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2例临床观察_张留香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预防效果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预防效果评估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先兆流产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进行观察,并评估其预防效果。
一、先兆流产的特点和治疗需求先兆流产是指妊娠初期出现胎儿发育障碍、胎盘功能异常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往往最终导致妊娠终止的现象。
这对于孕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也对整个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成为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先兆流产是由于子宫气血不足或肾气亏虚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理气血、益肾固胎,增强孕妇体质,提高胎儿发育的稳定性。
常用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等。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子宫的活力,从而达到稳妊固胎的目的。
此外,中药调理也是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重要手段。
根据孕妇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配方中药,调理宫内环境,以增强孕妇体质并促进胎儿发育。
三、西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西医认为,先兆流产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子宫不适合胎儿生长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西医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药物干预、手术矫正等方式,解决胚胎和孕妇本身的异常情况,减少流产的发生。
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先兆流产的手段之一。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选择适当的药物,如黄体酮、雌激素等,来调节孕妇体内的激素平衡,增强胚胎的稳定性。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先兆流产病例,医生可能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如宫颈环扎术、保胎手术等,以确保胚胎的安全发育。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优势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优势在于兼顾了中西医各自的优点。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理气血、益肾固胎来提高孕妇体质;西医治疗则注重药物干预和手术矫正。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效果观察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效果观察在妊娠初期,一些孕妇可能会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这给孕妇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不安。
为了保护胎儿的安全和母亲的身体健康,医学界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一、中医治疗在先兆流产中的作用中医治疗在先兆流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先兆流产主要是由于孕妇气血运行不畅,胎宫功能失调等引起的。
中医治疗注重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保胎的效果。
1.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孕妇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川穹、黄芪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抗炎镇痛等作用来保护胎儿和稳定孕妇的身体。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先兆流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理孕妇的气血,舒缓体内的紧张情绪,并增加子宫收缩力,从而减少先兆流产的发生。
3. 食疗保养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重要性。
孕妇应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如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
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孕妇调理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流产的风险。
二、西医治疗在先兆流产中的作用西医治疗在先兆流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干预和手术措施来维持胚胎的安全发展。
1. 药物干预西医常用的药物如黄体酮、孕激素类药物等,可以通过调节孕激素水平,增加子宫收缩力,抑制子宫肌张力,从而减少先兆流产的风险。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 手术措施当先兆流产风险较高或孕妇已经出现明显的流产症状时,西医会采取手术措施来保护胎儿和孕妇。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颈环扎术、子宫角切除术等。
这些手术能够有效地解除孕妇的症状,降低流产的风险。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已经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与分析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之前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或者下腹疼痛,但胎膜尚未破裂,子宫口尚未开放的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并发症,给孕妇和胎儿健康带来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本文将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
一、中医治疗的特点和效果观察中医治疗先兆流产注重调整孕妇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从而保护胎儿发育。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推拿按摩等。
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病情,中医师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在观察中发现,中药汤剂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的症状,如阴道出血和下腹疼痛,并且能够提高孕妇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
2. 针灸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能量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先兆流产的治疗中,针灸可以有效调整孕妇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加子宫的稳定性,减少胎儿的压力,从而降低流产的风险。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辅助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孕妇的腰腹部和膝盖周围的穴位,可以促进子宫内胎儿的血液循环,增强子宫的收缩能力,防止早期胎儿的疏松。
二、西医治疗的特点和效果观察西医治疗先兆流产主要通过药物干预和手术治疗来维持孕妇的胎儿。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体酮类似物、抗凝剂和抗生素等。
而手术治疗一般在病情较为严重或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情况下采用。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西医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给孕妇使用黄体酮类似物,可以抑制子宫收缩,减少子宫的刺激和压力,从而降低胎儿流产的风险。
