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a

合集下载

乙二胺化学键

乙二胺化学键

乙二胺化学键
乙二胺化学键是指乙二胺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乙二胺的化学式为H2N-CH2-CH2-NH2,其中两个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乙二胺的化学键是通过氮原子的一个孤对电子与另一个氮原子的一个空轨道上的电子相互重叠形成的。

这种重叠会形成一个σ键,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化学键。

乙二胺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有两个σ键。

乙二胺的化学键具有共价键的特点,即两个氮原子之间的电子是共享的。

这种共享使得乙二胺分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

乙二胺化学键也具有一定的极性,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较高,导致分子中的氮原子部分带负电荷,而碳和氢原子则带正电荷。

乙二胺化学键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合成聚酰胺、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

此外,乙二胺也是一种常用的配体,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于催化反应和制备金属配合物。

在生物体内,乙二胺也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产物,参与多种生化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1.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 2=CH 23AlClΔ−−−→A .该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 、H 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乙苯的一溴代物有5种D .苯、乙烯和乙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 .反应中C=C 生成C-C 键,为加成反应,故A 错误;B .乙苯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C .乙苯苯环含有3种H ,乙基含有2种H ,则一溴代物有5种,故C 正确;D .苯的结构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2.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异丙烯苯转化为异丙苯属于加成反应B .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异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 .反应中C=C 键生成C-C 键,则为加成反应,故A 正确; B .有机物含有5种H ,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B 正确;C .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 正确;D .异丙苯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 错误; 故选D 。

3.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答案:D解析:A.柠檬烯分子中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共有8种,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A不正确;B.的分子中,带有“∗”的碳原子与周围与它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C.柠檬烯比丁基苯的不饱和度少1,二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D.柠檬烯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提供反应所需的条件),D正确;故选D。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答案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答案

2020届⾼三全国化学⼀轮复习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答案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第28讲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必修2)(⼀)1. C 解析裘指的是动物的⽑⽪,主要成分是蛋⽩质。

2. C 解析蛋⽩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质还含硫、磷等元素,C 错误。

3. A 解析 B 项,· ······H 可以表⽰羟基,氢氧根离⼦应该表⽰为 ········H]-;C 项,可以表⽰甲烷分⼦,但不能表⽰四氯化碳分⼦,因为氯原⼦半径⼤于碳原⼦;D 项,(CH 3)2CHCH 3 表⽰异丁烷,正丁烷为CH 3CH 2CH 2CH 3。

4. D 解析光导纤维是⼆氧化硅,不是⾼分⼦,故A 错误;硫燃烧⽣成SO 2,故B 错误;六⽔合氯化钙不能吸⽔,氯化钙可⽤作⾷品⼲燥剂,故C 错误;⾷⽤花⽣油属于酯类,鸡蛋清属于蛋⽩质,都能发⽣⽔解反应,故D 正确。

5. B 解析蛋⽩质⽔解反应最终⽣成氨基酸,故A 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变质,故B 错误;⼄烷、丙烷、新戊烷的结构相似,分⼦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个CH 2原⼦团,互为同系物,故C 正确;分⼦式为C 4H 8O 2且能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为羧酸,可写作C 3H 7COOH,—C 3H 7有正丙基和异丙基2种同分异构体,故分式⼦为C 4H 8O 2的羧酸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D 正确。

6. D 解析⼄烯能够与溴发⽣加成反应,⽽甲烷与溴不反应,甲烷中混有的⼄烯可以⽤溴⽔除去,C 正确;医院⽤75%酒精,75%是体积分数,D 错误。

7. A 解析⽯油的催化重整可以使链状的烃转化为环状烃,煤的⼲馏得到出炉煤⽓、煤焦油、焦炭,其中出炉煤⽓和煤焦油都含有芳⾹烃,A 正确;⼄酸不能使酸性⾼锰酸钾溶液褪⾊,但草酸可以使酸性⾼锰酸钾溶液褪⾊,B 错误;新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CH 3)4,可以看作是甲烷分⼦中的4个氢原⼦被4个—CH 3取代,因此新戊烷中所有碳原⼦不可能共⾯,C 错误;奶油的成分是油脂,不属于⾼分⼦化合物,D 错误。

