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克)。
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克),红大戟(有小毒,克),芫花(有毒,克),商陆(有毒,3-9克),滑石粉(9-24克),车前子(9-15克),川木通(3-6克),通草(克),三白草(15-30克),石韦(6-12克),防己(6-9克),灯心草(1-3克),冬瓜子(9-30克),黄芩(3-9克),石膏(15-60克),知母(6-12克),芦根(15-30克),栀子(6-9克),金银花(6-15克),忍冬藤(15-30克),胖大海(2-3克),射干(克),半枝莲(15-30克),穿心莲(3-9克),金果榄(3-9克),苦木(有小毒,1-3克),地骨皮(9-15克),郁金(3-9克),白茅根(9-30克),侧柏叶(6-12克),铁苋菜(15-30克),西洋参(3-6克),百合(6-12克),五倍子(3-6克),葶苈子(3-9克),瓜蒌(9-15克),瓜蒌皮(9-15克),瓜蒌子(9-15克),浙贝母(6-9克),蛤壳(3-6克),桑白皮(6-12克),羚羊角(克)。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中药得阴阳五行属性分类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1。
5—3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1、5-3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1.5-6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1—1、5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1。
5—3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0。
15-0.3克)、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0.3-0、6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0、5—1.5克),红大戟(有小毒,1.5-3克),芫花(有毒,1。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信赖。
其中,五行属性是中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五行属性指的是中药的性味与归经,与人体经络相对应。
中药的五行属性包括:寒、凉、平、温和热。
下面将对常见的中药进行分类介绍。
一、寒性中药1.苦参苦参味苦、性寒,属于心、经、肝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
2.生地黄生地黄味苦、性凉,属于心、肝经。
常用于滋阴清火、补肾养阴等功效。
3.防风防风味辛、性寒,属于肺、肝经。
常用于驱风、解表等功效。
二、凉性中药1.柴胡柴胡味苦、性凉,属于肝、胆经。
常用于解郁、疏肝解郁等功效。
2.白芍白芍味苦、性凉,属于肝、脾经。
常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
3.黄连黄连味苦、性寒,属于心、肝、胆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干湿、杀虫等功效。
三、平性中药1.天冬天冬味甘、性平,属于肺、胃经。
常用于滋阴补肺、润喉止咳等功效。
2.白术白术味甘、性平,属于脾、胃经。
常用于健脾止泻、补气养血等功效。
3.炒山楂炒山楂味酸、性平,属于脾、胃经。
常用于消食导滞、化湿开胃等功效。
四、温性中药1.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属于肺、脾经。
常用于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等功效。
2.附子附子味辛、性温,属于心、肾经。
常用于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等功效。
3.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属于脾、胃、肾经。
常用于补脾和胃、解毒等功效。
五、热性中药1.大黄大黄味苦、性寒,属于胃、大肠经。
常用于泻火、通便等功效。
2.朱砂朱砂味苦、性寒,属于心、肝、胆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等功效。
3.百合百合味甘、性寒,属于心、肺经。
常用于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
以上仅是常见中药五行属性的一部分,并没有包含所有中药的属性。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中药,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解析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解析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五行理论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有其独特的原则,合理的搭配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将对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进行解析。
一、金木水火土与中草药的属性有关1. 金属性的中草药:金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辛凉、收敛的性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火热病疗法。
例如,金银花、连翘等。
2. 木属性的中草药:木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温和、舒肝的性质,适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
例如,柴胡、丹参等。
3. 水属性的中草药:水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寒凉、利水的性质,适用于利尿、消肿等病症。
例如,车前子、海藻等。
4. 火属性的中草药:火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温热、祛寒的性质,适用于寒性疾病。