抗凝剂和抗生素则可以预防和治疗因感染而导致的流产。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在流产情况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切开术和宫颈环扎术等。
手术治疗能够直接解决孕妇的症状,并且有助于保护胎儿的发育。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在综合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与患者满意度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与患者满意度调查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0周之前,伴有腹痛、阴道流血、腹坠感等症状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观察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和优势。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及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原则是以西医为主,辅以中医,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包括西药、中药、针灸、推拿等。
具体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孕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一)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通过使用药物来稳定孕囊,促进胚胎生长发育。
常用的西药包括黄体酮、孕酮等,这些药物具有抗早孕活性,可有效减轻子宫肌肉收缩,稳定孕囊。
(二)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先兆流产主要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子宫的抗病能力。
常用的中药包括红花、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够起到稳定孕囊和改善胎儿生长环境的作用。
(三)针灸与推拿针灸和推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提高子宫内环境的稳定性;推拿通过推动气血运行,改善子宫功能,促进胚胎发育。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我们选取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0例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外50例接受了单一的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
观察的指标包括孕囊稳定率、胚胎发育情况以及活胎率。
经过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孕囊稳定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胚胎发育情况也显示,结合治疗组的胚胎发育比例更高,达到了85%,而对照组仅为65%。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活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了80%,对照组仅为60%。
以上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能够提高孕囊的稳定率,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并显著提高活胎率。
三、患者满意度调查为了了解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满意度,我们对接受结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95%的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表示满意,认为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稳定孕囊,提高胚胎发育,并降低了流产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52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52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先兆性流产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入选我院先兆性流产10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予以HCG、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寿胎丸加减中医疗法,对照组仅进行HCG、黄体酮疗法,均治疗14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分娩结局。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9%vs.57.7%,P<0.05);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先兆流产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并发情况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效果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49-02先兆性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阴道出现少量流血,腰部或下腹继发阵发性疼痛,盆腔检查胎膜完整,宫口未开,临床较为常见[1]。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2.5%-15.6%孕妇出现先兆流产,如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干预,病情进展,症状加重,可发展为难免流产,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质量及健康。
有研究认为,先兆性流产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2]。
探析先兆性流产的最佳治疗方案十分关键,故我院对先兆性流产52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先兆性流产患者104例,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6.9±1.2岁,孕周均<28周。
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制定的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3];经血HCG、腹部B超、妇科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先兆性流产患者。
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入两组各52例,患者的年龄、孕周、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
1.2方法患者均进行保持情绪稳定、左侧卧位休息、禁止性生活等常规疗法,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1次/d,肌肉注射HCG2000u,每天分5-10次注射;服用加味寿胎丸,药方组成:阿胶60g,杜仲60g,桑寄生60g,菟丝子120g(炒炖);加减:宫寒者,加炒补骨脂60g,食少者,加炒白术60g,气虚者,加党参60g;水煎服,1剂/日,分两次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追踪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追踪结果先兆流产是指孕妇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痛经和腹痛等症状,但胎儿仍然保持活动。
该病病发率高,给孕妇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逐渐被广泛接受,本文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追踪结果进行分析。
一、临床疗效评价1.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中医治疗先兆流产通常采用中药调理、针灸和按摩等方法。
中药调理多采用调和血气、固住胎气的方剂,如四物汤、建中汤等。
疗效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是症状改善。
中医治疗能够通过调理人体经络、平衡阴阳,缓解孕妇的痛经和腹痛症状,减轻阴道流血的情况,从而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保胎效果。
中医治疗通过调理孕妇的体质,增强子宫的抗差异性反应,提高胎盘的功能,从而提高保胎成功率。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先兆流产的复发率,增加胎儿的存活率。
2. 西医治疗先兆流产西医治疗先兆流产主要采用荷尔蒙替代疗法和抗凝治疗。
