹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

那么工业化是如何推动的,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新发明推动工业时代进程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师:投影展示材料英国非常早的成了民族国家,封建制的很多经济和政治特点也消失了。

资本主义组织迅速蔓延,受到的阻力微乎其微。

在英国的排他态度既不重要也不持久;经济发展也异乎寻常的快;很明显,这些变化多数是进步的。

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

——里格利(英)《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展示问题:探究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结合三幅图片,留出2分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1.制度保障: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环境自由稳定。

2.资金充足:资本的原始积累。

3.3.劳动力丰富:大量自由劳动力。

4.市场广阔: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师:正如许倬(zhuó)云《现代文明的成坏》“这些经济条件,使得近代文明中科学和工业这两根支柱,能够稳固地维持数百年”。

下面我们来看科学和工业结合下,产生了哪些伟大的发明?生回答:新技术革新首先在新兴行业纺织行业,珍妮纺纱机提高了效率,蒸汽机,蒸汽汽船,蒸汽机车等。

师:展示手工工场和工厂图片杰里.本特利说“工厂使集中成为必然,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

可以看出工厂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具备哪些优点?生:(学生总结出比手工工场更集中、规模更大、更专业,效益也更高)。

师:瓦特用了30年时间改良了蒸汽机,有学者指出“蒸汽机带动静止的机器或活动的车辆,是人类开拓能源的重要转折点”蒸汽机将动力、原料、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形象是什么?生:“工业城市之母”。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工业革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制作表格。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工业时代的成就,认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的思想。

2、通过探究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也有弊。

二、教学方法1、设置情境,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2、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工业革命3、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4、通过分组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P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我们讲过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而今天我们看到世界市场早已融为一体。

那么致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历史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2、讲授新课问题设置:首先哪位同学能根据图片分析一下,工业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展示图片)设计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含义。

教师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方面进行提示。

教师归纳: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那么这场改变世界的革命首先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展示伦敦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不是中国。

此时的英国具有什么有利的条件?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段以及小字部分,找出英国一下几方面的优势。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
(生活需求、交通、通讯)
(6000万移民)
Question four: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1、亚洲除日本外成为了欧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
2、非洲被瓜分完毕 3、拉丁美洲的经济受制于列强;(巴西、智利、玻利维亚) 4、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 的原材
②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 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二、从发生的国家方面分析:
前者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 后者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从生产经济组织形式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大企业制度、国际联合企业、跨 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海上运输
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半个世纪以后,开始 向__欧_美__大_陆__扩散。在随后的各国工业革命中 __纺_织__业__ 和 ____铁_路_业___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一、时间:19世纪下半叶 二、地点: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三、原因——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时期 企业 规模
第一次 中小 工业时 企业 代
所有权与 经营 经营权 方式
不分离
自由竞争
第二次 大企业 分离; 垄断
工业革 命
高级专业 人才管理
代表企业
瓦特的蒸 汽机工厂
八大财团 四大财阀 二百家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 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电力 德国 赫兹 电磁波

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2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答案】 C【解析】材料中“销售范围广、需求量大”“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即说明市场刺激工业革命。

2.马克思这样评价“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

……”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A.爱迪生 B.富尔顿C.史蒂芬孙D.瓦特【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这种“原动机”是蒸汽机,它的改进者是瓦特。

3.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近半个世纪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

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领先的两个部门是()A.纺织业和铁路业B.纺织业和化工业C.铁路业和采矿业D.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答案】 A【解析】化工业、汽车制造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兴的工业部门,排除B、D两项;采矿业不如纺织业和铁路业发展迅速,排除C项。

4.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工业品是()A.火车机车B.汽船C.万能蒸汽机 D.合成橡胶【答案】 D【解析】合成橡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5.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

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B.民主运动的推动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高【答案】 A【解析】导致女子服饰改变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工业革命使工厂兴起,简短的服装适应这一工作环境的需要。

高中历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精品说课课件

高中历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精品说课课件
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的思想。
2)通过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
对世界市场形成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市场 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也有弊。以让学生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教法-----情境 探究 反思 创新
具体做法:
1.设置情境,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和 代经济有因果关系, 又与政治史、文化史内容相连系。

