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化学衔接导学案2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和差异,为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2.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初中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与差异。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
3. 科学探究方法与思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找出衔接点与差异。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对比分析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
2. 准备实验器材,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学:介绍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和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分析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与差异,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
3. 实验教学:演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技能。
4. 科学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讨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化学知识讲座,邀请高中化学教师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拓宽学生视野。
2. 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布置开放性化学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
2.掌握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难点:初中学生如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引起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形成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10分钟)1.学生讨论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梳理(15分钟)1.教师逐一介绍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解释其重要性和难度。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记录重点知识点,并与初中化学知识点对比,找出差异和联系。
四、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10分钟)1.教师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复习知识点等。
2.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多思考,多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化学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教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上的变化,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案了解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为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扩展。
教学重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回顾。
教学难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延伸应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整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等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实例引入化学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了解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之间的联系。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Step 2:复习初中化学知识1. 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
2. 练习初中化学相关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Step 3:拓展化学知识1. 介绍高中化学中的新知识点,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对比。
2. 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化学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
Step 5: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课外阅读、练习题等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化学知识的衔接与延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差异;
2. 掌握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1. 初中化学知识回顾;
2. 高中化学知识概述;
3.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并谈谈初中和高中学习化学的不同之处。
2. 知识梳理:概述高中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强调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衔接。
3. 练习:设计一些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
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并尝试应用
到实际学习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衔接技巧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提供相关的初高中化学知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1. 考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题,考查学生对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技巧
的掌握情况;
2.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对学生掌握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
化学初高中衔接第二课时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
2、进一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
3、熟练掌握元素的化合价。
【学习重点、难点】熟练掌握元素的化合价。
【学习内容】一、物质的分类(可以按照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用途等分类)混合物:。
物质组成单质金属单质:。
纯净物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机物:。
无机物: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定义。
▲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能跟水直接化合只生成含氧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
例如:SO2、CO2▲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能跟水直接化合只生成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
例如:CaO随堂练习:将下列物质按组成分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有机物、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K、Al、Fe、Hg、Au、C、S、O2、N2、H2、Cl2、He、Ne、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蛋白质,SO2、CO2、P2O5、Mg O、CaO、Al2O3、CO、HNO3、HCl、H2SO4、NaOH、Fe(OH)3、NH3·H2O、 KOH、Mg(OH)2、Na2CO3、NaCl、BaSO4、 NaHCO3。
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总结初中学到的与氧元素有关的化学反应。
标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定义: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应理解为氧气或含氧化合物)。
还原反应:含氧物质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剂:氧化反应中提供(或失去)氧原子的物质。
还原剂:还原反应中获得氧原子的物质。
三、化合价: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合价既有正、负,又有数值。
规律:1.单质化合价为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价,非金属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
3.顺口溜: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碳,三五氮。
初高中化学衔接班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1初高中衔接班导学案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lO3,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学习过程】1.初中知识回顾〖探究活动〗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题目,教师点评〖教师释疑〗指出实验中重点部分〖思考与交流〗(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C.剩余的BaCl2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 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B.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3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2.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问题。
〖探究活动〗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教师释疑】危险品:这类试剂应分类存放并远离火源。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初高中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阶段。
教学重点:初中化学知识复习,高中化学知识介绍
教学难点:初中化学知识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化学知识
1. 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练习初中化学知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介绍高中化学知识
1.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示范,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2. 讲解高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三、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
1. 通过具体的例题或案例,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初中化学知识、介绍高中化学知识,以及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使学生在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高中化学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实现平稳过渡。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打好
化学学科的基础,为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初高中化学学科差异和联系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准备:PPT、实验器材、教案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讲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思考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第二步:学习
1. 通过PPT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包括学习内容、深度、复杂程度等方面。
2. 讲解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中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连贯性。
第三步:实践
1.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初高中化学实验的不同之处。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初高中化学学科
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第四步:总结
1. 讲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为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业布置:让学生整理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个化学
实验进行实践。
参考资料:
1. 《高中化学教程》
2.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备注: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到高中的化学学科学习,让他们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升高化学衔接导学案2
专题二、物质的宏观组成
班级姓名学号
一、元素
【基础知识要点】
1、元素:(如氢元素有氕、氘、氚3种原子),所以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称,没有个数之说;而原子是有种类之称,也有个数之说。
2、元素符号:
(1)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请写出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C、Si、P、S等非金属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
(3)表示离子时,。
3、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氧气O2或臭氧O3两种单质);由化合物。
【牛刀小试】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100 mL含碘5 mg、镁65 mg、铜2 mg、铁mg、锰1 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B.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它们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
C.高锰酸钾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所有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
3.人们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B.碘C.硒D.铅
4.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能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Ca B.N C.2N D.He
?