例如,附子、干姜等。
5. 土属性的中草药:土属性的中草药多具有滋补、生长的性质,适用于脾胃虚弱等病症。
例如,黄芪、人参等。
二、五行生克关系与中草药的配伍禁忌1. 五行生克关系:五行理论中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进行中草药的配伍。
2. 中草药的配伍禁忌: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某些中草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比如金草木草不可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出现相互抵消,降低疗效的情况。
三、中医证候与中草药搭配的原则1. 根据中医证候:中医辨证施治,根据具体疾病的表现和病因病机,确定相应的中草药配伍。
例如,针对湿热胃痛,可以搭配黄芩、黄连等中草药进行治疗。
2. 配伍比例的原则:合理的中草药搭配需要考虑各种中草药之间的配伍比例。
一般来说,草药主副调配的原则是遵循以疏通不通、以温经不温经的原则。
四、个体差异与搭配原则1. 个体差异: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中草药的搭配。
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搭配。
2. 搭配原则:根据个体差异,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搭配。
比如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可以采用滋补型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综上所述,五行与中草药的搭配原则是根据中草药的属性、五行生克关系、中医证候和个体差异来确定的。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栗子,水中火咸、甘,温入脾、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④、水中土(至阴中阳)
术,水中土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阴中太阴)
竹叶,水中金甘、淡,寒归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龙胆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麻黄,水中木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肾、胃、肺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归脾、心、小肠经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解毒排脓
葱白,水中木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③、水中火(阴中至阳)
黄连,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5、木中水 附子 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
1、火中火 旋覆花 鸡心
2、火中木 大黄 代赭石 葱叶 芥子
3、火中土 泽泻 黄饴
4、火中金 厚朴 葶苈子
5、火中水 消石(硝石) 芒硝 栝蒌 戎盐 海蛤
5、火中水 消石 戎盐 栝蒌 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 人参
2、土中木 甘草
3、土中火 大枣
4、土中金 麦门冬
5、土中水 茯苓 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5、木中水 附子 瓜蒂 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 旋覆花
2、火中木 大黄 石膏 杏仁 皂角 葱白
3、火中土 泽泻 升麻 黄芪 粳米 通草
4、火中金 厚朴 葶苈子
(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
1、木中木 桂 羊肝 (肉桂 桂枝 桂心)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特性的解释和分析。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中药也被赋予了相应的五行属性。
了解中药的五行属性,对于合理用药、配方以及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具有木属性的中药。
在中药中,如白芍、薄荷、青皮等都被认为具有木的特性。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它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
肝在五行中属木,白芍的作用主要针对肝脏,具有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功效,体现了其木属性的特点。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它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作用。
薄荷的疏散、生发之性,与木的生长、舒展特性相契合。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青皮善于疏理肝气,破除肝郁气滞,这与木的条达之性相符。
接下来是火属性的中药。
像肉桂、附子、干姜等都属于此类。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
它能振奋人体阳气,犹如火之温热,为人体提供热能。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附子的回阳救逆作用十分强大,对于阳气虚脱之人,能迅速挽回阳气,如同火之烈烈,驱散阴霾。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
干姜能温暖中焦脾胃,驱散寒邪,体现了火的温热之性。