本课以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为题目,重在强调工业
用 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说教单击材此处-编-辑--母-版-确标题立样式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 程,掌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过程 和影响

资本 国
条 雇佣劳动力 工
采矿 冶金
蒸汽机



运输业
件 生产技术


市场

手工工场
机工器生厂产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 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大推 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带来 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 城市之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 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 试航成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说课结构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说课内容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反思
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教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 材 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_教学用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_教学用

化学
钢铁 德国
西门子 电力 奥斯特、法拉第(理论)、韦纳·
电生磁
汉斯· 克里斯蒂安·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
因电流的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 会科普利奖章。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 ──电磁学。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 院长。 磁生电 迈克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 杰出贡献。 1831年,他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磁生 电”(“电磁感应”)并引入“场”的概念, 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1824年被选为皇 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 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
摩根、 洛克菲 勒、三 井、西 门子等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或标志
发明者 科技含量
蒸汽 工匠技师 经验主义
电力 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 密结合
发生时间地点 首先在英国发生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 起始的行业 经济结构 生产组织 经济思想
18c中-19c上 资本主义国家(19c下) 纺织业等轻工业 重工业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出现 中小企业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国家资本主义)
思考探究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 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 是怎样具备的?
雄厚的资本 技术知识
充足的劳动力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1.熟记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理解记忆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分析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呈现出的特点。