考前押大题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08 有机化学基础二选修辽宁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考前押大题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08 有机化学基础二选修辽宁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大题08 有机化学基础(二)(选修)1.化合物M是从植物的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苯并色烯类天然产物,它对利什曼原虫和克氏锥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以下为化合物M的合成路线:−−−−→RCH2OH已知:RCOOR′DIBAL-H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F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E→K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2CO3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6)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够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不含有甲基;③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羟基、醚键对甲基苯甲酸或4-甲基苯甲酸+H2O(2)+CH3OH浓硫酸Δ(3)(4)光照(5)取代反应消耗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Br,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6)23【分析】根据流程图结合C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结合D的分子式和E的结构可知,D为;结合J的结构简式,F在铁作催化剂时与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生成G,G为,G与甲醇发生转化反应生成H,H为;根据题示信息,结合J的结构简式逆推得到I为,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1)B为,其中所含官能团为醚键和羟基;F()的名称为对甲基苯甲酸或4-甲基苯甲酸,故答案为:羟基、醚键;对甲基苯甲酸或4-甲基苯甲酸;(2)D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H2O,故答案为:+CH3OH+H2O;(3)根据上述分析,G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结合H和I的分子式和J的结构简式可知,H→I发生了苯环侧链的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为光照,故答案为:光照;(5)J+E→K是J一个溴原子与E的酚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了HBr和K,属于取代反应;K2CO3可以消耗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Br,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耗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Br,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6)G为,①能够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不含有甲基;③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

第二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本科生2

第二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本科生2

各种结构环境中质子的吸收位
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常用溶剂的质子 的化学位移值
D CHCl3 (7.27)
6—8.5 1.7—3 10.5—12 9—10 4.6—5.9 8 7 6 5 4 3 2 0.2—1.5 1 0 0.5(1)—5.5 2—4.7
OH NH2 NH
13
12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9
RCOOH
b.化学式为C3H4,确定其结构: 化学式为C 确定其结构: 化学式为
HC≡C-CH3 -
C3H6O2
IR NMR
3000cm-1
1700cm-1 2.3 (四重峰 2H) 四重峰
11.3 (单峰 1H) 单峰 1.2 (三重峰 3H) 三重峰
CH3CH2COOH
C7H8O IR 3300,3010,1500,1600,730,690cm-1 , , , , ,
c d a b Cl2CHCH(OCH2CH3)2 (B)
思考题与习题
5-1 下列哪个核没有自旋角动量? 7Li ,4He , 16C ,12O ,2D ,14N 3 2 6 6 1 7 5-2 氢核(1H)磁矩为2.79,磷核(31P)磁矩为1.13,试问 在相同磁场条件下,发生核跃迁时何者需要的能量较低。 5-3 何谓化学位移?它们有什么重要性,在1H—NMR中影响 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5-4 使用60MHz的仪器,TMS和化合物中某质子之间的频率 差为180Hz,如果使用90MHz仪器,则它们之间的频率差 是多少。 5-5 在下列化合物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 (7.27)>乙烯(5.25)>乙炔(1.80)>乙烷(0.80), 试解释之。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H-NMR: 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H-NMR: 例1.

生物化学题库带答案

生物化学题库带答案

单项选择题240道多项选择题62道判断题176道简答题21道分析题11道【单项选择题240道】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E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9.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E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10.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 D )。

A.盐键B.二硫键C.疏水键D.肽键E.氢键11.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D )。

