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必修一)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b.分析英国、法国、德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异同。
c.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的积极意义。
2.学生作答: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讲解新课:以时间为线索,讲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3.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析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过程及特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发言: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促进知识的内化。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4.布置作业: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史料阅读和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4.知识拓展:
鼓励同学们关注现实中的政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以下话题:
a.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欧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展的异同。
b.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b.不同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过程和特点有哪些异同?
2.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概念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征: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 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的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 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 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 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D.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皇帝有否决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德国帝 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 生效。
[答案] D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总统任命
德国君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掌握国家的实权 宰相
皇帝任命
项目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行政权
总统和内阁
皇帝与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 会关系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 同对议会负责,总
统可解散众议院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 不对议会负责
立法机构
议会
帝国、联邦议会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把握主线
本讲主要讲述了法国共和制度 的确立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 建立过程。在资本主义进一步 发展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矛 盾冲突,法国和德国最终建立 了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 制。法兰西共和历程,揭示了 人类每一步的前进都充满着艰 难和曲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的出台使共和体制最终确 立。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 具有自身特色的君主立宪制,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必修一-一轮复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共27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
高中政治必修一-一轮复习-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高一历史学案 3.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2(人教版必修1)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重点讲解】一、简析近代法国艰难共和之路的原因法国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建立,经历了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正式确立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其中政权更迭了7次,那么法国民主共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具体表现在,内因:1.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在这78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
2.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3.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
4.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其影响1.内容(1)立法权属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
总统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3)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创议法律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部长。
(4)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2.影响:法国1875年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了最终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的内容、特点及其评价1.内容(1)全国二十多个邦和几个自由市享有一定自主权,帝国政府掌握国家的军事、外交、海关和立法权。
(2)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授予帝国皇帝巨大的权力。
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等。
(3)帝国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4)宪法规定,帝国设立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必修一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教案2】

必修一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型掌握新知识和培养技能反思科目高中历史必修一年级高三教学时间1课时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学生分析法、德代议制的建立过程曲折复杂,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
针对学情,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学生对史实的比较容易出错,要注意史论结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巨性;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分析两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
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
认识和分析在不同特点背后各国的不同国情和时代背景,。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第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第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的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某些关联的法律,近代法学称之为大陆法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的分析、掌握。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要有对应的知识点突破教学资源课本教材、教学设计和课件(网络资源)、多媒体平台等。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3-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配套课件

考向2 考向
重点聚焦
立意 研判
本课时教材的重点有二: 本课时教材的重点有二:一是法国的共和政体 的确立;二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 (2008·江苏单科,16)近代以来 ,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江苏单科, 近代以来 近代以来, 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江苏单科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解题思考: 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项是英国的, 解题思考: B 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C 项是英国的,不 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 项是德国的, 符合德国, 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 D 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 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 国 ;正确的是 A 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 “统而不治 ”。故答 案为 A 项。 答案: 答案: A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 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 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 请思考,在宣战之前, 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 ,双方政府要 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 议会直接宣战 .德国: 议会直接宣战;法国: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 ,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 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 ,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 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 德国1871年宪法实质上仍带有专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德国 年宪法实质上仍带有专制 主义色彩,故选 项 主义色彩 ,故选C项。 答案:C 答案: ( )
高一历史学案 3.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9(人教版必修1)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课程标准解读一、1875年法国宪法制定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内容: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
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成立了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规定德国联邦制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定自治权。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普鲁士国王即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1、国家元首的产生:德有世袭君主,法为选举。
2、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德国皇帝拥有绝对实权,行政控制立法;法国立法权对行政进行监督。
