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功与机械能、简单机械

②不省距离,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h。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实质省力杠杆)
特点:
①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若不考虑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利用动
滑轮提起重为G的物体时,拉力F=G/2。
②费距离,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
知识点一:功
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 距离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 。
4.功的公式的应用: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
(1)“不劳无功”,物体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1)比较相同时间内做的功,做功多的做功快;
(2)“不动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静止不动,没有通 (2)比较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所用时间少的做功快;
过距离;
(3)比较功和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快。
(3)“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
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
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C )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件

目录
• 简单机械 • 功与功率 • 机械效率 • 复习题
01 简单机械
杠杆
01
02
03
定义
一个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 定点转动的硬棒。
类型
等臂杠杆、费力杠杆、省 力杠杆。
应用
剪刀、筷子、开瓶器、撬 棍等。
滑轮
定义
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轮子。
类型
定滑轮、动滑轮。
应用
轮轴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是解决轮轴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简单机械,通过掌握轮轴的工作原理 ,学生可以解决与轮轴相关的问题,如计算作用力大小、确 定作用力方向、比较省力和费力的情况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简 单机械,通过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学生可以解决与滑轮组相关的问题 ,如计算拉力大小、确定绳子段数、 判断绳子移动距离等。
斜面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斜面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决斜面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掌握斜面的特点和应用,学生可以解决与斜面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斜面倾 斜角度、确定作用力方向、计算作用力大小等。
04 复习题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总结词
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杠杆平衡条件是简单机械中的重要原理,通过掌握这一原理,学生可以解决一系 列与杠杆平衡相关的问题,如判断杠杆是否平衡、计算力臂长度、确定作用力大 小等。
滑轮组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是解决滑轮组 问题的关键。
定期维护和保养
中考物理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 优质完整版

额外
考点9:功率
▪ 1、功率的判断及计算 ▪ 2、估测功率
一、功率的判断及计算
例1.(2008广东)如图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 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 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 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 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 ⑵由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
结论需小要车控重制不变的因素有: ▪ ①___斜__面_长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斜__面__粗__糙_程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省分力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
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 费杠力杆。要把石
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 方向
最小(填a、b或c)。 C
O
A
25题图
a
bF2
c
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
2、确定动滑轮个数。
▪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
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
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
▪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中考复习 简单机械和功

例一:机器甲的功率比机器乙的功 率大,表示( C ) A.甲做的功比乙多 B.甲做功的时间比乙短 C.甲做功比乙快 D.无法确定关于功和功率
例一:甲机械的机械效率比乙机械的机 械效率高,表明 ( D )
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B.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少 C.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 D.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拉力用F表示,物体重力用G表示
(a)
S与h的关系
甲图,S= 乙图,S=
h h
功率
1、功率表示 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 W/t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 2、功率的公式:P=_______ FV 是P=_________ 。
P=W/t=(F*S)/t=F*(S/t)=FV
速度的换算:要换算成m/s 1km/h=
L2
L1
5.如下左图,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画出 F1的力臂L1和力F2
F2
L2
L1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L动>L阻 F动<F阻 F动=F阻 省力杠杆
L动=L阻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L动<L阻 F动> F阻
在耕地时的锄头
________
杠杆
吃饭的筷子
杠杆实验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 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左 调节.小明此时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克服杠杆自身重力的影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第三格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 3 个,才能使 应在杠杆右边第四格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与功单元复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2.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调换座位,下列所描述的情境中,人对物体一定做功的是()A.甲在推一张堆满课本的课桌,却没能把它推动B.乙抱着一叠课本原地不动C.丙推着一张空课桌在教室地面上前进D.丁提着一只书包从教室前排走到后排3.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500N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5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为75%B.F=300NC.摩擦力为50N D.推力做的总功为3000J4.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了8天时间就建成,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
为了在48小时内完成地面基础建设(平整地面),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A.机械效率B.功C.功率D.有用功5.小凯和小满同学用相同的拉力F拉着同一个物体,沿不同的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了相同的距离,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满所做的总功较多B.两人所做的总功一样多C.两人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D.甲、乙两斜面的机械效率相同6.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所示。
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可过提升重力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
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若G1=G2,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η甲=η乙B.F l=F2C.η甲>η乙D.F l>F27.一位体重为6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2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48W B.4.8×103 W C.4.8×104 W D.4.8×105 W8.甲、乙两人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其中他们的质量比m甲:m乙=2:1,所用的时间比t甲:t乙=3:1,甲爬山功率P甲与乙爬山功率P乙之比为()A.2:1B.3:1C.6:1D.2:39.如图所示,杠杆两端各放一可自由滑动的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这两个物体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向两边匀速滑动,则物体没有滑落之前,杠杆将()A.一直保持平衡B.右边下沉,左端上翘C.左边下沉,右端上翘D.无法判断10.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二.填空题(共7小题)11.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20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1m,整个过程书箱的重力做功J。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和功的知识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和功的知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归纳
1.杠杆平衡条件:功率×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书写:f1l1=f2l2该平衡条件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3.固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可改变动力方向。
(基本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使用几段绳子来提升物体,用于提升物体的力是物体重量的一小部分。
(详见公式汇总)
6.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功公式:w=FS;单位:W→ 焦炭F→ 牛顿;s→ M.(1焦碳=1纳米)
8.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W),称为功率。
P=w/T,单位:P→ 瓦特W→ 焦炭T→ 几秒钟。
(1W=1J/s.1kW=1000W)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doc

