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二轮考前增分特训压轴题一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 题型二 Word版含答案

题型二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型1.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锡及锡的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经查阅资料知:Sn的熔点231℃;SnCl2易被氧化,且易水解;Sn(OH)2常温下易分解,SnCl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33℃,沸点114.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用以下流程制备SnSO4晶体:①操作Ⅱ所需的实验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使用的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Ⅰ为沉淀的洗涤。
请简述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熔融的锡与干燥的氯气制备SnCl4,提供的装置如下:①装置Ⅲ为冷凝管,则水流从________进入。
②请用大写英文字母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组装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指出②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锡粉质量分数的步骤:取锡粉1.226g溶于盐酸中,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再用0.10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Fe2+,消耗K2Cr2O7溶液32.00mL,发生的反应: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则锡粉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___。
答案(1)①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火柴②玻璃棒有一定倾斜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上③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否则洗涤不干净(2)①Q②BJIKACDGHE(F)③缺少尾气处理装置(3)93.18%解析(1)③操作Ⅰ前的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离子,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只需判断沉淀上是否还吸附有氯离子即可。
海南省2018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

2018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化学注:1.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试范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u—64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有关现象及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主要原因A 燃煤中添加适量CaO可减少SO2排放量燃烧中硫元素转化为CaSO3B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于包装食品会造成白色污染C 夏天雷雨过后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空气中O3含量增加、尘埃减少D 蒸熟的糯米在适当条件可转化为香甜可口的甜酒部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与乙醇2.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与足量铜片反应时,先生成红棕色气体,后生成无色气体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将铁、铝的单质氧化C.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D.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后,盐酸有剩余4. 阿托酸是一种常用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溴单质能与阿托酸发生加成反应B.阿托酸能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可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别阿托酸与苯D.阿托酸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5. 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某烃M,其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A的一氯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A.6种B.5种C.4种D.3种6.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离子中的几种:Fe3+、Cu2+、Na+、SO42-、CO32-、NO3-、Cl-、I-,取上述溶液少量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一份中加入少量锌粉后,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但无其它现象产生②一份加入BaCl2溶液后得到白色沉淀,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只含Fe3+、SO42-、Cl-B.溶液中只含Cu2+、SO42-C.需要利用焰色反应才能确定有无Na+D.溶液中肯定没有I-,但无法确定有无Cl-。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 题型一含答案

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题型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型1.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CH3NH2(g)+H2O(g)ΔH。
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0。
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2 mol 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________(填“大”或“小”)。
某同学认为上图中Y轴表示温度,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由四氧化三铅和氢碘酸反应制备难溶的PbI2,则每生成3 mol PbI2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4)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呈黄色)中c(Pb2+)=1.0×10-3 mol·L-1,则K sp(PbI2)=_________;已知K sp(PbCl2)=1.6×10-5,则转化反应PbCl2(s)+2I-(aq)PbI2(s)+2Cl-(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解HI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反应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①反应H 2(g)+I 2(g)2HI (g) 的ΔH 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押题卷(二)理综化学试卷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押题卷(二)理综化学试卷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浸渍水玻璃的方法防止木材腐朽B.宣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与柴油的主要成分相同,所以地沟油可用于制生物柴油D.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剂和食品防腐剂添加在粉条、红酒等食品饮料中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足量的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每生成224 m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B.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通过Na单质后,Na单质增重3.2 g,转移电子数目为0.4N AC.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 AD.4 g SiC 中所含碳硅键数目为0.4N A9.分子式为C4H6O2的链状有机物M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下列关于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2O2(n≥3)C.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有6种不同的结构( 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于共平面10.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对应单质为a、b、c、d、e。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 题型三 Word版含答案

题型三 “整套装置型” 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CuCl 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 ℃,沸点为1 490 ℃,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 3CuCl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s)+3HCl(aq)H 3CuCl 4(aq)。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 ,反应原理:2Cu 2++SO 2+8Cl -+2H 2O===2CuCl 3-4+SO 2-4+4H +CuCl 3-4(aq)CuCl(s)+3Cl -(aq)①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 晶体。
混合物――→冷却ⅰ――→倒入溶有SO 2的水中ⅱ――→过滤ⅲ――→洗涤ⅳ――→干燥ⅴCuCl 晶体 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 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 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 、CO 2、N 2和O 2的百分组成。
已知:ⅰ.CuCl 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 形成Cu(CO)Cl·H 2O 。
ⅱ.保险粉(Na 2S 2O 4)和KOH 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2018全国Ⅱ卷高考压轴卷 理综化学Word版含解析

2018全国Ⅱ卷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化学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7.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一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能力,Y单质与X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化合物,Z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最小的,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B.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C. 原子半径:Y>Z>W>XD. 工业上获得Y、Z单质的主要方法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不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苯乙烯、HD③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浓硫酸、水晶⑤同素异形体:足球烯、石墨、金刚石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相同B.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有0.3N A个电子转移C.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相等D.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 3B .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 2中的NOC .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 3COOC 2H 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 .用图4装置制备Fe (OH )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11.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为:则A 的同分异构体中带苯环的化合物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2.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2018年广东省高考化学押题卷与答案