预习案【重难点阐释】①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预习自测】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A.雇佣关系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B.使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劳动的工场C.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先导作用突出D.同时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发生3.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4.下列关于“万能蒸汽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使人类使用的动力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②促进了汽油、柴油等燃料的应用③促使铁路时代到来④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⑤使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5.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探究案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很多学者在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原因时总结出五个基本要素,即政治、劳动力、资本、科技和市场。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2)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工业组织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这些研究从不同侧而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研究的起点。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2.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3.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4. 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概念、背景、历程、成就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家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前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2. 讲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3. 讲解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4. 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5. 讲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6. 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工业革命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业遗址,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报
马可尼(意)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 为敷设横穿大西洋海底的电缆,“伟大的东方”号汽轮 载着长度惊人的电缆在进行敷设工作。
内燃机
戴姆勒(德国)
狄塞尔(德国) 内燃机示意图: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具有马力大, 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解决了交通领域的 发动机问题.
有机化学的创立 化肥分为:
(1)氮肥: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 氯化铵、硫酸铵等。
(2) 磷肥: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 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 要素有氮、磷。 (5)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 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 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6)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 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 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40 20 00 80 60 40 20 0
19世纪英国棉布、煤、生铁产量对比图
生铁产量
120
系 系
棉布产量
15.5 1
1796年 1830年 1
煤产量
12.8 1
1700年 1840年 2
1 1740年 1850年 3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特点:p43/1,2
工业革命早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 厂 制 度
1、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3、中小企业占多数 4、企业主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大企业时代到来(原因、表现) 2、控制着一个或者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3、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野 蛮 时 代
农 耕 文 明 时 代
工 业 文 明 时 代
信 息 时 代
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开始的时候,好像是 在地上爬,然后是站起来走。到近代的五百 年,就好像是在跑。而这最后的一百年,无 疑是在飞 。 ——《大国崛起》
三、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一)生产力: (二)生产(社会)关系: (三)世界经济格局: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1 2
25%
18世纪1 60年代
19世纪中期 2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三、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城市化进程加快 3、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4、出现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5、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工人运动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 …… ……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 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 初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如何?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一、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述 : 19 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英国 、______ 德国 、_______ 美国 等几个工业 在_________ 发达的国家开始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2、特点:科学 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主要成就:
(1)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成就 (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3)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发展 (4)技术革新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局限
进行动力改革
瓦特和他改进的万能蒸汽机
瓦特万能蒸汽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与人力、水力相比,万能蒸汽机的优势在哪里啊?
万能蒸汽机可以被普遍的应用,不受场地的限 制,不受自然环境的限制。
在冶铁业和采矿业也出现了 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的英国煤矿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期的英国炼铁厂
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
爱迪生发明电影后,制作的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 《打喷嚏》中的画面。
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 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 (摄于1888年)
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 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 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
法拉第 1821年9月3日, 30岁的法拉第设计 了一个实验,实现了以电转变成磁; 1822年,法拉第希望把磁转变成电; 1831年, 40岁的法拉第设计的装置 获得了恒定电流。把磁转变成电的伟 大理想终于实现。
工厂制度特点:
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1、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使用机 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3、中小企业占多数 4、企业主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 经营管理者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又有什么新特点?
材料二:1863年,约翰· 洛克菲勒同别人合资,在克利 夫兰开办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他独占了这家工厂, 又吞并了许多中小炼油厂。到1869年,这家工厂已成 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厂。1870年,洛克菲勒组建俄亥俄 美孚石油公司,他勾结铁路部门控制运价,打击竞争对 手。美孚公司发展很快,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 美的95%。垄断了美国石油工业。现今,美孚通过其关 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 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 家。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分散,规模小,简单协作)
(使用机器,集中生产,细致分工,严格纪律)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瓦特与人合伙开 办工厂,生产和销售蒸汽机。瓦特得亲自为买主安 装蒸汽机,并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后来,他们的 工厂日益发达,雇有1000多名工人,成为当时不多 见的“大企业”。他们对工人有严格的要求,如果 发现工人有不轨行为或玩忽职守,工厂可以随时解 雇他们。同时,将工人分为生产组、运输组、安装 组,实现了比较细致的分工。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电和电气的发明
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电和电气的发明
电动机
电话
贝尔和他的助手在做电话通话实验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图中为女 贝尔 电话发明以后,首先被用于处理紧急事件中。该图 子接线员在工作。 是1907年的急救服务广告。 这是最早的电话操作交换台。 1877年末,人们在用话筒与听筒分 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1880年至 1889年在挪威投入使用。 开的电话通话。
一天,汤姆又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 情景二 大订单,要在一个月内生产3万匹棉布, 但是汤姆的工场每月只能产700匹棉布, 如何才能按时完成数十倍的订单呢?
进行技术革新
汤姆的棉纺织工场都进行了哪些技术革新呢?
飞梭 (织布)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纺纱) 水力织布机
(织布)
情景三
眼看订单就要完成了,可是连日干 旱,使得作为动力的水源明显不足,水 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都无法正常的运 转,这可怎么办? 以水力为动力存在着哪些缺陷呢?
13
海外投资
单位:亿英镑
1885年 1913年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 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1、亚洲除日本外成为了欧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非洲被瓜分完毕 3、拉丁美洲的经济受制于列强;(巴西、智利、玻 利维亚) 4、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 材料和初级产品,并进行倾销和投资; 5、欧美的经济命运休戚相关,货币可自由兑换, 经济危机也互相波及。 ( P44/2、3)
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主 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 。
耐用电灯泡
看看哪些发明是属于同个时代?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 标 要 求
★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命或技术革命。主要 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 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 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特点:1、大企业时代到来 2、控制着一个或者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材料三:唐骏素有中国IT 业“打工皇帝”之称, 2008年加盟新华都集团, 获得价值10亿元的股票期 权。此前,唐骏在担任微 软中国总裁的时候,收入 超过了1亿;在担任盛大 总裁的时候,收入超过了 4亿.
“打工皇帝”唐骏
3. 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雄厚的资本 广阔的市场
丰富的原料
充足的劳动力
技术知识
政治环境
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是否具备了以上条件?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2、条件: (原因) • ⑴政治方面: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稳定 • ⑵经济方面: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 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 • ⑶市场方面:18世纪中期,随着市场需求的日 益扩大,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张。 (直接原因) • (4)技术方面: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三、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一)、生产力:
材料:
19世纪英国棉布、煤、生铁产量对比图
生铁产量
120
0
0
0
0
0
0
棉布产量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
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国际贸易
工 业 革 命
资本输出 武力逼迫
材料三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英国海外投资图 (19C末20C初)
40
40 材料一 1870年~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 35 材料二 30 25 20 15 10 5 3 0 185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