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考研试题
中国政法大学07-11年复试分数、录取比例

民商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 127
4 123 7.69:1
民商院 知识产权法学
31 295
9 286 13:1
刑司院 刑法学
80 800 24 776 13.86:1
刑司院 诉讼法学
58 478 23 455 12.71:1
(刑侦:24 人 司法鉴定:3 人)
刑司院 证据法学
6 56
2 54 13.5:1
政治、 外语
55 53 55 53 55 53 60
08 年
专业课 90 85 90 85 90 85 90
349
60
90
349
60
90
345
53
85
343
55
90
342
60
90
341
55
90
340
55
90
53
80
340
53
80
340
53
80
总分 345 345 345 345 345 345 360
刑法学 诉讼法学 证据法学 国际法学 法学理论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政治、 外语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07 年
专业课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90 90 90 80
80 80
总分 343 335 340 340 340 340 351
6
27
27 4.5:1
法学院 法律与经济
11 126 4 122 17.43:1
法学院 人权法学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舆论2.新闻价值3.报纸的二次售卖4.接近权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看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30分)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2.试评价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五、分析题(20分)根据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的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舆论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3.报纸的二次售卖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
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
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01--03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2001年——2003年试题参考解析法理学专业课试题2001年一、名词解释(请写清题号,在答题纸上作答。
每小题3分,共18分)1.法律权利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2.普通法法系普通法法系,又称英美法系、英国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中世纪的英国法是在罗马法之外独立发展起来的。
普通法法系首先导源于11世纪诺曼人入侵英国后所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现的普通法。
3.法律责任竞合法律责任竞合是一种常见的法律现象。
由于某种违法行为,常常符合多种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多种责任并存或相互冲突。
此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责任竞合”。
法律责任竞合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
前者如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后者如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竞合。
为便于区别,一般将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责任竞合称作广义的责任竞合,又称责任聚合。
责任聚合是指同一违法行为导致多种法律责任并存的现象。
这里所指的是多种法律责任的同时存在,而不是同一法律责任的多种责任形式。
与广义的责任竞合相对应,狭义的责任竞合主要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是指同一性质的法律责任的具体责任的并存和相互冲突的现象,如同一行为既引起侵权责任又引起违约责任。
4.执法主体执法主体通常是指行政执法的主体,一般地说,依据法律规定或有效授权,有资格成为行政执法的行使者的机关和人员就是行政执法的主体。
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根据法规定依法产生和获得,即要成为享有执法权的执法主体,必须要法律根据。
法律根据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由宪法来确认,如我国法规定和确认了各级行政机关的法定地位、作用和任务;另一种由具体法律、法规确认。
其中又可分为由有关组织法确认的执法体和由有关行政法确认的主体。
二是根据法定的授权产生和获得即在特殊情况下,一些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机关,可以根据宪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经由享有授予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授予该机关使执法权。
2010年考研真题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

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
新闻传播综合一
名词解释 50分
1 沃尔特
2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3 时务文体
4 镜中人
5 虚拟社区
6 采访权
7 全媒体
8
9 公共广播系统
10BBC
材料分析 4个 40分
1 政府和新闻界之间存在冲突的平衡制约机制
2 公民新闻
3 作者传递的是文字读者反映的是意义
4 某地政府聘请媒体基层记者拓宽突发新闻报送机制
论述2个 60分
1 网络用语的风行躲猫猫欺实马打酱油等试用新闻学和传播学原理解释现象之一
2 现代社会职业记者的功能与作用
新闻传播综合二
论述2个 50分
1 记者的新闻意识与受众意识
2 专题报道特写专访的体裁特征
业务题 70分
给了中华网关于中国教育现状民意调查的材料写600字消息30分
加复合型标题10分
配发600字评论30分
新闻编辑题 30分
重庆发生多起黑恶势力案件多名官员涉案
你被报社派往重庆采访
写采访计划。
中国政法大学2009-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40
90
300
2:1
36
54
270
36
36
90
300
3:1
37
56
280
37
56
280
人文学院
美学
4
*
40
60
295
*
36
54
270
*
37
56
280
人文学院
宗教学
4
*
40
60
295
*
36
54
270
*
37
56
280
人文学院
法学理论
14
1:1
45
68
325
50
85
330
1:1
43
65
310
60
48
50
85
330
*
43
65
310
*
46
69
315
中欧法学院
民商法学
23
3:1
45
68
325
50
85
330
*
43
65
310
*
46
69
315
中欧法学院
诉讼法学
10
1:1
45
68
325
50
85
330
*
43
65
310
*
46
69
315
中欧法学院
经济法学
22
2:1
45
68
325
50
85
330
*
43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一真题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一真题 简答题:
1、简述私法意定免责条件
2、不成文法相对于成文法的优点
3、宪法关于公共财产的规定
4、公民的劳动权利
5、法院地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应用
6、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
分析题:
1、A案中,甲有一马,乙偷之,卖给不知情的丙,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法院不支持其请求
B案中,甲有一马,乙欺诈获得,卖给不知情的丙,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法院不支持其请求
问:(1)AB案件中,乙的偷窃和欺诈按照法律责任的分类,各应承担什么责任
(2)如果C案中,法官想要参照AB案件审理,C法官法律推理的步骤是什么?
