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四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仿用句式课后对点集训
备战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易错点1 选用句式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
科学的饮水可以调理生理、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功能,而且会减少多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增进身体健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
比如,在清晨时间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尤其利于高血压、脑血栓的防治。
A.不仅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B.不仅能够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C.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净化血液D.不仅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管弹性【错因分析】本题各选项只是从句子结构上调整了下顺序,迷惑性还是挺大的,如果逻辑关系不清楚,就容易选错。
【参考答案】D选用句式就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去选择一定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因此,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一是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二是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三是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区别一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大多是提供了一个语境,然后根据语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句式。
在高考试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一般要从表述对象一致、推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通常采用衔接类型题来训练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B.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C.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D.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答案】A作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4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四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时间:40分钟)1.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柳色泉声鸣环佩展画屏入耳迎眸答:答案: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示例: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光下的一滴露珠。
答:答案:(示例)①我不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是坚不可摧的磐石,而是崎岖山路上的一粒碎石。
②我不是平静宽广的湖泊,也不是叮咚作响的溪流,而是翠绿荷叶上的一颗水珠。
3.根据文中画线句作相应仿写。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牵系。
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答案:(示例)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②老舍笔下的茶馆③沈从文笔下的古城④寄托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希望(或“寄寓着自己内敛的宽容和修为”)4.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宁愿像谦逊低调的百合,绽放于幽寂的山谷中;也不学庸俗张扬的牡丹,盛开在嘈杂的街巷旁。
答:答案:(示例)宁愿做孤独寂寞的苍鹰,飞翔在苍凉的戈壁上;也不做聒噪短视的麻雀,跳跃在低矮的灌木中。
宁愿学坚贞不屈的腊梅,绽放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也不做攀援炫耀的凌霄花,摇曳在高高的枝头。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雪,飘舞,旋转,坠落,聚积,不断强化自我,扩展自我,只要有适宜的低温,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凝结出原驰蜡象的壮景。
答:答案:(示例)①火,闪烁,跳跃,摇曳,游移,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只要有足够的氧气,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选用、变换、仿用句式(含修辞)

专题四选用、变换、仿用句式(含修辞运用)1.(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仿写句式”的考点切入,综合考查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
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
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2.(2017·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必须要认真揣摩语境。
由横线前的“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可知,横线处应具体写出“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意义。
题干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
比喻手法,要求有明确的本体和喻体,这里的本体是“健康的心理”,喻体可以是一盏灯、一股暖流、一束阳光等积极的事物;排比手法,要求语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对一致、意义连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三个分句构成。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四考点一仿用句式

专题四仿用、变换句式对应学生用书第059页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本专题的要求是:“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E级。
考情归纳2018年全国卷Ⅱ考查了仿用句式,备考选用句式题时,要注重分析选项中所给句子的结构特点,若是复句,要分析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备考仿用句式题时,考生要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训练,以写出符合题目要求并且语句优美的句子。
变换句式近三年没有考查,但也不能忽视此考点,近年语言文字应用考点轮考趋势明显。
备考变换句式题时,要注重对长短句互换、整散句、句子重组等方面的复习。
题组一全国卷必刷题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分析示例特点。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②巧分材料词句。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题组二地方卷借鉴题2.(2015·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示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件)