荷尔蒙替代疗法通过补充孕妇体内的激素,维持孕激素水平稳定,从而减少流产的风险。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孕妇存在血液凝结异常的情况,通过抗凝药物的使用,保护胎儿的血液循环。
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在症状改善和保胎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荷尔蒙替代疗法能够快速减少孕妇的出血和疼痛症状,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防止血液凝结异常导致的流产。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与西医药物进行结合,以综合疗法改善先兆流产的症状和保胎效果。
中医治疗通过调理孕妇整体气血状态,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子宫环境,减轻症状,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西医药物通过补充孕妇体内激素,抑制子宫收缩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保胎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在疗效评价方面从多个维度考量,既能缓解孕妇的症状,又能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和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二、追踪结果分析通过对先兆流产患者的追踪观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评估先兆流产是指妊娠8周前、妊娠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闭经转为支度阴道流血或恶阻。
治疗先兆流产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正逐渐被认可和普遍应用。
本文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
一、疗效观察1.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活血化瘀、调理脾胃等方法,以达到保胎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熟地、川芎、当归等。
观察发现,在中医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出血现象明显减少,腹痛也有所缓解。
然而,中医中药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效果不明显。
2. 西医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黄体酮、雌激素、抗生素等,这些药物能够减轻子宫收缩、保护胚胎、防止感染。
观察发现,在西医药物治疗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妊娠保持成功率也有所提高。
然而,西医药物治疗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药物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先进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通过针灸、中药煎煮等中医方法,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同时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更准确地防止子宫收缩、保护胚胎。
观察发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中医或西医治疗。
同时,由于中医的调理作用,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也提高了,对于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患者满意度评估为了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满意度,我们采用了医患双向评估问卷。
通过向患者提供问卷,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匿名回收,以保护患者隐私,并向医生提供参考意见。
问卷内容包括治疗效果评价、副作用评价、医生沟通能力评价等方面。
结果显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超过80%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近70%的患者认为副作用较小且可忍受,超过90%的患者对医生的沟通能力表示满意。
这些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先兆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较大风险。
传统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1.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注重整体调理和平衡,主要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治疗法来恢复和调节孕妇的体质。
例如,采用逍遥散、千金归脾丸、黄芪等中药内服,可调节孕妇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问题,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孕妇免疫力。
同时,通过外治疗法,如艾灸、拔罐等,可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环境,预防流产。
2. 西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西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主要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以维持孕妇的妊娠稳定。
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常常会遭受孕囊颤动、子宫宫颈松弛等危险,因此,西医常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和孕酮,通过补充体内孕激素水平,增加子宫收缩力,来保护胎儿。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评价1.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评价中医治疗先兆流产以中药为主,中药具有温和、安全的特点,可为孕妇提供有效的治疗,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然而,尽管中药有广泛的应用历史,仍然需要谨慎使用,特别是对于复方中药。
孕妇在使用中药治疗先兆流产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2. 西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评价西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中使用的孕激素类药物,因其特殊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疗程。
虽然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妊娠的稳定,但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会增加孕妇和胎儿的风险。
因此,在西医治疗先兆流产时,需要严密的监测和指导,以保证安全性。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前景展望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充分发挥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即中医强调整体治疗,西医注重药物干预。
中医的整体调理和中药的温和疗效,能够提高孕妇身体免疫力和子宫环境,同时通过西医药物的使用,维持妊娠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孕 63天, B超示: 宫内妊娠。妊囊 36mm @ 32mm, 可见胎芽及心血管搏动。孕 86 天, B 超示: 宫内可见 胎儿雏形, 顶臀径 216mm。嘱其停用保胎药, 禁房事, 继续卧 床休息。随访于 2007 年 8月 21日顺 产一男 婴。母子均平安。 5讨 论
自然流产发生率约占全部妊娠的 10% ~ 15% , 大 部分为早期流产。早期流产的原因有染色体异常、环 境污染、病毒、细菌、放射线物质、免疫因素异常、黄体 功能不足、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低下等 [ 3] 。患 者孕前多无自觉症状。西药肌肉注射黄体酮、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口服维生素 E 效果并不理想。祖国医学 认为, 本病与肾虚脾弱, 气血不足密切相关。 5景岳全 书 6曰: / ,,妇人肾以系胞, 而腰为肾之府, ,,凡胎 孕不用, 无非气血损伤之病 , ,0腰为肾之府, 肾虚腰 失所养, 则腰背酸困, 肾虚胎失所系, 则胎动不安, 甚则 滑胎 [4]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气血生