5.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1) 2H ;(2) S2–;
(3) 2Ca2+;(4) H2O 。
6
7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
¥
1、化合价:。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歌)。
(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合价规律: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合物各元素为0。
(4)化合价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作用发生电子转移时所显示的电性(举例说明)。
2、化学式:。
(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②;③表示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
(2)化学式的书写:
~
①一般写在左边,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
(3)化合物的命名:
①两种元组成的化合物,称某“化”某;
②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相反;如氧化铁Fe2O3。
③多种价态元素化合物,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读元素前先读出,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如Fe3O4读四氧化三铁;若亚价态的化合物,要读出“亚”字,不必读出原子数目,如FeO读氧化亚铁;
④含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原子团的称呼,不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硫酸钠(Na2SO4)、硫酸铝[Al2(SO4)3]、氢氧化钙[Ca(OH)2]。
(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①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另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如尿素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w(C)∶w(H)∶w(O)∶w(N)=
②元素的质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
如尿素CO(NH2)2中的含氮率:w(N)=。
【牛刀小试】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钠C1Na B.氧化铜CuO2C.氧化镁MgO D.氦气He2
2.在N2O5和N2O各3个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 ?
A.氮分子的个数B.氮原子的个数C.氧原子数D.氮元素的个数
3.对2P2O5的正确描述为( )
A.表示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磷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B.表示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
C.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有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
D.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
4.符号“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1”表示1个硫元素B.“2”表示1个氢分子
.
C.“3”表示3个氢分子D.“4”表示4个氧原子
5.某种氧化物R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64 B.32 C.16 D.8
6.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N2O B.NO C.N2O3D.NO2
【综合能力提升】
1.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份是双氧水(H2O2),下列关于双氧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双氧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
B.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2.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5、-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X2YZ3B.XYZ4C.X3YZ4D.X2YZ4
3.N2表示氮气,还可以表示( )
①氮元素②1个氮分子③2个氮原子④氮气由氮元素组成⑤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⑥2个氮分子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
4.已知某人在体检中发现其尿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若其他成分中不含氮元素,则该尿样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 )
A.1%B.2%C.3%D.4%
5.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物质:Na2S,S,(M),H2SO4,其中括号内的M可能是( )
A.H2S B.Na2SO3C.MgSO4D.SO3
6.(1)按照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 ;硫磺 ;金属锌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水 ;氨气 ;碳酸氢铵 ;铜绿 ;高锰酸钾 。
(2)写出下列化学式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Cl 2 ;He ;Ag ;C ;Si ;SO 3 ;Fe 2O 3 ;HgO ;CO ;MgS ;Na 2SO 4 ;AgNO 3 ;CaCO 3 。
;
(3)写出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H ;H 2 ;2CO ; 2H 2O ; ;2CuO 。
(4)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氧原子 ;n 个水分子 ;3个镁离子 ;硫酸铁中+3价的铁元素 ;四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7(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 .2、N .H 3、N .H 4Cl 、N .O 、N .O 2、N .2O 4、HN .O 3;H 2S .、S .O 2、S .O 3、H 2S .O 4、BaS .O 4;C .l 2、NaC .l 、 HC .l 、HC .lO 、HC .lO 4、HC .lO 3、KC .lO 3;C .H 4、C .O 、C .O 2、H 2C .O 3、NaHC .O 3、CaC .O 3; (2)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 KOH ② Na 2CO 3 ③ BaSO 4 ④ NH 4Cl ⑤ AgNO 3 ⑥ KMnO 4
⑦ NH 4NO 3 ⑧ Cu 2(OH)2CO 3 ⑨ KClO 3 ⑩ K 2MnO 4 8.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 2RO 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求: (1)该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该化合物中R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化合物中含R 元素的质量为64 g ,需该化合物多少克。