3、法国民主制比较完善,德国带有专制及军国主义色彩。
典型例题【例题】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析】课程标准依据: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本题是记忆型选择题,突出考查课标指向下“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建立在课标识记层次,难度适中。
【答案】B大显身手一、单向选择题1.法国走向共和政体的艰难历程中,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是在A.第一共和国B.第一帝国C.第二共和国D.第三共和国2.法国近代代议制最终确立的标志A.《人权宣言》发表B.《1792年宪法》颁布C.《拿破仑法典》颁布D.《1875年宪法》颁布3.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B.总统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C.总统在众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参议院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德国:1.(山东淄博市二模)德国基本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标志是A.德国完成统一B.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C.魏玛宪法颁布D.德意志帝国的成立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皇帝②首相③议会④军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必修1 第3单元 第2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随着拿破仑在欧洲的
军事扩张,《拿破仑法典》也被应用到法军所到之处。由于该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
和规范性,因而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
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意义,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
夺目。
第23页
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 年 1 月 30 日国民议会以 353 票对 352 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 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
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 5 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 1875 年宪 法。
第24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
2. 形成原因 (1)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新兴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地主和军阀势力 强大。 (2) 德意志的统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 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大普鲁士”之感。 (3) 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 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决定了政体的特点基本上 继承了普鲁士传统。
第22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
教材补缺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原则鲜明,编排
合理,逻辑严谨,语言简洁,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诞生于 1804 年的 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而且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高考目标定位】三共和国宪法和【基础知识梳理】1、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两院制议会行使立法权。
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2)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规定德国是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②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是由皇帝任命,而不由议会选举。
③两院制的议会是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联邦议会长由帝国宰相担任。
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且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2)评价: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彻底、不完善。
【要点名师精解】法德两国代议制政体的异同点【点析】法国是比较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共和政体,德国的代议制是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相同点: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部队;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
不同点:(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德国皇帝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需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
(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典例】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
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都有权解散议会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解析】: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没有很好的分析比较法国共和政体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异同。
通过分析比较法德两国的法律文件的内容可以解答。
分析可知A项只符合德国,B、项符合法国,D说法既不符合德国也不符合法国。
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是国家元首,有权组阁任命内阁成员。
故C符合题意。
[答案]C【感悟高考真题】1、(2011·广东文综·T1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各权力的分工和制衡。
注重基础知识再认再现和比较分析能力。
【精讲精析】选C。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不完善的代议制,德国皇帝权利很大,能任免首相,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所以选C。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任免文武职员、缔结条约均须参议院同意,总统颁布的法律须由内阁总理附署才能生效,所以政府受议会制约;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和政府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D.1787年美国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议会能制约政府,如总统可以提名法院的大法官及一系列政府官员,但需要得到国会中的参议院的批准;国会的议法案可以被总统否决,但第二次投票过三分之二票法案就生效。
反对政府的提案。
2、(2011·安徽文综T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D.“现在有效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思路点拨】本题采取漫画的形式来考要查德国19世纪70年代(第二帝国成立)统一后,德国政体特点,关键要掌握议会与政府、皇帝的关系。
【精讲精析】选B。
A项俾斯麦强调整统一时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而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
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
故判断B项正确。
3、(2011·海南单科·T14)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精讲精析】选B。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故A、D有误。
德意志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有误。
而德意志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故答案为B。
4.(2010·广东高考)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
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A。
5.(2010·安徽高考)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选修内容,题目强调树立国际威望方面,A.B是与其他文件对比,无法体现国际威望,C仅仅是对法国的意义,因此排除。
D强调其国际影响,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D6.(2010·全国2高考)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
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
”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解析】:提炼出题干的信息:“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指新民族的出现,应该指美利坚民族,既然是美利坚民族,那就应该是英国的美洲殖民地,故选A,依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在B、C、D国家的殖民地均未兴起一个新的民族,故均排除之。
答案:A7.(2009·宁夏辽宁高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解析】:帝国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由此排除A选项,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选项,C选项错在直接民主,因为代议制均为间接民主。
答案:D8.(2009·广东高考)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把1688年革命称之为“光荣革命”,就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就实现了政权的易手。
答案:C【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1.(2011·南京三模)世界近代史上,《权利法案》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是CA.两院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议会B.上议院的领导权属于法定的行政首脑C.下议院议员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D.国家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君主指挥【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英德政治制度的比较理解能力。
德国君主至高无上,主宰议会,A项错误。
英国上议院议员是世袭,领导权属于国王,德国上院是联邦议会,议员由各帮君主任命,B项错误。
国家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君主指挥不符合英国。
排除A 、B、D2.(2011·郑州二模)“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过去愈缺乏中央集权的经验,愈有以数目字管理的潜力,改造比较容易,常能捷足先人资本主义体制(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下列各国历史发展比较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美法日B.日法俄C.美日德D.美德俄解析:把握关键词“愈缺乏中央集权的经验”、“捷足先人资本主义体制”可知只有美日德符合,选择C 项。
3. 法国近代政体的确立经历诸多曲折,其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颁布1791年宪法 B.颁布《人权宣言》C.颁布1787年宪法 D.颁布1875年宪法【解析】:选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在帝制和共和制中徘徊,最终共和制的确立,其标志就是颁布1875年宪法。
4.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B.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C.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C. 法国总统是间接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