土属性的中药中,常见的有白术、茯苓、山药等。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它能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就像土地滋养万物一样。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茯苓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使脾土得以健运。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药性质平和,能滋养脾胃,为脾胃提供滋养和支持,体现了土的敦厚、滋养之性。
金属性的中药,例如百合、麦冬、沙参等。
五行中药的属性和功效及使用方法

五行中药的属性和功效及使用方法中药是中国古老的药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五行中药则是中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五行生克相克的原则,将中药分为五类。
每种中药都有独特的属性和功效,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五行中药的属性和功效及使用方法。
1. 木系中药木系中药主要涵盖木香、青柏、黄芪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新爽口的特点,能够消除湿热,舒筋活血。
同时还能够起到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其中,木香是一种明显的木系中药,可入药调理脾胃,能够帮助消化,还能够祛风解毒,改善润燥、止痛等诸多症状。
使用方法则是将木香泡水饮用,或作为熬汤的调料,以增强食欲、助消化。
2. 火系中药火系中药包括枸杞、丹参、红枣等。
这些中药具有热性的特点,能够温暖身体,而且还具有补益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其中,枸杞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火系中药,具有抗衰老、强健免疫系统、增强性功能等作用。
使用方法则是将枸杞泡水饮用,或与其他中药一起熬汤,以起到补气益肾、调理身体的作用。
3. 土系中药土系中药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
这些中药属于温中补虚类,能够补益脾胃,增强体力、养颜助眠。
其中,人参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土系中药,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健脑益智、补充能量等作用。
使用方法则是将人参煮水后采用浸泡法,直接食用或调配成中药饮品,以起到神经、健脾等强身益寿的作用。
4. 金系中药金系中药包括黄连、金银花、莲子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宣肺理气的特点,同时还能够起到润燥、安神的作用。
其中,黄连是一种重要的金系中药,能够解毒、清热,同时还能够促进胆汁分泌,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使用方法则是将黄连磨成粉末,加入熬汤中烧开,加入适量蜜糖等其它调料即可食用。
5. 水系中药水系中药包括菊花、茶叶、绿豆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补液的特点,也能够帮助清肝明目,润肺止咳。
其中,菊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系中药,能够清肝明目,利尿消肿,还能够抗炎消痰。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木中药(入肝经,性温或性热):
阳性属水中药(入肾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细辛(有小毒,1-3克),砂仁(3-6克),小茴香(3-6克),荜澄茄(1.5-3克),丁香(1-3克),花椒(3-6克),八角茴香(3-6克),刀豆(6-9克),沉香(1.5-4.5克),乌药(3-9克),荔枝核(6-9克),鸡血藤(9-15克),独活(3-9克),羌活(3-9克),五加皮(6-9克),伸筋草(9-12克),千年健(6-9克),虎骨(3-6克),紫河车(1.5-3克),刺五加(9-27克),羊肉(30-100克),熟地(9-15克),何首乌(6-12克),鹿茸(1-2克),鹿角(6-15克),鹿角胶(3-6克),驴肾(9-21克),肉苁蓉(6-9克),巴戟天(3-9克),胡芦巴(6-9克),益智仁(3-9克),骨碎补(3-9克),狗脊(6-12克),续断(9-15克),杜仲(6-9克),补骨脂(6-9克),菟丝子(6-12克),淫羊藿(3-9克),韭菜子(3-9克),锁阳(6-9克),仙茅(有毒,3-9克),雪莲花(9-15克),蛇床子(有小毒,3-9克),沙苑子(9-15克),覆盆子(6-12克),山茱萸(6-12克),钟乳石(3-9克),海马(3-9克),五味子(1.5-6克),海螵蛸(6-9克),半夏(有毒,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寒类:桑叶(6-9克),蝉蜕(3-6克),蔓荆子(3-6克),柴胡(3-9克),食盐(10-30克),胆矾(有毒,0.3-0.6克),车前草(9-15克),金钱草(15-60克),龙胆(3-6克),苦参(6-9克),秦皮(6-12克),胡黄连(3-9克),青叶胆(9-15克),积雪草(15-30克),黄连(1.5-4.5克),夏枯草(9-15克),三颗针(9-15克),熊胆(1-3克),功劳木(9-15克),蒲公英(9-15克),紫花地丁(15-30克),青黛(1.5-3克),马齿苋(6-15克),半枝莲(15-30克),爵床(6-30克),天葵子(9-15克),委陵菜(9-15克),犀角(1-2克),水牛角(15-30克),地黄(9-15克),地骨皮(9-15克),紫草(6-9克),白薇(6-9克),青蒿(6-9克),川楝子(有小毒,6-9克),预知子(3-9克),郁金(3-9克),凌霄花(6-9克),侧柏叶(6-12克),墨旱莲(6-12克),茜草(6-9克),桑椹(9-15克),椿皮(6-9克),天竺黄(3-9克),昆布(6-12克),海藻(6-12克),磁石(9-30克),羚羊角(1-1.5克),玳瑁(3-6克),珍珠(0.3-1克),珍珠母(9-24克),石决明(9-30克),地龙(6-9克),赭石(9-3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
1、木中木肉桂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党
参。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
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