2018年广东省高考化学押题卷与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其中第11~1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所含有的C-H 键数目为6N AB.0℃l8mL冰含有质子数为10N 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 AD.0.3molZn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3N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升温,水溶液中盐类的水解平衡、弱酸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不一定正向移动B.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为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表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C.我国古代文献《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 KNO3)与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D.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咸的食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强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需要等量的NaOHC.若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c(H+)也是醋酸c(H+)的两倍D.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c(OH-)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四氯化碳和酒精B. 石油分馏后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C. 分子式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 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据乙二酸二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5. 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I)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压轴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圭寸前2018江苏省高考压轴卷化学H 1 C 12N 14 O 16 Na 23Mg 24Al 27 S 32 Cl 35.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 39Ca 40Mn 55 Fe 56 Cu 64Zn 65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的物质数据库中收录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均由原子或分子构成B. 已知的大部分物质属于有机物C. 食品加工中应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物质D. 干冰、可燃冰属于同种物质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Al 3+的结构示意图:B • HCIO的电子式:HC I O,C.中子数为117、质子数为116的Lv原子:116LVoID . HOCH 2COOH 缩聚物的结构简式: HOWCH I C —。
士H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液氨气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 .明矶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C •盐酸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D .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钝化铁、铝4. 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取、检验、收集和尾气处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C.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硫D.用装置丁进行尾气处理5. 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倍,W 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 X 、Z 原子核电荷数之和,X 和Z 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原子半径:r(W)>r(Z)>r(Y)B .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 W 的强C .化合物X 2Y 2和Z 2Y 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W 的氧化物制备 W 的单质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铝溶于 NaOH 溶液中:2A1+2OH - +2H 2O = 2AI0 ;+3出匸B .铜丝插入 Fe 2(SO 4)3溶液中:Cu + Fe 3+ = Cu 2+ + Fe 2+C .向 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 CI 2: 2Br _ + Cl 2 = Br 2+ 2CI _D .向 Na 2SiO 3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 2: SiO 2- + CO 2 + H 2O = H 2SQ 3J +C (O _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CaCb (aq) , A. SO 2> CaSO 3J HNO 31 —> CaSO电解 TiCl 4 (aq )B. NaCl(l) ------ > Na ------> TiHCl电解C. C U2(OH)2CO 3> CuCl 2(aq) ---- > Cu6〜8滴CuSO 4 ,加热煮沸D. 2 mL NaOH 溶液 ----- > Cu(OH) 2 J -------------- > Cu& 一种由氯化铵制取氯气的工艺原理如下:甲A.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B. 丙用装置乙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Na.SD,1 -1XT -L/乙一亠 500~550C ..反应 I. 2NH 4CI+MgO =========2NH 3f +MgC 2+H 20f 反应 n . 2MgCl 2+O 2===========MgO+2C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工艺中MgO 可循环利用B .理论上1mol NH 4CI 制得CI 2的体积一定为11.2LC .在800~1000C 条件下,02的还原性强于 CI 2的还原性D .若反应2NH 3+MgCI 2+H 2O = 2NH 4CI+MgO 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A H>0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pH = 1 的溶液中:Ba 2十、Fe%、Cl _、SCN -B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Ca 2J K J HCO 3、CO 3—C ( OH )—12 i 2丄 —2—C . ^―= 10— 的溶液中:NH 「Cu +> N03、SO 4—c (H )D .水电离产生的 c(OH —) = 10—moI • L —的溶液中:Na +> AI +> Cl —、NO 310•锂空气电池充放电基本原理如右图所示,A .充电时,锂离子向阴极移动B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Li + e ===LiC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 4e + 2H 2O===4OHD .负极区的有机电解液可以换成水性电解液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增分特训——压轴题专练技巧模型1.细审快答:必须按照“一审二谋三落笔”的解题“三部曲”,仔细审题,周密谋解,慎重落笔。
审题一定要仔细,有了这个“细”,才能谋求到完整的合理解题方法,才会有答题的“快”。
2.先易后难:易题两、三分易得,难题一、两分难挣,宁可难题丢一问,莫让易题丢一分。
因此,答题时应尽量做到先易后难。
先做容易题,准确率高,用时短,能够增强信心,使思维趋向高潮,对临场发挥极为有利。
关键时刻,要敢于放弃或猜测作答。
3.胆大心细:高考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反复演算,更不容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换解题方法,往往是看到一个题目,凭第一印象选定一种方法就动笔,这就要求你对每一步推理或运算不但要细心,而且对某些推断题要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大胆猜测,然后验证。
一旦发现走进死胡同,必须立刻迷途知返,另辟蹊径。
4.注意规范: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压轴题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题题型模型以组合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由多个小题组成,各小题有一定的独立性,往往分别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如热化学(如盖斯定律)、电化学、速率平衡、电解质溶液等,综合性很强,题目中往往给出图像、图表、数据等,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该类题目得满分不易,做题时要做到遇难而过,不易强攻拦路虎,把能得到的分,争取全得到。