A.氢键断裂B.盐键断裂C.疏水键破坏D.肽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12.蛋白质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 A )。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次级键的维系力C. 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D.链间二硫键E.链内二硫键13.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E )。

pH值计算公式

pH值计算公式

各种酸碱溶液[H+]计算公式类型质子平衡方程[H+]计算式简化条件一元强酸(c HA )][][-++=OHcHH A24][][][22WHAHAWHAkccHkHcH++==--+++精确式H AcH=+][610->HAc一元强碱(c B )][][+-+=HcOHH A24][][][22WBBWBkccOHkOHcOH++==-----BcH=+][610->Bc一元弱酸(c HA )][][][--++=OHAH0])[(][][23=-+-++++wawH AaakkHkckHkH精确式24][2HAaaackKkH++-=+近似式waH Akkc20>HAackH=+][最简式400/20≥≥aHAwaHAkckkcwHAakckH+=+][极稀极弱式400/20≥<aHAwaHAkckkc一元弱碱(c B )][][][+-+=HBOH0])[(][][23=-+-+---wbwBbbkkOHkckOHkOH精确式24][2BbbbckKkOH++-=-近似式wbBkkc20≥BbckOH=-][最简式400/20≥≥bBwbBkckkcwBbkckOH+=-][极稀极弱式400/20≥<bBwbBkckkc类型质子平衡方程[H+]计算式简化条件二元弱酸(c H2A )][][2][][2---+++=OHAHAH])[2(])[(][][21211212131422=-+---++++++waaAHaawawAHaaaakkkHckkkkHkckkkHkH精确式24][21211AHaaackKkH++-=+近似式400/2005.021122<≥<aAHwaHAaakckkcckkAHackH21][=+最简式400/2005.02111222≥≥<aAHwaAHaakckkcckk酸式盐NaHA c][][][][22--++=+OHAAHH][)][(][)][(])[(][1212112--+--+++=+=+HAkkHAkkHkHAkkHAkHawaawaaa精确式ckkckkHawaa++=+121)(][近似式[HA-]=cckckkHaaa+=+121][wakckcHA20][2≥=-21][aakkH=+122020][awakckckcHA≥≥=-弱酸弱碱盐NH4Acc3'3][][][][NHwa kkkOHNHHAcH=+=+-+][)][(][4'-++++=AckkNHkkHawaa精确式ckkckkHawaa++=+)(]['[Ac-]=[NH4+]=cckckkHaaa+=+'][wkcka20['≥'][aakkH=+awakckck2020'≥≥类型质子平衡方程[H+]计算式简化条件氨基酸ckkckkHawaa++=+121)(][近似式C为氨基酸的浓度ckckkHaaa+=+121][wakck202≥21][aakkH=+122020awakckck≥≥混合酸强酸c1+弱酸c2][][][][---+++=OHAClH2)(4)()(][21211aaakcckckcH++-+-=弱酸HAc1+弱酸HBc2][][][][---+++=OHBAH21][cKcKHH BH A+≈+[A-]=c1, [B-]=c2=缓冲溶液弱酸HB(c A)+共轭碱B-(c B)][][])[][(][-+-++-++-=OHHcOHHckHBAaBAa cckH=+][C A>> [OH-]-[H+]C B>>[H+]-[OH-]弱碱B-(c B)+共轭酸HB(c A)ABb cckOH=-][。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其中的聚丙烯a晶是其在晶体结构上的一种形态。

对于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结构特点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从而为聚丙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对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进行探讨,并介绍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1.2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来展开讨论:首先我们会介绍聚丙烯a晶体的结构特点,包括其晶体形貌和晶面的组成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用于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之后,我们将探讨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如晶体生长条件、晶体成分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对晶面参数的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聚丙烯a晶体的晶面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聚丙烯a晶的结构特点、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深入了解聚丙烯a晶体结构的特征,并为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同时,通过研究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也可以为相关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2.正文2.1 聚丙烯a晶的结构特点聚丙烯a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在晶体结构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聚丙烯a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晶格常数为a=4.78 Å,b=3.41 Å,c=5.11 Å。