2.根据材料仿写 材料仿写解答仿写题目五个注意点 (1)话题的规定性。仿写一般要求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来进行。仿写话题分两类:指定性话题和提示性话题。 注意在材料和例句中找到话题。 (2)内容的限制性。仿写题虽然从内容上说有一定的自由思维空间,让考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但仔 细揣摩试题提供的材料,它还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一是选择对象的限制性,二是阐发意旨的限制性。注意材料 的归类,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 (3)修辞的限制性。防写话题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这一要求有的是在试题中明确指出的,有的则是隐含在参 照的句子里面。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对比等五种,但不管运用哪中修辞方 法,都要遵循其语言特点和表达作用的要求。 (4)句式的相似性。仿写句子的句式要求都隐含在参照的句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仿写之前,仔细分析参照 句的特点,包括参照句的句式特点、结构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 (5)事理的逻辑性。仿写的句子必须遵循生活的逻辑,否则,即使虽然能依葫芦画瓢,拟写出“形似”的句子, 但从事理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的,这种毛病在历年的高考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二、仿用句式
答题时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仿用什么?用什么仿?是否连贯? 1.“仿用什么?” 这一步是前提。既然是模仿,就要先认真研究例句。 ①锁定仿用区域,不能多也不能少。②弄清话题范围,了解清楚是继续例句的原话题,还是要另设新的话题。③ 理清例句的结构形式。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 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④确定修辞要求。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 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⑤明确例句的主旨要求,是依原主旨仿句,还是可以另立主旨。 这里说的主旨包括情和理在内。⑥弄清例句的色调。色调,即色彩和格调。 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 。
新高考语文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2讲仿用句式含修辞运用课件 161

• 示例: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 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 故事。
第一步 ―审 题―准 干→ 内容上,示例写“小草”“树叶”“溪 流”共同装扮了大自然;句式上,示例基本句式为“名词+动 词+形容词+名词,‘向你’+动词+形容词+名词”;修辞 上,每句均使用拟人手法,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 对点小练 |
• 4.(经典高考题)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 “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 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希望________;回 忆________,希望________。
• 答案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 (二)开放式仿写 • 开放式仿写给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
挥,句式、修辞手法等要与例句一致。
•
(经典高考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
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 解析 例句句式为“就像……(喻体)一样,如果……,……;……(本 体)从一开始……”,另选话题进行仿写即可。
• 答案 (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 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 后面的 地基就不稳固 事业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
• (三)嵌入式仿写
• 嵌入式仿写要求在一个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这种题型有较强的限 制性,要求仿写句语意与前后语句贯通,句式与前句或后句相同,语 脉清晰,语流顺畅。
第一步 ―分 语―析 境→ 明确“心灵旅行”“古卷残页”“穿越时 空”“欣喜”为上级语境,该语境要求其下属句子(例句+空缺 句)表达这样的内容:以古代诗文为纽带,“我”与古代文人墨 客、诗家史家同游,作心灵之旅。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教师用书