初三物理辅导教学简单机械功和能•、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二)功(三)功率(四)机械效率(五)机械能二、典型应用(一)学握篇(二)提高篇三、习题(一)掌握篇(二)提高篇答案一、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1.杠杆(1)杠杆的平衡:即指杠杆静止不转成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①FJi = F2-/2②旦=L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儿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儿分之一。
耳i2(3)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叩人>厶,动力小于阻力,F{<F2。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BP/j </2,动力大于阻力,许〉尸2。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1\ =-,动力等于阻力,F, = F2 o省力的杠杆,需要多移动距离,即费距离。
费力的杠杆,则可少移动距离,即省距离。
2.滑轮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秤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⑺)为阻力臂(4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儿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儿分之一。
F二丄(G物+G轮),其中斤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n(二)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衣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 FS.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4•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
物理中的做“功”跟FI常牛活中的“做工”或“工作”的含意不同。
在物理学中,做功是指两个因素同时存在的物理过程,这两个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索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物理上就说没有做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下面的三种情况没冇做功。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一)一、【复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会用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二、【重点难点】重点:会画杠杆的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知识梳理】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知道杠杆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1:画杠杆示意图:(1)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 所受动力F 1及动力臂L 1、阻力臂L 2。
(2)图中ABO 可看成O 为支点的杠杆,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3)如图,F 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 处的动力,O 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和阻力F 2。
例2、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
①镊子 ②铡刀 ③理发剪刀 ④天平 ⑤剪修树木的剪刀 ⑥瓶盖起子 ⑦钓鱼杆 ⑧老虎钳 ⑨汽车上的刹车闸 ⑩撬棒例3、如图,O 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 1>F 2 B.F 1=F 2 C.F 1<F 2 D.F 2>F 1>G例4、(1)如图,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2)如图,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杠杆滑轮一点、二力、二臂与作图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滑轮组特点 省力杠杆 定滑轮简单机械杠杆的应用应用 应用等臂杠杆费力杠杆特点 应用 特点 应用特点 动滑轮 应用 特点 特点F 1 OF 2G图3A例5、如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实验中:(1)表中记录的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时部分实验数据,实验操作正确,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给杠杆左边挂2个钩码,杠杆右边挂3个钩码并移动钩码到某一位置时,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就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结果杠杆仍不能保持水平平衡,请指出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过程中发现杠杆左端偏高,他的正确操作应是。
知识点二:了解如何辨别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知道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绕线方法。
例6、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斜面例7、请画出用图中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最省力的情况下绳子的绕法,并填写绳自由端拉力F与物重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及内部摩擦).五、【当堂反馈】1.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2.如图是用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
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当作用于A点一个F=30N的竖直向上的力,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为G=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A端_______处。
4.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5.实验探究: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如果杠杆左边低右端高,则调节平衡螺母应向移动。
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_。
(2)杠杆两端的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某同学实验的过程记录,请把表格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次数 动力/N 动力臂/ m 阻力/N 阻力臂/m 1 1.96 0.04 0.02 2 0.06 0.98 0.03 32.450.031.47(6)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发现F 1×OB 与F 2×OA 两者并不相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关系为F 1×OB F 2×OA 。
(填“大于”、“小于”)六、【课后巩固】中考指导书:复习练习一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二)一、【复习目标】1.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2.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理解机械效率意义,会进行简单的机械效率计算。
二、【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进行简单的机械效率计算 难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三、【知识梳理】表示做功快慢 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公式:W =Fs 单位公式:P =W/t 功功率测量定义机械效率概念公式:η=W 有 /W 总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器材、原理、步骤单位举重运动员举着 杠铃原地不动 A B 行人手提物品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走动 C 妇女手推童车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 人在推木箱时累得出汗也没有把木箱推动甲 乙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理解功、功率概念例1、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例2、东风牌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60m ,所用时间为20s ,若此时汽车所受的牵引力为5000N ,则这段时间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J ,牵引力的功率是 __W 。
知识点二:机械效率及影响因素;例3、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举到高台,放学回家的小明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
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重物推到了高台上。
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B .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C .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D .小明做功的功率要大些例4、如图,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F 甲_____F 乙 ,η甲_____η乙(选填“>”、“<”或“=”)例5、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为此,小明列出了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①一楼地面到三楼地面的高度h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t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m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L ; (1)小明的计划中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填序号)(2)小明还想测出自己准确的上楼功率,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小明计划中所列的物理量的符号进行计算,那他登楼的功率表达式为:__________ 例6、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74%(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2)通过实验1、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3)比较实验1、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 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例7、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GFFG F G甲 乙⑴若工人用250N的力恰好能将重4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2m,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⑵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⑶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F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效率呢?)五、【当堂反馈】1.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m,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2m2.如图,是小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的力,在10s内把重为120N 的物体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此过程中()A.他做的总功是1200JB.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F C.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B.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4.甲同学重600N,乙同学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从一楼跑上六楼甲用了 60s,乙用了40s,则同学做功较多,同学功率较大.5、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一位初三年级的同学,从教学楼的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A.3WB.30WC.300WD.3000W7、如图,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重; (2)绳自由端的速度的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当匀速提升重600N的物体时,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如图,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