102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药 结合组 52例 ( 治疗组 ) , 西药组 50例 ( 对照组 ) 。两组 患者均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5妇产科学 6 [ 2] 早期先 兆流产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 治疗组: 年龄 21 ~ 29 岁 20例, 30~ 38岁 25例, 39岁以上 7例。平均年龄 321 3岁。对照组: 年龄 21~ 29岁 20例, 30~ 38 岁 24 例, 39岁以上 6例。平均年龄 311 5岁。发病时间: 治 疗组: 妊娠 40天以前 9例, 40~ 49天 20例, 50~ 59天 13例, 60天 以上 10 例。对 照组: 妊娠 40 天 以前 10 例, 40~ 49天 18例, 50~ 59天 14例, 60天以上 8例。 以前自 然流产次数: 治疗组: 0次 15例, 1次 12 例, 2 次 10例, 3次以上 15例。对照组: 0次 15例, 1次 13 例, 2次 10例, 3次以上 12例。其中治疗组习惯性流 产 15例, 对照组习惯性流产 12例。两组年龄、先兆流 产发病时间、以前 自然流产次 数均无明 显差异 ( P > 01 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 体生成激素; 睾酮; 达因 - 35; 自拟调经汤 中图分类号: R 588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0) 07- 1328- 03
C linical R esearch on C om b in ed Therapy of T rad itional Ch inese and W estern m ed icin e on P olycystic Ovar ian Syndrom e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第 37卷第 7 期
# 1327#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 52例临床观察
张留香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 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治 疗组 52 例, 采 用中西 药结合 的治疗 方法。对照 组 50例, 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5妇产 科学 6早期先兆流产常规治疗。对 102例 (治疗 组 52例, 对照组 50例 ) 患者进行 对比治疗, 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 愈 45例, 无效 7例, 痊愈率 861 54% 。对照组痊愈 29例, 无效 21例, 痊愈率 58% 。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极显著 性差异 (P < 01 01)。结论: 中西 药结合治 疗早期 先兆流 产优于单 纯西药 治疗早 期先兆流产 )。
# 1328#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第 37 卷第 7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周英惠 1, 黄友佳 2, 刘 伟 2, 余 卉 2
( 11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11; 21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目的: 观察达因 - 35联合自 拟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门 诊 60例多囊卵巢 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即中 西医结合治疗组: 达英 - 35联合自拟调经汤, 西药组: 达英 - 35, 每组 各 30例, 观察治 疗前及治疗中 3个月、6个月以及停药后 3个月检测血清: LH ( 黄体生成激素 )、T (睾酮 ); 并观察停药后 3个月、6个月的 月经情况、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 1)停药 个月以及停药 6个月 后中西医结 合组正常 月经人数以 及排卵人数 多于西药 组的 人数 (P < 01 05)。 ( 2)实验室指标检测表明: 两组治疗中 3个周期以及 6个周期, 停药 3数个月以及 6个月后较治疗 前血清 LH、T 显著下降 (P < 01001); 且两组间相比西 药组激素 回升的 机率比 中西结 合组的 大 ( P < 0. 001 )。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 合征疗效更快, 更稳定, 更持久。
ZH O U Y ing-hu i1, H UANG Y ou-jia2, LIU W ei2, YU H ui2 ( 1. Ruikang H osp 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 i Colleg e of T CM, N angning 530011, Guangx i, Ch ina;
2. Guangx i College of T CM, N angning 530001, Guangx i, China)
Abstrac t: O bjective: T o observe D iane- 35 jo int the se lf- m ade tiao jing tang fo r po lycystic ova rian syndrom e and pre lim inary c linical e fficacy o f the m echanism. M ethods: 60 PCOS wom en w ere enrolled into study, they w ere div ided into two g roups random ly: group trad itional Ch inese and W estern m edic ine w as g iven D iane- 35and se lf- m ade tiao jing tang , W estern m edic ine treatm ent group w hich g roup on ly w ith tak ing D iane- 35, each of them contained 30 cases. T he sex ho rm ones in serum LH ( lute inzing horm one), T ( testosterone) w ere tested 3 and 6 m onths a fter and befo re treatm ent. The M enstrua l cases and the F ollicu lar development s ituation we re noted dow n 3 and 6 m onths afte r trea tm en t. R esults: ( 1) Found by clin ica l observatio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 tm ent w ith 6 months the c lin ica l symptoms observed po ints of comparison, the tw o groups are ab le to ad just the m enstrua l cy cle (P < 0. 05), trad itiona l Chinese andW estern comb ined trea tm ent group than the o ther g roup ( P < 01 05). ( 2)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卧床休息, 禁房事。习惯性流 产者整个孕期卧床休息, 禁房事。 21 1 治疗组 中 药采用 寿胎丸 加减, 药用: 菟 丝子 15g, 川续断 15g, 桑寄生 15g, 山药 15g, 炒杜仲 10g, 艾 叶 8g, 地榆炭 10g, 阿胶 10g, 炒白 芍 15g, 炙甘草 6g。 阴道出血量多加萱麻根, 气虚明显加土白术、党参, 内 热明显加黄芩炭, 恶心呕吐加淡竹茹、砂仁, 小腹下坠 加升麻炭、黄芪。每日 1剂, 口服。待症状消失后改用 2日 1剂, 症状消失 10天后停药。习惯性流产者用药 直至妊娠 90天或 B 超提示胎儿成型后方能停药。西 药用黄体酮 20m g, 肌肉注射, 隔日 1 次。绒毛膜促性
冯某, 32岁。首诊日 期: 2006 年 12月 22 日。患 者孕 35天, 阴道出血 4h, 色红, 量不多。伴有下腹部 隐痛, 坠胀, 腰酸困不适。平时月经 24~ 26天来潮 1 次, 停经 30天自测尿 HCG ( + ) 。有 3次自然流产史, 均于孕 40余天阴道流血, 孕 50余天后行清宫术。末 次妊娠流产时间为 2006年 4月。近期患者夫妇双方 染色体检查均正常。双方流产免疫检查均阴性, 女方 优生四项检查阴性。舌淡红, 脉沉滑无力。诊断: ( 1) 先兆流产; ( 2) 习惯性流产 ( 滑胎 ) 。中医辨证肾气亏 损型。治以补肾固冲, 止血安胎。药用: 治疗组中药方 加升麻炭 10g, 每日 1剂, 口服。西药用黄体酮 20m g, 肌肉注射, 隔日 1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000U, 肌肉 注射, 隔日 1次。 12月 28日复诊诉: 阴道仍有少量出 血, 色淡, 腰酸困不 适减轻。无小腹痛 及坠胀。 B 超 示: 宫内妊娠。妊囊 19mm @ 18mm。继续用此方法治 疗 6天, 阴道出血止。中药去升麻炭, 2日 1剂, 口服。 西 药只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000U, 肌肉注射, 隔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