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
Ⅰ.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在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ΔH=-90.8 kJ·mol-1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
下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增大H2的用量,上述反应的热效应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
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下图,则图中②线表示的是________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________ mL 5.0 mol·L-1 NaOH溶液。
答案Ⅰ.270 ℃490.8 kJⅡ.(1)CH3OH-6e-+8OH-===CO2-3+6H2O(2)2.24 L(3)Fe2+280解析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左移,C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曲线Z对应的温度为270 ℃。
CO+2H 2CH3OH起始(mol·L-1) 1 1.5 0转化(mol·L-1) 0.5 1 0.5平衡(mol·L-1) 0.5 0.5 0.5K=0.50.5×0.52=4由于CO为1 mol,增大H2的浓度,平衡右移,当CO几乎完全转化时,热效应最大,即为90.8 kJ。
Ⅱ.(1)通CH3OH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2-3+6H2O (2)乙中电极反应式为阴极:Cu2++2e-===Cu0.1 mol 0.2 mol2H++2e-===H2↑2a mol a mol阳极:4OH--4e-===2H2O+O2↑4a mol a mol则0.2 mol+2a mol=4a mol解得a=0.1所以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3)①代表Fe3+的变化,②代表Fe2+的变化,③代表Cu2+的变化,共转移0.4 mol电子,所以n(Cu2+)=0.2 mol,n(Fe2+)=0.5 mol,n(NaOH)=1.4 mol,V(NaOH)=1.4 mol5 mol·L-1=0.28 L,即280 mL。
2.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
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
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ΔH。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①T 1 ②30 min 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30 min 后升高温度至T 2 ℃,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 、N 2、CO 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或“=”)。
(2)用CH 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ΔH =-574 kJ·mol -1②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ΔH =-1 160 kJ·mol -1③H 2O(g)===H 2O(l) ΔH =-44.0 kJ·mol -1写出CH 4(g)与NO 2(g)反应生成N 2(g)、CO 2(g)和H 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NO 2、O 2、熔融NaNO 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 ,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0.56 ②减小CO 2的浓度 ③<(2)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l) ΔH = -955 kJ·mol -1(3)NO 2+NO -3-e -===N 2O 5解析 (1)①20 min 已达到平衡状态,C(s)+2NO(g)N 2(g)+CO 2(g) 起始(mol·L -1) 0.100 0 0 平衡(mol·L -1)0.0400.030 0.030K =0.030×0.0300.0402≈0.56。
②由于达到平衡时,c (NO)减小,c (N 2)增加,c (CO 2)减小,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减小CO 2的浓度。
③30 min 时,c (NO)∶c (N 2)∶c (CO 2)=4∶3∶3,升温后,变为5∶3∶3,说明升温,平衡左移,所以ΔH <0。
(2)根据盖斯定律书写 ①+②+③×4得:2CH 4(g)+4NO 2(g)===2N 2(g)+2CO 2(g)+4H 2O(l) ΔH =-1 910 kJ·mol -1所以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l) ΔH =-955 kJ·mol -1。
(3)通O 2一极为正极,通NO 2一极为负极。
负极:2NO 2-2e -+2NO -3===2N 2O 5 正极:12O 2+2e -+N 2O 5===2NO -3 3. 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 2转化为SO 3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1)某温度下,SO 2(g)+12O 2(g)SO 3(g) ΔH =-98 kJ·mol -1。
开始时在100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 mol SO 2(g)和10.0 mol O 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 kJ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发生下列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 2、O 2、SO 3气体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SO 3B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 2C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0.5 mol SO 2和0.25 mol O 2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 3E .升高温度F .移动活塞压缩气体(3)某人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 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时,BaSO 4的K sp =1.08×10-10。
现将等体积的BaCl 2溶液与 2.0×10-3 mol·L-1的Na 2SO 4溶液混合。
若要生成BaSO 4沉淀,BaCl 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2SO 2(g)+O 2(g)2SO 3(g)反应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①某温度下,SO 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平衡状态由A 变到B 时,平衡常数K (A)________K (B)(填“>”、“<”或“=”)。
②将一定量的SO 2(g)和O 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c (SO 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若在第5分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 3的浓度为0.25 mol·L -1)。
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变化过程中SO 3(G)浓度的变化曲线。
答案 (1)103或3.33(2)ACF(3)SO 2+2H 2O -2e -===SO 2-4+4H +(4)2.16×10-7 mol·L -1(5)ABD(6)①= ②如下图解析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每生成1 mol SO 3放出98 kJ 热量,当放出196 kJ 热量时生成2 mol SO 3。
根据: SO 2(g)+12O 2(g)SO 3(g) 起始(mol): 4 10 0 变化(mol): 2 1 2 平衡(mol): 292平衡常数K =2/100(9/100)12×2/100=10/3或3.33(2)本题主要考查平衡问题,题目的要求是SO 2、O 2、SO 3气体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其中A 项保持容器体积不变SO 3转化为SO 2、O 2,故通入SO 2、O 2、SO 3浓度都增大;同理,C 项也对;而B 项N 2不参与化学反应,故SO 2、O 2、SO 3浓度都不变;D 项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SO 3相当于“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E 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该项错误;F 项压缩容器体积,故SO 2、O 2、SO 3浓度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