其空间群为Pnma,具有四分子的晶胞,其中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聚丙烯分子。

在晶体结构中,聚丙烯a分子主要由CH2基元组成,这些基元在晶体中呈现出规则的排列方式,形成了晶体的周期性结构。

聚丙烯a晶体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晶体内部排列有序,分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非常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区域覆盖
5) 小区的分裂
• 整个服务区中每个小区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 这只能适应用户密度均匀的情况。 • 在用户密度高的市中心区可使小区面积小一 些,在用户密度低的市郊区可使小区的面积 大一些。 小 •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的低用户密度区 区 可能变成了高用户密度区,这是相应的在该 制 地区设置新的基站,将小区面积划小。采用 小区分裂的方法。
基 本 网 络 结 构
2.2 网络结构
• 交换机功能:除具备常规交换机的功能 外,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 如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 等。 通常每个基站要同时支持50路话音呼叫, 每个交换机可以支持近100个基站,交换机 到固定网络之间需要5000个话路的传输容 量。
基 本 网 络 结 构
2.2 网络结构
• 基站收发信台(BTS, Base Transfer and Receive Station) BTS属于基站子系统的无线接口设备,是覆盖一个 小区的无线电收发信设备,完全由BSC控制。 BTS它可以接收来自移动台的信号, 也可以把BSC 提供的信号发送给移动台, 从而完成BSC与无线信 道之间的信号转换。 • 基站控制器(BSC, Base Station Control) 主要负责管理BTS, 而且当BSC与MSC之间的信道 阻塞时, 由它进行指示。BSC同时具有对各种信道 的资源管理、小区配置的数据管理、操作维护、 观察测量和统计、功率控制、切换及定位等功能, 是一个很强的功能实体。
2.1
区域覆盖
在每个小区中,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 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这就是所谓 的“中心激励”方式。 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 小 上,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 区 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 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副120°扇形天线 制 共同覆盖,这就是所谓的“顶点激励” 顶点激励方式除对消除障碍物阴影有利外, 采用定向天线可以减少同道干扰。。
2.1
区域覆盖
• 新的问题:系统复杂,越区切换,漫游, 位置登记、更新和管理以及系统鉴权等。
小 宏蜂窝(Macro-cell)2至20km 区 微蜂窝(Micro-cell)0.4至2km 制
皮蜂窝(Pico-cell)<400m 分层蜂窝(由多种蜂窝组成)
2.1
区域覆盖
• 区群: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 的覆盖区域。
固定网络
交换机
交换机
基站
基站
基站
基站
2.2 网络结构
交换机组成和基本原理
2.2 网络结构
• 接口:将来自不同终端(如电话机、计 算机等)或其他交换机的各种传输信号 转换成统一的交换机内部工作信号,并 按信号的性质分别将信令传送给控制系 统,将消息传送给交换网络。 • 交换网络:实现各入、出线上信号的传 递或接续。 • 控制系统:负责处理信令,按信令的要 求控制交换网络完成接续,通过接口发 送必要的信令,协调整机工作以及管理 整个通信网等。
2.1
区域覆盖
二、 小区制 • 小区: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无 线小区(cell),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 站。半径2至20km,小的1至3km、500m. 小 • 功率:5至20W. 区 • 基站作用:负责本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 制 控制,又可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 C)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小区之间移动 用户通信的转接,以及移动用户与市话 用户的联系。