2、分析宪法中的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3、给出一个材料,让比较国际经济法中,运输单证与提单定义的差别,以及说明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4、某市有甲乙丙丁四个屠宰场,各种证照齐全,97年国务院颁布《定点屠宰条例》,该市政府根据其中确认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规定发出通告,只授予甲屠宰场资格,后来市工商局和卫生局吊销了乙丙的相关执照,乙丙丁不服,向政府提出请求,政府以通告是抽象行政行为为由不予理会,其向法院起诉
(1)该通告属于什么行政行为,理由
(2)该行政诉讼被告是谁,理由
(3)乙丙丁是否有权提出诉讼,理由
(4)颁发标志牌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工商局,卫生局能否据此吊销乙丙的相关执照?
参考来源读书人网。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608新闻传播学综合一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608新闻传播学综合一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
2011年新闻传播综合一
一、名词解释(5*10,50分)
1.胡政之
2.《中国日报》
3.大兴安岭大火报道
4.杜歇老爹报
5.合众国际社
6.爬虫报纸
7.有意抽样
8.拟态环境
9.上限效果
10.超链接
二、材料分析,用新闻传播学原理解释(10*4,40分)
1.做新闻就是讲故事。
2.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中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是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吸吮手指”的地步。
3.12月6日,金庸去世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出现,得到广泛关注,半小时后该消息
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上,关注度达到最高点。
4.在许多场合,报纸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的。
三、论述题(2*30,60分)
1.互联网时代来临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2.试联系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社会原因。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新闻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考研真题(回忆版)专业一一、胡政之;2.长白山火灾报道;3.有意调查;4.上限效果;5.国际新闻社;6.杜歇老爹报;二、1.网络和微博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了那些变化。
2.电视技术带来的影响。
专业二一、用新闻学知识解释1.**去世,半小时后传遍新浪微博。
二、写作:1.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消息;2.为写好的消息添加复合型标题;3.根据材料写一篇评论。
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在微博发帖:“如果要说大实话,拆迁在发展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
倘若不能废除拆迁,那么,我们对每一起拆迁维权的围观和声援,实际上都是在鼓励更多的对抗,这又必然会制造更多的鲜血和悲剧……”12月7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拆迁引发的悲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来网友的争议。
深圳晶报评论部主任李鸿文撰文《网友过河了,官员就别假装摸石头》以反驳伍皓的观点,这篇发表于12月9日《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引起了伍皓的不满,他表示要起诉《中国青年报》、《晶报》和李鸿文,准备分别索赔10万元,伍皓称:“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普及法治精神。
”伍皓:起诉不为钱,是为法治精神。
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接受采访时称,李的文章发表以后导致很多网友骂他,给他和家人生活带来困扰,因此决定起诉。
伍皓强调,他的微博那段话说的是“拆迁”并非李的文章中所说的“强拆”。
他还举例说,最近几起拆迁恶性事件经媒体曝光之后得到解决,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他提倡“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处理理念,而李的文章“误导了公众对我关于反强拆、要理性协商观点的认知,导致公众误认为我是暴力强迁的支持者”。
评论员发表不同意见的文章就引发起诉,是否有悖于言论自由,妨碍媒体监督?伍皓称这跟媒体监督没有关系,而是故意歪曲和断章取义侵害公民名誉权的问题。
伍皓说,希望通过官司,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有法律边界的。
伍皓表示,这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
他称已全权委托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蒋天胜律师代理此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考研试题
新闻传播综合一
一、名词解释(5*10 ,50分)
1、胡政之
2、《中国日报》
3、大兴安岭大火报道
4、杜歇老爹报
5、合众国际社
6、爬虫报纸
7、有意抽样
8、拟态环境
9、上限效果
10、超链接
二、材料分析,用新闻传播学原理解释(10*4 ,40分)
1、做新闻就是讲故事。
2、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中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是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吸吮手指”的地步。
3、12月6日,金庸去世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出现,得到广泛关注,半小时后该消息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上,关注度达到最高点。
4、在许多场合,报纸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的。
三、论述题(2*30,60分)
1、互联网时代来临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2、试联系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社会原因。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
一、论述题(20*3=60分)
1、新闻报道有失公正的表现形式。
2、试析新闻背景的选择原则。
3、简述电视节目编排的原则。
二、实务题(30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是河北省高邑县东关村30年无上访民调委解纠纷(文章网上可以搜到)
1、从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内容形式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
(10分)
2、这篇文章是否适合在都市报刊登,不适合请说明理由,适合请做修改。
(20分)
三、编辑题(60分)
给了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和深圳晶报评论部主任李鸿文“起诉门”事件的材料。
1、改写消息600—800字(25分)
2、配复合标题(10分)
3、配发评论(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