专题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考情把脉]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对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考点特点仿用句式本考点是高考高频考点,要求考生能仿照题目所提供语句的句式特点,新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的句子,且内容方面要符合相关要求。
该题型特别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优美。
①考查形式相对稳定。
灵活度高,综合性加强。
②选择的语料涉及面广,主要有诗句仿写、哲理句的仿写、图文类的仿写等。
选用句式本考点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通常与语言表达连贯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变换句式本考点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而且题型越来越丰富,主要有长短句的变换、整散句的变换等,此点不是高频考点。
1.[2015·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解析A项,以“试”“裁”赋予“东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项,“有情”“含春泪”“无力”“卧”,以人的情态、动作写“芍药”“蔷薇”,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以“开门”“翻书”赋予“南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2015·湖北高考]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建和谐中国(示例二)(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解析先分析试题所给示例的构思特点:由构字部件联想到汉字,再由汉字联想到词语,最后以这个词语为核心写出立意积极、句式整齐的两句话。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一仿用句式课后对点集训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一)仿用句式课后对点集训不分版本仿用句式第一板块命题式仿写1.仿照下面例如,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符合事理,句式和结构与例如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例如: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例如)小院,是一方池塘,鸟儿是一群水泡。
嘴唇,轻轻一吹,它就散了。
解析要审清题干要求,要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结构要与例如相似,同时要注意题目中所选描述对象的限制条件。
2.仿照下面的例如,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与例如组成排比句式。
例如:故土的山,巍峨峻峭,回荡着故土悠扬舒心的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故土的水清纯甘甜养育着故土憨厚淳朴的儿女故土的树饱经沧桑遮蔽着故土饱经风霜的土地解析注意分析空格前的语句的特点。
这句话分为三个小分句,第一分句点明具体事物,第二分句写该事物的特点,第三分句写该事物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含修辞)1 仿用句式
第一板块命题式仿写
1.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
示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
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
(1)翻开《汉书》,苏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翻开《史记》,蔺相如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示例)(1)英雄需要忠诚。
虽然我曾被困北海,但当我用生命拒绝劝降的诱惑,持节牧羊十九年回到汉朝时,我就是英雄。
(2)英雄需要胆识。
虽然我曾卑微无闻,但当我在朝堂上识破强秦的欺骗,不顾性命呵斥秦王时,我就是英雄。
解析本题是对课本内容《苏武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考查。
结合对仿写能力的考查。
平时复习不可抛弃课本。
2.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青春”另写两句话,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青春是旷野,不是为了流尽溪水,而是要长出森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青春是泥土,不是为了接收腐朽,而是要孕育收获。
青春是苗圃,不是为了培育杂草,而是要铺满鲜花。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
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
注意题干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注意句式结构“……是……,不是……,而是……”,注意内容上“旷野”与“溪水”“森林”的联系。
第二板块嵌入式仿写
1.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忍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示例)离别虽然是人人不愿看到的情景但有时却能唤起人们相聚的渴望悔恨虽然是人人不愿体味的感受但有时却能指明人们努力的方向
解析根据“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和“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两句的限制条件,我们要选择有两面性的事情;而提供的是关于“失败”的例子。
仿写时要做到句式一致。
2.[2016·山东潍坊高三模拟]仿照下面小诗的第一节,再写一节,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似。
屋檐下的鸟巢还在
雏鸟却没有回来
为何耳畔似有
熟悉的吟唱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过去的温馨
是否能够复制
是否能勾起
抹不掉的乡愁
答案(示例一)天空中的白云还在/风筝却没有飘荡/为何眼眸里还有/嬉戏的身影
(示例二)村子里的老屋还在/炊烟却没有升起/为何脑海里还有/温暖的翘盼
解析仿写的句子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
第三板块续写式仿写
1.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开头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三句话。
注意句式相似。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之于人,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穿越生命、穿越心灵的选择。
答案(示例)面对昏君小人屈原选择了殉国面对污浊官场陶渊明选择了淡泊面对黄州赤壁苏轼选择了旷达
解析此题是嵌入式仿写,仿写时注意和前后文之间的句式结构的对应,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句式一致、风格统一。
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
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意志当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3.阅读所给的语段,仿照横线前边的句子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
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选择小溪的幽雅
解析观察例句格式为“没有……的……;可以选择……的……”。
然后选择两个意象的两个特点,且内容上要形成对比。
第四板块开放式仿写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解析题干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那么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
可以确定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对偶和对比,句式为“面对……,有的人……,有的人……”,然后按照例句的形式,写相反的两种表现即可。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神奇的方块字,是华夏文明激越的音符;
神奇的方块字,是江河波涛飞扬的浪花;
神奇的方块字,是炎黄子孙永远的桥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写意的水墨画,是九州艺苑亮丽的奇葩;写意的水墨画,是神州山川曼妙的风姿;写意的水墨画,是中华儿女深邃的诗情。
解析这是一道自选话题式仿写题,所以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可以根据个人知识储备自选,但在形式上一定要注意所给例句的形式。
注意题目要求在句子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五板块对联式仿写
1.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或神州英才品学兼优显神威) 振兴中华(或数我风流)
解析上联为单句,主语“华夏儿女”,谓语“文武双全”“建伟业”。
“华夏儿女”为偏正短语,“文武双全”为主谓短语,“建伟业”为动宾短语,“业”字为仄声。
拟写下联时要注意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思相关、平仄相谐,另外,还要注意表达的文采和语言的流畅通顺。
2.季羡林,这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在走过98年风雨岁月后溘然长逝。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皓首穷经始见学人本色,春风化雨堪为一代名师。
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一副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博学古今先生风范融汇东西大师学识
千古长存百世流芳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博学古今先生风范千古长存融汇东西大师学识百世流芳
解析根据对联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的特点,可知“博学古今”应对“融汇东西”,“先生风范”对“大师学识”,“千古长存”对“百世流芳”。
再根据对联要表达的内容拟出符合要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