2.2 网络结构
3.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 • MSC是GSM系统的核心,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 其他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完成所有必须 蜂 的信令功能,以建立与移动台的往来呼叫。 窝 主要责任是:
网 络 ① 路由选择管理; 结 ② 计费和费率管理; 构 ③ 业务量管理;
dg 7 1 5 4 dg (c) 2 3 6 5 7 1 4 2 3
2.1 区域覆盖
3) 同频小区的距离
同信道小区中心之间的距离
小 区 制
i j
在正六边形的 六个方向上, 可以找到六个 相邻同信道小 区,所有小区 之间的距离都 是相等的。
2.1
区域覆盖
区群小区数N的取值
小 区 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区域覆盖
2.1
区域覆盖
蜂窝网:小区形状为正六边形的移动通信网。
小 区 制
蜂窝移动通信网
2.1
区域覆盖
2) 区群组成
• 组成: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区 群附近的若干小区不能用相同的信道。 • 应满足的两个条件: (a) 区群之间可以相邻,且无空隙、无重叠 覆盖; (b) 保证各相邻信道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 • 可以证明, 区群内的小区数应满足下式:
蜂 窝 网 络 结 构
• 一方面, 基站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接, 负 责空中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和集中管理;
• 另一方面, 它与网络交换子系统中的移动业务交 换中心(MSC)采用有线信道连接, 以实现移动用户 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传送系 统信号和用户信息等。 • 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 基站收发信台 (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 小区半径减小,同频小区的距离减小, 相邻区群中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 同道干扰越强。
2.1
区域覆盖
3.小区制的优点: • 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最大的优点); • 基站的功率减小,使相互间的干扰减少;
小 • 小区的服务范围可根据用户的密度确定, 区 组网灵活。 制
2.2 网络结构
一、基本网络结构
小区分裂:当业务量密度开始增加时,每个小区Ci内的 信道Fi已不能提供足够的移动台呼叫时,便可将最初的 小区分裂成更小的小区。通常,分裂出的新小区半径只 有原小区的一半。
2.1
区域覆盖
5 5 10 5 5
10
10 10 5 5
5 5 5 5 10 10 5 5 15 15 15 5 10 15 25 25 15 5 5 15 25 25 25 15 5 10 10 5 15 25 25 15 5 5 15 15 15 5 10 5 5 5 10 10
服务区(无线区)
R
R
R:分集接收
2.1
区域覆盖
• 特点:天线架设得高;发射机输出功率 大(200W);服务区内所有频道都不能重 复;覆盖半径大约为30km至50km。 • 优点:组成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大 • 缺点:服务区内的所有频道(一个频道 区 包含收、发一对频率)的频率都不能重 制
复,频率利用率和通信容量都受到了限 制。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专网或用户较少的 地域。
2.1
区域覆盖
• 1974年,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的概念 • 蜂窝系统——“小区制”系统 • 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
• 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 小 内的用户服务 区 制 • “频率复用”的概念
• 特点:用户容量大,服务性能较好,频 谱利用率较高,用户终端小巧且电池使 用时间长,辐射小等
小 区 制
a:采用有向天线
b. 采用全向天线
2.1
区域覆盖
2. 蜂窝网 (服务区是宽广平面时)
1) 小区形状 为了无缝覆盖整个平面,圆形覆盖区一定有很 多交叠。
小 区 制
考虑到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 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2.1
区域覆盖
小 区 制
在服务区域一定的情况下,用正六边形小区所 需的基站最少。
2.2 网络结构
基 本 网 络 结 构
2.2 网络结构
二、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EIR BTS B SC MS BSS HLR MS VLR MSC AUC PDN PSTN ISDN
固定网
OMC
MSC
2.2
网络结构
一般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 • 移动交换中心(MSC), • 基站分系统(BSS)(含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 信台(BTS)), • 移动台(MS), •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 设备标志寄存器(EIR), • 认证中心(AUC) • 操作维护中心(OMC)。 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 (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数据网 (PDN)相连接。
5 10 5 5 5 5 5 10 5 5 5 10 5 10 5
5
小 区 制
5 10 5 5 5 10 5
10 10
5 10
5 10 5 10
5 10
原基站
新基站
2.1
区域覆盖
无线小区还可以继续划小为微小区(Microcell) 和微微小区(Piccell)以不断适应用户数增长的 需要。
小 无限制地减小小区面积可以无限度地增加用户? 区 制 • 小区基站的建立费用昂贵;
蜂 窝 网 络 结 构
2.2 网络结构
1. 移动台(MS, Mobile Station) 移动通信设备。 有三种类型: 车载型、便携型和手持型。 蜂 移动台等级的划分依据是移动台发射功率 窝 的峰值功率。
网 络 结 构
2.2 网络结构
• 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是可变的, 这要根据基站 的具体需要而定。一般来讲, 移动台发射功 率降低的步进为2dB。 • 为了便于用户携带和使用, 一般对手机做出 如下要求: 总重量低于0.8千克; 体积小于900 立方厘米;供电容量应保持电台的工作时间 在连续通话状态下不少于1小时, 在等待或接 收状态下不少于10小时。
小 区 制
i ,j相邻同频小区的二维距离
2.1
区域覆盖
确定同频小区间二维距离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